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与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1
作者 齐璐瑶 邢基祥 +5 位作者 王广东 欧阳冰清 冯文涛 楼丽虹 王海阔 雷鸣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7-667,共11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lbumin-corrected anion gap,ACAG)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短期至长期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albumin-corrected anion gap,ACAG)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短期至长期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方法:这项回顾性研究基于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Medical Information Mart for Intensive Care,MIMIC)-Ⅳ,将诊断为AP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成人患者纳入了研究,通过COX回归风险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卡普兰-迈耶(Kaplan-Meier,K-M)生存曲线分析、限制性立方样条以及亚组分析判断ACAG对AP患者死亡结局的预测能力。结果:本研究共入组444例患者,根据入院后28 d的患者死亡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12例)及死亡组(32例),入院后28 d死亡率为7.2%。多因素COX回归显示ACAG是AP患者入院28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HR=1.18;95%CI=1.05~1.32),而在90 d(HR=1.05,95%CI=0.97~1.14),180 d(HR=1.01,95%CI=0.94~1.09)和1年(HR=1.02,95%CI=0.95~1.10)的预后判断能力上,ACAG并不能作为AP患者死亡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ACAG预测28 d死亡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732(95%CI=0.632~0.832),优于AG[AUC=0.665(95%CI=0.550~0.781)]和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AUC=0.655(95%CI=0.550~0.761)],与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score,SOFA)相近[AUC=0.745(95%CI=0.651~0.838)]。根据ROC曲线得出ACAG的最佳界值为21.375。将ACAG以21.375分为高值组与常值组,K-M分析显示ACAG高值患者死亡率高于ACAG常值患者(P<0.001)。亚组分析显示结果稳定。结论:ACAG可作为AP患者入院后28 d全因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其检验效能优于AG及ALB,与SOFA相近,但与AP患者90 d、180 d,1年死亡结局的相关性并不具有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间隙 急性胰腺炎 预后 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降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再入院风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2
作者 陈晓露 刘健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506-1512,共7页
背景目前中草药(CHM)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和干燥综合征(SS)的疗效显著,但是缺少CHM能否降低RA合并SS患者再入院风险的研究。目的探讨CHM降低RA合并SS患者再入院风险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 背景目前中草药(CHM)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和干燥综合征(SS)的疗效显著,但是缺少CHM能否降低RA合并SS患者再入院风险的研究。目的探讨CHM降低RA合并SS患者再入院风险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设计,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中2012-04-19—2021-06-07入院的以RA为第一诊断的患者数据,研究对象均随访至2022年1月。依据患病情况分为RA+SS组和RA组;依据RA+SS组用药情况再分为CHM亚组和非CHM亚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RA+SS再入院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CHM亚组与非CHM亚组再入院比例。结果RA+SS组肝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生率,类风湿因子(RF)水平及抗SS-A抗体(SSA)、抗SS-B抗体(SSB)阳性率高于RA组,再发入院人数多于RA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CHM亚组患者RA+SS再入院风险的HR较低(0.45,95%CI=0.28~0.7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RA+SS组再入院率高于RA组(χ^(2)=56.254,P<0.01);CHM亚组再入院率低于非CHM亚组(χ^(2)=24.020,P=0.019),且RA+SS女性患者中CHM亚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非CHM组(χ^(2)=20.577,P=0.002);>60岁人群中CHM亚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非CHM组(χ^(2)=6.583,P=0.006)。结论RA+SS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HM治疗可降低再入院率,尤其是针对女性患者或者60岁以上的患者,为临床治疗RA+SS患者提供理论研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干燥综合征 中草药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管懋莹 周蕾 +7 位作者 徐蔚杰 朱丽华 封佳莉 黄弦歌 张任 沈倩芸 杨昕 李和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41-2646,共6页
