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五因素交互作用论看德育的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汪凤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0-94,共5页
从总体上看影响个体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遗传、成熟、环境、教育和主体性,这五个因素在个体不同成长阶段扮演不同角色。从五因素交互作用论看德育的作用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德育是将自然人变成有德性的社会人的重要途径与手段;(2)... 从总体上看影响个体心理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是遗传、成熟、环境、教育和主体性,这五个因素在个体不同成长阶段扮演不同角色。从五因素交互作用论看德育的作用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德育是将自然人变成有德性的社会人的重要途径与手段;(2)在个体稳定人格形成前妥善开展德育的效果最佳;(3)紧紧抓住主体性这个重要中介变量的德育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素交互作用 德育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多因素交互作用下中部槽磨损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博 夏蕊 +2 位作者 王学文 杨兆建 席庆祥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64-2771,共8页
为确定影响中部槽磨损的主要因素及交互作用关系,通过中部槽磨损试验,以磨损量为响应值,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了磨损因素分析。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6个磨损因素进行筛选,发现煤散料含水率、煤散料含矸率及法向载荷对磨损量影响显著。... 为确定影响中部槽磨损的主要因素及交互作用关系,通过中部槽磨损试验,以磨损量为响应值,基于响应面法进行了磨损因素分析。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对6个磨损因素进行筛选,发现煤散料含水率、煤散料含矸率及法向载荷对磨损量影响显著。根据中心复合设计(CCD)试验结果建立了磨损量与显著性因素的二阶回归模型,经响应面分析可知,散料含水率是影响磨损的关键因素。对回归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显著性对磨损量的预测模型,经试验发现预测模型与真实试验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应用响应面法进行中部槽磨损多因素交互作用研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刮板输送机 中部槽 磨损 因素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胚胎早期死亡的多因素分析与综合防控技术研究
3
作者 刘明胜 赵平 《中国乳业》 2025年第7期18-23,共6页
奶牛胚胎早期死亡是制约牧场繁殖效率的关键问题,我国牧场发生率普遍达20%~30%,年均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本文系统分析了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的多因素交互作用机制,包括生理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病原性因素以及管理性因素。针对这些原因,... 奶牛胚胎早期死亡是制约牧场繁殖效率的关键问题,我国牧场发生率普遍达20%~30%,年均经济损失超过千万元。本文系统分析了导致胚胎早期死亡的多因素交互作用机制,包括生理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病原性因素以及管理性因素。针对这些原因,研究提出了一套综合防控方案:通过精准营养调控、优化繁殖管理、强化疾病防控(以及应用新技术。某规模化牧场的实践案例表明,综合措施可使胚胎死亡率下降,经济效益显著提升。本研究为牧场降低繁殖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用技术,对推动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胚胎早期死亡 繁殖效率 因素交互作用 精准营养调控 孕酮监测 热应激管理 BVDV防控 基因编辑 综合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有效抽采半径多因素交互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韩飞林 薛生 +3 位作者 郑春山 江丙友 龚选平 韩柏青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2-69,共8页
为探究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构建应力应变-瓦斯吸附解吸耦合渗透率变化模型,采用COMSOL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单一因素变化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曲面试验,分析多因... 为探究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交互作用,构建应力应变-瓦斯吸附解吸耦合渗透率变化模型,采用COMSOL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单一因素变化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并通过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曲面试验,分析多因素交互作用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变化的影响机制,获得有效抽采半径对多因素交互影响的响应曲面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钻孔有效抽采半径影响的显著性顺序为:煤层初始渗透率、原始瓦斯压力、抽采时间,煤层初始渗透率和抽采时间与有效抽采半径呈正相关关系,原始瓦斯压力与有效抽采半径呈负相关。1个影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煤层初始渗透率能够放大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而原始瓦斯压力则会降低其他因素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抽采半径 响应曲面法 因素交互作用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金矿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优化及机理分析
5
作者 王金星 杨涵 +2 位作者 杨小林 陈峰宾 焦华喆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共9页
