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谈因果逻辑范畴——兼与褚可邑同志商榷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双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8-73,77,共7页
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现象间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作为对客观因果关系之反映的因果范畴,是人类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关系,达到逻辑认识的基本表现.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最初只有关于现象并存的表象,并没有关于现象的因果关系的思想.从...
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现象间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作为对客观因果关系之反映的因果范畴,是人类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关系,达到逻辑认识的基本表现.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最初只有关于现象并存的表象,并没有关于现象的因果关系的思想.从对现象的并存发展到因果关系的认识,这是一大飞跃.此时,人们的活动提到一个新水平,能够通过实践,用造成一定现象的办法来引起某种预期的现象,达到改造既定对象的目的.当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因果关系的逻辑理解是不断深化的,而且它总是要借助其他逻辑关系来实现的.实际表明,这种逻辑认识越到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
关系
因果
逻辑
逻辑关系
“因”
质量互变
量变和质变
物体运动
因果范畴
逻辑说
时空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评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秋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6期28-32,共5页
大卫·休谟(David Hume)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对因果关系理论第一个做详细论证的哲学家就是休谟。他把经验论哲学贯彻到底,一方面反复强调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由先验...
大卫·休谟(David Hume)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对因果关系理论第一个做详细论证的哲学家就是休谟。他把经验论哲学贯彻到底,一方面反复强调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由先验的推论得来的,而是凭借于经验获得的;另一方面因果关系的知识,又是怎样在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又是凭什么把经验过的事情扩展到末经验过的事情,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休谟的答案是: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思想中的习惯联想。休谟抹煞了因果关系的客观实在性,走向了唯心主义。其因果理论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影响极大,对进行哲学思考颇有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
关系
关系理论
逻辑实证主义
因果
推理
辩证唯物主义
经验论哲学
唯心主义
经验归纳
因果范畴
休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只存在间接因果关系 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文正邦
王剑南
《现代法学》
1983年第3期26-28,共3页
刑法中是否存在偶然因果关系?这是法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一个问题。其实质在于如何正确地理解哲学中的因果范畴同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犯罪
因果
关系
偶然
因果
关系
危害结果
刑法
联系
间接
危害行为
因果范畴
必然
因果
关系
偶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作为因果性的自由——海德格尔对康德自由概念的误读与辨正
4
作者
赵猛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2期82-95,198,共15页
康德的批判哲学试图捍卫人的自由,将之建基于人的主体自发性与自主性。在对康德自由概念的解读中,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将自由理解为一种因果否定了人类的自由。依据康德文本,重构康德的因果自由理论,可以澄清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误读。剖析...
康德的批判哲学试图捍卫人的自由,将之建基于人的主体自发性与自主性。在对康德自由概念的解读中,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将自由理解为一种因果否定了人类的自由。依据康德文本,重构康德的因果自由理论,可以澄清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误读。剖析海德格尔在批评康德时所持的立场,将会看到海德格尔的自由概念的存在论—现象学维度。将双方关于自由的基本立场的对置,可以更为清晰地发现,康德对自由概念的辩护路径彰显了启蒙理性对人的自足的主体性的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海德格尔
自由
因果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简评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问题的争论
5
作者
夏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8-12,7,共6页
近些年,研究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文章层出不穷。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还是既,有必然也有偶然?这是目前争论的中心问题。而怎样理解“必然”“偶然”这对范畴以及它们与因果范畴之间的关系,则成了争论的焦点。例如,认为因果关系只...
近些年,研究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文章层出不穷。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还是既,有必然也有偶然?这是目前争论的中心问题。而怎样理解“必然”“偶然”这对范畴以及它们与因果范畴之间的关系,则成了争论的焦点。例如,认为因果关系只能是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认为刑法中只有必然因果关系;反之,认为必然与偶然均包含因果性,也就承认刑法中有偶然因果关系。几乎各篇有关论著都要用相当篇幅来论证上述哲学范畴,并且纷纷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以及其他哲学大师的论述,甚至把争论扩展到查证某些有关因果原理的哲学经典原著在翻译上是否有误。在此,笔者并非要具体评价参加争论的各种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果
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刑法
因果范畴
因果
原理
哲学
范畴
经典原著
“必然”
因果
性
偶然
因果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规律的性质与形式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亚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9,共6页
社会规律的性质与形式孙亚东关于社会规律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近10年了,取得的成果是可喜的。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着重大的分歧;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只想就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一谈自己...
