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HM类正交多小波滤波器组的因子化和参数化 被引量:3
1
作者 高西奇 甘露 邹采荣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04-110,共7页
本文提出了GHM类正交多小波滤波器组的完备的因子化形式和参数化方法,可用于这类多小波的优化设计和有效实现,同时给出了时频最优准则下的设计实例。*
关键词 GHM 多小波滤波器组 因子化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因子化方法研究D→ππ,Kπ,KK衰变
2
作者 王光怀 刘晓静 +2 位作者 张丙新 杨传顶 郭义庆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640,646,共6页
首次用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D→ππ,Kπ,KK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a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发现在D→ππ,Kπ,KK衰变中的一些衰变道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 首次用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D→ππ,Kπ,KK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a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发现在D→ππ,Kπ,KK衰变中的一些衰变道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以及a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最后计算了这些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大多数的衰变道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一致,我们的计算结果比因子化方法的计算结果有较大改进,但部分衰变道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相比还有一定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介子非轻子衰变 因子化方法 强子矩阵元 分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式距离法或因子化法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对牛肉掺假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迎丽 何钰 +3 位作者 龚会琴 赵亚洲 何伟 何智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41-146,共6页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欧氏距离法或因子化法建立牛肉中掺入猪肉和鸡肉的快速、准确的技术方法,从而为保证牛肉制品品质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检测手段;以牛肉和掺假肉(掺入猪肉和鸡肉)按照相同程度进行均匀搅碎,按照掺假肉10%为梯度增量...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欧氏距离法或因子化法建立牛肉中掺入猪肉和鸡肉的快速、准确的技术方法,从而为保证牛肉制品品质和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检测手段;以牛肉和掺假肉(掺入猪肉和鸡肉)按照相同程度进行均匀搅碎,按照掺假肉10%为梯度增量进行制备掺假肉,共分为10类样本(10%至100%),采用单通道,光谱范围为12000cm^-1~4000cm^-1,扫描次数为64次,特征波段为7351.92cm^-1~6824.83cm^-1、5578.24cm^-1~5075.21cm^-1,预处理方式为一阶导数或二阶导数+矢量归一化+9点平滑,结果表明:猪肉和鸡肉掺假因子化法的判别率分别为94%和96.67%;因子化法可以试现对牛肉掺假进行定性分析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掺假 近红外 欧氏距离法 因子化 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QCD因子化方法计算B介子三体非轻衰变
4
作者 杨红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25期21-24,共4页
微扰QCD(pQCD)因子化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B介子的非轻衰变,随着对微扰QCD框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B介子的研究也从最初的两体衰变问题逐渐转化为对其多体衰变的计算,既往研究表明,利用pQCD因子化方法计算所得的B介子多体衰变分支比与... 微扰QCD(pQCD)因子化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计算B介子的非轻衰变,随着对微扰QCD框架的不断完善,人们对B介子的研究也从最初的两体衰变问题逐渐转化为对其多体衰变的计算,既往研究表明,利用pQCD因子化方法计算所得的B介子多体衰变分支比与实验结果拟合较好,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从B介子的研究背景出发,详细介绍pQCD因子化方法,并以 B_(s)^(0)→α_(0)(980)K^(+)K^(-)这一具体衰变道为例,简述用pQCD方法计算其分支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CD因子化方法 B介子 衰变 分支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陈皮素通过激活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治疗小鼠2型糖尿病干眼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王珏 张婕 +2 位作者 王卓欣 张鑫 苏丽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治疗2型糖尿病干眼(T2DM-DE)的潜在价值及其对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小鼠模型,然后采用苯扎氯铵诱导T2DM-DE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正常...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NOB)治疗2型糖尿病干眼(T2DM-DE)的潜在价值及其对囊性纤维化跨膜传导调节因子(CFTR)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小鼠模型,然后采用苯扎氯铵诱导T2DM-DE小鼠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对照组(正常小鼠)、T2DM-DE组、L-NOB组、M-NOB组、H-NOB组和CFTR抑制剂组,后5组建立T2DM-DE模型。对照组和T2DM-DE组小鼠灌胃含体积分数0.5%吐温80的PBS,L、M、H-NOB组小鼠分别灌胃剂量为50、100、200 mg·kg^(-1)·d^(-1)的NOB溶液,CFTR抑制剂组小鼠灌胃200 mg·kg^(-1)·d^(-1)的NOB溶液的同时腹腔注射1 mg·kg^(-1)·d^(-1)的CFTR(inh)-172,均给药4周。分别检测小鼠空腹血糖(FPG)、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泪液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进行小鼠结膜杯状细胞PAS染色和角膜TUNEL染色。