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长期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氮矿化的调控效应
1
作者
何春梅
章逸敏
+2 位作者
李清华
何小香
王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1-1702,共12页
【目的】有机氮矿化过程对土壤供氮和作物氮素利用至关重要。黄泥田是南方重要的中低产水稻土类型,其氮素供应特征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本研究旨在揭示施肥管理对土壤氮素供应的调控机制,为优化施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泥田36...
【目的】有机氮矿化过程对土壤供氮和作物氮素利用至关重要。黄泥田是南方重要的中低产水稻土类型,其氮素供应特征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本研究旨在揭示施肥管理对土壤氮素供应的调控机制,为优化施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泥田36年长期定位试验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全量稻秸还田(NPKS)4个处理小区的耕层土壤样品,采用湿筛法筛选>2和0.25~2 mm土壤团聚体,然后以原状土和两种团聚体为材料,进行161天的间歇淹水密闭培养试验,测定各粒级团聚体的有机氮矿化量、矿化速率和矿化势。【结果】与CK相比,NPK、NPKM和NPKS处理增加了各粒级团聚体的氮矿化累积量,培养161天后,各施肥处理的原状土、>2 mm团聚体、0.25~2 mm团聚体氮矿化累积量分别增加了10.7%~58.3%、7.1%~49.4%和36.6%~50.1%。NPKM和NPKS处理的原状土和>2 mm团聚体的氮矿化累积量显著高于NPK处理,氮矿化势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各施肥处理>2 mm团聚体的有机氮矿化势比0.25~2 mm团聚体提高30.6%~244.8%;0.25~2 mm团聚体的矿化速率常数比>2 mm团聚体高58.7%~71.2%(NPKS除外)。总体而言,>2 mm团聚体的矿化势高于0.25~2 mm团聚体,而矿化速率常数相反。各粒级团聚体的氮矿化累积量和矿化势与全氮、碱解氮、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原状土和>2 mm团聚体的氮矿化累积量和矿化势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 mm团聚体决定土壤氮供应容量,0.25~2 mm土壤团聚体主要影响土壤氮供应强度。长期施用牛粪或秸秆与化肥配施均可有效提升大团聚体氮库和微生物活性,显著提升黄泥田土壤氮矿化潜力,其中施用牛粪效果优于秸秆还田。牛粪与化肥配施还可提高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速率,提升土壤的供氮能力。因此,牛粪和化肥配施是协调低产黄泥田土壤氮素供应潜力和强度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泥田
长期施肥
牛粪
秸秆有机肥
团聚体氮矿化
有机
氮矿化
势
有机
氮矿化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期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氮矿化的调控效应
1
作者
何春梅
章逸敏
李清华
何小香
王飞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福建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91-1702,共12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01479)
闽侯农田生态系统福建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项目(闽科基〔2018〕17号)
+1 种基金
“5511”协同创新工程(XTCXGC2021009)
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CXPT202402)。
文摘
【目的】有机氮矿化过程对土壤供氮和作物氮素利用至关重要。黄泥田是南方重要的中低产水稻土类型,其氮素供应特征直接影响水稻产量。本研究旨在揭示施肥管理对土壤氮素供应的调控机制,为优化施肥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泥田36年长期定位试验耕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化肥+牛粪(NPKM)、化肥+全量稻秸还田(NPKS)4个处理小区的耕层土壤样品,采用湿筛法筛选>2和0.25~2 mm土壤团聚体,然后以原状土和两种团聚体为材料,进行161天的间歇淹水密闭培养试验,测定各粒级团聚体的有机氮矿化量、矿化速率和矿化势。【结果】与CK相比,NPK、NPKM和NPKS处理增加了各粒级团聚体的氮矿化累积量,培养161天后,各施肥处理的原状土、>2 mm团聚体、0.25~2 mm团聚体氮矿化累积量分别增加了10.7%~58.3%、7.1%~49.4%和36.6%~50.1%。NPKM和NPKS处理的原状土和>2 mm团聚体的氮矿化累积量显著高于NPK处理,氮矿化势显著高于CK和NPK处理。各施肥处理>2 mm团聚体的有机氮矿化势比0.25~2 mm团聚体提高30.6%~244.8%;0.25~2 mm团聚体的矿化速率常数比>2 mm团聚体高58.7%~71.2%(NPKS除外)。总体而言,>2 mm团聚体的矿化势高于0.25~2 mm团聚体,而矿化速率常数相反。各粒级团聚体的氮矿化累积量和矿化势与全氮、碱解氮、有机碳、微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原状土和>2 mm团聚体的氮矿化累积量和矿化势与容重呈显著负相关。【结论】>2 mm团聚体决定土壤氮供应容量,0.25~2 mm土壤团聚体主要影响土壤氮供应强度。长期施用牛粪或秸秆与化肥配施均可有效提升大团聚体氮库和微生物活性,显著提升黄泥田土壤氮矿化潜力,其中施用牛粪效果优于秸秆还田。牛粪与化肥配施还可提高0.25~2 mm团聚体有机碳的矿化速率,提升土壤的供氮能力。因此,牛粪和化肥配施是协调低产黄泥田土壤氮素供应潜力和强度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黄泥田
长期施肥
牛粪
秸秆有机肥
团聚体氮矿化
有机
氮矿化
势
有机
氮矿化
速率
Keywords
yellow muddy field
long-term fertilization
cow manure
straw manure
aggregate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organic nitrogen mineraliztion potential
organic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rate
分类号
S153.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长期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黄泥田土壤团聚体氮矿化的调控效应
何春梅
章逸敏
李清华
何小香
王飞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