社会规律的性质与形式孙亚东关于社会规律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近10年了,取得的成果是可喜的。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着重大的分歧;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只想就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社会规律的规定性要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规律
人的活动
因果
规律
统计规律
上层建筑
系统规律
价值规律
因果范畴
社会运动
本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因果逻辑范畴——兼与褚可邑同志商榷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双喜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68-73,77,共7页
文摘
因果关系是客观事物、现象间普遍联系的一种形式.作为对客观因果关系之反映的因果范畴,是人类开始把握事物的本质关系,达到逻辑认识的基本表现.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过程,最初只有关于现象并存的表象,并没有关于现象的因果关系的思想.从对现象的并存发展到因果关系的认识,这是一大飞跃.此时,人们的活动提到一个新水平,能够通过实践,用造成一定现象的办法来引起某种预期的现象,达到改造既定对象的目的.当然,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因果关系的逻辑理解是不断深化的,而且它总是要借助其他逻辑关系来实现的.实际表明,这种逻辑认识越到后来。
关键词
因果
关系
因果
逻辑
逻辑关系
“因”
质量互变
量变和质变
物体运动
因果范畴
逻辑说
时空相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评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韩秋红
机构
东北师大政治系
出处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年第6期28-32,共5页
文摘
大卫·休谟(David Hume)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在西方哲学史上,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对因果关系理论第一个做详细论证的哲学家就是休谟。他把经验论哲学贯彻到底,一方面反复强调人们关于因果关系的知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由先验的推论得来的,而是凭借于经验获得的;另一方面因果关系的知识,又是怎样在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人们又是凭什么把经验过的事情扩展到末经验过的事情,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休谟的答案是:因果关系只不过是思想中的习惯联想。休谟抹煞了因果关系的客观实在性,走向了唯心主义。其因果理论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影响极大,对进行哲学思考颇有益处。
关键词
因果
关系
关系理论
逻辑实证主义
因果
推理
辩证唯物主义
经验论哲学
唯心主义
经验归纳
因果范畴
休谟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只存在间接因果关系 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文正邦
王剑南
出处
《现代法学》
1983年第3期26-28,共3页
文摘
刑法中是否存在偶然因果关系?这是法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一个问题。其实质在于如何正确地理解哲学中的因果范畴同刑法中的因果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犯罪
因果
关系
偶然
因果
关系
危害结果
刑法
联系
间接
危害行为
因果范畴
必然
因果
关系
偶然性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因果性的自由——海德格尔对康德自由概念的误读与辨正
4
作者
赵猛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
出处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2期82-95,198,共15页
文摘
康德的批判哲学试图捍卫人的自由,将之建基于人的主体自发性与自主性。在对康德自由概念的解读中,海德格尔认为,康德将自由理解为一种因果否定了人类的自由。依据康德文本,重构康德的因果自由理论,可以澄清海德格尔对康德的误读。剖析海德格尔在批评康德时所持的立场,将会看到海德格尔的自由概念的存在论—现象学维度。将双方关于自由的基本立场的对置,可以更为清晰地发现,康德对自由概念的辩护路径彰显了启蒙理性对人的自足的主体性的尊重。
关键词
康德
海德格尔
自由
因果范畴
Keywords
Kant
Heidegger
freedom
category of causality
分类号
B5 [哲学宗教—外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简评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问题的争论
5
作者
夏勇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5期8-12,7,共6页
文摘
近些年,研究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文章层出不穷。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必然的还是既,有必然也有偶然?这是目前争论的中心问题。而怎样理解“必然”“偶然”这对范畴以及它们与因果范畴之间的关系,则成了争论的焦点。例如,认为因果关系只能是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认为刑法中只有必然因果关系;反之,认为必然与偶然均包含因果性,也就承认刑法中有偶然因果关系。几乎各篇有关论著都要用相当篇幅来论证上述哲学范畴,并且纷纷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以及其他哲学大师的论述,甚至把争论扩展到查证某些有关因果原理的哲学经典原著在翻译上是否有误。在此,笔者并非要具体评价参加争论的各种观点。
关键词
因果
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刑法
因果范畴
因果
原理
哲学
范畴
经典原著
“必然”
因果
性
偶然
因果
关系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规律的性质与形式
被引量:
1
6
作者
孙亚东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9,共6页
文摘
社会规律的性质与形式孙亚东关于社会规律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近10年了,取得的成果是可喜的。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仍然存在着重大的分歧;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只想就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一、社会规律的规定性要正确...
关键词
社会规律
人的活动
因果
规律
统计规律
上层建筑
系统规律
价值规律
因果范畴
社会运动
本质关系
分类号
B03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谈因果逻辑范畴——兼与褚可邑同志商榷
张双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休谟的因果关系理论评析
韩秋红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只存在间接因果关系 不存在偶然因果关系
文正邦
王剑南
《现代法学》
198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作为因果性的自由——海德格尔对康德自由概念的误读与辨正
赵猛
《哲学分析》
CSSCI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简评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问题的争论
夏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社会规律的性质与形式
孙亚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