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浩团身后空翻三周翻转角速度变化及特征画面团身紧度运动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郝庆威 董力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6年第3期23-24,共2页
黄浩团身后空翻三周翻转角速度变化及特征画面团身紧度运动学研究郝庆威,董力(沈阳体育学院110032)AKinematicStudyoftheChangeofAngularVelocityofHuangHao’sTri... 黄浩团身后空翻三周翻转角速度变化及特征画面团身紧度运动学研究郝庆威,董力(沈阳体育学院110032)AKinematicStudyoftheChangeofAngularVelocityofHuangHao’sTripleBackwardSom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身后空翻三周 转角速度 运动学研究 腾空阶段 水平位 自动化数据处理 波动性 纵轴 全国技巧锦标赛 动量矩守恒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手翻接团身后空翻三周技巧动作的运动学分析
2
作者 周继和 石玉琴 刘北湘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32,共4页
团身后空翻三周动作是有加分因素的D级高难动作。该文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座谈,结合拍摄到的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的动作分析,认为后手翻动作不管是上肢或下肢摆动要快,制动也要快(制动角约为554),这样完成整个动作才能做到低、平、快。在... 团身后空翻三周动作是有加分因素的D级高难动作。该文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座谈,结合拍摄到的我国优秀运动员完成的动作分析,认为后手翻动作不管是上肢或下肢摆动要快,制动也要快(制动角约为554),这样完成整个动作才能做到低、平、快。在团身后空翻起跳阶段脚着地前,髋、膝、踝关节应主动蹬伸,缩短踏跳时间;下肢蹬伸的同时,手臂和躯干快速向后摆动,并及时制动,形成较好的动量矩传递,脚离地时相髋未完全打开,有利于腾空后团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巧 后手翻 团身后空翻三周 运动学分析 比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春阳自由体操团身后空翻三周动作的技术分析
3
作者 李文寿 高健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2年第8期14-17,48+9,共6页
自由体操后空翻三周动作,从一开始的小翻跳,就要为空翻的翻转高度和速度创造条件。要求小翻向后的速度要快,推手要有力;空翻中团缩身体的动作要快,姿态要正确;第三周要求身体再紧团一下,在下落中完成310°左右的翻转,即可完成。
关键词 团身后空翻三周 自由体操 翻转 运动员 动作 转角速度 水平速度 身体重心 转动惯量 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蹦床“团身后空翻三周同时转体1080°”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胡信文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34-40,共7页
“团身后空翻三周同时转体1080°”动作,简称“后三周1080°团旋”(本文中简写成“3—1080°”),是目前翻转周数和转体度数最多的旋翻,且只在蹦床上完成,如蹦床世界冠军获得者法国的里奥内尔·皮奥利内1985年5月在杭州... “团身后空翻三周同时转体1080°”动作,简称“后三周1080°团旋”(本文中简写成“3—1080°”),是目前翻转周数和转体度数最多的旋翻,且只在蹦床上完成,如蹦床世界冠军获得者法国的里奥内尔·皮奥利内1985年5月在杭州、上海表演时,成功地完成了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本文在表演现场取得该动作的电影资料,经数据处理得到各项运动学参数,据此对蹦床“3—1080°”动作的起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身后空翻三周 生物力学分析 蹦床运动员 腾空高度 腾起初速度 获得者 运动学参数 世界冠军 复合轴 水平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巧——团身后空翻三周技术分析
5
作者 胡信文 张茂林 张以鸿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1年第4期97-112,共16页
世界上最早完成团身后空翻三周(以下简称“后三周”)是苏联技巧运动员本德列尔。他在1974年全苏冠军赛及当年的第一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上都完成了这个动作。以后,在历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和世界杯比赛中,“后三周”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已... 世界上最早完成团身后空翻三周(以下简称“后三周”)是苏联技巧运动员本德列尔。他在1974年全苏冠军赛及当年的第一届世界技巧锦标赛上都完成了这个动作。以后,在历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和世界杯比赛中,“后三周”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已发展成屈体后空翻三周。1981年莫斯科五国技巧邀请赛中,苏联运动员已把“后三周”挂串在成套动作中,进一步提高了成套动作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团身后空翻三周 技术分析 腾起角 成套动作 转角速度 平均角速度 技巧运动 水平速度 完成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体后空翻两周接快速后空翻与接后手翻着地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艳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1990年第2期48-52,共5页