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角膜CFTR、Bax和Bcl-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2DM-DE组小鼠的FPG升高,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升高(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降低,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T2DM-DE组比较,L-NOB组、M-NOB组和H-NOB组小鼠的FPG降低,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降低,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降低(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升高,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H-NOB组比较,CFTR抑制剂组的FPG升高,泪液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分级和TUNEL染色阳性细胞率均升高(均为P<0.05);泪液分泌量、BUT和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均降低,CFTR的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NOB通过激活CFTR降低T2DM-DE小鼠血糖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结膜杯状细胞和角膜细胞存活,从而发挥治疗T2DM-DE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 川陈皮素 囊性纤维跨膜传导调节因子 血糖 炎症 结膜杯状细胞 角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孟烨 汪妍 +1 位作者 刘英芳 郭艺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3例,根据左心室舒张功能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组80例与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4因子的纤维化指数(FIB-4)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83例,根据左心室舒张功能分为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LVDD)组80例与对照组103例。根据FIB-4最佳临界值,将所有入组者分为高FIB-4(FIB-4≥1.779)组73例和低FIB-4(FIB-4<1.779)组110例。比较LVDD组和对照组FIB-4、血液生化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LVDD组FIB-4高于对照组,高FIB-4组LVDD检出率高于低FIB-4组(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IB-4与年龄、肺动脉收缩压、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峰值速度(E)与舒张早期二尖瓣瓣环峰值速度(e′)比值(E/e′)、LVDD呈正相关(P<0.05,P<0.01),LVDD与年龄、左心房内径、E/e′呈正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DD组FIB-4升高的风险是对照组的4.444倍(95%CI:2.165~9.124,P=0.000)。结论FIB-4有助于反映老年高血压患者LVDD,对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LVDD风险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数据相关性 回顾性研究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基于4因子的纤维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补元煎加味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效果
7
作者 尤海玲 陈源 陈丽萍 《内科》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大补元煎加味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对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PEG-r... 目的探讨大补元煎加味联合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对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0例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行PEG-rhG-CSF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大补元煎加味治疗,两组均持续用药21 d。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生活质量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研究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D3+、CD4+水平和CD4+/CD8+,以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生理领域评分、心理领域评分、社会领域评分与环境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补元煎加味联合PEG-rhG-CSF可改善含铂双药化疗后Ⅲ、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的血常规指标,纠正T淋巴细胞紊乱,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元煎加味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骨髓抑制 血常规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CFAR检测器标称化因子确定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党玲 许江湖 张大海 《舰船电子工程》 2009年第10期125-127,共3页
在运用恒虚警(CFAR)检测算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根据给定的恒虚警率确定其标称化因子。当标称化因子关于虚警率的关系式很难甚至于是不可能得到时,传统上采用仿真方法,但仿真方法的计算量非常大。为此文章利用BP神经网络具有强大... 在运用恒虚警(CFAR)检测算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根据给定的恒虚警率确定其标称化因子。当标称化因子关于虚警率的关系式很难甚至于是不可能得到时,传统上采用仿真方法,但仿真方法的计算量非常大。为此文章利用BP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逼近任意非线性关系式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CFAR检测器标称化因子确定方法。通过实例研究表明,通过对BP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自然对数的变换后,其对虚警概率和标称化因子的关系进行逼近时需要的训练次数将大为减少,研究还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标称化因子确定方法具有相当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虚警 标称因子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iRNA的筛选及转染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海焦 高磊 +5 位作者 陆彦 田娅慧 贾志华 田海燕 吴国娟 张中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4,共6页
