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西域出土回鹘文文献所载qunbu与汉文文献所见官布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郑炳林 杨富学 《敦煌学辑刊》 1997年第2期19-27,共9页
敦煌西域出土回鹘文文献所载qunbu与汉文文献所见官布研究郑炳林,杨富学敦煌出土文献特别是籍帐类文书、借贷契约文书和社司文书中有许多关于官布的记载,官布的属性仍无专文研究,特别是最近学术界发表关于官布籍研究的几篇论文... 敦煌西域出土回鹘文文献所载qunbu与汉文文献所见官布研究郑炳林,杨富学敦煌出土文献特别是籍帐类文书、借贷契约文书和社司文书中有许多关于官布的记载,官布的属性仍无专文研究,特别是最近学术界发表关于官布籍研究的几篇论文,虽然对官布籍的年代作了多方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布 回鹘文文献 文献 敦煌地区 晚唐五代宋初 敦煌 西州 归义军政权 归义军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北区新出回鹘文文献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阿依达尔.米尔卡马力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8,共8页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对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进行了先后六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汉文、蒙文、叙利亚文、西夏文、吐蕃文以及回鹘文文献。莫高窟北区38个石窟出土的回鹘文文献多达128件,回鹘文文书碎片1241片,除少数为信件、世俗文书外,大... 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对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进行了先后六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汉文、蒙文、叙利亚文、西夏文、吐蕃文以及回鹘文文献。莫高窟北区38个石窟出土的回鹘文文献多达128件,回鹘文文书碎片1241片,除少数为信件、世俗文书外,大部分为佛教内容的文献。本文详细介绍了这部分文献的研究、刊布情况和尺寸、内容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莫高窟 北区石窟 回鹘文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域敦煌回鹘文献语言研究》出版
3
《敦煌学辑刊》 2000年第1期4-4,共1页
关键词 出版 文献语言 回鹘文文献 敦煌 西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敦煌本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萨仁高娃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敦煌出土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Abhidharma-kos′a-bhāsya-tikā Tattvārtha-nāma)》是现存回鹘文献中篇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写本之一,原件藏于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8212/75A-B。从回鹘文题记看,该写本的抄写时代应是元末... 敦煌出土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实义疏(Abhidharma-kos′a-bhāsya-tikā Tattvārtha-nāma)》是现存回鹘文献中篇幅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写本之一,原件藏于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8212/75A-B。从回鹘文题记看,该写本的抄写时代应是元末。但值得注意的是,写本末尾出现有蒙古文题记,称"大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十月初一"。这一题记表明,在该写本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敦煌研究院编号第17窟)之前,原藏于伯希和编元代181窟(敦煌研究院编号第464窟),甚或已流落民间,再经蒙古人之手留下了"光绪三十年"的蒙古文题记。后由王道士将其移到藏经洞中,再为斯坦因于1907年获得。这一史实为藏经洞晚期文献来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文文献 蒙古题记 敦煌石窟 佛教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件回鹘文摩尼教文献考释 被引量:4
5
作者 牛汝极 杨富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9-115,共7页
本文刊布的鲜为人知的五件摩尼教内容的回鹘文文献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山斯坦因和伯希和于本世纪初取自敦煌莫高窟,现存巴黎和伦敦。本文首次把这些6~10世纪的古文献译为汉文,并作了考释。
关键词 摩尼教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件敦煌回鹘文书信文书 被引量:4
6
作者 牛汝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04-108,131-132+2,共8页
