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超前支护作用效应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志龙
王明年
+1 位作者
严志伟
刘大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48-1755,共8页
隧道支护结构参数的合理性设计是隧道建设安全经济性的重要保证,而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基于开挖面空间效应的等效力学模型,引入超前支护对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影响,建立超前支护、隧道支护-围岩耦合作用模...
隧道支护结构参数的合理性设计是隧道建设安全经济性的重要保证,而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基于开挖面空间效应的等效力学模型,引入超前支护对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影响,建立超前支护、隧道支护-围岩耦合作用模型,得到支护结构与围岩动态相互作用的全过程解析。通过计算实例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从控制隧道围岩变形角度分析,超前支护、隧道支护均可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说明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不仅要重视隧道支护结构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超前支护结构的作用;2)当隧道围岩变形量控制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同时调节超前支护参数和隧道支护参数来达到预期的变形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超前
支护
隧道
支护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被引量:
47
2
作者
侯公羽
李晶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970,共10页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是正确认识支护结构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根据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Hoek拟合方程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巷道顶板径向位移沿巷道纵向剖面方向分布的曲线,建立了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描...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是正确认识支护结构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根据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Hoek拟合方程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巷道顶板径向位移沿巷道纵向剖面方向分布的曲线,建立了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描述巷道顶板径向位移与力学模型中的虚拟支护力的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力学模型的解析与分析,研究了围岩-支护在其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弹塑性变形阶段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原理给出了最新的认识。应用该研究成果,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支护作用效果的计算与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全过程解耦,可以对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进行实时地预测或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全过程解析:开挖面空间效应
虚拟
支护
力
围
岩
弹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弹塑性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变形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煜
姜琦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0,共3页
为了充分了解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基于弹塑性分析的前提下,将收敛-约束法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分析中,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分析不同巷道支护前位移和不同支护结构刚度对巷道变形的影响。
关键词
圆形巷道
弹塑性分析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与锚喷U型钢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孟庆彬
宋子鸣
+4 位作者
刘滨
黄炳香
浦海
王从凯
辛学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6,共14页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理论计算获得了喷射混凝土、锚杆(索)、U型钢支架等支护结构的支护特征曲线,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几何尺寸(直径、长度)、间排距、材料强度等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特征;随着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强度等级的增加,喷射混凝土提供的支护刚度和支护压力逐渐增大;随着锚杆(索)直径、长度、杆体材料强度的增加及间排距的减小,锚杆的支护压力显著增加;U型钢支架的排距越小及材料强度越大,其提供的支护压力越大。采用FLAC^(3D)内嵌的莫尔库伦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建立了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深部软岩巷道数值分析模型,计算获得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巷道纵剖面变形曲线、围岩特征曲线,分析了锚喷、锚杆(索)喷、锚喷U型钢等3种联合支护技术对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的适用性,验证了锚喷U型钢联合支护技术应用于深部巷道支护工程的可行性。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和经典的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保守,支护结构提供的支护压力无法满足深部巷道稳定性控制要求,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较大甚至会发生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巷道
收敛
-
约束法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巷道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
49
5
作者
孙闯
张向东
李永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01-2607,2614,共8页
基于Mohr-Coulomb应变软化模型,将收敛-约束法应用于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分析中,构建典型支护结构特征曲线。以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为工具,分析应变软化模型、剪胀角及不同巷道断面类型对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对支护...
基于Mohr-Coulomb应变软化模型,将收敛-约束法应用于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分析中,构建典型支护结构特征曲线。以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为工具,分析应变软化模型、剪胀角及不同巷道断面类型对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对支护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应变软化行为的围岩所需支护压力与Mohr-Coulomb模型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剪胀角对围岩应力释放过程及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影响较小,巷道不同断面形式及断面不同位置点围岩所需支护压力有一定差异性;初期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是围岩与支护系统最终稳定的关键,采用收敛-约束法评价高应力软岩巷道初期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对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软
岩
应变软化
收敛
-
约束法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隧道围岩塑性区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中明
朱月健
李楷兵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7-204,共8页
为研究支护结构对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隧道的力学特性尤其是围岩塑性区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已有模型仅能单独考虑原位非均匀应力场或支护结构对隧道围岩塑性区影响的不足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实际施工过程的非均匀应力场下圆...
