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电厂回转式空预器的堵塞调研及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海玲 姬鄂豫 +1 位作者 姚杰新 朱元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5-199,共5页
详细调研了火电厂空预器发生堵塞的各种原因,认定空预器内生成硫酸氢铵是重要原因。进一步讨论了导致空预器入口SO3浓度高的因素,发现硫酸氢铵的生成速率与SO3浓度呈正比;提出了解决空预器堵塞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空预器入口SO3浓度,即在... 详细调研了火电厂空预器发生堵塞的各种原因,认定空预器内生成硫酸氢铵是重要原因。进一步讨论了导致空预器入口SO3浓度高的因素,发现硫酸氢铵的生成速率与SO3浓度呈正比;提出了解决空预器堵塞最好的办法是降低空预器入口SO3浓度,即在空预器入口或SCR出口等处喷射碳酸钠或注入其他碱性吸附剂来降低空预器入口SO3浓度,指出此方法中核心技术是喷射系统。对于已经堵塞的空预器,提出采用化学清洗方法来提高清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堵塞 硫酸氢铵 化学清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式空预器传热性能的近似分析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包德梅 徐治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131-137,共7页
基于当量长度与当量周期的概念,提出了回转式空预器稳态温度分布的近似解析方法.这种方法将换热器分成几个区域进行计算,得出回转式空预器准稳态运行时的金属、烟气、空气的温度分布,从而可以确定空预器开始积灰腐蚀的位置.本方法... 基于当量长度与当量周期的概念,提出了回转式空预器稳态温度分布的近似解析方法.这种方法将换热器分成几个区域进行计算,得出回转式空预器准稳态运行时的金属、烟气、空气的温度分布,从而可以确定空预器开始积灰腐蚀的位置.本方法适用于当量周期较小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电站 锅炉 传热 近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350MW机组回转式空预器密封改造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菁 《江苏电机工程》 2011年第2期72-75,共4页
依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机理,对利港电厂4号机组空预器密封进行改造。介绍了降低空预器漏风的基本措施,分析了4号锅炉空预器改造的可行性,给出4号炉空预器改造及运行情况。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漏风率 三向密封 柔性密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效能-传热单元数的回转式空预器换热性能计算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杨 井新经 +3 位作者 王宏武 周元祥 张奔 罗树林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76,共4页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预器)换热效率计算,提出了一种不需要烟风流量热容比修正曲线的近似方法,烟风流量热容比修正曲线在PTC 4.3的空预器效率计算中是必须的,但又是难以得到的。本方法以效能-传热单元数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大量的、...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预器)换热效率计算,提出了一种不需要烟风流量热容比修正曲线的近似方法,烟风流量热容比修正曲线在PTC 4.3的空预器效率计算中是必须的,但又是难以得到的。本方法以效能-传热单元数原理为基础,通过分析大量的、涵盖多种煤质和多种容量的锅炉空预器设计参数,得到不同传热单元数下的空预器效能和烟风流量热容比的关系,进而建立了空预器换热效率的计算模型。以某机组的空预器改造为例,采用该模型计算了空预器换热效率,得到的结果较为准确,与设计值和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效率 模型 烟风流量 热容比 传热单元数 锅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径向密封数值分析及监测 被引量:14
5
作者 吕太 翟博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为实时掌握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预器)的径向漏风情况,运用CFD软件建立了空预器传热的三维模型。该模型研究了空预器蓄热体上的温度分布和热传递,通过分析空预器漏风对烟气温度和CO2比例的影响,监测径向密封气密性,并在某300 MW机组实际... 为实时掌握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预器)的径向漏风情况,运用CFD软件建立了空预器传热的三维模型。该模型研究了空预器蓄热体上的温度分布和热传递,通过分析空预器漏风对烟气温度和CO2比例的影响,监测径向密封气密性,并在某300 MW机组实际测试中验证了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密封 径向漏风 温度分布 蓄热式热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变频-工频同步切换控制器 被引量:4
6
作者 赵跃 张伊辉 郑岗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1-74,共4页
大容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变频-工频切换瞬间,常因电源相位不一致引发过电流冲击而导致切换失败。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基于锁相环技术的变频-工频同步切换控制装置。将变频器作为压控振荡器(VCO);采用高性能的C8051F单片机作为主... 大容量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在变频-工频切换瞬间,常因电源相位不一致引发过电流冲击而导致切换失败。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开发了基于锁相环技术的变频-工频同步切换控制装置。将变频器作为压控振荡器(VCO);采用高性能的C8051F单片机作为主控制器,通过其内部集成的高速AD、DA转换器采集变频、工频电压信号,利用软件锁相技术,经数字运算进行鉴相和锁相控制,实现变频与工频之间的相位锁定。实际运行证明,该同步切换装置锁相快速、准确,稳态相位误差小于±7,°切换电流小于1.5倍电机额定值,实现了空气预热器变频-工频的无扰切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变频-工频同步切换 锁相环技术 C8051F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补偿密封结构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杜佳桥 王少华 +1 位作者 邓杨扬 张明尧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7-241,246,共6页
