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完全因素分解法的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正伟 王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7期174-177,共4页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又由于环境和资源禀赋方面的制约,提高能源效率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能源强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现状,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从产业结构的角... "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又由于环境和资源禀赋方面的制约,提高能源效率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能源强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现状,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法,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入手对全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因素是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主要推动力,第二产业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远远大于第一和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能源效率 能源强度 完全因素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材综合利用率指标”体系因素分解法的研究
2
作者 许华丰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87年第4期46-47,27,共3页
合理地节约使用钢材,不断降低产品中钢材消耗,提高钢材综合利用率是工业企业实现“双增双节”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 综合利用率 因素分解法 钢材 体系 双增双节 工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排放因素分解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云 张军营 +1 位作者 赵永椿 郑楚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1-165,共5页
基于Kaya恒等式基本原理,采用LMDI分解法构建了CO2排放影响因素的扩展分解模型,以山西省为例,系统量化分析了1998~2008年间CO2排放影响因素,并针对现有的CO2减排政策,提出了加快发展低碳燃料LCT和CCS技术,从"源头"和"终端"上控制CO... 基于Kaya恒等式基本原理,采用LMDI分解法构建了CO2排放影响因素的扩展分解模型,以山西省为例,系统量化分析了1998~2008年间CO2排放影响因素,并针对现有的CO2减排政策,提出了加快发展低碳燃料LCT和CCS技术,从"源头"和"终端"上控制CO2排放。实例结果表明,CO2排放量呈逐年增长态势,经济增长与能源强度变化为影响CO2排放的重要因素,该模型对影响CO2排放的相关因素完整的分解和系统量化有效,可供制定节能减排措施、决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CO2排放 因素分解法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 能源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因素分解模型的比较、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正东 李京文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60-1864,共5页
因素分解模型在能源经济与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分析并区别了9种能源因素分解模型,对这些因素分解模型进行了集中的梳理和比较,找出了这些模型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改进了以往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运用改进的... 因素分解模型在能源经济与管理中有着极其重要和广泛的应用。分析并区别了9种能源因素分解模型,对这些因素分解模型进行了集中的梳理和比较,找出了这些模型之间的联系和本质区别,改进了以往的模型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运用改进的方法,选取2005~2011年的北京市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升级对终端能源消耗的作用表现出波动和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管理 产业结构 因素分解法 终端能源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益及影响因素分解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亮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盐城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益和分解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本区域有针对性的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合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和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实现区域...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碳排放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对盐城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益和分解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本区域有针对性的改进土地利用方式、合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和协调区域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结果表明:盐城市土地利用总体上为碳源区,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净碳排放总量从2002年的474.45万吨增加到到2012年的980.64万吨,排放总量合计增加了506.19万吨,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率为9.72%;其中建设用地为主要的碳源,占总碳排放总量均在90%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占总碳排放总量均在40%—50%之间波动;在研究时段内,盐城市的建设用地平均碳排放量、地均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十二五"期间实现碳减排的目标将更加艰巨;由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原因,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根据LMDI模型对盐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发现,经济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盐城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具有较强的正效应,土地利用结构因素和土地利用效率因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盐城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最后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升土地利用和能源效率等角度,提出减少碳排放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碳排放 LMDI因素分解法 盐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增量因素分解的锅炉性能优化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米翠丽 郭江龙 +2 位作者 李晓光 安国银 魏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2-96,共5页
