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的阶段回采顺序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玉学 程宏 杨天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26,共3页
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矾山磷矿为载体,就2个阶段不同回采顺序下顶板的应力、位移等特性进行了模拟。采用阶段下向回采时采场和围岩处的应力值要小于阶段上向回采时的应力值,有利于采场的稳定性。采用下向阶段回采的方式时,上阶段... 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矾山磷矿为载体,就2个阶段不同回采顺序下顶板的应力、位移等特性进行了模拟。采用阶段下向回采时采场和围岩处的应力值要小于阶段上向回采时的应力值,有利于采场的稳定性。采用下向阶段回采的方式时,上阶段的充填体在本阶段回采过程中充当了上覆岩层变形的缓冲体,限制了变形的充分发展,减小了上覆岩层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回采顺序 顶板沉降 FLAC3D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倾斜煤层区段煤柱合理宽度留设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胥克俊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6-70,共5页
针对红一煤矿4#煤层区段煤柱宽度留设问题,应用UDEC数值计算手段展开研究。分析了应力集中系数对于区段煤柱宽度的影响,研究显示应力集中系数可以作为判断煤柱稳定性的重要参考;通过对巷道掘进期间不同宽度煤柱下,巷道和两巷围岩应力分... 针对红一煤矿4#煤层区段煤柱宽度留设问题,应用UDEC数值计算手段展开研究。分析了应力集中系数对于区段煤柱宽度的影响,研究显示应力集中系数可以作为判断煤柱稳定性的重要参考;通过对巷道掘进期间不同宽度煤柱下,巷道和两巷围岩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掌握了巷道布置过程中煤柱及两巷应力分布规律,提出最优宽度值;并以回采过程中煤柱及下区段回风平巷围岩应力变化为依据对提出的最优宽度进行验证,最终确定合理的区段煤柱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段煤柱 煤柱宽度 数值计算 应力集中系数 回采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硬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支架分段调阻煤壁弱化研究
3
作者 吉磊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0,共6页
不同回采阶段作用于煤壁-支架上的载荷变化较大,煤壁低效截割是支架阻力与回采阶段不匹配、矿山压力不能有效破煤的结果。支架分段调阻技术在满足不同回采阶段(周期来压前、正常回采、周期来压后)顶板安全控制的要求下,调整支架工作阻... 不同回采阶段作用于煤壁-支架上的载荷变化较大,煤壁低效截割是支架阻力与回采阶段不匹配、矿山压力不能有效破煤的结果。支架分段调阻技术在满足不同回采阶段(周期来压前、正常回采、周期来压后)顶板安全控制的要求下,调整支架工作阻力改变煤壁上的载荷用于压裂破煤,能有效解决厚硬煤壁弱化的难题。以杨伙盘煤矿1102综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研究了与回采阶段匹配的厚硬煤层支架分段调阻技术。模拟分析结果表明:(1)在工作面正常回采阶段和来压阶段,煤壁测线上各点支承压力峰值、影响范围随液压支架初撑力增大而减小;相同支架初撑力作用下,来压阶段煤壁上支承压力峰值和影响范围均大于正常回采阶段。(2)当液压支架初撑力由2 000 kN增至8 000 kN时,煤壁水平位移值在来压阶段减小了17 mm,在正常回采阶段减小了7.5 mm,说明降低支架初撑力有利于坚硬煤壁弱化。(3)不同回采阶段,围岩塑性区的破坏程度随液压支架初撑力的增加而降低,说明煤壁破坏程度减小。(4)正常回采阶段支架阻力为6 000~8 000 kN、周期来压后支架阻力为4 000~6 000 kN、周期来压前支架阻力大于8 000 kN,可以保证顶板安全和厚硬煤壁高效截割。现场应用表明:(1)液压支架在115个工作循环中增阻状态占统计循环数的64.8%(1次增阻型占75.50%,2次增阻为20.16%,多次增阻为4.34%);支架活柱伸缩量在0~3%的比率为90%,说明现场生产中液压支架运转和控顶能力良好。(2)分段调整液压支架工作支护阻力后,在有效控顶前提下,采煤机平均割煤时间降低至1.8 h,降低了21.7%,有效实现煤壁弱化,提高了割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坚硬厚煤层 大采高综采 回采阶段 支架阻力分段调整 煤壁弱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