本世纪初,伯希和等人从敦煌所获现藏法国的30多件回鹘文文献,由著名突厥学家哈密顿主持影印刊布,1986年在巴黎出版《9至10世纪敦煌本回鹘文文献》。现据哈密顿刊布的其中4件文书的照片转写译成汉语,以供学界参考。一哈密顿编号18(原号2... 本世纪初,伯希和等人从敦煌所获现藏法国的30多件回鹘文文献,由著名突厥学家哈密顿主持影印刊布,1986年在巴黎出版《9至10世纪敦煌本回鹘文文献》。现据哈密顿刊布的其中4件文书的照片转写译成汉语,以供学界参考。一哈密顿编号18(原号2)。哈密顿认为此文献写于938年。(图版十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 汉语借词 哈密顿 回鹘文文献 词根 敦煌本 突厥学 伯希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封9—10世纪的回鹘文书信译考 被引量:4
7
作者 牛汝极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6-100,共5页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依据和基础。对于维吾尔历史的研究,汉文及外文史料固然十分重要,但用维吾尔人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书写的突厥文、回鹘文及阿拉伯文史料则尤为引人注目。由于大批外国探险队于本世纪初到中国西北区“考察”,大批珍贵文献...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依据和基础。对于维吾尔历史的研究,汉文及外文史料固然十分重要,但用维吾尔人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书写的突厥文、回鹘文及阿拉伯文史料则尤为引人注目。由于大批外国探险队于本世纪初到中国西北区“考察”,大批珍贵文献、文物也随之流入国外。勒寇克、斯坦因、伯希和等人曾在敦煌和新疆获得大量回鹘文文献,有些已刊布问世,有些至今仍沉睡于国外的一些博物馆中。早年伯希和等人从敦煌所获现藏法国的三十多种回鹘文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信 语言学 回鹘文文献 外国 小品词 中国西北区 伯希和 历史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景教研究百年回顾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7-173,共7页
宋元时代,景教在回鹘人中相当流行,吐鲁番、敦煌等地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回鹘文景教文献,此外,吐鲁番、喀什、霍城及福建泉州、江苏扬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达茂联合旗乃至中亚七河流域等地也有回鹘景教遗物发现,都可为回鹘景教的... 宋元时代,景教在回鹘人中相当流行,吐鲁番、敦煌等地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回鹘文景教文献,此外,吐鲁番、喀什、霍城及福建泉州、江苏扬州、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达茂联合旗乃至中亚七河流域等地也有回鹘景教遗物发现,都可为回鹘景教的研究提供证据。百年来,回鹘景教一直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涌现出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在新旧世纪交替之际对其进行认真的总结、回顾,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教 回鹘文文献 吐鲁番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昌回鹘摩尼教稽考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8-75,共8页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当地民众尽管大多都皈依了佛教,但回鹘王室仍延续漠北回鹃汗国信仰,以摩尼教是奉。汉文史书尽管记载鲜少,但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文献、汉文、波斯文文献以及域外史籍对此却有不少记载,可填补汉文史籍的空白... 高昌回鹘王国时期,当地民众尽管大多都皈依了佛教,但回鹘王室仍延续漠北回鹃汗国信仰,以摩尼教是奉。汉文史书尽管记载鲜少,但吐鲁番、敦煌等地出土的回鹘文文献、汉文、波斯文文献以及域外史籍对此却有不少记载,可填补汉文史籍的空白。从中可以看出,自8世纪末直到11世纪中期,摩尼教在高昌回鹘王国是相当流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摩尼教 回鹘文文献 敦煌吐鲁番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实而光辉──读杨富学《回鹘之佛教》 被引量:2
10
作者 余欣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76-184,共9页
关键词 佛教 回鹘文文献 佛教 化交流 维吾尔族 摩尼教 吐鲁番 寺院经济 文献 汉传佛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院所藏吐鲁番汉文写本文献残卷
11