目的:评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2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中医组(n=94)和中西医结合组(n=107... 目的:评价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202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中医组(n=94)和中西医结合组(n=107)。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以评估远期疗效,并对治疗前后实体瘤疗效、免疫功能、血清肿瘤学标志物进行分析以评价其近期疗效,同时观测肝肾功能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中医组及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3个月、33个月,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7个月、12个月。中医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高于中西医结合组,中西医结合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高于中医组(P<0.05)。2组患者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变化的有效率和稳定率均高于无效率(P<0.05)。2组患者治疗后鳞癌抗原(SCC)、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均呈下降趋势(P<0.05)。中医组患者肝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中西医结合组,2组均未发生3~4级的肝功能异常及2级以上肾功能异常。结论:中医药无论是单独维持治疗,还是结合西医治疗,均能够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改善远期疗效,控制局部病灶,稳定免疫功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提高近期疗效,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生存期 近期疗效 远期疗效 安全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对SMILE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影响: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萱 王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3-113,共1页
目的探究SMILE术后残余屈光不正与术前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利用应力-应变指数(SSI)作为评估角膜刚度的指标。在校正了性别、年龄、术前球面等效(SE)和其他相关变量后,采用纵向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 目的探究SMILE术后残余屈光不正与术前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利用应力-应变指数(SSI)作为评估角膜刚度的指标。在校正了性别、年龄、术前球面等效(SE)和其他相关变量后,采用纵向回归分析方法来确定术后残余屈光不正与角膜生物力学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此外,将队列分成两组,以比较具有不同SSI值的角膜残余屈光不正的风险比。将低SSI值定义为“角膜较软”,而其他值则定义为“角膜较硬”。结果共纳入105例(105眼)患者。在所有随访时间点中,观察到较软的角膜与更大的矫正不足相关(较软的角膜:1天:-0.36±0.40 D,1个月:-0.22±0.35 D,3个月:-0.13±0.14 D;较硬的角膜:分别为-0.22±0.33 D,-0.14±0.34 D,-0.05±0.11 D)。校正了相关变量后,每降低0.1个SSI单位,术后屈光度平均出现-0.05 D的欠校正。相比之下,较软的角膜与较硬的角膜相比,术后绝对SE>0 D和≥0.25 D的风险比分别增加了3.81和2.80倍。结论术后残余屈光不正与术前角膜生物力学特性密切相关。角膜硬度较低的患者在接受SMILE手术后,残余屈光不正的风险增加了2~4倍。因此,术前对角膜生物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可以有助于优化手术规划,提高术后屈光结果的可预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生物力学 屈光不正 回顾性队列研究 术后屈光度 可预测性 手术规划 SMILE 相关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肝硬化退伍军人心肺血流动力学与病死率的关系: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杜佳霖 温晓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4-1254,共1页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PoPH)与患者病死率增加相关,可能会限制肝脏疾病的治疗选择。目前缺乏与PoPH心肺血流动力学相关的临床风险连续性的数据。2024年4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系Jose等探讨了肝硬化退伍军人心肺血流动力学与死亡率的关系。
关键词 肺血流动力学 回顾性队列研究 医学系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 临床风险 辛辛那提大学 肝硬化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评估髌骨脱位的可靠性: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6
作者 陈佳晖 马剑雄 +4 位作者 张士雄 王颖 柏豪豪 卢斌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2-32,共1页
目的报告髌骨不稳定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的参数特征,并评估他们在预测髌骨脱位时的可靠性,为选择截骨方式提供可参考的指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连续的髌骨不稳定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下肢血管造影且无髌股关节疾病的人群... 目的报告髌骨不稳定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的参数特征,并评估他们在预测髌骨脱位时的可靠性,为选择截骨方式提供可参考的指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连续的髌骨不稳定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下肢血管造影且无髌股关节疾病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基于下肢CT测量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统计发生过真实性髌骨脱位的病例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曲线下面积评价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的诊断能力,确定测量的临界值。结果观察组的股骨前倾角(21.60±9.0)和TT-TG间距(20.05±4.76)高于对照组(10.59±7.86和15.64±4.58)(P<0.001)。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对髌骨脱位的AUC分别为0.869和0.712,病理阈值分别为18.24°和18.16 mm。股骨前倾角和TT-TG间距的OR值分别为1.185和1.125(P<0.05)。结论股骨前倾角相比TT-TG间距在预测髌骨脱位方面更具有优势。当髌骨脱位患者出现股骨前倾角(>18.24°)和TT-TG间距(>18.16 mm)的病理值时是潜在的截骨手术指征。同时因为后髁角的存在,基于后髁切线测量的股骨前倾角病理阈值比更大。每增加1°的股骨前倾角和1 mm的TT-TG间距会提高18.5%和12.5%的髌骨脱位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前倾角 髌骨脱位 曲线下面积 观察组 回顾性队列研究 CT测量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髌骨不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港市老年HIV/AIDS患者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黄运轩 韦秋宇 +8 位作者 苏景庭 叶力 徐月香 覃春伟 黄颉刚 梁浩 蒋俊俊 覃雄林 梁冰玉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6-432,共7页
