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8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初始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韩凤彩 韩兆洲 林海明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0-14,共5页
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用于静态数据存在一些问题,如,该使用初始因子分析时误用了旋转后的因子分析,导致因子命名不清晰;选取的因子会遗漏变量较多信息;因子命名没有标准,找不到因子与变量的对应关系;没有给出样品的特征等。文章运用初始因... 因子分析综合评价用于静态数据存在一些问题,如,该使用初始因子分析时误用了旋转后的因子分析,导致因子命名不清晰;选取的因子会遗漏变量较多信息;因子命名没有标准,找不到因子与变量的对应关系;没有给出样品的特征等。文章运用初始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步骤解决了上述问题,并以我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静态数据为例进行实证,提出了使用初始因子分析的一些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高校 科技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瓠瓜果实品质性状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4
2
作者 汪颖 王尖 +7 位作者 冯子珊 汪宝根 吴新义 鲁忠富 孙玉燕 董文其 李国景 吴晓花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4-343,共10页
以206份瓠瓜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了其28项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的瓠瓜果实品质综合评估模型,并根据综合得分排序了优良度,结合二维排序图,筛选获得高品质种质材料。结果表明:20... 以206份瓠瓜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了其28项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了基于因子分析的瓠瓜果实品质综合评估模型,并根据综合得分排序了优良度,结合二维排序图,筛选获得高品质种质材料。结果表明:206份瓠瓜种质材料28项果实品质性状指标变异程度不同,变异系数在2.71%~63.60%。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游离谷氨酸(Glu)含量,变异系数最小的为含水量,不同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因子分析筛选出9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78%,其中第1公因子的贡献率为38.46%,主要集中于游离氨基酸类。根据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以指标避免重复和简单易用为原则,将指标简化为肉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Glu含量、蛋白质含量这5项代表性指标,并综合评估了206份瓠瓜种质材料的果实品质。本研究结果为后续瓠瓜高品质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材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果实品质 因子分析 代表性指标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地区春播大豆主要农艺性状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恒斌 何宗铃 +6 位作者 赵靓 曾凯 水涌 张祥池 苏鑫 战勇 张占琴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为筛选出适宜南疆地区春播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系),2023年对引进的29份大豆品种(系)的10个性状(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收获株数、粗蛋白、粗脂肪和产量)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为筛选出适宜南疆地区春播种植的优质高产大豆品种(系),2023年对引进的29份大豆品种(系)的10个性状(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收获株数、粗蛋白、粗脂肪和产量)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3.63%~23.76%;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因子分析将10个性状浓缩为4个主因子,分别为株高因子、产量品质因子、产量构成因子和百粒重因子,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8.74%。聚类分析表明,29份大豆品种(系)可聚类成6大类群,第Ⅰ类群包括8份材料,第Ⅱ类群包括7份材料,第Ⅲ类群包括10份材料,第Ⅳ类群包括2份材料,第Ⅴ和第Ⅵ类各1份材料。根据综合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吉育4412、吉育4521、吉育5412、新大豆23号、新振豆10号、新振豆7号、新振豆8号、新振豆9号和吉育5523,这9个品种(系)综合性状良好,产量提升空间大,适宜在南疆地区春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春播种植 大豆品种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和AHP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4
作者 何君 石城 +1 位作者 杨思波 荣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1期75-79,共5页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众多指标组成的复杂系统。为合理确定各评价子系统中评价指标值不同量纲指标之间的可公度性问题以及各子系统对评价目标的权重,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子系统的因子综合得分,然...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众多指标组成的复杂系统。为合理确定各评价子系统中评价指标值不同量纲指标之间的可公度性问题以及各子系统对评价目标的权重,提出了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评价子系统的因子综合得分,然后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子系统权重的多指标评价方法(FA-AHP)。应用结果表明,用FA-AHP计算结果客观、合理,方法直观、简便,在系统多指标评价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多指标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AHP 加速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22
5
作者 邢军 孙立波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55,59,共5页
随着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以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从水资源、水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几个方面,构建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 随着水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承载力成为可持续发展研究和水资源安全战略研究中的一个基础课题。以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为研究对象,从水资源、水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几个方面,构建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方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有机结合,对合肥市2005-2011年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人口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是影响合肥市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2005-2011年,合肥市的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上呈现出平缓地递增趋势;水资源承载力的综合评分值较小,在0.4左右,属于弱承载。其变化主要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人口急剧增加,经济迅速发展有关。因此,建议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合理利用本地水资源并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期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市 水资源承载力 因子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粒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苗建利 邓丽 +2 位作者 殷君华 郭敏杰 任丽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80,共10页
