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产品可靠性指标分配的因素综合法 被引量:4
1
作者 平志鸿 康锐 许海宝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33,共7页
本文提出了以专家经验为依据的汽车产品可靠性指标分配的因素综合法。该方法以专家经验为基础,充分考虑与可靠性密切相关的因素,是比较合理实用的可靠性分配方法。
关键词 汽车 可靠性 分配 因素综合法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靠性分配的因素综合法及其特性 被引量:4
2
作者 平志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95-399,共5页
通过对传统的可靠性评分法的分析研究,得出该种方法的不足.因素综合法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可靠性分配所起的作用(或贡献).通过对其特性分析看出,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有利于各种参数的正确评定.因此,该方法是一... 通过对传统的可靠性评分法的分析研究,得出该种方法的不足.因素综合法的提出,综合考虑了各因素对可靠性分配所起的作用(或贡献).通过对其特性分析看出,该方法弥补了传统方法的不足,有利于各种参数的正确评定.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可靠性分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分配问题 因素综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的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潜力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胡赛 蒲春玲 +5 位作者 闫志明 刘超 汪霖 张影 王艺洁 刘祥鑫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展开对研究区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度三个准则层面进行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同时进行评价指标合理值的确定,进行评价指... 以乌鲁木齐市为例,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展开对研究区的土地整理潜力评价。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可持续利用度三个准则层面进行潜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同时进行评价指标合理值的确定,进行评价指标标准化及等级划分,最后分析评价结果。结果显示,乌鲁木齐市土地整理潜力值为5.72,处于中等偏上级别,具有较大的潜力,该研究可为乌鲁木齐市及其他地区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潜力评价 因素综合法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代雅建 崔健 郭常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7,共12页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 地质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国土空间安全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在城市规划开发阶段开展地质环境综合评价可有效控制地质灾害风险。锦州市规划区尚处于开发前期,本文基于该规划区的地质条件和开发需求,构建了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体系,基于主导因素综合法开展了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锦州市规划区地质环境安全程度可划分为3级,空间分布上以相对安全区为主,其次为次不安全区和安全区。按照空间位置和区域构造稳定性、地质灾害易发性等不同成因划分为23个亚区,并指出了每个亚区安全程度主要影响因素。该评价结果反映了锦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安全程度,确定了影响地质环境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有助于规避该区国土空间规划开发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主导因素综合法 区域构造稳定性 地质灾害易发性 安全评价 规划区 锦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的土壤侵蚀快速监测方法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万辉 刘良云 +3 位作者 张超 潘瑜春 王纪华 王锦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0,共3页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以北京地区L andsat ETM和DEM为主要数据源,依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采用了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多因素综合法,选取土地利用...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已成为我国的头号环境问题。以北京地区L andsat ETM和DEM为主要数据源,依据水利部颁布的《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190-96),采用了第二次全国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多因素综合法,选取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三个因子,对北京地区水土流失状况进行了快速监测,该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遥感 因素综合法 植被覆盖度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3年北洛河河源区土壤侵蚀潜在风险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魏鹳举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8-173,181,共7页
以北洛河河源区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13年Landsat影像和DEM数据作为数据源,分别对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信息进行提取,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土壤侵蚀风险进行快速评估,并对土壤侵蚀风险变化趋势、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风险... 以北洛河河源区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13年Landsat影像和DEM数据作为数据源,分别对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和坡度信息进行提取,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法对土壤侵蚀风险进行快速评估,并对土壤侵蚀风险变化趋势、植被变化对土壤侵蚀风险的影响、水土保持措施优先等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侵蚀风险无变化区域面积最大,且风险减弱区域面积比(31.97%)大于风险增加区域面积比(16.05%)。其中,中度土壤侵蚀风险区域相对于其他风险等级区域更加稳定;(2)土壤侵蚀风险变化区域内随着变化程度的增大,相应变化区域面积越小;(3)在土壤侵蚀风险减弱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和退耕的影响区域面积比分别为42.8%和57.2%,在土壤侵蚀风险增加区,自然植被覆盖度降低和开垦农田的影响区域面积比分别为93.7%和6.3%,且随着土壤侵蚀风险变化程度的增加,耕地类型转变的影响范围越大,自然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范围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因素综合法 土地利用类型 植被覆盖度 坡度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