试验旨在优化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 siRNA最佳转染条件,筛选最佳siRNA干扰片段,进而实现对Smurf2基因的瞬时沉默,为研究Smurf2基因在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hathy,AAN)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培养... 试验旨在优化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 siRNA最佳转染条件,筛选最佳siRNA干扰片段,进而实现对Smurf2基因的瞬时沉默,为研究Smurf2基因在马兜铃酸肾病(aristolochic acid nephrohathy,AAN)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本研究通过培养小鼠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renal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RTECs),并以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为转染介质,将Smurf2 siRNA转染入RTECs;通过观察绿色荧光的表达量及Real-time PCR反应优化转染条件,转染后Real-time PCR检测mRNA表达抑制率。CCK-8法检测Smurf2 siRNA复合物对RTECs活性的影响;同时,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位点Smurf2 siRNA对Smurf2 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当Lipofectamine TM 2000与siRNA比例为1.5 μL∶30 pmol时,转染效率最高,为70%~80%;Smurf2-619 siRNA干扰效果最明显;与正常组相比,转染siRNA组的Smurf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最终确定了Smurf2 siRNA最佳转染条件,其中Smurf2-619 siRNA对Smurf2 表达的抑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泛素调节因子2 转染 SIRNA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维化因子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保兴 阮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 抗纤维因子 肾小球滤过率 细胞外信号调节 慢性肾脏病 纤维作用 细胞因子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化调节因子2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在原代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
11
作者 高磊 赵海焦 +3 位作者 吴金栋 田娅慧 张中文 吴国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本试验旨在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EGFP及目的基因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并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用RT-PCR法扩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urf2的CDS区,构建克隆载体pEASY-Ze... 本试验旨在构建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EGFP及目的基因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并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检测其表达情况。用RT-PCR法扩增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Smurf2的CDS区,构建克隆载体pEASY-Zero-Smurf2和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Smurf2,酶切并测序鉴定。运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N3-Smurf2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检测Smurf2的表达。PCR结果显示扩增出Smurf2基因片段大小约为2247bp;重组质粒pEGFP-N3-Smurf2的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均表明Smurf2基因成功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中;脂质体转染后检测结果显示,转染pEGFP-N3-Smurf2表达载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murf2基因mR-NA表达量升高且EGFP-Smurf2重组蛋白有表达。本试验成功构建了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Smurf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后能明显提高细胞内Smurf2的表达,为研究Smurf2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调节因子2 pEGFP-N3 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 质粒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维化因子在肝硬化进程中动态变化的研究
12
作者 牛春红 韩德五 +1 位作者 刘近春 赵元昌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98-400,共3页
目的 深入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诱发的细胞因子IL 10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本室建立的以复合因子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对血浆IL 10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肝硬化形成进程中血浆内毒素水平与... 目的 深入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所诱发的细胞因子IL 10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本室建立的以复合因子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对血浆IL 10水平进行动态观察。结果 肝硬化形成进程中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均渐进性升高 ,血浆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在第 5周前随肝纤维化进程逐渐增高 ,待至第 5周开始IL 10逐渐下降 ,到第 8周末降至最低。肝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 ,第 4周末肝组织中每 10 0个肝细胞中含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第 8周末。结论 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密切相关。随着肝内炎症反应的消退 ,IL 10已不再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白细胞介素10 大鼠 实验研究 抗纤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代强甫 陆进明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期108-110,共3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而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SLE发病机制复杂,为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活化的T细胞反过来再激活B细胞,导致过多...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以全身免疫异常而致多器官受累为特征的疾病,病理表现为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沉积。SLE发病机制复杂,为多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激活T细胞,活化的T细胞反过来再激活B细胞,导致过多的自身抗体产生。T细胞和B细胞的功能是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信号转导和转录话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与次级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卵巢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化疗的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小丹 郭红燕 李圆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7-201,共5页