目的了解贵港市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择年龄≥50岁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寿... 目的了解贵港市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生存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选择年龄≥50岁的HIV/AI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组别生存时间的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5397例研究对象中,死亡2466例,其中艾滋病相关死亡931例。累计观察164122.77人月,艾滋病相关死亡率为5.67/1000人月。平均生存时间为129.680个月(95%CI:127.513~131.846),确诊后第12、36、60、96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1%、78%、77%、7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汉族、AIDS、以性接触为主的感染途径、低CD4+T细胞水平及未检测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ART)均是影响老年HIV/AIDS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结论贵港市老年HIV/AIDS的生存率低,生存时间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故须针对该类人群的特点,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降低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生存状况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吴娴波 周文 +1 位作者 刘映 陈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36-737,共2页
目的了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比较不同使用方式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4923例Ⅱ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疗程、联合用药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7.9%,术后... 目的了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状况,比较不同使用方式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4923例Ⅱ类切口手术病人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时机、疗程、联合用药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7.9%,术后预防性用药率为79.3%,术前预防性用药率为54.9%,术前预防用药组且术后新增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为36.7%,术前预防组比术前未预防组的医院感染率低(P<0.05);三联以上用药组的发病率(6.6%)高于两种以下用药组(P<0.05);术前用药的开始时间平均为术前35.5h,术后继续疗程平均为4d;不同用药疗程、用药时机的各组间医院感染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目前绝大部分临床医生的抗菌药物预防意识较强,但仍以术后预防为主,且存在术前预防时间偏早、疗程偏长等问题。术前2h给药、术后48h内停药是科学的用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手术病人 抗生素 药物预防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诱导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冯爱芳 王亮 +2 位作者 李静 杨勤玲 张玉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7-871,共5页
目的 近期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较多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本文拟通过临床队列研究来探明COPD是否导致MCI的发生。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12... 目的 近期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较多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本文拟通过临床队列研究来探明COPD是否导致MCI的发生。方法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电子数据库中随机挑选850例认知功能正常的COPD研究人群,年龄在70-90岁之间。首次检查确定基线后,每15个月随访一次,接受症状问询、神经生理检测和心理检测。COPD由呼吸内科医师确诊。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MCI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随访时间3.5-6年,中位随访期为5.5年。850例受检人群中,265例在随访期出现了MCI。COPD显著增加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HR2.12;95%CI:1.36-3.18;P〈0.01)以及其非记忆缺失亚型(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naMCI)的发生风险(HR2.65;95%CI:1.86-3.89;P〈0.01)。Cox多因素分析发现COPD不是MCI总体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记忆缺失亚型(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M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还发现对于长期患有COPD的患者,COPD严重程度与MCI(HR2.52;95%CI:1.97-3.62;P〈0.01)和na-MCI(HR2.07;95%CI:1.67-2.83;P〈0.01)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COPD明显增加了中老年人群MCI(尤其是na-MCI)的发生率,而且COPD严重程度与MCI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COPD是MCI发生的危险因素,早期干预COPD可能预防或延缓MCI的发生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回顾性队列研究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索静脉曲张对男性远期生育力影响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肖敦振 刘子龙 +1 位作者 戚玉才 王素贞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旨在检验精索静脉曲张 (VC)对婚后有生育史的男性远期生育力有无损害作用。10 79对现患不育夫妇中 ,继发不育至少 1年夫妇 79对 ,其中 VC者 (VC组 ) 2 8例 ,精索静脉正常者 (正常组 ) 5 1例。VC组精子参数异常...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旨在检验精索静脉曲张 (VC)对婚后有生育史的男性远期生育力有无损害作用。10 79对现患不育夫妇中 ,继发不育至少 1年夫妇 79对 ,其中 VC者 (VC组 ) 2 8例 ,精索静脉正常者 (正常组 ) 5 1例。VC组精子参数异常发病率为 5 7.1% ,正常组为 2 5 .5 % ,具有显著性差异。经 L ogistic回归分析 ,控制混杂因素 ,校正RR为 1.84(P<0 .0 5 ) ,95 % CI为 1.1~ 3.1。与正常组相比 ,VC组少精子症发病率较高 (2 8.5 7%对 7.84% ) (P<0 .0 5 ) ,睾丸质地异常者较多 (4 2 .86 %对 3.92 % ) (P<0 .0 0 1)。研究结果提示 VC可引起生育能力进行性下降 ,原有生育能力的 VC男性并不预示能抵御 VC对睾丸生精功能的损害。