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级联碰撞缺陷数据库的源项对辐照微结构演化影响团簇动力学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东杰 潘才富 +3 位作者 吴石 贺新福 豆艳坤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4-1355,共12页
团簇动力学(CD)方法是模拟核材料在高能粒子辐照下微观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源项是团簇动力学方法的关键输入。经典CD方法中源项通常采用经验拟合得到,未能充分利用原子尺度获得的初始缺陷信息。随着分子动力学等方法的发展,级联碰... 团簇动力学(CD)方法是模拟核材料在高能粒子辐照下微观结构演化的重要方法之一,源项是团簇动力学方法的关键输入。经典CD方法中源项通常采用经验拟合得到,未能充分利用原子尺度获得的初始缺陷信息。随着分子动力学等方法的发展,级联碰撞缺陷数据库大为丰富,结合初级离位原子(PKA)能谱足以得到更为合理的源项。由于级联碰撞缺陷数据库的能量值数量相对于准连续PKA能谱仍然偏少,本文提出了5种从准连续PKA能谱得到级联能量分立值的抽样算法,并基于团簇动力学方法模拟低剂量中子辐照纯钨实验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动力学 源项 PKA能谱 级联碰撞缺陷数据库 抽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形核对辐照诱导钨内微结构演化行为影响的团簇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吴石 刘丽霞 +4 位作者 邓辉球 贺新福 王东杰 曹金利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41-1252,共12页
金属钨(W)及其合金作为未来聚变堆最具应用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结构材料(PFMs),其服役性能直接影响聚变堆长期服役的安全性,辐照诱导W及其合金内微结构演化导致的辐照脆化现象始终是限制其工程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计算结... 金属钨(W)及其合金作为未来聚变堆最具应用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结构材料(PFMs),其服役性能直接影响聚变堆长期服役的安全性,辐照诱导W及其合金内微结构演化导致的辐照脆化现象始终是限制其工程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计算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辐照诱导材料微结构演化行为的团簇动力学模型,采用更加完备的物理模型描述材料内辐照缺陷的产生行为,并进一步探讨了W基体内辐照缺陷产生过程对微结构演化行为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高能初始离位原子(PKA)诱发级联碰撞直接产生的缺陷团簇是W内位错环、空洞演化中最重要的形核机制;非均匀形核所产生的间隙团簇的扩散行为对位错环的长大行为有重要影响,会导致位错环尺寸分布中出现亚尖峰与台阶状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动力学 辐照损伤 微结构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辐照高纯铁电阻率回复的团簇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高超 贺新福 +2 位作者 罗文芸 李杨 杨文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34-838,共5页
电阻率回复实验是研究材料辐照损伤机理的有效手段,可表征材料中辐照缺陷数量的变化。本文基于平均场速率理论开发了模拟辐照缺陷演化的团簇动力学程序,模拟了高纯铁经3MeV电子辐照至2.0×10-6 dpa后等时时效过程的缺陷演化过程,并... 电阻率回复实验是研究材料辐照损伤机理的有效手段,可表征材料中辐照缺陷数量的变化。本文基于平均场速率理论开发了模拟辐照缺陷演化的团簇动力学程序,模拟了高纯铁经3MeV电子辐照至2.0×10-6 dpa后等时时效过程的缺陷演化过程,并与电阻率回复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模拟结果表明,辐照缺陷数量随温度升高的演化过程与电阻率的变化趋势吻合得很好,电阻率回复的峰值分别对应于间隙原子、间隙原子团簇、空位团簇等缺陷的数量变化。该方法对于研究材料辐照损伤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损伤 等时时效 团簇动力学 电阻率回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在铝表面辐照和积聚的团簇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魏留明 李永钢 +3 位作者 赵高峰 叶小球 肖瑶 曾雉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6-213,共8页
我们利用团簇动力学模型(IRadMat)研究了keV-He离子辐照金属铝的缺陷动力学和氦的聚集行为.通过对不同俘获类型(团簇、晶界和位错)俘获He浓度的定量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He原子被晶界吸收,这成为铝在低辐照通量下发生脆化的主要原因.随... 我们利用团簇动力学模型(IRadMat)研究了keV-He离子辐照金属铝的缺陷动力学和氦的聚集行为.通过对不同俘获类型(团簇、晶界和位错)俘获He浓度的定量分析,我们发现大多数He原子被晶界吸收,这成为铝在低辐照通量下发生脆化的主要原因.随着辐照能量的增加,He滞留峰的位置会变得更深.然而,随着辐照通量的增加,He在体内的滞留量会变得更多,但滞留深度的峰值位置不变.我们的结果表明,晶界的影响在He的滞留分布以及铝的脆化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He在金属中的动力学行为和损伤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离子辐照 团簇动力学 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材料辐照损伤的并行空间分辨随机团簇动力学模拟
5
作者 陈丹丹 贺新福 +3 位作者 杨文 储根深 白鹤 胡长军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9-1229,共11页
核反应堆中关键材料的辐照损伤演化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且跨越多个量级的时空尺度。空间分辨随机团簇动力学是近年来发展的1种模拟核材料辐照损伤行为的有效方法,它避免了传统团簇动力学在缺陷种类和计算复杂性方面的限制,且能考虑缺陷... 核反应堆中关键材料的辐照损伤演化对其性能有重要影响,且跨越多个量级的时空尺度。空间分辨随机团簇动力学是近年来发展的1种模拟核材料辐照损伤行为的有效方法,它避免了传统团簇动力学在缺陷种类和计算复杂性方面的限制,且能考虑缺陷的空间依赖性。在概述了空间分辨随机团簇动力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论述了自主开发的大规模并行空间分辨随机团簇动力学程序MISA-SCD1.0的实现方式与关键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反应堆压力容器模型合金中富Cu团簇的析出模拟,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并测试了并行性能。结果表明,MISA-SCD1.0能获得与实验结果和类似模拟结果吻合的Cu析出过程,且具有较高的并行效率和良好的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损伤 空间分辨随机团簇动力学 动力学蒙特卡罗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材料中子辐照损伤的团簇动力学模拟综述
6