目的探讨初级与次级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卵巢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化疗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76例卵巢... 目的探讨初级与次级预防性使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在卵巢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化疗的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我院76例卵巢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行紫杉醇和卡铂联合化疗,根据初次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分为初级预防组(n=49)和次级预防组(n=27),比较2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需要补充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率、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重复住院率、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化疗周期延迟发生率等。结果第一、二疗程中,初级预防组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分别为8.2%(4/49)、6.1%(3/49),明显低于次级预防组发生率66.7%(18/27)、37.0%(10/27)(Z=-6.569,P=0.000;Z=-4.338,P=0.000)。在第三~六疗程中,2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Z=-0.938,P=0.348;Z=-0.145,P=0.884;Z=-1.069,P=0.285;Z=-0.027,P=0.978)。化疗结束后初级预防组9例因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补充rhG-CSF,发生率18.4%(9/49),次级预防组22例,发生率81.5%(22/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11,P=0.000)。初级预防组2例因中性粒细胞减少需重复住院,发生率4.1%(2/49),次级预防组7例,发生率25.9%(7/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02,P=0.014)。初级预防组1例因中性粒细胞减少导致化疗延迟,发生率2.0%(1/49),次级预防组5例,发生率18.5%(5/2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1,P=0.035)。结论卵巢癌初始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化疗过程中初级预防性应用PEG-rhG-CSF可显著降低第一、二疗程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从而降低中性粒细胞减少相关重复住院率,保证化疗周期如期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卵巢癌 中性粒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骨肉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林波 艾克拜尔.尤努斯 +4 位作者 陈江涛 麦麦提艾力.阿不力克木 姜大为 龙志成 宋兴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第11期82-82,84,共2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预防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A组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B组使用PEG-rh G-CSF治疗,对比给药间期的差异。结果:B组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明显小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预防白细胞减少的有效性。方法:A组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B组使用PEG-rh G-CSF治疗,对比给药间期的差异。结果:B组白细胞恢复正常天数明显小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在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使白细胞恢复正常的时间较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骨肉瘤 新辅助 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梯度化因子功能梯度点阵夹层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6
作者 朱凌雪 王同银 朱晓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98-103,110,共7页
基于梯度化因子的概念,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探讨了面板梯度化因子、芯层梯度化因子对梯度结构抗爆吸能的影响。以梯度化因子为优化变量,采用结构的面比吸能为优化目标,结合遗传算法对梯度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梯度... 基于梯度化因子的概念,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探讨了面板梯度化因子、芯层梯度化因子对梯度结构抗爆吸能的影响。以梯度化因子为优化变量,采用结构的面比吸能为优化目标,结合遗传算法对梯度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梯度化因子的改变会影响结构的变形模式;面板梯度化因子对面比吸能影响很大,由于面板结构对芯子变形的约束,芯层梯度化因子的影响较小。与非梯度结构相比,优化后的梯度结构吸能值提高了一倍,这对提高点阵夹层结构的抗爆性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因子 点阵结构 吸能特性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约化因子上三角矩阵求逆的FPGA实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杨 王佳薇 +1 位作者 黄志洪 杨海钢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2-346,362,共6页
