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岩结构面发育程度参数的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罗佳 刘大刚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80,共6页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围岩结构面发育程度参数测量方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由图像测定、图像处理、图像解析三部分组成,以普通非量测数码相机为主要工具,依托计算机进行图像信息处理,可以快速获取隧道施工掌子面围岩结...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围岩结构面发育程度参数测量方法,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由图像测定、图像处理、图像解析三部分组成,以普通非量测数码相机为主要工具,依托计算机进行图像信息处理,可以快速获取隧道施工掌子面围岩结构面发育程度参数信息。对这一新方法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研发了相应的处理软件,实现了该方法的自动化与智能化。通过对现场实拍的典型围岩图像进行实验分析比较,该方法在精度和效率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开辟了一条围岩结构面发育程度参数调查测量方法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技术 普通数码相机 图像 图像解析 围岩结构面发育程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面几何参数的深部隧洞围岩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克忠 吴慧 马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9-163,共5页
岩体的强度主要由结构面控制,为确定结构面对隧洞围岩的影响,在对围岩中单一结构面的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结构面倾角以及结构面到隧洞中心的距离对节理围岩破坏机理的影响。并利用3DEC离散元程序分别对不同... 岩体的强度主要由结构面控制,为确定结构面对隧洞围岩的影响,在对围岩中单一结构面的应力分布和破坏形式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结构面倾角以及结构面到隧洞中心的距离对节理围岩破坏机理的影响。并利用3DEC离散元程序分别对不同结构面分布、不同岩石强度和结构面强度下18种组合的围岩变形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结构面不同分布情况下围岩的破坏模式;对比分析岩石、结构面强度不同组合下岩石强度和变形特征,研究了结构面力学变形性质在岩体损伤破坏中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结构面距开挖轮廓线越近越容易发生破坏;结构面倾角影响结构面首先发生破坏的位置;结构面的分布决定围岩首先发生破坏的位置,结构面的破坏不一定会导致围岩的破坏。研究成果对不同结构面组合分布的围岩变形和破坏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隧洞 节理 结构 几何参数 离散元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井子地段地表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魏翔 芦安贵 +1 位作者 程汉列 游声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1,共6页
为了探讨结构面发育程度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的影响,以甘肃北山算井子地段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地表岩体节理和断层几何特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得节理产状、密度、间距、迹长和断层产状、断裂带宽度和断层泥厚度等统计数据,提... 为了探讨结构面发育程度对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的影响,以甘肃北山算井子地段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地表岩体节理和断层几何特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获得节理产状、密度、间距、迹长和断层产状、断裂带宽度和断层泥厚度等统计数据,提出多尺度结构面综合评价指标来评价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结果表明:BS22和BS23钻孔周围分别发育4个和5个节理优势组,节理产状服从正态分布;BS22和BS23钻孔周围岩体节理平均中点面密度分别为0.037 m^(-2)和0.035 m^(-2),平均迹长分别为20.38 m和17.39 m;解译出断层F1产状为35°∠85°,延伸长度为4.49 km;BS22钻孔周围岩体结构面发育程度更低,更适合作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建造场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 结构几何特征 结构发育程度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算井子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矿山大断面软弱围岩硐室变形机制与支护方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何珩溢 郑禄林 +4 位作者 刘镐 左宇军 郑禄璟 黄楠 吴岩佩 《中国矿业》 2021年第7期199-204,共6页
大断面破碎软弱围岩硐室的支护一直是地下矿山开采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烂泥沟金矿硐室大变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资料、采用理论计算和地质环境分析,揭示了底板和两帮变形机理:巷道在垂直及水平高应力作用下,呈现由两组优势... 大断面破碎软弱围岩硐室的支护一直是地下矿山开采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烂泥沟金矿硐室大变形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测资料、采用理论计算和地质环境分析,揭示了底板和两帮变形机理:巷道在垂直及水平高应力作用下,呈现由两组优势节理组成的菱状空间破裂特征,在采动爆破震动影响下,围岩应力二次分配,使塑性区持续向深部拓展,降低了支护锚固力效果,从而导致围岩变形严重。基于支护理论,本文提出了顶板采用补强锚索+注浆+喷锚网,两帮采用补强树脂锚杆+锚索+壁厚注浆+喷锚网,底板采用反拱+注浆的联合支护方式。现场实测表明,这种联合支护方式与原始支护方式相比,对硐室长期稳定性控制具有良好效果。该研究可为深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巷道变形加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 大断 结构发育 联合支护 烂泥沟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地震波波速的围岩各向异性分析——以赣龙铁路汀州隧道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成禹 刘汗青 黄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1-1457,共7页
在赣龙铁路汀州隧道地震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选取地震波记录较好的57次测试成果,通过地震波激发炮孔段围岩水平、竖直方向横波波速差异性的统计分析,对围岩的各向异性进行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围岩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横波波速不... 在赣龙铁路汀州隧道地震波反射法超前地质预报的基础上,选取地震波记录较好的57次测试成果,通过地震波激发炮孔段围岩水平、竖直方向横波波速差异性的统计分析,对围岩的各向异性进行研究。数据分析表明:围岩水平和竖直方向的横波波速不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横波各向异性;赣龙铁路汀州隧道围岩总体上表现出竖直方向的横波波速高于水平方向的各向异性特点,围岩横波各向异性系数绝大部分在±10%以内,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动泊松比各向异性系数的分布范围分别为-15%-15%、-20%-20%和-20%-15%;围岩的各向异性程度与围岩级别、地震波纵波波速和隧道埋深有较密切的关系;当围岩的地震波纵波波速在3 800-5 000 m/s之间或隧道埋深在60-100 m之间时,横波各向异性系数离散程度较大;在测试的Ⅱ~Ⅴ级围岩中,Ⅳ级围岩的横波各向异性离散程度最高,Ⅱ级围岩的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各向异性 参数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岩体裂隙率”评价工程岩体的质量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淑芝 贾洪彪 +1 位作者 唐辉明 刘佑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0-12,23,共4页
本文提出用建立在岩体结构面网络三维模拟基础上的“岩体裂隙率”来表征岩体的质量。它可以用来衡量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岩体的完整性 ,评价岩体质量 。
关键词 体裂隙体 结构网络三维模拟 体质量 完整性 发育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隙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建东 邵长云 +1 位作者 陈征宙 邓立立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55-259,共5页
岩石边坡 ,尤其是裂隙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应考虑岩体中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和发育程度。对随机发育的岩体结构面 ,赤平极射投影是确定优势结构面及分析边坡潜在破坏模式的基础。以某电厂高 10 0m以上岩石高边坡为例 ,介绍了采用赤平投影... 岩石边坡 ,尤其是裂隙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应考虑岩体中结构面的产状、性质和发育程度。对随机发育的岩体结构面 ,赤平极射投影是确定优势结构面及分析边坡潜在破坏模式的基础。以某电厂高 10 0m以上岩石高边坡为例 ,介绍了采用赤平投影图解法及极限平衡法 ,进行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产状 赤平极射投影 发育程度 结构 石边坡 裂隙 体边坡 破坏模式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