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主轴温升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丽秀 李超群 李金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77,91,共4页
温升是影响电主轴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研究水冷系统和油气润滑系统各参数对高速电主轴温升的综合影响,找出最佳工况参数。采用单一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利用水冷系统和油气润滑系统实验平台,对不同转速下,不同工况对主轴轴... 温升是影响电主轴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研究水冷系统和油气润滑系统各参数对高速电主轴温升的综合影响,找出最佳工况参数。采用单一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利用水冷系统和油气润滑系统实验平台,对不同转速下,不同工况对主轴轴承某点温升的影响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冷却水流量为0.35m^3/h^0.38m^3/h,冷却水温度为17℃,空气压力为0.36MPa^0.39MPa,供油间隔为1min^2min时主轴温升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油气润滑系统 单一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MD60Y4高速电主轴热特性影响因素实验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丽秀 公维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研究油气润滑系统及转速各参数对高速电主轴温度与热变形的影响,为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一因素实验法,基于恒温水冷控制系统和油气润滑系统实验平台进行电主轴热变形实验;实验分析进气压力、供油时间间隔、... 目的研究油气润滑系统及转速各参数对高速电主轴温度与热变形的影响,为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一因素实验法,基于恒温水冷控制系统和油气润滑系统实验平台进行电主轴热变形实验;实验分析进气压力、供油时间间隔、单次供油量及转速四个参数对电主轴各位置温度及轴头位置热变形的影响.结果适当的进气压力及润滑油量可以使主轴各部分温升与轴头位置热变形量相对较小,转速对于电主轴的温升及热变形影响较为显著,且转轴Z方向(轴向)热变形量最大,转速为16 000 r/min时,变形量可达到83.562μm.结论电主轴油气润滑系统中的进气压力、供油时间间隔、单次供油量以及转速对电主轴各位置温度及转轴X、Y、Z三个方向热变形量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主轴 热变形 油气润滑系统 单一因素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圆锯片锯切花岗石的切削力双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继梅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6,共4页
基于金刚石圆锯片锯切五莲红花岗石的双因素实验,对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与切削力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和趋势图得出进给速度是影响切削力Fx、Fy、Fz的主要因素,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回归... 基于金刚石圆锯片锯切五莲红花岗石的双因素实验,对切削速度和进给速度与切削力的关系进行研究。通过极差分析和趋势图得出进给速度是影响切削力Fx、Fy、Fz的主要因素,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减小,随进给速度的增大而增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切削力数学模型,为生产中根据给定的加工参数来预测切削力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圆锯片 五莲红花岗石 因素实验 切削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各种实验因素对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顾珊智 李生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46-448,共3页
目的 评价在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各种实验因素对吗啡依赖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 1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依赖组 ,比较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及恒量法、递增法给药时 ,正常组和依赖组的戒断症状评分。结果 在DG1、DG2 、DG3 不... 目的 评价在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中 ,各种实验因素对吗啡依赖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 1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依赖组 ,比较在不同剂量、不同时间及恒量法、递增法给药时 ,正常组和依赖组的戒断症状评分。结果 在DG1、DG2 、DG3 不同剂量组中 ,DG2 、DG3 剂量组的正常组与依赖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内 ,DG2 、DG3 剂量组与DG1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 3、5、7d不同给药时间组中 ,7d组的正常组与依赖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内 ,7d组和 3、5d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恒量组和递增组中 ,正常组和依赖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依赖组中 ,剂量恒定组与递增组之间相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不同给药剂量、不同给药时间、恒量给药和递增给药对吗啡依赖的形成均有明显的影响。因此 ,在进行吗啡依赖机制的研究中要重视这些影响因素 ,选择最佳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因素 吗啡依赖 模型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危险因素评估及安全准入管理探索 被引量:26
5
作者 关旸 王林燕 +4 位作者 陈亮 王博 戴灵豪 袁勇 王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265,共3页
阐述了实验室危险因素评估及安全准入管理的现状和必要性,提出实验室安全准入管理应以实验室危险因素为依据,将实验室安全培训、安全模拟、安全教育考试等方面系统结合,强调安全考核分类、分级、分层开展,实行动态管理。
关键词 实验室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评估 安全准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一种单因素切削力微机实验系统