矩阵运算广泛应用于实时性要求的各类电路中,其中矩阵求逆运算最难以实现。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矩阵求逆能够充分发挥硬件的速度与并行性优势,加速求逆运算过程。基于改进的脉动阵列的计算架构,采用一种约化因子求逆的优化算... 矩阵运算广泛应用于实时性要求的各类电路中,其中矩阵求逆运算最难以实现。基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实现矩阵求逆能够充分发挥硬件的速度与并行性优势,加速求逆运算过程。基于改进的脉动阵列的计算架构,采用一种约化因子求逆的优化算法,将任意一个n×n阶上三角矩阵转换成对角线为1的上三角矩阵,使得除法运算与乘加运算分离开来,大大简化矩阵求逆运算过程。以一个4×4阶上三角矩阵求逆为例,在Xilinx ISE平台下,采用Virtex5 FPGA完成算法实现与功能验证,在14个周期内,使用了2个除法器,3个乘法器与4个加法器实现整个矩阵求逆运算。相比于经典的脉动阵列架构,仅占用近一半资源的同时,性能提升了26.43%;相比于集成更多处理单元(PE)的脉动阵列实现方式,在性能近乎不变的情况下,耗费的资源缩减到1/4,大幅度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矩阵求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蒋小红 靳镭 +1 位作者 章汉旺 朱桂金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CAS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广泛分布于各个系统的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因子,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突变引起的囊性纤维化除了引起其他系统的症状,对人类生殖系统也产生重要影响:在男性导致遗传性不育,在女性导致生育率下降。但其机制还有待研究。为探讨囊性纤维化... 广泛分布于各个系统的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因子,有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其突变引起的囊性纤维化除了引起其他系统的症状,对人类生殖系统也产生重要影响:在男性导致遗传性不育,在女性导致生育率下降。但其机制还有待研究。为探讨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和突变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及其展望进行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纤维跨膜转导调节因子 囊性纤维 先天性输精管缺如 先天性子宫阴道缺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笑媚 黄伟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15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PEG-rhG-CSF治疗,对照组采用短...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治疗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采用整群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采用PEG-rhG-CSF治疗,对照组采用短效升白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发热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住院病人满意度量表(IPSQ)评分、中国癌症患者化疗生活质量量表(QLQ-CCC)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5.47±0.38)d、发热持续时间(6.45±0.57)d均短于对照组的(8.63±0.57)、(10.53±0.7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的IPSQ评分、QLQ-CCC评分均高于本组用药前,且实验组患者的IPSQ评分(82.92±8.76)分、QLQCCC评分(72.46±9.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5.58±8.53)、(65.53±7.9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G-rhG-CSF有助于推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病情恢复,保障其疗效,且能够改善其对于疗效的满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缺乏 乳腺癌新辅助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短效升白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特异性小干扰RNA对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生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婷婷 夏金荣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5-468,共4页
目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能在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s)T6内抑制RAGE、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 目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the 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特异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能在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s)T6内抑制RAGE、α-平滑肌肌动蛋白(alpha-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和Ⅰ型胶原mRNA和蛋白的表达,其在HSCs的激活和胶原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探讨RAGE特异性siRNA在原代大鼠HSCs中对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生成的影响。方法构建RAGE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分离培养原代大鼠HSCs,将重组载体转染入原代大鼠HSCs,以空白组和转染非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AKD-NC组为对照,分别用PCR法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原代HSCs RAGE、β1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growth factor,CTGF)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转染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pAKD-GR126的原代HSCs RAGE mRNA和相对分子质量为42000的RAGE蛋白的表达分别为空白组和pAKD-NC组的(42.32±6.16)%、(43.24±7.50)%和(51.06±13.79)%、(47.94±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率分别占空白组和pAKD-NC组的(43.72±0.76)%、(44.75±3.78)%和(45.35±2.03)%、(47.71±3.32)%(P<0.05),CT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别是空白组和pAKD-NC组的(39.32±7.22)%、(39.50±4.58)%和(42.58±5.95)%、(43.74±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GE特异性siRNA可抑制原代大鼠HSCs RAGE基因的表达,并能有效抑制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糖基终产物受体 原代肝星状细胞 致纤维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