目的针对全尾砂浓密脱水困难、底流质量浓度低等问题,优化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合适的速凝剂,构建试验系统模拟深锥浓密机;以耙架剪切速度、尾砂入料质量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为自变量因素,以底流... 目的针对全尾砂浓密脱水困难、底流质量浓度低等问题,优化全尾砂絮凝沉降参数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合适的速凝剂,构建试验系统模拟深锥浓密机;以耙架剪切速度、尾砂入料质量浓度、絮凝剂单耗、絮凝剂溶液浓度为自变量因素,以底流质量浓度作为研究指标,借助Design-Expert软件设计了29组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综合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和响应曲面分析,探究单因素和多因素交互作用对底流质量浓度的影响,确定最优絮凝沉降参数;分析絮凝剂及耙架剪切作用机理。结果以分子量为2000万的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为絮凝剂的浓密试验中,尾砂入料质量浓度是影响底流质量浓度的最显著性单因素,耙架剪切速度和尾砂入料质量浓度的交互作用是影响底流质量浓度的最显著性因素。结论絮凝沉降模型的最优试验参数组合为尾砂入料质量浓度21.24%、耙架剪切速率0.121 r/min、絮凝剂单耗6.73 g/t、絮凝剂溶液质量浓度0.031%,此条件下底流质量浓度为55.28%。在絮凝剂单耗适中的情况下,絮凝剂通过水解形成的高分子链均匀分布在溶液中,可充分吸附尾砂颗粒,单耗过高和过低,都不能充分发挥絮凝剂的架桥作用。耙架剪切对尾砂浓密的机理在于剪切作用能破坏封闭的絮团结构,解放封闭在絮团内部的水,使絮团能结合更多的尾砂颗粒,密度增加,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增加了浓密机的底流质量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尾砂 因素交互作用 絮凝沉降模型 浓密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视角下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最新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晨 周可丽 +4 位作者 支芸芸 黄雪青 梅蒙玉 牛海艳 任守忠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22-1031,共10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特点为直肠黏膜的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各种因素的改变,U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高峰年龄群体呈现年轻化趋...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疾病,特点为直肠黏膜的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各种因素的改变,UC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发病高峰年龄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UC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明确,但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菌群失调、免疫系统紊乱、信号通路传导异常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肠道黏膜的持续炎症,从而引发UC的一系列症状。尽管已有大量研究探讨了遗传、环境、肠道菌群、免疫系统紊乱及信号通路异常等因素在UC中的作用,但多集中于单一因素的独立影响,缺乏对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创新性地从多维度视角出发,首次整合了遗传易感基因、肠道菌群动态平衡、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及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了这些因素如何协同作用导致肠道黏膜持续炎症的机制。通过这种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系统性分析,不仅为UC的病因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新的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菌群 基因编辑 因素交互作用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D模型的经济发达地区生态脆弱性评价——以太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平星 陈诚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3,共7页
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导致的生态脆弱性是研究关注的热点,但是较少有研究定量揭示2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生态脆弱区的空间格局,并提出针对性的空间管制措施。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为案例,借助Polsky等人提出的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 自然与人为双重因素导致的生态脆弱性是研究关注的热点,但是较少有研究定量揭示2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生态脆弱区的空间格局,并提出针对性的空间管制措施。本文以经济发达的太湖流域为案例,借助Polsky等人提出的VSD模型,通过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分解脆弱性,并构建包含自然和人为因素在内的、由10个要素和21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对太湖流域生态脆弱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生态脆弱性均呈现"东北高、西南低"格局;(2)太湖流域以中低强度的脆弱区为主,不脆弱区、一般脆弱区、较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占比分别为19%、26%、33%、15%和7%;(3)现状建设用地绝大部分分布于相对脆弱的区域内,不同类型建设用地的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城乡居住用地主要分布于较脆弱区和很脆弱区内,独立工业用地主要分布在较脆弱区、很脆弱区和极脆弱区内,交通用地则主要分布于一般脆弱区和较脆弱区内;(4)原有自然因素导致的脆弱性依然存在,人类活动强度增大已经成为是太湖流域脆弱性的主要诱因,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强度的增加将会导致脆弱性的进一步增高。结合脆弱性分区及其诱因,对不同类型脆弱区提出了空间开发或生态保护的建议和措施。极脆弱区以疏散人口和产业、强化生态建设为主;很脆弱区和较脆弱区是未来开发建设的重点,要坚持适度开发、生态开发,避免脆弱性提高;一般脆弱区作为区域开敞空间,以农业生产为主,坚持点状开发;不脆弱区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是太湖流域主要的生态服务供应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达地区 自然与人为因素交互作用 生态脆弱性 VSD模型 太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不同苗龄幼苗叶性状对温度和光照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1