6
作者 于蜀毅 张永标 陈振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4年第2期70-73,78,共5页
介绍一种单因素切削力微机实验系统合肥工业大学于蜀毅北京理工大学张永标,陈振声单因素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切削力实验形式。通过这种实验,可以定量地弄清与金属切削过程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切削力影响的大小和规律,从而为选择最佳切... 介绍一种单因素切削力微机实验系统合肥工业大学于蜀毅北京理工大学张永标,陈振声单因素实验是一种常用的金属切削力实验形式。通过这种实验,可以定量地弄清与金属切削过程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切削力影响的大小和规律,从而为选择最佳切削工艺参数及设计合理的刀具和机床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实验 金属切削 切削力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优化草果果胶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谢欣 李丽媛 +2 位作者 李童 陈小妮 黄锁义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采用传统的酸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草果果胶,以草果果胶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实验优化了草果果胶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果果胶得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 采用传统的酸水解乙醇沉淀法提取草果果胶,以草果果胶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实验优化了草果果胶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草果果胶得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p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为:pH值3.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50 min、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7.54%,为进一步深入开发草果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果 果胶 提取工艺 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实验性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恽时锋 胡玉红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83-188,共6页
实验动物是生命科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 ,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非实验性因素很多。本文探讨了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因素对实验动物的影响 。
关键词 实验因素 实验动物 微生物学 物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H_(2)O_(2)降解罗丹明B综合实验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岳琳 王嘉新 +2 位作者 杨智程 童嘉鹏 廉静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75,共8页
该文设计了利用UV/H_(2)O_(2)工艺降解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Rhodamine B,RhB)的综合实验,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UV/H_(2)O_(2)工艺降解RhB过程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方程,H_(2)O_(2)投加量和紫外... 该文设计了利用UV/H_(2)O_(2)工艺降解染料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罗丹明B(Rhodamine B,RhB)的综合实验,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UV/H_(2)O_(2)工艺降解RhB过程符合假一级动力学方程,H_(2)O_(2)投加量和紫外光强度的交互作用是降解RhB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当H_(2)O_(2)的投加量为47.45 mL/L、水体初始pH值为8.11、紫外光强度为730μW/cm^(2)时,反应120 min后,RhB的理论去除率为92.44%,与验证实验结果的相对偏差为0.89%。由紫外-可见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扫描结果可知,RhB在反应过程中被有效降解。该实验利用两种实验方法优化工艺条件,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科研训练中对反应影响因素、动力学拟合及实验条件优化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H_(2)O_(2) 罗丹明B 因素实验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指标权重分析和单因素-正交实验优选前列爽颗粒醇提工艺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婷婷 何承辉 +1 位作者 谭梅娥 孙玉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20年第12期45-50,共6页
对前列爽颗粒醇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醇提液中盐酸小檗碱、王不留行黄酮苷、毛蕊花糖苷的转移率及醇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设计L9(34)正交实验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 对前列爽颗粒醇提工艺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醇提液中盐酸小檗碱、王不留行黄酮苷、毛蕊花糖苷的转移率及醇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指标权重系数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设计L9(34)正交实验对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AHP-CRITIC混合加权法融合主观和客观两种方法的优点,综合评分结果更为合理、可靠;最佳醇提工艺如下: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1.5 h、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盐酸小檗碱、王不留行黄酮苷、毛蕊花糖苷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81.57%、64.49%、88.15%,醇浸膏平均得率为39.38%,平均综合评分为97.67(RSD=1.98%,n=3)。该提取工艺重复性好、稳定可行,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爽颗粒 醇提 因素-正交实验 多指标权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DM的3D打印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吕福顺 刘肖肖 +2 位作者 程祥 郑光明 杨先海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4-117,121,共5页
