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回鹘文文献语言研究百年回顾
被引量:1
1
作者
邓浩
杨富学
机构
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
兰州大学历史系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文摘
回鹘文文献语言指的是8至15世纪间用回鹘文书写的书面语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敦煌、 吐鲁番等地回鹘文文献的相继出土,这种“死文字”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已有数千件回鹘文文献得以研 究刊布,为古代回鹘文文献语言的研究提供了最直接、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相继涌现出一大批研究回鹘文献语言的著作,在世纪之交,对这些成果进行回顾与总结,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关键词
敦煌
吐鲁番
回鹘文 文 献语言
回鹘文
Keywords
Dunhuang
Turpan
Uygur Text Language in the Uighur Script
the Uygurs
分类号
H21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回鹘文《五台山赞》及相关问题考释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富学
张艳
机构
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五台山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50-56,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唐宋回鹘史研究"(14AZD06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百年西域佛教研究史>(11&ZD118)
文摘
五台山作为佛教圣地和文殊菩萨道场,备受中原汉族及周边诸族崇拜,回鹘亦复如此。近期,柏林收藏的三件吐鲁番回鹘文写本《五台山赞》残片得到刊布,这是目前所知唯一的《五台山赞》少数民族文字译本,反映了回鹘对五台山和文殊菩萨的崇拜之情,堪称汉文化对回鹘文化产生影响的新证据。
关键词
回 鹘
五台山信仰
文 殊崇拜
回鹘文 《五台山赞》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题名 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续)
被引量:2
3
作者
李经纬
靳尚怡
机构
新疆工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9,共8页
文摘
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续)李经纬,靳尚怡3.兼用后置词有时可单独使用,甚至可以发生形态变化,在句中独立充当句子成分;有时依附于名词或名词性词语之后,并要求所依附的词接加一定的格词尾而充当后置词,这样用的后置同称之为兼用后置同。例如:后来某个时候,为...
关键词
后置词
文 献语言
回鹘文
格形式
李经纬
名词性词语
句子成分
时间名词
说话人
到达那里
分类号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的双功能形式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经纬
靳尚怡
机构
新疆工学院语言教学研究部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9,共9页
关键词
附加成分
文 献语言
回鹘文
形动词
副动词
动名词
双功能
否定形式
动词形式
格附加成分
分类号
H2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回鹘文《罗摩衍那》及其梵语借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周银霞
杨富学
机构
甘肃省委党校
敦煌研究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1,共4页
文摘
《罗摩衍那》是印度著名的两大史诗之一,在古代回鹘人中有所传播,其回鹘文简写本在吐鲁番有所出土,从中不难看出,其故事主干尽管源自印度神话,但并非直接译自梵文本,从其中使用的借词看,应直接译自吐火罗文,同时又参考了于阗文本或藏文本。[作者简介]周银霞(1966—),女,甘肃省定西人,甘肃省委党校讲师,硕士;杨富学(1965—),河南省邓州市人,敦煌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
关键词
回鹘文 写本
印度史诗
借词
吐鲁番
Keywords
Uygur manuscripts
Indian epics
loanword
Turpan
分类号
H21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回鹘文文献语言的数量词(续)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经纬
机构
新疆工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0-25,共6页
文摘
六 特殊数词和纪年法 回鹘文文献语言常用干支纪年,历法中也引用建除十二辰定日之吉凶。干支实际上表示一种顺序关系,又直接音译自汉语,建除十二展与干支纪年法有密切关系。故把它们与纪年法单独列为一项加以叙述。