为筛选和改良小粒花生优异种质,对25份小粒花生品种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25份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质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叶形(0.95),数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单株生产力(1.959),变异系数最... 为筛选和改良小粒花生优异种质,对25份小粒花生品种的18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25份材料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质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叶形(0.95),数量性状中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单株生产力(1.959),变异系数最大的为单株饱果数(46.421%);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的3个主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506%,第1公因子主要反映花生产量性状,如百果重和百仁重,第2公因子主要反映花生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生产力等产量构成因子,第3公因子主要反映花生植株的株高。通过聚类分析将25份材料划分成3个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属主茎较高、侧枝较长且增产潜力较大的品种,第Ⅱ类群属主要性状协调生长,稳产性较好的品种,第Ⅲ类群属于优异性状较单一的品种。通过计算花生品种综合得分可知,得分最高的品种是济花10号,最低的是济花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性状 遗传多样性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方法集的广西澳洲坚果油脂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7
作者 张涛 宋海云 +5 位作者 贺鹏 陈茜 涂行浩 韦哲君 丁玉 王文林 《西部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52,共10页
为探索澳洲坚果油脂领域综合评价研究的新思路,并为其科学标准化采收提供理论参考,以从广西9大澳洲坚果主产区13个地点采集的主栽品种‘桂热1号’果实为试验样品,开展果实及种子表型性状指标、种仁脂肪酸和油脂含量分析,通过各性状间的P... 为探索澳洲坚果油脂领域综合评价研究的新思路,并为其科学标准化采收提供理论参考,以从广西9大澳洲坚果主产区13个地点采集的主栽品种‘桂热1号’果实为试验样品,开展果实及种子表型性状指标、种仁脂肪酸和油脂含量分析,通过各性状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与油脂含量相关的特征性指标,利用特征性指标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优劣解距离法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5种单一方法进行评价排序,在单一评价基础上,再采用3种组合方法(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进行评价排序,均通过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后确定最终评价排序;最后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法对最终评价排序与5种单一评价方法排序进行比较并筛选最好单一评价方法。结果显示:单种重、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与油脂含量相关性强,关联度高;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值法、优劣解距离法模型以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五种单一评价模型排序存在一定差异,但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显示评价排序高度一致,可以进行下一步组合评价排序;均值法、Borda法、Copeland法等3种组合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和Kendall一致性检验显示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可汇总不同组合方法的评价排序值,来确定最终评价的名次排序;因3种组合评价结果不一致,故进行二次组合评价,二次组合评价结果排序值相同,得到最终排序值Z i;最终评价排序与5种单一评价方法排序的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检验显示熵值法与最终评价排序完全一致;熵值法不同指标权重值显示棕榈酸的权重值最大,其次为油酸。研究表明:单种重、棕榈酸、α-亚麻酸、油酸、油脂含量可作为澳洲坚果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关键指标;熵值法为澳洲坚果综合评价模型构建的最好单一评价方法,该方法下棕榈酸和油酸是澳洲坚果油脂性状评价研究的最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澳洲坚果 油脂 综合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方法提升到方法论——注重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机理进路
8
作者 邱东 刘颖 平卫英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共12页
本文从经济统计学视角和视域讨论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注重合成方法机理和指标方法的系统分析是本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文章阐释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格局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机理分析;论述了合成指标三大测度陷阱,即当量转换... 本文从经济统计学视角和视域讨论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注重合成方法机理和指标方法的系统分析是本研究的两个突出特点。文章阐释了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发展格局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机理分析;论述了合成指标三大测度陷阱,即当量转换、信息重叠和结构化信息的不确定性;并提出应注意排名(Ranking)中的测度陷阱以及对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 多指标综合评价 测度陷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与因子分析法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长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索一种更为科学准确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评价方法。方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衡量评价指标间的关联程度,按照关联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剔除关联度较低的指标,... 目的探索一种更为科学准确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评价方法。方法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衡量评价指标间的关联程度,按照关联度的大小进行排序,剔除关联度较低的指标,在此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进行了排序与评价。结论灰色关联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卫生资源配置水平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对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因子分析 卫生资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综述
10