以熔融沉积制造技术中常用的基体材料PLA作为对象,通过3D打印实验,对打印过程中的因素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以打印时间和打印尺寸误差为实验指标,选取层厚、打印速度和喷嘴温度三个主要因素展开实验。... 以熔融沉积制造技术中常用的基体材料PLA作为对象,通过3D打印实验,对打印过程中的因素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研究。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和正交实验法,以打印时间和打印尺寸误差为实验指标,选取层厚、打印速度和喷嘴温度三个主要因素展开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层厚为0.3mm,打印速度为20mm/s,喷嘴温度为200℃时,可以在保证打印质量的情况下获得最短打印时间。对打印效率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层厚,打印速度,喷嘴温度,并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参数优化 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6061微尺度铣削的铣削力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蔡明 巩亚东 +1 位作者 于宁 高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6-81,共6页
采用有限元仿真和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铝合金6061微尺度铣削的铣削力影响因素.建立了刀具和工件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装配和网格划分,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了铝合金6061材料的微尺度铣削过程,得到了铣削速度和铣削深度对铣削力... 采用有限元仿真和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铝合金6061微尺度铣削的铣削力影响因素.建立了刀具和工件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装配和网格划分,通过有限元仿真模拟了铝合金6061材料的微尺度铣削过程,得到了铣削速度和铣削深度对铣削力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主轴转速的不断增大,铣削力先增大后减小,转折点为24 000 r/min;随着铣削深度的不断增大,铣削力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转折点为10μm和12μm;随着进给速度的不断增大,铣削力也不断增大.优选出铝合金6061材料微尺度铣削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主轴转速48 000 r/min,铣削深度5μm,进给速度20μ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6061 微尺度铣削 铣削力 有限元仿真 因素实验 最优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汽水雾中电火花线切割精加工实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彤 王俊棋 +1 位作者 葛军 邱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95-1601,共7页
为探讨蒸汽水雾中第二次切割的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切割速度的影响规律,并找到满足多项指标要求下加工参数的优化方案,在往复走丝线切割加工中,采用了一种多介质的多次切割新工艺,第一次切割在乳化液中,第二次切割在蒸汽水雾中。通... 为探讨蒸汽水雾中第二次切割的加工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和切割速度的影响规律,并找到满足多项指标要求下加工参数的优化方案,在往复走丝线切割加工中,采用了一种多介质的多次切割新工艺,第一次切割在乳化液中,第二次切割在蒸汽水雾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了加工参数对工艺指标的影响规律,通过正交实验,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将多目标参数优化转为单一目标灰关联度的优化。分析得知脉冲宽度和工作台进给速度对综合工艺指标影响显著,经实验验证脉冲宽度16μs,工作台进给速度2档,峰值电流4 A,偏移量30μm,蒸汽水雾量30 ml/min的加工方案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火花线切割 精加工 蒸汽水雾 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多目标优化 灰色关联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naform的弯曲回弹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柳建安 段艳强 刘佳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22-23,共2页
应用Dynaform软件对V形件弯曲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建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板料材质、摩擦因数、厚度和压边力等因素对弯曲回弹的影响规律,为弯曲成形模具的参数优化提供了定性判断的依据。
关键词 弯曲回弹 V形件 数值模拟 因素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鼓泡反应器吸收燃煤烟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秦勤 何丹妮 +1 位作者 于庆波 李俊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5-669,共5页
以燃煤烟气为研究对象,利用鼓泡反应器进行化学法吸收CO2的半连续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脱除率的计算,考察了吸收剂种类、吸收剂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及液面高度对CO2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吸收剂的吸收效果最好,烟气温度... 以燃煤烟气为研究对象,利用鼓泡反应器进行化学法吸收CO2的半连续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及脱除率的计算,考察了吸收剂种类、吸收剂浓度、烟气流量、烟气温度及液面高度对CO2吸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氨水吸收剂的吸收效果最好,烟气温度对CO2的脱除率影响较小.选择氨水作为吸收剂进行单因素实验研究,得到了吸收剂浓度、入口处CO2浓度、烟气流量、液面高度与脱除率、吸收能力及吸收速率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反应器 正交实验 因素实验 二氧化碳 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_(3)N_(4)陶瓷轴承套圈端面磨削实验及表面质量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颂华 李祥宇 孙健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3-372,共10页
