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以2017年8-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运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原因分析、策略拟定、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流程。以201...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以2017年8-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运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原因分析、策略拟定、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流程。以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未实施团队资源管理前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49例为对照组,对比实施团队资源管理前后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电图时间、口服负荷量时间、D to B时间明显缩短,绕行CCU率达到88.89%。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资源管理的实施可缩短AMI患者的诊断时间,减少院内延误及转运,为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展开更多
目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救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进行救治,并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目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救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进行救治,并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从患者到急诊就诊至球囊扩张完成(Door to Balloon)所需要的时间(简称D2B时间)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态度。结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D2B时间短于疫情前(P<0.05);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知态度处于较高水平(P<0.05);抢救成功率与疫情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救护品质,也保证了患者安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团队资源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以2017年8-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患者45例为观察组,运用团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原因分析、策略拟定、完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流程。以2016年12月-2017年5月未实施团队资源管理前收治的急性心梗患者49例为对照组,对比实施团队资源管理前后的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电图时间、口服负荷量时间、D to B时间明显缩短,绕行CCU率达到88.89%。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资源管理的实施可缩短AMI患者的诊断时间,减少院内延误及转运,为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文摘目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救治的1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进行救治,并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抢救成功率、从患者到急诊就诊至球囊扩张完成(Door to Balloon)所需要的时间(简称D2B时间)及医护人员的安全态度。结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滞留时间、D2B时间短于疫情前(P<0.05);医护人员对患者安全的认知态度处于较高水平(P<0.05);抢救成功率与疫情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团队资源管理救护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提高了救护品质,也保证了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