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水蜜桃分级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朱麟 程勤海 +2 位作者 林旭东 戴杭焕 陈曙颖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40-45,共6页
目的为了研究水蜜桃大小与内在品质的相关性,探索合理的分级方法,为优质水蜜桃的分级、贮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水蜜桃为实验材料,测定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可溶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等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 目的为了研究水蜜桃大小与内在品质的相关性,探索合理的分级方法,为优质水蜜桃的分级、贮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玉露”水蜜桃为实验材料,测定单果质量、纵径、横径、可溶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等指标,并对各指标进行因子-聚类分析。结果水蜜桃大小指标(单果质量、纵径、横径)与品质指标(可溶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固酸比)相关性不显著;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了2个因子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401%,较好地代替原有指标来综合评价水蜜桃的品质,再通过聚类分析将桃分成4个等级,各等级桃果的品质指标均呈现梯度变化。结论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水蜜桃方法能按照桃果的综合品质进行分级,符合生产实际和消费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聚类分析 分级 水蜜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SS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泳昕 《农业与技术》 2022年第13期131-136,共6页
通过收集多方资料明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的土地状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数据挖掘,最终结合评价得分结果进行区域等级划分。从结果可知,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分布极不均衡,31个省市(自治区)中土地生态安全属于低风险... 通过收集多方资料明确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20年的土地状况,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和数据挖掘,最终结合评价得分结果进行区域等级划分。从结果可知,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空间分布极不均衡,31个省市(自治区)中土地生态安全属于低风险区7个、较低风险区12个、中风险区3个、高风险区4个,较低风险和中风险摇摆区2个(安徽、贵州),中风险和高风险摇摆区3个(黑龙江、广西、甘肃)。今后,国家将在保持7个处在低风险地区的省市国土生态安全管理水平不下滑的同时,把国土生态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5个处在较摇摆地区的省(自治区),以谨防其进入安全管理水平较低下的地区,同时国家也要主动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并出台科学合理的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提升中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国土生态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SPSS分析 因子-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客户分类新体系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孟钊兰 邵洪选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5-69,共5页
商业银行客户分类体系是其业务经营的重要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对客户进行分类一直是实践中讨论的问题。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聚类分析方法,从风险要素和价值要素两个维度来重新设置银行信贷客户分类的方法,有利于探讨银行的信贷客户分类... 商业银行客户分类体系是其业务经营的重要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对客户进行分类一直是实践中讨论的问题。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聚类分析方法,从风险要素和价值要素两个维度来重新设置银行信贷客户分类的方法,有利于探讨银行的信贷客户分类的新思路和有效途径,为银行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科学的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聚类分析 银行客户分类 信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客户分类新体系探索
4
作者 孟钊兰 邵洪选 《金融发展研究》 2008年第2期51-54,共4页
商业银行客户分类体系是其业务经营的重要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对客户进行分类一直是实践中讨论的问题。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聚类分析方法,从风险要素和价值要素两个维度来重新设置银行信贷客户分类的方法,有助于为银行的信贷客户分类提... 商业银行客户分类体系是其业务经营的重要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对客户进行分类一直是实践中讨论的问题。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聚类分析方法,从风险要素和价值要素两个维度来重新设置银行信贷客户分类的方法,有助于为银行的信贷客户分类提供新思路,从而为银行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聚类分析 银行客户分类 信贷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方法的土壤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
5
作者 赵欣运 程胜高 +1 位作者 师懿 郭莉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93,共5页
为掌握某炼油化工场土壤污染物分布特征,采集某炼油化工厂10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对其中的9种污染物(镉、铬、汞、砷、铅、镍、氰化物、石油类和挥发酚)进行测定,进而利用因子-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 为掌握某炼油化工场土壤污染物分布特征,采集某炼油化工厂10个采样点的土壤样品,对其中的9种污染物(镉、铬、汞、砷、铅、镍、氰化物、石油类和挥发酚)进行测定,进而利用因子-聚类分析和对应分析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土壤中砷、镍、铬、汞和镉的分布形态以自然成因为主;石油类、挥发酚、氰化物和铅的分布主要受人类活动影响。(2)石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跑、冒、滴、漏等方式直接渗入土壤是导致油罐区及输油管线附近土壤中石油类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油罐区排水沟收集的冲洗废水或降水等也易造成周围土壤中石油类及挥发酚的富集;堆放的石油加工废弃物中的铅、镉及氰化物则通过淋滤的方式进入周边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污染 对应分析 因子-聚类分析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