通过分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确定转子热端和冷端温差较大(超过250℃)是造成空预器漏风的主要原因。在大温差作用下转子发生"蘑菇状"热变形导致热端间隙变大,漏风量激增。以某600MW发电机组三分仓回转式空预器... 通过分析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确定转子热端和冷端温差较大(超过250℃)是造成空预器漏风的主要原因。在大温差作用下转子发生"蘑菇状"热变形导致热端间隙变大,漏风量激增。以某600MW发电机组三分仓回转式空预器为研究对象,在ANSYS中建立空预器仿真模型,对转子进行瞬态热分析,得到了转子在温度场和自重作用下的变形量。分析了柔性密封片和热补偿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热补偿密封装置的核心—热补偿金属结构。设计了一种可以自适应转子变形量的复合型柔性密封装置,可使漏风率维持在4%以下。研究了热双金属尺寸对其变形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密封装置 有限元仿真 热双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烟风系统空气预热器漏风治理与节能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金生祥 何奇善 +1 位作者 李前宇 韦红旗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2-135,140,共5页
运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对某火电厂烟风系统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预器)进行漏风治理和密封改造,与常规漏风治理措施相比进一步降低了空预器漏风率,在机组高负荷下空预器平均漏风率由8.350%降至4.045%,同时使供电煤耗下降约0.71g/(k... 运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对某火电厂烟风系统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预器)进行漏风治理和密封改造,与常规漏风治理措施相比进一步降低了空预器漏风率,在机组高负荷下空预器平均漏风率由8.350%降至4.045%,同时使供电煤耗下降约0.71g/(kW·h),引风机和一次风机电机功率平均下降12.2%和18.85%,引风机节电率达到12.15%,一次风机节电率达到19.51%,按0.373元/(kW·h)计算,空预器漏风改造每年能节约电费227.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漏风率 柔性接触式密封 供电煤耗 节电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型搪瓷蓄热元件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实验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建强 顾兴鹏 危日光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44-48,共5页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预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和所用蓄热元件的类型密切相关。搭建了回转式空预器蓄热元件传热与流动特性实验台,并通过周期性的风门切换,使得冷、热风交替冲刷蓄热元件,模拟回转式空预器的非稳态换热过程。通过实验研究N...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空预器)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和所用蓄热元件的类型密切相关。搭建了回转式空预器蓄热元件传热与流动特性实验台,并通过周期性的风门切换,使得冷、热风交替冲刷蓄热元件,模拟回转式空预器的非稳态换热过程。通过实验研究NF型搪瓷蓄热元件不同雷诺数下的努塞尔数、压降以及阻力系数的变化规律,得出其传热和流动特性的拟合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搪瓷蓄热元件 传热特性 流动特性 拟合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扰流孔波纹板的传热和阻力特性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风良 孙志坚 +2 位作者 李鹏程 顾金芳 胡亚才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2-1248,共7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DU-1(双皱纹型)波纹板通道内不同Re数下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压力场,提出在DU-1板上开圆形扰流孔以增强传热效果.针对波纹通道内波纹板和定位板与空气层传热接触面积的不同,拓展了单吹技术数学模型.考虑扰流孔孔径...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DU-1(双皱纹型)波纹板通道内不同Re数下的温度场、速度场以及压力场,提出在DU-1板上开圆形扰流孔以增强传热效果.针对波纹通道内波纹板和定位板与空气层传热接触面积的不同,拓展了单吹技术数学模型.考虑扰流孔孔径、间距、位置以及排列方式4种影响因素,利用正交实验法对开扰流孔后DU-1板的传热和阻力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分析4种因素的影响规律.利用综合平衡分析法得出提高DU-1板传热效果和降低流动阻力的最佳水平组合.通过试验验证发现,该带扰流孔DU-1波纹板相对于无扰流孔时传热特性增加19.87%,流动阻力减少2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式空预器 波纹板 扰流孔 单吹技术(STB) 传热和阻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