作者 曾星 魏斌 +1 位作者 赖铱麟 陈浩 《电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6-496,共11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不断投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事故频发。为了预防电池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运行,通过对近期文献的探讨,梳理了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综合评价流程,系统分析了现有的储能电站安全评价指标并提... 随着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不断投运,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火灾事故频发。为了预防电池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运行,通过对近期文献的探讨,梳理了锂电池储能电站安全综合评价流程,系统分析了现有的储能电站安全评价指标并提出新的指标体系,介绍了常用的指标权重赋权方法,详细阐述了关于储能电站安全的评价方法,指出现有研究方法的不足,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保障储能设备及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站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南方砂梨主产区主栽品种果实品质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62
11
作者 董星光 田路明 +2 位作者 曹玉芬 张莹 齐丹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5-822,共8页
【目的】利用因子分析建立我国南方优势梨产区主栽品种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明确指标间关系,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为筛选品质优良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南方砂梨主产区的33个梨品种果实样品为试材,测定了9项品质指标,采用DPS分析软件进... 【目的】利用因子分析建立我国南方优势梨产区主栽品种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明确指标间关系,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为筛选品质优良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南方砂梨主产区的33个梨品种果实样品为试材,测定了9项品质指标,采用DPS分析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根据结果确定代表性品质指标,根据品种主因子得分及相应权重之积的累加和计算综合得分,采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并合规则,进行验证。【结果】可滴定酸含量与糖酸比、固酸比之间,石细胞含量与果肉硬度之间,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糖酸比、固酸比之间,单果质量与固酸比、糖酸比之间均呈极显著相关(α=0.01)。因子分析提取了风味、肉质、营养、外观、单果质量5项主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1.51%;利用二维排序图绘制各品种在前3个主因子的分布状况,并对品种因子综合得分进行了排序。9项品质指标除石细胞含量外,变异系数普遍较小,且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将果实品质评价指标简化为石细胞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固酸比、单果质量、果形指数5项。【结论】因子分析综合评价南方砂梨果实品质经验证结果可靠,可为生产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中国南方 果实品质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甘薯新品系主要品质特征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2
作者 梅新 杨新笋 +7 位作者 何建军 施建斌 刘意 蔡沙 涂艳华 陈学玲 焦春海 苏文瑾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4-621,共8页
菜用甘薯是一种新型蔬菜用甘薯品种,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效。菜用甘薯的品质分析与评价是其品种选育和综合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高效适合的菜用甘薯品质评价方法,探讨影响品质综合评价的重要影响因子,为优质... 菜用甘薯是一种新型蔬菜用甘薯品种,具有重要的营养保健功效。菜用甘薯的品质分析与评价是其品种选育和综合利用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高效适合的菜用甘薯品质评价方法,探讨影响品质综合评价的重要影响因子,为优质菜用甘薯的选育和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测定了11份菜用甘薯新品系的8项指标,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菜用甘薯品质的关键因子,然后利用筛选出的因子综合评价菜用甘薯的品质特征。结果表明,11份菜用甘薯新品系共提取了3个公因子,前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达76.671%,其中影响菜用品质的关键因子依次为:蛋白质、总膳食纤维和食味组成的公因子1;灰分、总黄酮和总酚组成的公因子2;可溶性糖组成的公因子3。二维排序图共筛选出6个综合性状表现优良的品系,分别为:EC04、EC05、EC06、EC08、EC12和EC13,这些品系可以用于进一步的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 品质特征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 被引量:19
13
作者 于建军 郭玮 +3 位作者 毕庆文 王海明 黎根 冯先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8,共5页
以湖北省清江流域7个烤烟主产区21个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中10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4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 以湖北省清江流域7个烤烟主产区21个烟叶样品为供试材料,对烤烟中10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4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91.400%。由化学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4个主因子,即碳氮因子、燃烧性因子、氮碱比因子和淀粉因子。综合评价为利用烤烟化学指标评价烤烟品质提供新方法,并为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清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学科科研水平综合评价 被引量:18
14
作者 郭建校 王洪礼 +2 位作者 郭龙 许佳 蔡建爽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7,共4页
建立了自然科学类学科科学研究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学科科学研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原理和步骤,对天津市市属高校各重点学科(自然科学类)科研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是适合进行科研水平综合评... 建立了自然科学类学科科学研究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阐述了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学科科学研究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原理和步骤,对天津市市属高校各重点学科(自然科学类)科研水平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是适合进行科研水平综合评价的一种较好的客观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学科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市某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郑娟 许建强 王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6-447,共2页
目的对济南市某医院10年内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反映医疗质量的10项主要指标,从中提取3个具有一定含义的因子,用它们代表医院的医疗质量,最后根据各年份因子得分情况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和排序。结果综合因子得... 目的对济南市某医院10年内的医疗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法,选取反映医疗质量的10项主要指标,从中提取3个具有一定含义的因子,用它们代表医院的医疗质量,最后根据各年份因子得分情况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和排序。结果综合因子得分最高分别的是2011、2012和2010年,得分最低的分别是2006和2007年。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医疗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6