采用基于偏增量的因素分解法建立了锅炉性能指标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排烟温度、排烟氧量和飞灰含碳量的变化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将该模型应用于某300MW机组锅炉排烟温度、排烟氧量和飞灰含碳量变化对锅炉热效率影响... 采用基于偏增量的因素分解法建立了锅炉性能指标分析模型,定量分析了锅炉主要运行参数:排烟温度、排烟氧量和飞灰含碳量的变化对锅炉热效率的影响。将该模型应用于某300MW机组锅炉排烟温度、排烟氧量和飞灰含碳量变化对锅炉热效率影响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锅炉排烟温度、排烟氧量和飞灰含碳量的增大均会引起锅炉热效率的降低;锅炉排烟温度和飞灰含碳量是影响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 偏增量 因素分解法 耗差分析 排烟温度 飞灰含碳量 锅炉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王来力 吴雄英 +1 位作者 丁雪梅 李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1-205,共5页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的重要民生产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产生了较多的碳排放,分析探讨该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实现行业的节能减碳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的重要民生产业。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产生了较多的碳排放,分析探讨该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对实现行业的节能减碳和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LMDI)建立了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并对影响行业碳排放量的产业规模、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等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1991-2009年间,产业规模的扩大是纺织服装全行业、纺织业及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碳排放量增加的最主要拉动因素,能源强度因素的提高对于减少碳排放量具有重要意义。产业结构优化对于减少行业碳排放量的效果有限,能源结构调整尚未达到减少行业碳排放量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行业 碳排放 因素分解 对数平均Divisia因素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_2排放因素模型的“脱钩”指标构建与评估——以山西省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云 张军营 +1 位作者 赵永椿 郑楚光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7-513,共7页
依据Tapio脱钩指标和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分别构建了二氧化碳(CO2)"脱钩"弹性指标和努力指标扩展分解模型,并对山西省CO2"脱钩"和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脱钩弹性指标和脱钩努力指标均显示... 依据Tapio脱钩指标和Kaya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法分别构建了二氧化碳(CO2)"脱钩"弹性指标和努力指标扩展分解模型,并对山西省CO2"脱钩"和低碳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脱钩弹性指标和脱钩努力指标均显示山西省CO2的"脱钩"情况有所改善,已呈现出"弱脱钩"的低碳经济特征;能源强度降低是导致CO2"脱钩"的关键性因子,其脱钩努力指标从2001年的-0.239 2逐年增加到2008年的0.542 4,这主要源自工业领域技术的进步和能源效率的提高,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等其他措施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减排效果;假定在以上条件均不变的情况下,CCS技术将成为实现CO2减排和"强脱钩"的关键性因素。该研究尝试将脱钩指标和CO2排放因素分解模型进行结合,考虑了CCS因素在减排和"脱钩"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脱钩指标 因素分解法 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关计量方法研究综述 被引量:53
9
作者 刘学之 孙鑫 +1 位作者 朱乾坤 尚玥佟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27,共7页
我国政府已确定于2017年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这意味着我国将步入一个以市场化手段降低碳排放的新阶段。其中,如何选取适用的方法准确计算碳排放量是未来碳交易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石。文章将碳排放量的计量方法主要分为... 我国政府已确定于2017年建立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这意味着我国将步入一个以市场化手段降低碳排放的新阶段。其中,如何选取适用的方法准确计算碳排放量是未来碳交易市场稳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石。文章将碳排放量的计量方法主要分为基于碳交易制度体系下碳排放量核算方法、估算方法和基于因素分解法的模型计量三类方法,归纳总结了各类方法及模型的适用范畴、优势和局限性等,最后提出评价和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碳核算 碳市场 计量方 因素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水资源生态足迹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朱正如 湛雅琪 +1 位作者 曹永强 姜俊超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34,共6页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指数,讨论了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对辽宁省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时间变化...