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因果报应论对传统政治正义观的补充 |
张践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
2
|
从“无我轮回”说到“神不灭”论——印度佛教业报轮回说与中国六朝时期佛教因果报应论的问题意识 |
陈林
|
《学海》
CSSCI
|
2004 |
2
|
|
|
3
|
佛教因果报应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意义 |
牛延锋
|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4
|
因果报应与道德公正——因果报应具有必然性吗? |
魏长领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5
|
因果报应与道德公正 |
魏长领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
6
|
朱熹诚信思想对佛教因果报应说的疏离研究 |
兰浩
|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7
|
从《奈何天》看李渔戏曲创作因果报应观的是与非 |
骆兵
|
《中文自学指导》
|
2007 |
0 |
|
|
8
|
因果报应:中国传统小说的一种内结构模式 |
谢伟民
|
《社会科学辑刊》
|
1988 |
5
|
|
|
9
|
基于因果报应观念的认知调查与厚黑行为抑制效果分析 |
汤舒俊
郭永玉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0
|
因果报应与因果制约琐议 |
闲云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1
|
|
|
11
|
从因果报应的天命观看赵翼的“仁”——以《廿二史札记》为侧重点 |
吴溢华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2
|
《因果报应》 |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
13
|
明代善恶报应观念的强化与社会调控 |
汪维真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7
|
|
|
14
|
论《聊斋志异》的因果观念二重性及其对叙事模式的影响 |
冀运鲁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
15
|
佛教果报理论与《聊斋志异》伦理思想 |
胡遂
|
《伦理学研究》
|
2004 |
1
|
|
|
16
|
社会报应论 |
王启康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6 |
0 |
|
|
17
|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善恶果报思想 |
杜凌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0 |
0 |
|
|
18
|
佛教地狱观念与中古时期的法外酷刑 |
王晶波
王晶
|
《敦煌学辑刊》
CSSCI
|
2007 |
5
|
|
|
19
|
试论儒家的“教化”思想 |
张锡勤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5
|
|
|
20
|
德育:内外互化,人己互惠 |
刘次林
|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