8
作者 董伊晨 刘艳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5662-5672,共11页
通过分析不同苗龄红松幼苗在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叶性状的变化差异,以及各控制因素交互作用对红松幼苗叶性状的影响程度和红松叶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探讨红松幼苗叶性状响应气候环境因素变化的特征和所采取的物质分配上的变化策略。实... 通过分析不同苗龄红松幼苗在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叶性状的变化差异,以及各控制因素交互作用对红松幼苗叶性状的影响程度和红松叶性状的线性相关关系,探讨红松幼苗叶性状响应气候环境因素变化的特征和所采取的物质分配上的变化策略。实验采取人工气候箱培养红松幼苗,设置3组温度为10、20、30℃,每组温度下设置有效光照辐射4组:45.3、90.5、181.1、271.6(μmol m^(-2)s^(-1)),每组观测苗龄1—4a。观测性状为:比叶重(LMA)、单位面积光合能力(A_(area))、单位质量叶氮含量(N_(mass))和单位质量叶磷含量(P_(mass))。结果显示:(1)红松幼苗的LMA、A_(area)、N_(mass)、P_(mass)受到温度、光照和苗龄的影响,各控制组叶性状间差异显著(P<0.05);(2)温度、光照和苗龄对红松幼苗叶性状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P<0.05),影响程度依次为:苗龄>温度>温度×光照×苗龄>光照>光照×苗龄>温度×光照>温度×苗龄;(3)LMA与温度和苗龄呈正相关性,A_(area)与苗龄呈正相关性,与温度呈负相关性,N_(mass)与温度、光照、苗龄、LMA和A_(area)均呈负相关性,P_(mass)与温度、N_(mass)呈正相关性而与苗龄和LMA呈负相关性。通过结果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红松幼苗叶性状对温度、光照和苗龄3个因素均有明显响应但响应程度不一,影响性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苗龄,光照在其温度和苗龄二者的作用基础上对性状产生影响;(2)红松幼苗叶性状之间的线性关系实际反映的是对温度、光照和苗龄响应的结果,叶性状间的密切联系反映出叶片在响应环境因素时所采取的分配策略的调整,其目的是维持植物体内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平衡,确保红松幼苗稳定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幼苗 控制实验 比叶重 光合能力 叶氮磷含量 因素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科学关于安全控制的研究述评与未来研究展望 被引量:11
9
作者 于广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6-92,共7页
从行为科学的视角,探讨人的因素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笔者从个体因素、群体因素、组织因素以及跨水平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等4个方面总结了行为科学关于安全控制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在此... 从行为科学的视角,探讨人的因素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取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笔者从个体因素、群体因素、组织因素以及跨水平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等4个方面总结了行为科学关于安全控制的相关研究,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安全绩效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包含个体、群体和组织因素在内的整合性事故发生路径模型,指出行为科学关于安全控制的未来研究方向,尤其是需要深入揭示一些高阶变量,如领导、组织学习等对安全生产的影响机制,以及采用跨层次的方法来探讨组织因素、群体因素和个体因素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因素交互作用 安全文化 组织错误 行为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差分析在跳水运动成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金辉 代金辉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80-82,共3页
跳水运动员的成绩普遍采用裁判员打分的形式,所以跳水运动员的成绩除了受运动员动作完成情况影响外,还受到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文章采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跳水运动员成绩进行评价,分析运动员、裁判员和裁判员对运动... 跳水运动员的成绩普遍采用裁判员打分的形式,所以跳水运动员的成绩除了受运动员动作完成情况影响外,还受到裁判员主观因素的影响。文章采用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跳水运动员成绩进行评价,分析运动员、裁判员和裁判员对运动员的主观因素对跳水运动员成绩的影响,为客观、公正评价运动员的成绩和裁判员评分水平,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跳水比赛 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成绩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队装备新旧状态的大数据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玉琢 张建军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2017年第8期124-130,共7页
对已获得的模拟大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关联的预处理工作。以高程、经度、纬度、装备类型、部队种类5个方面作为影响因素,建立了3种方差分析模型,分别讨论了每种因素对装备新、堪、待、废4种状态的影响情况,以及各种因素联合起来产生的联合... 对已获得的模拟大数据进行了清洗和关联的预处理工作。以高程、经度、纬度、装备类型、部队种类5个方面作为影响因素,建立了3种方差分析模型,分别讨论了每种因素对装备新、堪、待、废4种状态的影响情况,以及各种因素联合起来产生的联合效应。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将每种因素与装备状态的关联程度进行量化比较。所得结论和提出的建议对部队的装备保障优化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预处理 因素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因素方差分析 交互作用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