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指数,讨论了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对辽宁省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时间变化上较稳定,各用水账户占比大小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仅丹东市、铁岭市、鞍山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市为生态盈余状态,其他行政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盘锦市最为严重,水资源生态状况也较差;②在辽宁省及各行政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构成上,除本溪市为工业用水占比最高以外,辽宁省与其他各市都以农业用水为主,其次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占比较低但均有小幅提升;③通过因素分解得出经济因素是推进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比较小,技术因素有效抑制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快速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时空特征 指数因素分解法 LMDI模型 辽宁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足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六省的实证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志强 刘春梅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228-235,共8页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界所公认。而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文根据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计算中部六省1995-2007年间的碳足迹,并就经济发展规模对中部六省碳足迹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碳足...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界所公认。而能源消费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本文根据碳排放量的基本等式,计算中部六省1995-2007年间的碳足迹,并就经济发展规模对中部六省碳足迹做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部六省的碳足迹与经济发展规模均不表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倒"U"型关系,湖南省表现为倒"N"型关系,其余五个省表现出线性正相关关系。同时,利用分解分析方法,计算中部六省碳足迹变化中的人口规模效应、经济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效率效应,表明中部六省碳足迹的抑制作用主要来自于一次能源效率的提高,但仅依赖能源效率的提高已难以抑制经济发展引起的碳排放的增加,导致中部六省碳足迹自2001年以后均有逐年迅速加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分解法 碳足迹 能源消费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CO_2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贺春 高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1-4,共4页
本文基于因素分解法的思路,构建CO2排放和能源消费分解扩展模型,深入挖潜影响我国CO2排放的各项驱动因素。同时,以2000-2009年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从宏观层面探索碳排放总量与能源结构、能耗强度、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居民... 本文基于因素分解法的思路,构建CO2排放和能源消费分解扩展模型,深入挖潜影响我国CO2排放的各项驱动因素。同时,以2000-2009年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从宏观层面探索碳排放总量与能源结构、能耗强度、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等重要国民经济发展指标间的驱动关系。结果显示:CO2排放量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而经济增长与能耗强度是其主要驱动因素;所构建模型对影响CO2排放有关因素的分解与量化效果较好,可为日后监控我国CO2排放水平并制定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排放 因素分解法 影响因素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用电单耗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毓维 杨莉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0年第3期46-50,共5页
以中国国民经济用电单耗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和因素分解法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1990-2007年间中国GDP用电单耗和三次产业用电单耗的变化趋势,并对影响用电单耗变化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份额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 以中国国民经济用电单耗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统计法和因素分解法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1990-2007年间中国GDP用电单耗和三次产业用电单耗的变化趋势,并对影响用电单耗变化的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的贡献值和贡献份额进行定量计算,结果表明:GDP用电单耗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电源使用效率的提高引起的,其中二产用电单耗的变化是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电单耗 结构因素 效率因素 因素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季节性特征分析的铁路煤炭运输预测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向思桐 祝继常 宫薇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5-88,共4页
文章基于2009—2016年铁路煤炭运输数据,运用确定性因素分解法,研究了全路与典型地区的煤炭运输季节性特征,归纳出典型地区两种主要季节性特征类型。同时基于季节性特征探讨了Holt-Winters模型的煤炭运输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季节性特征... 文章基于2009—2016年铁路煤炭运输数据,运用确定性因素分解法,研究了全路与典型地区的煤炭运输季节性特征,归纳出典型地区两种主要季节性特征类型。同时基于季节性特征探讨了Holt-Winters模型的煤炭运输预测方法,结果表明,季节性特征对典型地区煤炭运输具有指导意义,应用Holt-Winters模型所得到的峰值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煤炭运输 季节性 确定性因素分解法 Holt-Winters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研究 被引量:57
15
作者 孙叶飞 周敏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2017年第6期21-30,共10页
将Tapio脱钩指数法与Kaya恒等式和LMDI因素分解法相结合,对中国1996-2014年期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1996-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效果最理想,2000年... 将Tapio脱钩指数法与Kaya恒等式和LMDI因素分解法相结合,对中国1996-2014年期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及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在时间序列上,1996-2000年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效果最理想,2000年以后总体脱钩状态呈现出"M"型的波动特点。在空间视角上,新疆、海南、陕西、宁夏和北京这五个省市脱钩状态具有显著特征,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驱动因素研究过程中发现,能源强度和经济发展是影响GDP与碳排放脱钩的主要驱动因素,能源结构因素和人口因素将会成为今后进一步促进GDP与碳排放脱钩的主要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pio脱钩模型 Kaya恒等式 LMDI因素分解法 碳排放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32