作者 托马斯.提罗 桂林 秭渊 《敦煌学辑刊》 1991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德国四次中亚探险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携到柏林的吐鲁番文献残卷中大约有6000件汉文文书残卷。与轰动一时的吐火罗语文献,梵文文献,回鹘文文献以及伊朗文献所不同的是,这些汉文文献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柏林吐鲁番研究小组的足够重视.后来... 德国四次中亚探险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携到柏林的吐鲁番文献残卷中大约有6000件汉文文书残卷。与轰动一时的吐火罗语文献,梵文文献,回鹘文文献以及伊朗文献所不同的是,这些汉文文献在当时并没有引起柏林吐鲁番研究小组的足够重视.后来探险队决定,由柏林普鲁士科学院东方事务委员会负责监管和处理这批文献。我们从这个委员会当时所写的年度报告中获悉,最初有一位名叫王印察(音译)的中国学者担任了这批汉文手稿残卷的编目工作,在他之后,由一位叫Kimm-Chung-Se(金重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卷 佛教文献 回鹘文文献 吐火罗语 摩尼教 中亚 日本学者 音译 佛教典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鹘文《吉祥轮律曼陀罗》所见十六金刚天女研究
12
作者 王红梅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4-79,115,共7页
《吉祥轮律曼陀罗》是一部重要的藏密经典,不见于汉文本,惟有藏文本流传。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文《吉祥轮律曼陀罗》写本残卷即据藏文本转译而来,对研究藏密艺术、回鹘佛教文化及回鹘—吐蕃的宗教文化关系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里仅选... 《吉祥轮律曼陀罗》是一部重要的藏密经典,不见于汉文本,惟有藏文本流传。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文《吉祥轮律曼陀罗》写本残卷即据藏文本转译而来,对研究藏密艺术、回鹘佛教文化及回鹘—吐蕃的宗教文化关系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这里仅选取其中的6页予以译释,文中详细地描述了观想十六位金刚天女之藏密修持法。她们可归入供养天女之列,用于坛城中,应是随着坛城供养法同时传入西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密 佛教 回鹘文文献 吐鲁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敦煌伊斯兰文化觅踪
13
作者 杨富学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共11页
学术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敦煌文化尽管丰富多彩,但与伊斯兰教无关,马可波罗所言敦煌少量穆斯林的记载也被视为不实之辞。其实,这一观点未必正确。1276年,原本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豳王家族成员脱离中亚察合台汗国而投奔元朝,受命驻扎河西... 学术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敦煌文化尽管丰富多彩,但与伊斯兰教无关,马可波罗所言敦煌少量穆斯林的记载也被视为不实之辞。其实,这一观点未必正确。1276年,原本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豳王家族成员脱离中亚察合台汗国而投奔元朝,受命驻扎河西以对抗察合台汗国之侵扰。敦煌之《莫高窟六字真言碣》和《重修皇庆寺记》就是该家族于元朝晚期勒立的,功德主速来蛮、速丹沙等明显带有伊斯兰文化色彩,《肃镇华夷志》言其回回出身,二者相合;莫高窟北区出土回鹘文佛教诗歌中竟有称颂穆斯林和阿拉伯帝国的内容;瓜州锁阳城、玉门西域城、赤金城西北角都为圆形角台,具有明显伊斯兰建筑特点,意在表示对麦加克尔白天房的敬奉。这些足证元代晚期伊斯兰文化在敦煌一带是真实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豳王家族 伊斯兰 敦煌石窟 回鹘文文献 瓜州锁阳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敦煌学的扩展与进展——四篇敦煌学书序
14
作者 荣新江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29,共6页
文章通过四篇有关敦煌学的书序,对敦煌美术史、佛教文献和图像、胡语文书、敦煌学学术史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回顾,指出这些著作代表了敦煌学的拓展,并根据相关新书的内容,对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 星宿崇拜 十王经 回鹘文文献 伤心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林斯顿收藏的敦煌写本残卷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富学 李吉和 《敦煌学辑刊》 1994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普林斯顿收藏的敦煌写本残卷[美]J·O·布里特著杨富学,李吉和译在盖斯特图书馆(GestLibrary)所获的资料中有83件写本比较贵重。它们大部分为残片,出自中国西北边远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敦煌绿洲。20世纪初... 普林斯顿收藏的敦煌写本残卷[美]J·O·布里特著杨富学,李吉和译在盖斯特图书馆(GestLibrary)所获的资料中有83件写本比较贵重。它们大部分为残片,出自中国西北边远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敦煌绿洲。20世纪初以来,发现于这一伟大佛教中心的写本多为废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坦因 敦煌写本 普林斯顿 大英博物院 图书馆 敦煌艺术研究所 西夏 博物馆 回鹘文文献 伯希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