16
作者 于建军 代惠娟 +2 位作者 李爱军 任晓红 庞天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8-101,共4页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04年鄂西南18种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整个计算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进行.鄂西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相关系数矩阵表明,烤烟多种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 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04年鄂西南18种烤烟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因子分析,并利用因子得分进行综合评价.整个计算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进行.鄂西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相关系数矩阵表明,烤烟多种化学成分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矩阵前4个特征根的累计贡献率已达89.618%.由化学成分的因子载荷矩阵得到4个主因子,即碳氮因子、氯因子、燃烧性因子和氮碱比因子.综合评估为用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判断烤烟品质提供依据,并为烤烟的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成分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法结合加权TOPSIS法对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军 唐世星 易东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6-488,492,共4页
目的综合评价某医院2007年度1~12月份医疗工作质量,为医院制定长久的工作计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创造更大的效益。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权重,然后结合加权TOPSIS法对该医院的医疗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医院2007年度医疗工作质... 目的综合评价某医院2007年度1~12月份医疗工作质量,为医院制定长久的工作计划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以创造更大的效益。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权重,然后结合加权TOPSIS法对该医院的医疗工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医院2007年度医疗工作质量以4、7、11月份较好,2、5、10月份较差。该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说明该法是可行的。结论研究表明,医院医疗质量综合评价需要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结合加权TOPSIS法进行综合评价充分利用原始数据,不损失原指标的信息,更为客观,更具科学性、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TOPSIS 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在医院管理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赵拥军 陈景武 唐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在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6所医院的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得到的6所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按由好到差的顺... 目的探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在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对6所医院的管理工作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得到的6所医院管理工作质量的综合评价排序结果为(按由好到差的顺序):B医院、C医院、A医院、D医院、F医院、E医院。结论理论和实践表明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法适宜于客观地综合评价医院管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因子分析 医院管理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因子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彭兴民 吴疆翀 +3 位作者 王有琼 郑益兴 马李一 张燕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4-472,共9页
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作为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特征根>1的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3%,第1、第2、第3和第4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 以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作为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对药用印楝表型选择的分析评价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特征根>1的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3.53%,第1、第2、第3和第4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1.33%、22.98%、15.11%和14.10%,种仁质量(0.995 11)、种子质量(0.956 76)、种子长(0.780 12)、印楝素A+B总含量(0.866 67)、印楝素B含量(0.819 34)、印楝素A含量(0.680 84)、地径(0.939 04)、株产果实数(0.722 82)、印楝素B与印楝素A比(-0.833 60)是表型选择分析评价中的典型代表变量;Mantel检测发现,聚类分析能有效的表示33个基因型样株表型性状的相似(异)性(r=0.81,p=1.00);各聚类群的性状特征概括为:种子印楝素A含量优异类、种子印楝素B含量优异类、种子高印楝素AB含量类、粒大饱满类、树体大结实多类和无优异特性类;优树的综合评价标准:综合得分≥0.59的为"好",综合得分为0.59^-0.19的为"中",综合得分≤-0.19的为"差",按此标准,筛选出"好"、"中"、"差"优树各4株、16株、12株。与传统方法相比,新方法可以更全面、科学、客观、便捷、直观地分析表型选择的综合选择指标,综合评价优树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 表型选择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干枣品种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47
20
作者 樊保国 李登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6-720,共5页
采用因子分析对13个制干枣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1)在13个制干枣品种中,制干率和干枣含糖量差别较小,而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果皮韧性和汁液差异相对较大;各品质因子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2)在... 采用因子分析对13个制干枣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排序。结果表明:(1)在13个制干枣品种中,制干率和干枣含糖量差别较小,而单果质量、果实整齐度、果皮韧性和汁液差异相对较大;各品质因子间既相互独立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2)在9个品质性状指标中,单果质量、制干率、干枣口感、干枣含糖量和果皮韧性等5个指标起决定作用。(3)制干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是相枣和板枣,临汾团枣、洪赵小枣和中阳木枣相对较差,其他品种居中,这一结果与感官评价的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表明因子分析可以较好地用于制干枣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干品种 品质性状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