为研究支护结构对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隧道的力学特性尤其是围岩塑性区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已有模型仅能单独考虑原位非均匀应力场或支护结构对隧道围岩塑性区影响的不足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实际施工过程的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隧道围岩塑性区计算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考虑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该方法重点研究了隧道围岩初始位移及支护结构刚度对隧道围岩塑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围岩初始位移的增加,围岩塑性区将呈现非线性增加,而当其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围岩塑性区增加幅度将十分显著;(2)随着支护结构刚度的增加,围岩塑性区将逐渐减小,但其减小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选用合适的支护结构刚度以达到安全和经济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应力场
圆形隧道
围
岩
塑性区
围
岩
-
支护
结构
相互作用
支护
结构刚度
围
岩
初始径向弹性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量化GSI系统的破碎岩体应变软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向东
张哲诚
+2 位作者
杨博维
郝矛矛
杨夫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7-523,共7页
松软破碎岩体的复杂力学特性给深部开采工程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深入研究破碎岩体峰后力学行为,对于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量化GSI围岩评级系统及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考虑围压影响的破碎岩体峰后应...
松软破碎岩体的复杂力学特性给深部开采工程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深入研究破碎岩体峰后力学行为,对于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量化GSI围岩评级系统及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考虑围压影响的破碎岩体峰后应变软化力学模型。通过工程应用实例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关系可知,理想弹塑性模型和应变软化模型所得计算结果差异较大,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进行支护设计,可能导致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偏低,甚至失稳。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提出的深部破碎岩体应变软化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破碎岩体的非线性破坏行为,可为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设计等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
岩
体
应变软化
地质强度指标(GSI)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掘巷道超前支护装置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
15
8
作者
吕志
朱建明
+1 位作者
胡宇
王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48,共4页
为了解决巷道掘进面事故频发,超前支护越来越得到重视,而传统的临时超前支护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支撑力不足,支护面积小,作业耗时长、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安全无保障,已不能适应当前巷道围岩变形特点,本研究将应用新研制的超前支护装置...
为了解决巷道掘进面事故频发,超前支护越来越得到重视,而传统的临时超前支护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支撑力不足,支护面积小,作业耗时长、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安全无保障,已不能适应当前巷道围岩变形特点,本研究将应用新研制的超前支护装置,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以及FLAC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超前支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易操作,对于提高巷道开挖后第三向应力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在巷道开挖后"无支护-临时超前支护"等工艺过程的无缝衔接过渡,显著地提高了采煤正规循环率,同时应用该装置的工作面,不仅增强了工人的安全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超前支护装置在王庄煤矿应用的整个工业性试验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支护效果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
支护
围
岩
变形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超前支护作用效应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王志龙
王明年
严志伟
刘大刚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48-1755,共8页
基金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课题(P2019G038-5)。
文摘
隧道支护结构参数的合理性设计是隧道建设安全经济性的重要保证,而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是隧道支护结构设计的核心问题。基于开挖面空间效应的等效力学模型,引入超前支护对开挖面空间效应的影响,建立超前支护、隧道支护-围岩耦合作用模型,得到支护结构与围岩动态相互作用的全过程解析。通过计算实例分析,主要得到如下结论:1)从控制隧道围岩变形角度分析,超前支护、隧道支护均可有效控制隧道围岩变形,说明控制隧道围岩变形不仅要重视隧道支护结构的作用,同时也要考虑超前支护结构的作用;2)当隧道围岩变形量控制到一定程度时,可通过同时调节超前支护参数和隧道支护参数来达到预期的变形控制效果。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超前
支护
隧道
支护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空间效应
Keywords
tunnel engineering
advance support
tunnel support
surrounding rock
-
support interaction
spatial effect
分类号
U4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被引量:
47
2
作者
侯公羽
李晶晶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61-970,共10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No.2009KL02)
文摘
