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鲁豫夏玉米区玉米杂交种群体生育型演变 Ⅲ 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群体生育型因素组合的选育模式
1
作者 赵殿轩 苏方宏 +3 位作者 刘玉梅 步丰池 王泽立 亢伟民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0-14,共5页
基于群体生育型结构决定其功能的规律,分析了冀鲁豫夏玉米区玉米杂交种群体生育型演化进程至端的第Ⅳ演化阶段特征和演进趋向,以及该演化阶段群体生育型演化特征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显示,符合群体生育型演变进化趋向,希冀突破第Ⅳ... 基于群体生育型结构决定其功能的规律,分析了冀鲁豫夏玉米区玉米杂交种群体生育型演化进程至端的第Ⅳ演化阶段特征和演进趋向,以及该演化阶段群体生育型演化特征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结果显示,符合群体生育型演变进化趋向,希冀突破第Ⅳ演化阶段玉米杂交种产量水平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种群体生育型因素组合选育模式,主要有二:1)“穗行数(X_3)+百粒重(X_6)+穗粗(X_(16))+行粒数(X_(12))”,其决定株粒重的多元线性回归式是Y=117.89+1.08X_3+1.83^(**)X_6+2.17^(**)X_(12)+23.24^(**)X_(16),与Y的复相关系数R=0.543^(**)决定系数R^2=0.295;2)“百粒重(X_6)+行粒数(X_(12))+穗粗(X_(16))”,其决定株粒重的多元线性回归式是Y=106.45+1.75^(**)X_6+2.12^(**)X_(12)+24.77^(**)X_(16),与Y的复相关系数R=0.451^(**),决定系数R^2=0.293.研究结果表明,若对群体生育型演进特征主导因素百粒重与穗行数、穗粗、行粒数关系处理得当,可选育出高产水平的强优势玉米杂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鲁豫夏玉米区 玉米杂交种 群体生育型 因素组合选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