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团花绢野螟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观察
1
作者
江莹莹
王静
+1 位作者
陶瑜
马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5,271,共10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团花绢野螟趋光行为机制,研发基于其趋光性的高效环保监测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团花绢...
本研究旨在明确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团花绢野螟趋光行为机制,研发基于其趋光性的高效环保监测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团花绢野螟复眼的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并测定团花绢野螟成虫的复眼面积、小眼面积、小眼直径、小眼间角等参数。团花绢野螟成虫复眼着生于头部两侧,在背部相离,倒“八”字排列,左右两侧复眼呈规则的卵圆形,属于对称性复眼。雌雄成虫复眼面积分别为(0.640±0.026)mm^(2)和(0.719±0.014)mm^(2)。小眼呈正六边形,表面着生大量角膜乳突,其间偶见感觉毛。单个小眼由外到内依次为角膜、晶锥、视网膜细胞、感杆束和基膜,其中2个初级色素细胞和6个次级色素细胞包裹在晶锥外。晶锥下方有明显的透明区,表明团花绢野螟的复眼属于重叠像眼。在视网膜细胞中,围绕在小眼轴周围的视网膜细胞的细胞膜特化而成微绒毛,彼此之间相互融合形成闭合型感杆束,感杆之间呈V形排列,感杆束中间颜色较深且区域排列方式为同心圆式。团花绢野螟复眼属于重叠像眼,雌雄成虫除在复眼面积上有显著差异外,其余结构均无显著差异,视网膜细胞分布模式为“11+1”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复眼
外部形态
超微结构
重叠像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团花绢野螟性信息素分泌腺形态及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2
作者
陶瑜
王静
+2 位作者
邓创创
冯莹
马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09,共8页
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表面形态、感器类型和超微结构,了解团花绢野螟释放性信息素部位。结果表明,团花绢野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之间的...
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表面形态、感器类型和超微结构,了解团花绢野螟释放性信息素部位。结果表明,团花绢野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之间的节间膜上。团花绢野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表面分布3类8种感器,分为毛形感器(Ⅰ~Ⅴ型)、刺形感器(Ⅰ~Ⅱ型)和一种锥形感器。分泌腺细胞分布于角质层内表面,细胞呈柱状或圆形,表皮层分为厚度不一的两层,细胞中有内质网、线粒体、脂滴以及微绒毛等结构组织。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团花绢野螟性信息素分泌合成及释放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性信息素分泌腺
超微结构
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董祥
陶瑜
+6 位作者
苏钟琪
邓创创
谢雯其
陈志云
温秀军
林娜
马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52,共1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为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的化学感受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团花绢野螟成虫触...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为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的化学感受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测序,使用Trimmomatic和Trinity对测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剪切、组装得到转录组数据;比对CDD,KOG,COG,NR,NT,PFAM和KEGG等数据库获得基因注释信息,筛选鉴定出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使用TPM(transcripts per million)评估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应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团花绢野螟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团花绢野螟雄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获得52705124条unigenes,雌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获得55391610条unigenes。通过与NR数据库比对注释,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注释unigenes共24192条,其中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同源序列最多,有10679条。有14313条unigenes被注释到204289条GO功能条目,其中113387条unigenes注释到生物学进程,70115条unigenes注释到细胞组分,20787条unigenes注释到分子功能。有10721条unigenes注释到KOG数据库25个分类的11968功能条目。有12892条unigenes被注释到KEGG数据库5类代谢通路,归属于33个通路,其中注释到信号转导通路的unigenes最多,有1500条unigenes,进而筛选鉴定到136个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包括31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OBP)基因、24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基因、50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OR)基因、20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基因、9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和2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结论】本研究首次构建了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阐述了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为团花绢野螟化学感受基因功能分析及化学感受机制奠定分子基础,进而为基于昆虫化学感受反应机制开发新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触角
转录组
化学感受相关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团花绢野螟幼虫头部形态及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陶瑜
董祥
+4 位作者
邓创创
罗艳玲
冯莹
温秀军
马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5,210,共8页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Guenée),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种类、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团花绢野螟幼虫头部呈椭圆形,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幼虫头部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Guenée),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种类、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团花绢野螟幼虫头部呈椭圆形,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幼虫头部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板形感器;触角上分布1个毛形感器、1个刺形感器、5个锥形感器、1个栓锥形感器;上唇分布6对刺形感器;下唇须上分布1个栓锥形感器和1个刺形感器;吐丝器上分布1对刺形感器;上颚上分布2个毛形感器;下颚及下颚须上分布3个刺形感器、10个锥形感器、2个栓锥形感器、1个指形感器和1个板形感器。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探究幼虫取食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幼虫头部
感器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团花绢野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
5
5
作者
马涛
刘志韬
+3 位作者
孙朝辉
李奕震
陈晓阳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共4页
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 Guenée是危害团花树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明确了团花绢野螟卵、各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形态。室内卵集中产在养虫笼壁上,孵化率达9...