VC男性应早期检查 ,必要时应行预防性手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能力丧失 继发不育 精索静脉曲张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兰波 蔡昕添 顾小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究中国人群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有211833名参与者被纳入研究,并在5年内完成至少2次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目的:探究中国人群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有211833名参与者被纳入研究,并在5年内完成至少2次随访。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以评估连续性变量TG及TG三分组与T2DM风险之间的独立关系,对潜在的混杂因素进行校准。本研究使用广义加性模型来识别其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并采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原理通过递归实验自动计算阈值效应的临界点。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中调整各种可能存在影响的因素后,显示TG可作为T2DM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HR=1.20,95%CI=1.15~1.24,P<0.001)。TG与T2DM发病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用分段线性回归模型计算TG的拐点为1.27 mmol/L(对数似然比检验P<0.001)。在临界点左侧,TG与T2DM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HR=2.30,95%CI=1.89~2.79,P<0.001)。在临界点右侧,TG与T2DM发病风险的关系趋于饱和(HR=1.08,95%CI=1.03~1.13,P<0.001)。结论:中国人群中TG可作为T2DM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且TG水平与T2DM事件发生存在非线性关系与阈值饱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顾性队列研究 甘油三酯 2型糖尿病 非线性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利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小钦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临床病例资源丰富,但往往存在基线资料不全、非随机分组导致混杂因素多、失访率高等问题,限制了临床医生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研究。采用限制、配对、分层、多因素分析、倾向性评分等多种方法可以克服已有临床病例资料的固有缺陷,从而得出... 临床病例资源丰富,但往往存在基线资料不全、非随机分组导致混杂因素多、失访率高等问题,限制了临床医生利用这些数据开展研究。采用限制、配对、分层、多因素分析、倾向性评分等多种方法可以克服已有临床病例资料的固有缺陷,从而得出可靠结论。本文从队列研究的设计、分析、论文撰写等方面阐述如何进行高质量的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回顾性队列研究 混杂因素 倾向性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院住院病人感染危险因素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进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采用发病密度指标来描述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强度,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暴露组的发病密度差异性,多因素分析采... 目的采用发病密度指标来描述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强度,探讨医院感染发生的常见部位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住院病人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暴露组的发病密度差异性,多因素分析采用Poisson回归。结果 2012年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3.57%,发病密度为4.49/1000人日,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糖尿病(IDR=3.35)、泌尿道插管(IDR=2.59)及使用呼吸机(IDR=1.42)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好发于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应加强糖尿病患者住院规范管理,高度重视泌尿道插管术后护理,规范使用呼吸机,减少住院时间,达到控制住院病人感染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发病密度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纠正0~2岁生长发育规律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4
作者 韩俊彦 严卫丽 +2 位作者 姜袁 李云 张越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6-6,共1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纠正年龄2岁以内生长模式,并与WHO 2006年标准进行比较,比较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及大于胎龄儿(LGA)生长模式差异。方法:研究纳入闵行区妇幼保健院2008~2016年早产儿随访数据,早产儿分别于生后纠正胎龄4个... 目的:探讨早产儿纠正年龄2岁以内生长模式,并与WHO 2006年标准进行比较,比较小于胎龄儿(SGA)、适于胎龄儿(AGA)及大于胎龄儿(LGA)生长模式差异。方法:研究纳入闵行区妇幼保健院2008~2016年早产儿随访数据,早产儿分别于生后纠正胎龄4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进行随访,并进行体重、身长、头围等体格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SGA AGA 回顾性队列研究 小于胎龄儿 生长发育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5例湖北地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药物治疗与预后的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秦泠曦 吕文亮 +14 位作者 杨旻 肖勇 李昊 孙勤国 魏力 何东初 李绪贵 曾勇 费新应 黄超群 曾江琴 向阳 徐晓惠 张思依 王仁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5,共7页
目的回顾湖北地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方法此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湖北省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黄石市共计8家定点医院2020年1月2日-2020年3月14日入院确诊的... 目的回顾湖北地区重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手段的有效性。方法此项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湖北省武汉市、鄂州市、黄冈市、黄石市共计8家定点医院2020年1月2日-2020年3月14日入院确诊的6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收集患者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清洗、审核及统一标准,并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组疗效差异。