围岩-支护作用机制是正确认识支护结构对围岩进行有效支护作用的基础理论问题。根据开挖面的空间效应及Hoek拟合方程计算了某工程实例的巷道顶板径向位移沿巷道纵向剖面方向分布的曲线,建立了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力学模型,进而建立了描述巷道顶板径向位移与力学模型中的虚拟支护力的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对数学、力学模型的解析与分析,研究了围岩-支护在其相互作用的全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弹塑性变形阶段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原理给出了最新的认识。应用该研究成果,对某工程实例进行了支护作用效果的计算与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对围岩-支护耦合作用的全过程解耦,可以对围岩-支护的相互作用进行实时地预测或再现。
关键词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全过程解析:开挖面空间效应
虚拟
支护
力
围
岩
弹塑性变形
Keywords
interac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analysis of complete process
spatial effects of excavation face
virtualsupport force
elastioplastic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分类号
TU457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弹塑性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变形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煜
姜琦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8-80,共3页
文摘
为了充分了解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在基于弹塑性分析的前提下,将收敛-约束法应用于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分析中,并结合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分析不同巷道支护前位移和不同支护结构刚度对巷道变形的影响。
关键词
圆形巷道
弹塑性分析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Keywords
circular roadway
elastic
-
plastic analysis
interac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与锚喷U型钢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孟庆彬
宋子鸣
刘滨
黄炳香
浦海
王从凯
辛学奎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石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36,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74268,5170428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1YFC2902103)。
文摘
收敛-约束法(特性曲线法)是将理论解析、现场实测、工程经验相结合的一种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方法,是目前分析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关系及开展支护优化设计的常用方法。基于收敛-约束法的基本原理,总结给出了经典的支护特征与支护结构变形方程,理论计算获得了喷射混凝土、锚杆(索)、U型钢支架等支护结构的支护特征曲线,分析了支护结构的几何尺寸(直径、长度)、间排距、材料强度等参数对支护压力的影响特征;随着喷射混凝土厚度及强度等级的增加,喷射混凝土提供的支护刚度和支护压力逐渐增大;随着锚杆(索)直径、长度、杆体材料强度的增加及间排距的减小,锚杆的支护压力显著增加;U型钢支架的排距越小及材料强度越大,其提供的支护压力越大。采用FLAC^(3D)内嵌的莫尔库伦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建立了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深部软岩巷道数值分析模型,计算获得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巷道纵剖面变形曲线、围岩特征曲线,分析了锚喷、锚杆(索)喷、锚喷U型钢等3种联合支护技术对深部巷道围岩大变形控制的适用性,验证了锚喷U型钢联合支护技术应用于深部巷道支护工程的可行性。考虑岩石峰后应变软化与扩容特性的应变软化本构模型和经典的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相差较大,采用莫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保守,支护结构提供的支护压力无法满足深部巷道稳定性控制要求,支护后巷道围岩变形较大甚至会发生冒顶、片帮等安全事故。
关键词
深部巷道
收敛
-
约束法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巷道
支护
Keywords
deep roadway
convergence
-
constraint method
surrounding rock
-
support interaction
roadway supporting
分类号
TD325.4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被引量:
49
5
作者
孙闯
张向东
李永靖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601-2607,2614,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项目(No.511742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274109)
辽宁省优秀人才计划项目(No.LJQ2011031)
文摘
基于Mohr-Coulomb应变软化模型,将收敛-约束法应用于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分析中,构建典型支护结构特征曲线。以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为工具,分析应变软化模型、剪胀角及不同巷道断面类型对围岩-支护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对支护系统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应变软化行为的围岩所需支护压力与Mohr-Coulomb模型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剪胀角对围岩应力释放过程及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影响较小,巷道不同断面形式及断面不同位置点围岩所需支护压力有一定差异性;初期支护系统的稳定性是围岩与支护系统最终稳定的关键,采用收敛-约束法评价高应力软岩巷道初期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对高应力软岩巷道的支护结构设计及施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高应力软
岩
应变软化
收敛
-
约束法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Keywords
high stressed soft rock
strain softening
convergence confinement method
interac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分类号
U45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隧道围岩塑性区研究
被引量:
3
6
作者
王中明
朱月健
李楷兵
机构