作者 郑淇蓉 魏留明 +2 位作者 李永钢 张传国 曾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6,共11页
核材料中子辐照损伤是影响核能装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难以开展大量的中子辐照实验来评估核材料的损伤机理,因此相关理论模拟至关重要。介观尺度团簇动力学(CD)模型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尺度的限制,是一种研究材料中子辐... 核材料中子辐照损伤是影响核能装置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难以开展大量的中子辐照实验来评估核材料的损伤机理,因此相关理论模拟至关重要。介观尺度团簇动力学(CD)模型由于不受时间和空间尺度的限制,是一种研究材料中子辐照损伤长时间演化的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CD的模型、数值算法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CD在典型核材料的中子辐照问题中的系列应用,并对CD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结构材料 中子辐照损伤 团簇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束外延生长过程中GaAs(001)表面铝液滴的扩散成核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冲 王一 +5 位作者 丁召 黄延彬 罗子江 李志宏 李耳士 郭祥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3-289,共7页
量子点的性质主要由其密度及尺寸参数控制,而原子在衬底上的成核运动又决定了量子点的密度、直径、高度等参数,因此研究原子的扩散成核过程对自组装制备量子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研究了GaAs(001)表面金属铝液滴... 量子点的性质主要由其密度及尺寸参数控制,而原子在衬底上的成核运动又决定了量子点的密度、直径、高度等参数,因此研究原子的扩散成核过程对自组装制备量子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子束外延生长技术研究了GaAs(001)表面金属铝液滴的成核过程,发现衬底温度和金属铝沉积速率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液滴的尺寸、密度以及形状等特征。根据经典成核理论分析GaAs(001)表面金属铝液滴空间分布与几何结构的演化规律,推导得出表面金属铝液滴密度与衬底温度、金属铝沉积速率的关系方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得出液滴形成过程中未成核态、临界成核态、成核态三种亚稳态所包含的最小原子数分别为1个、2个、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核生长 的扩散动力学 Ⅲ-Ⅴ族半导体 分子束外延 衬底温度 沉积速率 铝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sity functional investigation on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small bimetallic Pb_(n)Ag_(n)(n=2–12)clusters 被引量:1
8
作者 LI Gao-feng WANG Jia-ju +4 位作者 CHEN Xiu-min YANG Hong-wei YANG Bin XU Bao-qiang LIU Da-chu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72-782,共11页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b_(n)Ag_(n)(n=2–12)clust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ith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at BLYP level in DMol3 program package.The optimized bimetal...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Pb_(n)Ag_(n)(n=2–12)clust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with generalized gradient approximation at BLYP level in DMol3 program package.The optimized bimetallic Pb_(n)Ag_(n)(n=2–12)clusters were viewed as the initial structures,then,those were calculated by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AIMD)to search possible global minimum energy structures of Pb_(n)Ag_(n)clusters,finally,the ground state structures of Pb_(n)Ag_(n)(n=2–12)clusters were achieved.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lowest energy structures,Ag atoms prefer gather in the central sites while Pb atoms prefer external positions in Pb_(n)Ag_(n)(n=2–12)clusters,which is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from literature and the application in metallurgy.The average binding energies,HOMO-LUMO gaps,vertical ionization potentials,vertical electron affinities,chemical hardnessη,HOMO orbits,LUMO orbits and density of states of Pb_(n)Ag_(n)(n=2–12)clusters 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values of HOMO-LUMO gaps,vertical ionization potentials,vertical electron affinities and chemical hardnessηshow obvious odd-even oscillations when n≤5,Pb_(n)Ag_(n)(n=2–12)clusters become less chemically stable and show insulator-to-metal transition with the variation of cluster size n,Pb_(n)Ag_(n)(n≥9)cluster are good candidates to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PbAg alloys.Those can be well explained by the density of states(DOS)distributions of Pb atoms and Ag atoms between–0.5 Ha and 0.25 Ha in Pb_(n)Ag_(n)(n=2–12)clust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Pb_(n)Ag_(n)(n=2–12)clusters ab initio molecular dynamics ground state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