主要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64.4%)与中药组、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西药组比较,患者病死率(5.0%)、不良事件发生率(3.4%)、核酸未转阴人数占比(2.0%)较低,治疗后淋巴细胞绝对值、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改善情况较佳(P<0.05)。中药组病死率(0.0%)、不良事件发生率(4.8%)与核酸未转阴人数占比(4.8%)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47.6%)低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核酸转阴天数(M=2.0)较西药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5.0%)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结局评价指标上未见显著优势(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校正3组基线水平,以治愈为治疗结局评价指标,校正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中药、西药组疗效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缩短退热时间,有助于核酸转阴及缩短转阴时间,并对淋巴细胞减少及转氨酶升高起到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冬病夏治方案预防肺气虚证患者呼吸道感染效果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晔 温世春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3期1896-1901,共6页
目的:探索三伏贴联合口服不同中药的冬病夏治方案对预防肺气虚证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7月16日至2022年8月25日在国药同煤总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肺气虚证患者15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26例未接受冬病... 目的:探索三伏贴联合口服不同中药的冬病夏治方案对预防肺气虚证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22年7月16日至2022年8月25日在国药同煤总医院中医科就诊的肺气虚证患者15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526例未接受冬病夏治疗法,设为D组。1058例接受了冬病夏治疗法,其中546例接受三伏贴+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汤剂治疗,设为A组;261例接受三伏贴+玉屏风胶囊治疗,设为B组;251例接受三伏贴+芪参补气胶囊治疗,设为C组。通过面对面问卷和(或)电话微信沟通,搜集其基本人口学资料,西医诊断,冬病夏治前西医疾病严重程度指标,所接受的冬病夏治方案,冬病夏治前后免疫炎症指标,在2022年10月9日至2023年3月27日期间是否发生呼吸道感染、是否住院、是否死亡,以评估接受不同的冬病夏治方案是否能显著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住院风险、死亡风险。结果:共收集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15例,其中肺功能Ⅰ级384例、肺功能Ⅱ级505例、肺功能Ⅲ级426例;支气管哮喘269例。与D组比较,A、B、C 3组冬季呼吸道感染风险均显著降低,风险降低分别为:A组17.1%(RR=0.175,95%CI为0.110~0.279,P=0.000)、B组3.8%(RR=0.523,95%CI为0.284~0.963,P=0.035)、C组22.1%(RR=0.134,95%CI为0.081~0.221,P=0.000)。其中A组与C组的感染风险降低相当(P>0.05),并分别显著优于B组(均P<0.05)。A、B、C 3组的住院率和免疫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D组(均P<0.05),其中A组的免疫炎症指标改善情况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C组又显著优于B组(均P<0.05)。共3例患者出现与三伏贴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没有患者发生与口服汤剂或中成药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三伏贴与口服中药联合进行冬病夏治疗法,特别是联合汤药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或芪参补气胶囊,可显著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减少住院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虚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支气管哮喘 冬病夏治 三伏贴 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玉屏风胶囊 芪参补气胶囊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耐多药结核病大样本、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研讨会在上海顺利举办 被引量:1
17
作者 范琳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2期1288-1288,共1页
耐多药结核病由于治疗疗程长、花费高、治愈率低,且患者依从性差、耐受性低,无论对于患者、负责治疗的医务人员还是管理者均具有很大的挑战。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人群基数庞大,样本量大、患者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缺乏人力、物力、时间及... 耐多药结核病由于治疗疗程长、花费高、治愈率低,且患者依从性差、耐受性低,无论对于患者、负责治疗的医务人员还是管理者均具有很大的挑战。我国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人群基数庞大,样本量大、患者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缺乏人力、物力、时间及研究经费的支持,普遍存在患者治疗随访的信息流失量大,国际期刊的研究缺乏来自中国临床一线耐多药结核病第一手大样本的治疗资料等现状。面对这一困境,由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中国医促会结核病防治分会牵头的"全国耐多药结核病大样本、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于2020年1月11日在上海启动,2020年11月21日完成第二次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病 回顾性队列研究 结核病防治 治疗随访 治疗疗程 患者依从性 国际期刊 上海市肺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相关宫颈腺癌与非人乳头瘤相关宫颈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及预后研究
18
作者 张树静 孙立新 曹雨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758-1764,1772,共8页
