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朱熹诚信思想对佛教因果报应说的疏离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兰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38,共5页
通过对朱熹诚信思想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剖析,并与佛学伦理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说进行比较探索,朱熹诚信观对佛教因果报应说持有一种否定疏离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宋代儒学的主要目标是维系道德伦理建构,批判性融合佛教思想的时代产物。佛教因果...
通过对朱熹诚信思想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剖析,并与佛学伦理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说进行比较探索,朱熹诚信观对佛教因果报应说持有一种否定疏离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宋代儒学的主要目标是维系道德伦理建构,批判性融合佛教思想的时代产物。佛教因果报应说对当代诚信社会构建的道德资源值得借鉴,朱熹诚信思想在当代的弘扬应该要坚持道德伦理的构建和中国传统宗教性资源等多方面的吸取与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诚信思想
佛教
因果报应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明代善恶报应观念的强化与社会调控
被引量:
7
2
作者
汪维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明前期政府出于教化需要有意识的灌输,明中后期由于传统社会的异动、士大夫阶层的有意旁及,善恶报应思想逐渐被民众广泛接受,成为凝结于民众心灵深处的一种信仰,对明人伦理价值观的缔构和社会行为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
善恶
报应
观念
佛教
因果报应说
政治教化
民众信仰
明代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报应论
3
作者
王启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25-31,共2页
社会报应论王启康长期以来,因果报应在理论界被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落后的、反科学的观念,到底其中有没有积极、合理的成分,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否具有这种职能,这种职能是否应该加以倡导和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发展等等是具有极大的理...
社会报应论王启康长期以来,因果报应在理论界被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落后的、反科学的观念,到底其中有没有积极、合理的成分,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否具有这种职能,这种职能是否应该加以倡导和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发展等等是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又未曾被认真地加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经济形态
因果报应说
人的行为
我国传统文化
宗教迷信
《阅微草堂笔记》
社会成员
思想行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
被引量:
25
4
作者
张锡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2-78,共7页
儒家重视教化乃基于其德善并非天生的正确认识,他们无论对“人之初”时的人性如何看待,却都始终与修养论、教化论密切相联。重教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政治、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如何推行教化,儒家有其专门的理论,其...
儒家重视教化乃基于其德善并非天生的正确认识,他们无论对“人之初”时的人性如何看待,却都始终与修养论、教化论密切相联。重教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政治、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如何推行教化,儒家有其专门的理论,其中,“乐教”、“神道设教”便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为了使教化取得切实成果,儒家认为教化者的身教十分重要,这是由儒家的历史观决定的。另一方面,基于对教化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儒家还重视教化的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化
儒家伦理思想
神道设教
《荀子·乐论》
经济思想
道德教育
因果报应说
教化论
统治者
教化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朱熹诚信思想对佛教因果报应说的疏离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兰浩
机构
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4-38,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朱熹诚信思想与当代诚信社会构建研究"(项目编号:FJ2015B072)
文摘
通过对朱熹诚信思想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剖析,并与佛学伦理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说进行比较探索,朱熹诚信观对佛教因果报应说持有一种否定疏离的态度,主要原因是宋代儒学的主要目标是维系道德伦理建构,批判性融合佛教思想的时代产物。佛教因果报应说对当代诚信社会构建的道德资源值得借鉴,朱熹诚信思想在当代的弘扬应该要坚持道德伦理的构建和中国传统宗教性资源等多方面的吸取与创造。
关键词
朱熹
诚信思想
佛教
因果报应说
分类号
B244.7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代善恶报应观念的强化与社会调控
被引量:
7
2
作者
汪维真
机构
河南大学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文摘
明前期政府出于教化需要有意识的灌输,明中后期由于传统社会的异动、士大夫阶层的有意旁及,善恶报应思想逐渐被民众广泛接受,成为凝结于民众心灵深处的一种信仰,对明人伦理价值观的缔构和社会行为产生了广泛影响。
关键词
善恶
报应
观念
佛教
因果报应说
政治教化
民众信仰
明代社会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报应论
3
作者
王启康
出处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4期25-31,共2页
文摘
社会报应论王启康长期以来,因果报应在理论界被认为是一种封建迷信的、落后的、反科学的观念,到底其中有没有积极、合理的成分,现实的社会生活是否具有这种职能,这种职能是否应该加以倡导和发展以及如何使之发展等等是具有极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又未曾被认真地加以...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经济形态
因果报应说
人的行为
我国传统文化
宗教迷信
《阅微草堂笔记》
社会成员
思想行为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分类号
C91-0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
被引量:
25
4
作者
张锡勤
机构
黑龙江大学哲学系
出处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2-78,共7页
文摘
儒家重视教化乃基于其德善并非天生的正确认识,他们无论对“人之初”时的人性如何看待,却都始终与修养论、教化论密切相联。重教化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政治、经济思想的组成部分。如何推行教化,儒家有其专门的理论,其中,“乐教”、“神道设教”便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为了使教化取得切实成果,儒家认为教化者的身教十分重要,这是由儒家的历史观决定的。另一方面,基于对教化工作客观规律的认识,儒家还重视教化的持久性。
关键词
道德教化
儒家伦理思想
神道设教
《荀子·乐论》
经济思想
道德教育
因果报应说
教化论
统治者
教化者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朱熹诚信思想对佛教因果报应说的疏离研究
兰浩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明代善恶报应观念的强化与社会调控
汪维真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社会报应论
王启康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
张锡勤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