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质山困难立地条件造林综合配套技术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敬钊 田茂会 李润忠 《防护林科技》 2019年第5期31-33,共3页
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干旱,造林难度大,部分地块历经多次造林,均出现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造林效果不理想。为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困难,真正彻底消灭荒山,湄潭县通过造林综合配套技术试验,选用大穴整地、容器苗造林、覆盖灌草等造林... 石质山地立地条件差,土壤瘠薄干旱,造林难度大,部分地块历经多次造林,均出现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造林效果不理想。为解决石质山地的造林困难,真正彻底消灭荒山,湄潭县通过造林综合配套技术试验,选用大穴整地、容器苗造林、覆盖灌草等造林综合配套技术,实行专人管护和割灌抚育,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均分别达95%、90%以上,苗木长势良好,造林成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山地 困难立地条件 造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半干旱地区困难立地条件造林技术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国增 《中国林副特产》 2019年第2期60-61,共2页
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对此地区抵御风沙,优化水文、土壤等环境存在重要意义。以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苗木选择和运输要求、种植技术要求等为分析对象,思考提升辽西半干旱地区造林苗木成果率的方法。
关键词 辽西半干旱地区 困难立地条件 造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困难立地条件柠条造林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志刚 陈旭吉 周玉燕 《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37-39,共3页
通过采用营养袋苗、裸根苗及直播造林试验对照调查,结果显示营养袋苗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高生长量均高于直播苗和裸根苗,各项指标由高到低的排序是完全一致,在荒山造林实践中应大力推广。
关键词 柠条 造林 困难立地条件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难立地条件杨树伐根更新技术
4
作者 王士秋 果丽双 +1 位作者 李荣平 张洪刚 《防护林科技》 2011年第4期121-122,共2页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风沙土土地防护林更新改造,植苗造林费用高、苗木成活率低。应用采伐林分的林木伐根进行萌蘖更新或嫁接更新,不仅使造林和幼林抚育管护费用降低,而且幼树生长速度快,成林早,防护效益高。
关键词 困难立地条件 杨树 伐根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干旱荒漠区纯黏土地不同深度补植造林性状效果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盛强文 陈珍新 +2 位作者 梁盛山 富雅琼 陆红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4期79-82,共4页
人工营造的防护林存在纯胶泥地块、植被稀疏问题,形成“天窗或漏洞”,影响防护效益。通过对纯黏土地整地,分别调查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含量、补植苗木生长状况,掌握补植不同整地深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探究在干旱荒漠化地区纯胶泥地块... 人工营造的防护林存在纯胶泥地块、植被稀疏问题,形成“天窗或漏洞”,影响防护效益。通过对纯黏土地整地,分别调查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含量、补植苗木生长状况,掌握补植不同整地深度对土壤水分分布的影响,探究在干旱荒漠化地区纯胶泥地块补植造林覆土保墒技术,提高荒漠区植被覆盖率,提升森林防护效益。结果表明:①穴深越大打坑用时越多;②前2次浇灌水量与穴深成正比,灌水量依次为T_(3)>T_(2)>T_(1);③T_(2)生长量增长幅度最大,补植效果最佳;④造林生长量差异T_(2)和T_(3)较T_(1)多1倍;⑤覆土量对补植苗木生长影响较大,N_(3)>N_(2),明显高于N_(1);⑥栽植后灌水2~3次最佳。通过试验得出,适合于民勤黏土地成本最低、补植效果最佳的补植定植穴深度为60 cm,为石羊河流域黏土地植被恢复与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地深度 黏土 土壤水分 困难立地条件 人工补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