关键词
回鹘文
文 献语言
建除
干支纪年
十二辰
灯盏油
名量词
动量词
顺序关系
附加成分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回鹘文文献语言的数量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经纬
机构
新疆工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8-12,共5页
文摘
回鹘文文献语言的数词具有不同于其他静词的意义和构词形式,根据其意义和结构可以把它们区分为;基数词、序数词、集合数词、分配数词、约数词和特殊数词。 一、基数词 (一)基数词的分类:为便于叙述。
关键词
回鹘文
文 献语言
构词形式
间接宾语
指代词
直接宾语
附加成分
维吾尔语
独立语
包含关系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
被引量:2
8
作者
耿世民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4-35,共2页
文摘
三、回鹘文写本《金光明最胜王经》回鹘文书名作《altun nglüg yaruqyaltrqlqopda ktrülmi nom iligi tiγ nom bitig》。为俄国突厥学家马洛夫(S、E、Malov)于1910年在甘肃酒泉文殊沟所得,共397叶(794面),现存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支所,另外两叶(四面)为瑞典考古学家别尔格曼(Bergman)
关键词
金光明最胜王经
文 献介绍
东方学研究所
突厥学
苏联科学院
回鹘文
甘肃酒泉
文 殊沟
波罗密多
陀罗尼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论回鹘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森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0-12,共3页
文摘
回鹘文是古代回鹘使用的音素文字。亦称“回纥文”。从唐代至明代(8—15世纪)主要流行于今新疆吐鲁番盆地和中亚楚河流域。 起源与沿革 中国史书上出现的“回纥”、“回鹘”、“畏兀儿”等名称,均为维吾尔的汉译名。回鹘二字始用于唐贞元四年(788)。
关键词
回鹘文
汉译名
突厥语
畏兀儿
新疆吐鲁番
中国史书
三藏法师传
塔塔统阿
高昌馆杂字
二字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读《回鹘文在金帐汗国和中亚的传播》
被引量:2
10
作者
耿世民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维哈柯语言文化系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回鹘文 在金帐汗国和中亚的传播》
匈牙利
Istvan
Vasary
元代
分类号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回鹘文《大白莲社经》一叶残卷研究(4)
被引量:2
11
作者
耿世民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共4页
文摘
写本为残卷。根据存有叶码的残叶来判断,它似为一多达四卷的佛经,在中国的这二叶属第三卷。根据写本的语言特点,我认为该书成书或译成回鹘文在10—11世纪。但根据其字体和正字法特点,此写本则属于较后的13—14世纪。在某些叶的背面左方,用回鹘小字写有abitaki几卷几叶的字样。此外,旁边还用红墨写有五个汉字"大白莲社经"。所以我认为此书应为《大白莲社经》的回鹘文译本。
关键词
回鹘文
大白莲社经
阿弥陀
Keywords
Abtaki
Amitabha
School of Pure land
分类号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三)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世民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43-45,共3页
文摘
七、回鹘文《俱舍论颂注》残卷 现存伦敦大英图书馆,编号为or058212(108),为册子形式,共38叶,其中叶34a(34b为空白)为此残卷,字体为回鹘文草体,文中夹写汉字,残卷内容为对世亲著玄奘译《阿昆达磨俱舍论本颂》第四业品之注释。文字与唐代元晖《俱舍论颂疏》卷十三中有关部分最接近。图版首次发表在斯坦因氏serindia,Ⅱ,p、925。1980年为日本百济康义研究刊布在《印度学佛教学研究》卷二十八第二期中。
关键词
回鹘文
俱舍论
百济康义
达磨
大英图书馆
教学研究
世亲
首次发表
文 献介绍
元晖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二)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世民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8-9,共2页
文摘
五、回鹘文秘宗文献《吉祥轮律仪》残卷 现存伦敦大英图书馆,编号or.8212(109),为书册形式,无封皮,共63叶(126面),1430行,无叶码,纸质粗厚,呈黄褐色,保存良好,无残叶。写本宽5 1/4英寸,高5 3/4英寸。字体为回鹘文半楷书体,清晰可读。其中页1a—58b为一种字体,59a—63b为另一种字体。书中三处用汉字书写“善哉善哉”(46b)“了也”(55b),“善哉了也娑土了也”(58b)。此外,在页5b写有汉字“七”,
关键词
汉字书写
回鹘文
大英图书馆
秘宗