背景宫颈腺癌中大部分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只有10%~15%与HPV感染无关,然而HPV相关宫颈腺癌(HPVA)与非HPV相关宫颈腺癌(HPVI)的比较性研究较少,且尚少有研究探讨宫颈腺癌的预后高危因素。目的探讨HPVA与HPV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 背景宫颈腺癌中大部分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只有10%~15%与HPV感染无关,然而HPV相关宫颈腺癌(HPVA)与非HPV相关宫颈腺癌(HPVI)的比较性研究较少,且尚少有研究探讨宫颈腺癌的预后高危因素。目的探讨HPVA与HPVI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1年9月山西省肿瘤医院妇瘤科诊治的宫颈腺癌病例227例,其中HPVI 47例(20.7%),HPVA 180例(79.3%)。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3-09-30。记录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发病年龄≥50岁、肿瘤最大径≥4 cm、HPVI、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Ⅳ期、宫颈浸润深度≥1/2、淋巴结转移、脉管内癌栓、神经侵犯、宫体受侵及卵巢转移者复发转移率、死亡率较高(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HR=1.056,95%CI=1.021~1.091)、肿瘤最大径(HR=1.266,95%CI=1.006~1.594)、病理类型(HR=2.060,95%CI=1.073~3.956)、脉管内癌栓(HR=4.986,95%CI=2.478~10.032)、神经侵犯(HR=5.632,95%CI=2.159~14.687)为宫颈腺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发病年龄(HR=1.056,95%CI=1.021~1.093)、肿瘤最大径(HR=4.147,95%CI=1.384~12.424)、病理类型(HR=4.371,95%CI=1.602~11.925)、FIGO分期(HR=1.748,95%CI=1.057~2.889)、脉管内癌栓(HR=8.054,95%CI=3.905~16.608)及神经侵犯(HR=3.842,95%CI=1.147~12.872)是宫颈腺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HPVI与HPVA相比,有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应加强对宫颈腺癌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HP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HPV相关宫颈腺癌 非HPV相关宫颈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回顾性队列研究 影响因素分析 山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森 赵华新 +6 位作者 葛许华 马乐 金花 谢木金 普珍 白朝辉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24-2730,共7页
背景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肠癌患者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管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干预对结直肠癌... 背景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术后肠癌患者需要面对许多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术后管理极为重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于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普外科出院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术后干预方式,将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和联合管理组(n=36),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术后干预,联合管理组遵循构建的慢病一体化路径进行联合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实验室指标、复发转移、死亡、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焦虑情况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和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癌胚抗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1);术后3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术后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5.6%vs.22.5%,χ^(2)=4.395,P=0.036);此外,在术后3个月和6个月,联合管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0 vs.16.2%,χ^(2)=3.981,P=0.046;5.6%vs.25.0%,χ^(2)=5.388,P=0.020)。但两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的死亡率方面差异不具有显著性(2.8%vs.7.5%,χ^(2)=0.165,P=0.685)。在患者术后6个月和1年的生命质量评分中,联合管理组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焦虑评分中,联合管理组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医院-社区-患者慢病管理一体化路径能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结直肠癌的复发和转移,提高生命质量并改善焦虑症状,对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后管理 慢病管理 一体化路径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HIV/AIDS病例全因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东升 郑维斌 +1 位作者 杨家芳 李艳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4-378,共5页
目的研究1990—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病例全因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哨点监测... 目的研究1990—2012年云南省保山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艾滋病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艾滋病)病例全因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哨点监测、重点人群筛查、自愿咨询检测、常规筛查方法等获得1990—2012年现住址为保山市的HIV/AIDS病例相关资料,收集其全因死亡相关信息,计算全因死亡率和累积生存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其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有4275例HIV/AIDS病例纳入分析,男性占58.62%,30~44年龄段占41.94%,汉族占91.58%,农民占74.27%,已婚有配偶占66.69%,初中文化程度占41.36%。研究对象累计观察14054.21人年,全因死亡987人,死亡率为7.02/100人年。死亡率在1990—2004年间总体呈上升趋势,自2005年起开始持续下降。研究对象自从报告为HIV感染至研究结束时平均生存时间为10.57年,中位生存时间为11.11年,其中,曾接受或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7.02年,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6.41年,中位生存时间为5.58年。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发病时年龄、首次检测报告HIV阳性的第1次CD4计数、可能感染HIV的途径、抗病毒治疗、病程处于HIV阶段样本来源对HIV/AIDS病例的死亡和生存状态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有效地降低了保山市HIV/AIDS病例的全因死亡率,今后需进一步扩大抗病毒治疗人群覆盖面,但应基于HIV/AIDS病例的人口学特征加以分类治疗管理,最终减少HI、yAIDS病例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病例 全因死亡率 影响因素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