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区草被生长初期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红岩 周正朝 +2 位作者 王宁 李超 覃淼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5-61,共7页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草被生长初期对黄土区的水土保持效果,采用室内盆栽和原状土冲刷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裸地(CK)、低种植密度黑麦草(H1,204株/m2)、高种植密度黑麦草(H2,612株/m2)3种处理,对3种处理在不同土层(表层0~20 cm、次表层20~4...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草被生长初期对黄土区的水土保持效果,采用室内盆栽和原状土冲刷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了裸地(CK)、低种植密度黑麦草(H1,204株/m2)、高种植密度黑麦草(H2,612株/m2)3种处理,对3种处理在不同土层(表层0~20 cm、次表层20~40 cm、底层40~60 cm)的土壤理化性质和根系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种植密度草被生长初期土壤抗冲性及其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CK处理的土壤密度、有机质质量分数、团聚体质量分数在3个土层变化较小;H1和H2处理的土壤密度、有机质质量分数、团聚体质量分数、根表面积密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最为明显;2)H1和H2处理表层土壤抗冲指数(IAS,anti-scourability index)与同一土层CK处理相比明显上升,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下降,H2处理表层对土壤抗冲性影响最显著;3)除CK处理外,H1和H2处理IAS与土壤理化性质和根表面积密度均有相关关系(P<0.05),但对土壤抗冲性大小起作用的影响因子存在一定差异。以上结果说明,种植草被在较短时间内就能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抗侵蚀性能,且在草被生长初期,高种植密度更能提高土壤抗冲性。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地区草被恢复初期种植密度的选择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抗冲性 土壤密度 有机质质量分数 团聚体质量分数 根表面积密度 黄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