文 献介绍
无叶
毗奈耶
残叶
大方便佛报恩经
法幢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回鹘文文献语言语音系统概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经纬
机构
新疆工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4-42,共9页
文摘
1 元音 1·1 元音的分类 回鹘文文献语言里有八个一般元音音位,即a、i、o、u、θ、ü。这些元音可以根据舌位的高低(口的开闭)、前后和唇形圆展等三个基本条件做如下的区分:
关键词
回鹘文
文 献语言
突厥语
附加成分
现代维吾尔语
舌位
系统概述
长元音
音节结构
波斯语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敦煌出土回鹘文献介绍(续四)
15
作者
耿世民
机构
中央民族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8,6,共3页
文摘
十五、回鹘文《阿毗达磨俱舍论》残卷 现存瑞典斯德歌尔摩民族学博物馆和日本京都有邻馆。共17叶(三十四面),贝叶形式,大小为13.5×47.2cm。纸质硬厚,呈褐色,用回鹘文楷书体写成。文中夹写汉字。译自玄奘的汉文译本。写本似出自敦煌千佛洞,属元代。内十六叶为西北科学考察团瑞典成员别尔格曼在甘肃所得。一叶通过李盛铎购存有邻馆。有邻馆一叶1984年为日本百济康义刊布在《尤谷大学论集》第425号中,其余尚未刊布。
关键词
回鹘文
阿毗达磨
百济康义
俱舍论
敦煌千佛洞
日本京都
西北科学考察团
文 献介绍
入阿毗达磨论
格曼
分类号
H059
[语言文字—语言学]
题名 《回鹘文买卖契约译注》评介
16
作者
续西发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回鹘文
买卖契约
评介
译注
民族语文
古代突厥语
东西方文 明
维吾尔族
分类号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各国收藏的回鹘文文书概况
17
作者
耿世民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维哈柯语言文化系
出处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8-19,共2页
文摘
现存回鹘文文献绝大多数为宗教(主要是佛教)文献,而对研究古代回鹘社会、经济有直接关系的世俗文书则少见。正因为如此,了解和研究回鹘文世俗文书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日本山田信夫教授近年来对收藏在世界各国的回鹘世俗文书原件的调查材料(原文刊于第三届东亚阿尔泰学会会议记录,台北,1970年),对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
关键词
收藏
回鹘文
文 书
概况
Keywords
collection
Huihe language
documents
survey
分类号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回鹘文《玄奘传》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姚淑艳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语文学刊》
2017年第1期136-141,共6页
文摘
回鹘文《玄奘传》译至汉文,汉文本名著《玄奘传》共十卷,详细记录了公元7世纪我国伟大的旅行家、翻译家和佛教大师玄奘的生平事迹。相关回鹘文《玄奘传》研究材料有必要做进一步梳理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分类进行综述:一是对回鹘文《玄奘传》的分卷研究情况,二是对回鹘文《玄奘传》综合研究情况。
关键词
回鹘文
《玄奘传》
研究综述
Keywords
Huihe version
Biography of XuanZang
Reviewed Research
分类号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回鹘文文献中与汉语相关问题的音韵学研究成果概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欧阳荣苑
机构
新疆财经大学中国语言学院
出处
《语言与翻译》
2013年第2期29-32,共4页
文摘
回鹘文佛教文献、文书资料与汉文化、汉语言有着极深的渊源,回鹘文献的汉语音韵学研究,目前成果主要在"对音研究、回鹘文汉字音研究、语言类型学研究和借词研究"四个方面。
关键词
回鹘文
音韵学
对音
Keywords
Uighur script
Chinese Phonology
Hui-Han transcriptions
分类号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
题名 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经纬
靳尚怡
出处
《语言与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6-22,共7页
文摘
回鹘文文献语言的后置词李经纬,靳尚怡1.后置词的特点与分类依附并置身于名词或名同性同语之后,表示所依附的词与其他词之间种种语法意义的词是后置词。例如:(1)(TIVI50)正是由于虔诚之心,才会得到如此果报。(2)(7b,10-13)因为住在那里的僧...
关键词
后置词
文 献语言
回鹘文
格形式
名词性词语
名词使用
李经纬
语气助词
语法意义
民间惯例
分类号
H211.4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