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中中元古代昆阳群因民组碎屑风暴岩及其意义 被引量:37
1
作者 杜远生 韩欣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59-262,共4页
滇中地区中元古代昆阳群因民组以碎屑岩为主 ,内发育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 (包括渠铸型、丘状交错层理和洼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等 )。风暴沉积主要包括 4种岩相类型 :A -具口袋构造的递变层理砂岩段。B -具丘状或洼状交错层理的砂岩段。... 滇中地区中元古代昆阳群因民组以碎屑岩为主 ,内发育典型的风暴沉积构造 (包括渠铸型、丘状交错层理和洼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等 )。风暴沉积主要包括 4种岩相类型 :A -具口袋构造的递变层理砂岩段。B -具丘状或洼状交错层理的砂岩段。C -具均质层理的粉砂岩、泥质岩段。D -具水平层理的泥质岩段。上述岩相A、B、C分别代表风暴流作用 -风暴浪作用 -风暴后期的快速悬浮沉积 (事件沉积 ) ,D代表风暴过后缓慢悬浮沉积 (背景沉积 ) ,它们组合成不同的风暴沉积序列。滇中地区昆阳群风暴沉积的发现表明中元古代大气圈、水圈及其相互作用与现今近似 ;中元古代滇中地区位于低纬度 (5 - 30°)的风暴作用带。该沉积对于解释因民组递变层砂岩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岩 风暴沉积 中元古代 昆阳群 云南 因民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因民组的若干沉积建造特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华仁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2-40,共9页
本文从因民组的裂谷构造背景出发,论述了其中长石砂岩的发育等沉积建造特证,认为因民组是我国境内最老的大陆红层之一;对因民组内各种角砾岩进行了初步分类,并着重讨论了袭谷条件下同生角砾岩的特征及成因;提出因民组应属陆相磨拉石建... 本文从因民组的裂谷构造背景出发,论述了其中长石砂岩的发育等沉积建造特证,认为因民组是我国境内最老的大陆红层之一;对因民组内各种角砾岩进行了初步分类,并着重讨论了袭谷条件下同生角砾岩的特征及成因;提出因民组应属陆相磨拉石建造而不是海相复理石建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民组 大陆红星 长石砂岩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中地区因民角砾岩类型、特征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军平 宛胜 +3 位作者 戴启 田素梅 赵江泰 吴嘉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9-1628,共10页
滇中地区"因民角砾岩"的成因及归属问题目前暂无定论。笔者通过对东川—易门地区前人所划的因民组"因民角砾岩"进行1∶50000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根据其成因及时代划分为复成分砾岩、冰碛砾岩... 滇中地区"因民角砾岩"的成因及归属问题目前暂无定论。笔者通过对东川—易门地区前人所划的因民组"因民角砾岩"进行1∶50000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根据其成因及时代划分为复成分砾岩、冰碛砾岩、滑塌角砾岩、隐爆角砾岩和构造角砾岩。对"因民角砾岩"成因及时代的研究,特别是"冰碛砾岩、复成分砾岩"的提出,对于解决滇中早前寒武纪地层层序、时代归属、构造格架、大地构造位置及大区域地层对比,探讨滇中元古宙地史演化、古环境研究以及指导找矿都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民角砾岩 冰碛砾岩 复成分砾岩 因民组 滇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川铜矿原生黄铜矿的Re-Os年龄及其成矿背景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生伟 孙晓明 +5 位作者 蒋小芳 屈文俊 廖震文 李超 周邦国 郭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609-610,共2页
白云岩型铜(钴)矿床是全世界重要的一种铜矿类型,如中非铜矿带Cu储量1.4亿吨,伴生Co储量达600万吨(Cailteux et al.,2005);据统计,我国仅东川地区的铜Cu储量超过200万吨,整个铜矿化带自北向南延伸长600多公里(杨应选等,1988),除了含Cu外... 白云岩型铜(钴)矿床是全世界重要的一种铜矿类型,如中非铜矿带Cu储量1.4亿吨,伴生Co储量达600万吨(Cailteux et al.,2005);据统计,我国仅东川地区的铜Cu储量超过200万吨,整个铜矿化带自北向南延伸长600多公里(杨应选等,1988),除了含Cu外,还伴生大量Ag、Co、Au和Ge等战略金属元素(Wang,1984)。但一直以来,该类型矿床成因争议较大,主要有沉积成因(龚琳等,1981;Wang,19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川铜矿 等时线年龄 Os Re-Os 黄铜矿 硫化矿物 白云岩 碳酸盐岩 东川群 马尾丝 斑铜矿 铜矿物 落雪 辉绿岩 基性岩 成矿期 因民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昆阳拗拉谷 被引量:30
5
作者 华仁民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9-301,共13页
昆阳拗拉谷是中元古代的大陆裂谷作用产物,发育于西南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以康定杂岩为代表的刚性陆壳之上,以安宁河-绿汁江断裂和小江断裂为边界。其早期破裂阶段以碱性的基性岩浆活动为特征,以大红山群、河口群中的火山岩为代表。在拉张... 昆阳拗拉谷是中元古代的大陆裂谷作用产物,发育于西南地台西缘康滇地轴以康定杂岩为代表的刚性陆壳之上,以安宁河-绿汁江断裂和小江断裂为边界。其早期破裂阶段以碱性的基性岩浆活动为特征,以大红山群、河口群中的火山岩为代表。在拉张裂陷阶段,昆阳拗拉谷形成狭长的地堑式槽地,沉积了一套典型的裂谷型沉积建造组合,从陆相红色碎屑建造开始,演化为含蒸发岩的白云岩建造、海相黑色页岩及碳酸盐岩建造等,构成了下昆阳群,并赋存了著名的东川式铜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滇地轴 河口群 蒸发岩 白云岩 因民组 绿汁江 裂陷作用 地堑 落雪 碳酸盐岩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滇地轴铁矿类型、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其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薛步高 朱智华 《矿床地质》 CAS 1986年第3期1-6,共6页
前言康滇地轴昆阳群铁矿,解放前谭锡畴、郭宗山、黄懿等在易门、安宁、禄丰、峨山等地研究较详。解放后,开展了大面积的普查评价及勘探工作。1962年花友仁等在“滇中铁矿带的成矿规律”一文中,认为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成因类型是与晋宁... 前言康滇地轴昆阳群铁矿,解放前谭锡畴、郭宗山、黄懿等在易门、安宁、禄丰、峨山等地研究较详。解放后,开展了大面积的普查评价及勘探工作。1962年花友仁等在“滇中铁矿带的成矿规律”一文中,认为具有工业意义的主要成因类型是与晋宁期基性岩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并命名为“滇中式”。1972年薛步高在综合各勘探队新资料的基础上提出广义昆阳群中的铁矿床,主要是层控矿床,大红山群(河口群)、黑山头组、大龙口组、因民组、大营盘组(双水井组)为主要含铁层或铁的矿源层,并指出部分铁质来源于火山作用。施玉山、巩章禄、周信国与骆跃南及杨应选等,对四川段的铁矿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昆阳群 因民组 地质特征 昆阳系 康滇地轴 成矿系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