16
作者 宋府霖 韩传峰 滕敏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1-28,共8页
应用LMDI因素分解法与基于岭回归估计的修正STIRPAT模型,基于1997-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人口规模是正反馈驱动因素,分别促进产生186 215.76万吨、14 421.71万吨碳排... 应用LMDI因素分解法与基于岭回归估计的修正STIRPAT模型,基于1997-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产出、人口规模是正反馈驱动因素,分别促进产生186 215.76万吨、14 421.71万吨碳排放,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是负反馈驱动因素,分别抑制产生93 253.01万吨、4 082.47万吨碳排放。经济产出、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因素每增加1%,二氧化碳排放量随之增加0.845?4%、2.293 5%、0.832 8%和1.933 3%。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期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时代背景下,要加速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集约型转变,加快新能源绿色化变革,在生态补偿、产业链升级、公共服务等方面建立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促进长三角地区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因素分解法 修正STIRPAT模型 长三角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KC理论下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二者关系研究——浙江省与安徽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何飞扬 刘天乐 +1 位作者 周智杰 胡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29,共9页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协调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浙江与安徽为对比案例,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出发,基于脱钩模型和因素分解法,分析1997—2020年省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脱钩态势及驱动因素。研...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二者关系协调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大意义。论文以浙江与安徽为对比案例,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出发,基于脱钩模型和因素分解法,分析1997—2020年省域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脱钩态势及驱动因素。研究表明,浙江、安徽两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EKC不符合传统倒“U”型曲线,均经历两次拐点,浙江为“N”型EKC,拐点年约为2007年和2014年,对应人均经济总量为36766元和73388元,安徽省为微弱的倒“N”型EKC曲线,拐点年约为1998年和2013年,对应人均经济总量为4452元和32733元;浙江碳排放脱钩由扩张负脱钩向强脱钩与弱脱钩方向转变,安徽以弱脱钩状态为主;能源结构与强度效应对浙江省的碳排放脱钩促进作用明显,而经济增长与能源结构效应对安徽省碳排放脱钩起负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脱钩分析 LMDI因素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镇化发展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果臻 吴正 李树茁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3-62,共10页
本文应用因素分解法分析并估算中国城镇化历史和未来发展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近30年来城镇化发展使全国总和生育率降低0.25,占生育率总体下降幅度的21%。在当前的低生育水平条件下,城镇化发展仍然起着稳定全国生育水平的作用。... 本文应用因素分解法分析并估算中国城镇化历史和未来发展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近30年来城镇化发展使全国总和生育率降低0.25,占生育率总体下降幅度的21%。在当前的低生育水平条件下,城镇化发展仍然起着稳定全国生育水平的作用。在未来中国生育率的变动中,预计有70%以上将由城镇化发展因素引起,城镇化的持续高速发展将进一步降低全国的生育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生育水平 生育政策 因素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美能源经济之比较 被引量:4
19
作者 齐志新 陈文颖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5-67,共3页
本文介绍了在能源经济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因素分析法,并以能源强度为分析对象,对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日本、美国之间的跨区域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是部门能源强度的提高,而日本和美国的能源强度的差异... 本文介绍了在能源经济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因素分析法,并以能源强度为分析对象,对中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和日本、美国之间的跨区域数据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是部门能源强度的提高,而日本和美国的能源强度的差异决主要是由产业结构的不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分解法 产业结构 部门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主要工业行业的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卞淑贤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0-174,共5页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基于因素分解方法,对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为... 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可以分解为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基于因素分解方法,对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安徽省主要工业行业出口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规模效应为正,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为负;3种效应累加得到的总效应为负,说明出口贸易对安徽省碳排放的减少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分解法 出口贸易 碳排放 工业行业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