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荣创科宏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97-204,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C1509701)。
文摘
为研究支护结构对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隧道的力学特性尤其是围岩塑性区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对已有模型仅能单独考虑原位非均匀应力场或支护结构对隧道围岩塑性区影响的不足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实际施工过程的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隧道围岩塑性区计算新方法,该方法能够很好地考虑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机理。利用该方法重点研究了隧道围岩初始位移及支护结构刚度对隧道围岩塑性区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围岩初始位移的增加,围岩塑性区将呈现非线性增加,而当其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围岩塑性区增加幅度将十分显著;(2)随着支护结构刚度的增加,围岩塑性区将逐渐减小,但其减小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应选用合适的支护结构刚度以达到安全和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
非均匀应力场
圆形隧道
围
岩
塑性区
围
岩
-
支护
结构
相互作用
支护
结构刚度
围
岩
初始径向弹性位移
Keywords
non
-
uniform stress filed
circular tunnel
surrounding rock plastic zone
interaction between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structure
support structure stiffness
initial elastic displacement of surrounding rock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量化GSI系统的破碎岩体应变软化行为研究
被引量:
4
7
作者
张向东
张哲诚
杨博维
郝矛矛
杨夫泽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17-52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174268)~~
文摘
松软破碎岩体的复杂力学特性给深部开采工程带来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深入研究破碎岩体峰后力学行为,对于深部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量化GSI围岩评级系统及连续介质理论,建立了考虑围压影响的破碎岩体峰后应变软化力学模型。通过工程应用实例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关系可知,理想弹塑性模型和应变软化模型所得计算结果差异较大,采用理想弹塑性模型进行支护设计,可能导致支护结构的安全性偏低,甚至失稳。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吻合;提出的深部破碎岩体应变软化模型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破碎岩体的非线性破坏行为,可为硐室围岩稳定性分析及支护结构设计等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破碎
岩
体
应变软化
地质强度指标(GSI)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Keywords
broken rock mass
strain softening
geological strength index(GSI)
interac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分类号
TU452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掘巷道超前支护装置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
15
8
作者
吕志
朱建明
胡宇
王宇
机构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天安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潞安集团王庄煤矿
出处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48,共4页
文摘
为了解决巷道掘进面事故频发,超前支护越来越得到重视,而传统的临时超前支护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支撑力不足,支护面积小,作业耗时长、工人劳动强度大、作业安全无保障,已不能适应当前巷道围岩变形特点,本研究将应用新研制的超前支护装置,结合现场工业性试验以及FLAC数值模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超前支护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可靠,易操作,对于提高巷道开挖后第三向应力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该装置可以实现在巷道开挖后"无支护-临时超前支护"等工艺过程的无缝衔接过渡,显著地提高了采煤正规循环率,同时应用该装置的工作面,不仅增强了工人的安全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超前支护装置在王庄煤矿应用的整个工业性试验期内取得了很好的支护效果与经济效益,完全可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
超前
支护
围
岩
变形
围岩-支护相互作用
Keywords
Forepoling
Deform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Interac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support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超前支护作用效应的围岩-支护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王志龙
王明年
严志伟
刘大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弹塑性变形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全过程解析
侯公羽
李晶晶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弹塑性条件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变形分析
王煜
姜琦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深部软岩巷道围岩与锚喷U型钢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研究
孟庆彬
宋子鸣
刘滨
黄炳香
浦海
王从凯
辛学奎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分析
孙闯
张向东
李永靖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非均匀应力场下圆形隧道围岩塑性区研究
王中明
朱月健
李楷兵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基于量化GSI系统的破碎岩体应变软化行为研究
张向东
张哲诚
杨博维
郝矛矛
杨夫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综掘巷道超前支护装置及其应用研究
吕志
朱建明
胡宇
王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