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 Guenée是危害团花树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明确了团花绢野螟卵、各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形态。室内卵集中产在养虫笼壁上,孵化率达98.3%,卵期约4~5 d。幼虫共5龄,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危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于叶片内结蛹室化蛹,蛹期7~9 d。雄成虫翅展略小于雌成虫。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第2天便可交尾,持续时间50~180 min,交尾翌日即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形态特征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团花绢野螟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观察
1
作者
江莹莹
王静
陶瑜
马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出处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5,27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0516)
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项目(2025GDTK-18号)。
文摘
本研究旨在明确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复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团花绢野螟趋光行为机制,研发基于其趋光性的高效环保监测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团花绢野螟复眼的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和超微结构,并测定团花绢野螟成虫的复眼面积、小眼面积、小眼直径、小眼间角等参数。团花绢野螟成虫复眼着生于头部两侧,在背部相离,倒“八”字排列,左右两侧复眼呈规则的卵圆形,属于对称性复眼。雌雄成虫复眼面积分别为(0.640±0.026)mm^(2)和(0.719±0.014)mm^(2)。小眼呈正六边形,表面着生大量角膜乳突,其间偶见感觉毛。单个小眼由外到内依次为角膜、晶锥、视网膜细胞、感杆束和基膜,其中2个初级色素细胞和6个次级色素细胞包裹在晶锥外。晶锥下方有明显的透明区,表明团花绢野螟的复眼属于重叠像眼。在视网膜细胞中,围绕在小眼轴周围的视网膜细胞的细胞膜特化而成微绒毛,彼此之间相互融合形成闭合型感杆束,感杆之间呈V形排列,感杆束中间颜色较深且区域排列方式为同心圆式。团花绢野螟复眼属于重叠像眼,雌雄成虫除在复眼面积上有显著差异外,其余结构均无显著差异,视网膜细胞分布模式为“11+1”式。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复眼
外部形态
超微结构
重叠像眼
Keywords
Diaphania glauculalis
compound eye
external morphology
ultrastructure
superposition eye
分类号
Q96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团花绢野螟性信息素分泌腺形态及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2
作者
陶瑜
王静
邓创创
冯莹
马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
出处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2-209,共8页
基金
中央财政林草科技推广项目(2025 GDTK-18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0516)。
文摘
本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表面形态、感器类型和超微结构,了解团花绢野螟释放性信息素部位。结果表明,团花绢野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位于腹部末端第8~9节之间的节间膜上。团花绢野螟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表面分布3类8种感器,分为毛形感器(Ⅰ~Ⅴ型)、刺形感器(Ⅰ~Ⅱ型)和一种锥形感器。分泌腺细胞分布于角质层内表面,细胞呈柱状或圆形,表皮层分为厚度不一的两层,细胞中有内质网、线粒体、脂滴以及微绒毛等结构组织。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团花绢野螟性信息素分泌合成及释放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性信息素分泌腺
超微结构
感器
Keywords
Diaphania glauculalis
sex pheromone gland
ultrastructure
sensilla
分类号
Q96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分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董祥
陶瑜
苏钟琪
邓创创
谢雯其
陈志云
温秀军
林娜
马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中山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8-752,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16)。
文摘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为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的化学感受机制及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使用Illumina NovaSeq 6000平台对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进行测序,使用Trimmomatic和Trinity对测序所得的原始数据进行剪切、组装得到转录组数据;比对CDD,KOG,COG,NR,NT,PFAM和KEGG等数据库获得基因注释信息,筛选鉴定出化学感受相关基因;使用TPM(transcripts per million)评估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应用最大似然法构建团花绢野螟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系统发育树。