目的确定加工氮化硅陶瓷轴承套圈端面的最优磨削加工参数,并构建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方法首先,使用双端面磨床对氮化硅陶瓷轴承套圈进行多组单因素实验,实验设置的2个变量分别为砂轮转速和砂轮进给速度,并对两变量分别设置4个加工参... 目的确定加工氮化硅陶瓷轴承套圈端面的最优磨削加工参数,并构建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方法首先,使用双端面磨床对氮化硅陶瓷轴承套圈进行多组单因素实验,实验设置的2个变量分别为砂轮转速和砂轮进给速度,并对两变量分别设置4个加工参数水平,以分析砂轮进给速度和砂轮转速对加工后表面质量的影响;再利用MATLAB中的工具箱,构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结果通过实验得到最优的加工参数(砂轮转速为1400 r/min,砂轮进给速度为200μm/min),最优的表面粗糙度达到0.0827μm,符合工程中对高精度全陶瓷轴承端面的质量要求。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对该预测模型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预测模型较实际测量的表面粗糙度Ra绝对值最小的相对误差为–0.56%,预测值与实际测量的表面粗糙度值的最大误差为0.0113μm。结论表面粗糙度与砂轮转速和砂轮进给速度呈负相关,从实验结果与预测模型中可以看出,随着砂轮转速和砂轮进给速度的提高,表面粗糙度呈下降趋势。磨削氮化硅陶瓷轴承套圈的端面时,适当提高砂轮转速和砂轮进给速度有助于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陶瓷 陶瓷轴承 双端面磨削 因素实验 表面粗糙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S工艺处理糖厂废水优化工艺实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超冰 温中海 +2 位作者 冼萍 李英花 曾凤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6期100-103,共4页
制糖工业是个耗水大户,其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废水,若不经合理的综合治理,直接排人环境后,势必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广西区内对于糖厂废水的处理以好氧生物法为主,在众多的处理设施中,CASS工艺具有投资较少、占地面积小、工艺... 制糖工业是个耗水大户,其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废水,若不经合理的综合治理,直接排人环境后,势必造成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广西区内对于糖厂废水的处理以好氧生物法为主,在众多的处理设施中,CASS工艺具有投资较少、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简单、运行方式灵活、对水质水量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CASS工艺是SBR工艺的一个改进型,它由生物选择器和可变容积反应器组合而成,其生物反应过程和泥水分离过程结合在一个池子中进行。文章针对CASS工艺处理糖厂废水,进行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确定CASS工艺最佳处理条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最优工艺组合为:曝气时间2h,曝气量0.375m^3/h,沉淀时间60min,泻泥浓度4000mg/L左右,排水比1/3。在各因素中曝气量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厂废水 CASS 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铸钢冒口覆盖剂原材料的选择和单因子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美兰 马鹏飞 +1 位作者 袁进 杨建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13-17,共5页
在分析国内外铸钢件冒口覆盖剂的组成、原理、性能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渣系、覆盖剂的组成成分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模拟实验探讨铸钢冒口覆盖剂发热和保温效果,从而为其成分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铸钢冒口覆盖剂 原材料的选择 因素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电偶法的高速铣削温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利堂 刘勇 许志弘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2-34,共3页
通过半人工热电偶夹丝测温法的转速单因素实验,研究在高转速环境下温度随速度变化的规律,得到了切削区温度与速度的初步规律,对以后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高速铣削 热电偶 因素实验 铣削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极引弧微爆轰加工工程陶瓷工艺参数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田欣利 刘超 +2 位作者 杨俊飞 张保国 郭日方 《工具技术》 2010年第3期14-18,共5页
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工程陶瓷的全新的低成本特种加工技术——电极引弧微爆轰加工技术。在详细分析该技术易损件——爆轰波发射器喷嘴孔径烧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喷嘴与工件间的距离(L)、工作气压(P)、工作电流(I)、通气... 简要介绍了一种基于工程陶瓷的全新的低成本特种加工技术——电极引弧微爆轰加工技术。在详细分析该技术易损件——爆轰波发射器喷嘴孔径烧损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喷嘴与工件间的距离(L)、工作气压(P)、工作电流(I)、通气引弧时间(T)四种主要参数对加工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它们的有效取值范围;进一步采用正交试验,对应用于反应烧结Si3N4陶瓷平面成型加工的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L=4mm,I=80A,P=0.10MPa,T=0.61s。最后,展望了该技术下一步亟待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引弧微爆轰加工 工程陶瓷 喷嘴烧损规律 因素实验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