一、前言单跳是技巧运动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几年来,诸如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080°之类的高难度动作已普遍被各国优秀选手所掌握。随着团(屈)身后空翻三周、团身后空翻三周转体360°、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440°等高难度动... 一、前言单跳是技巧运动发展较快的项目之一。几年来,诸如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080°之类的高难度动作已普遍被各国优秀选手所掌握。随着团(屈)身后空翻三周、团身后空翻三周转体360°、直体后空翻两周转体1440°等高难度动作的相继问世后,各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将难度动作的发展转向到高难度动作之间的连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体后空翻 快速后空翻 着地技术 角速度 难度动作 团身后空翻三周 运动员 手翻 时相 抛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月久单杠后空翻三周下的技术分析探讨后空翻四周下的可能性
7
作者 齐世闻 刘荣曾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78年第2期3-11,共9页
本文试图通过50格/秒电影图片,结合力学分析的方法,对李月久单杠三周下进行初步的分析,从而找出其主要环节技术上的优缺点。並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后空翻周转数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实践时参考。单杠后空翻三周下是... 本文试图通过50格/秒电影图片,结合力学分析的方法,对李月久单杠三周下进行初步的分析,从而找出其主要环节技术上的优缺点。並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后空翻周转数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实践时参考。单杠后空翻三周下是运动员在单杠上用大回环来连接的一种高难下法,目前国内外能完成此动作的人並不多,我国运动员李月久已能在成套动作中质量较高的完成这一下法。团身后空翻三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速度 团身后空翻三周 运动员 单杠 准备阶段 转动惯量 身体重心 可能性 完成阶段 成套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杠上、下法要来个突破
8
作者 吴锡东 陈礼贤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3期72-74,共3页
双杠运动在过去若干年中曾一度是我国体操健儿的特长项目,如鲍仍健、杨健民、蔡焕宗、李月久等等,均分别获得过国际比赛的双杠冠军。但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教练员、运动员偏重了单杠、鞍马等项新技术的发展,而有些忽视对双杠新技术的研究... 双杠运动在过去若干年中曾一度是我国体操健儿的特长项目,如鲍仍健、杨健民、蔡焕宗、李月久等等,均分别获得过国际比赛的双杠冠军。但近几年来,我国许多教练员、运动员偏重了单杠、鞍马等项新技术的发展,而有些忽视对双杠新技术的研究和训练,致使双杠技术在国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法 优秀运动员 国际比赛 教练员 团身后空翻三周 屈体后空翻 体操比赛 全国体操锦标赛 体操技术 全能决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步探讨我国男、女单人技巧运动员夺取世界冠军的途径
9
作者 王序良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982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作者王序良同志曾参加1981年在瑞士维德诺举行的第三届技巧世界杯比赛,担任这次比赛单人项目裁判长。
关键词 运动员 世界冠军 高难动作 单人项目 初步探讨 编排 完成情况 团身后空翻三周 女子单人 直体后空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前我国体操运动发展的动向
10
作者 何桂麟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978年第1期13-16,共4页
在党的十一大路线光辉照耀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伟大战略决策指引下,一九七七年全国体操技巧比赛于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为了掌握我国体操发展的动向,收集有关体操的资料,开展科学研究,改进和提高体操教学与训... 在党的十一大路线光辉照耀下,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伟大战略决策指引下,一九七七年全国体操技巧比赛于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九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为了掌握我国体操发展的动向,收集有关体操的资料,开展科学研究,改进和提高体操教学与训练工作质量。我们前往参观学习并进行了调研活动。我们的主要收获体会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难动作 体操技术 优秀运动员 教学与训练 直体后空翻 团身后空翻三周 科学研究 全运会 转体 动作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子体操技术的创新问题
11
作者 陆恩淳 《中国体育科技》 1978年第Z1期71-82,共12页
高水平男子体操技术训练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如何解决创新的问题。1977年第九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体操比赛中,我国男子体操队之所以威胁了苏日两个世界体操强队,获得团体第三名。
关键词 难新动作 男子体操 体操技术 团身后空翻三周 不断创新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运动员 技术发展 技术训练 前空翻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