【结果】团花绢野螟雄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获得52705124条unigenes,雌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获得55391610条unigenes。通过与NR数据库比对注释,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注释unigenes共24192条,其中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同源序列最多,有10679条。有14313条unigenes被注释到204289条GO功能条目,其中113387条unigenes注释到生物学进程,70115条unigenes注释到细胞组分,20787条unigenes注释到分子功能。有10721条unigenes注释到KOG数据库25个分类的11968功能条目。有12892条unigenes被注释到KEGG数据库5类代谢通路,归属于33个通路,其中注释到信号转导通路的unigenes最多,有1500条unigenes,进而筛选鉴定到136个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包括31个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OBP)基因、24个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基因、50个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OR)基因、20个离子型受体(ionotropic receptor,IR)基因、9个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GR)基因和2个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结论】本研究首次构建了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数据库,阐述了化学感受相关基因的种类和数量,为团花绢野螟化学感受基因功能分析及化学感受机制奠定分子基础,进而为基于昆虫化学感受反应机制开发新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触角
转录组
化学感受相关基因
生物信息学
Keywords
Diaphania glauculalis
antenna
transcriptome
chemosensory-related genes
bioinformatics
分类号
Q966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团花绢野螟幼虫头部形态及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2
4
作者
陶瑜
董祥
邓创创
罗艳玲
冯莹
温秀军
马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
出处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9-195,210,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00516)。
文摘
本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Guenée),幼虫头部形态及触角和口器上的感器种类、分布和数量。结果表明,团花绢野螟幼虫头部呈椭圆形,下口式,咀嚼式口器;幼虫头部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指形感器、板形感器;触角上分布1个毛形感器、1个刺形感器、5个锥形感器、1个栓锥形感器;上唇分布6对刺形感器;下唇须上分布1个栓锥形感器和1个刺形感器;吐丝器上分布1对刺形感器;上颚上分布2个毛形感器;下颚及下颚须上分布3个刺形感器、10个锥形感器、2个栓锥形感器、1个指形感器和1个板形感器。研究结果可为探讨幼虫头部感器的功能及探究幼虫取食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幼虫头部
感器
扫描电镜
Keywords
Diaphania glauculalis
larval head
sensill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分类号
Q96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团花绢野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被引量:
5
5
作者
马涛
刘志韬
孙朝辉
李奕震
陈晓阳
温秀军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8,共4页
基金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201004020)
文摘
团花绢野螟Diaphania glauculalis Guenée是危害团花树的重要害虫。采用室内饲养与林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明确了团花绢野螟卵、各龄幼虫、预蛹、蛹和成虫的形态。室内卵集中产在养虫笼壁上,孵化率达98.3%,卵期约4~5 d。幼虫共5龄,低龄幼虫群集取食,食量较小,3龄以后幼虫开始分散危害,食量大增。老熟幼虫于叶片内结蛹室化蛹,蛹期7~9 d。雄成虫翅展略小于雌成虫。成虫羽化多集中于夜间,具有较强的趋光性。羽化第2天便可交尾,持续时间50~180 min,交尾翌日即产卵。
关键词
团花绢野螟
形态特征
生物学
Keywords
Diaphania glauculali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iology
分类号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团花绢野螟成虫复眼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观察
江莹莹
王静
陶瑜
马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团花绢野螟性信息素分泌腺形态及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陶瑜
王静
邓创创
冯莹
马涛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团花绢野螟成虫触角转录组及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分析
董祥
陶瑜
苏钟琪
邓创创
谢雯其
陈志云
温秀军
林娜
马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团花绢野螟幼虫头部形态及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陶瑜
董祥
邓创创
罗艳玲
冯莹
温秀军
马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团花绢野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马涛
刘志韬
孙朝辉
李奕震
陈晓阳
温秀军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