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路热管工作温度的控制方式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帆 董德平 刘成志 《航天器工程》 2010年第2期40-45,共6页
对比传统直热管,回路热管具有启动迅速、传输距离远、热量大、温差小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如在航天器热控、电子元器件散热等场合,又会对回路热管工作温度的精确控制能力又提出新要求。对此要求,文章主要介绍几种目前已经使用以及研... 对比传统直热管,回路热管具有启动迅速、传输距离远、热量大、温差小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如在航天器热控、电子元器件散热等场合,又会对回路热管工作温度的精确控制能力又提出新要求。对此要求,文章主要介绍几种目前已经使用以及研发中的回路热管工作温度的主动控制方式,并且比较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回路热管 先进回路热管 温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路热管反应器传热性能的研究及其工业应用
2
作者 王志亮 张红 庄骏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5-49,共5页
将热管技术与反应器耦合,开发了高效节能的回路热管反应器。研究了回路热管蒸发段的启动性能、热管内工作介质的汽液两相流流动状态以及热管蒸发段在填充床内的流动传热性能,获得了强化热管传热和改善填充床温度分布的工艺条件,以及填... 将热管技术与反应器耦合,开发了高效节能的回路热管反应器。研究了回路热管蒸发段的启动性能、热管内工作介质的汽液两相流流动状态以及热管蒸发段在填充床内的流动传热性能,获得了强化热管传热和改善填充床温度分布的工艺条件,以及填充床对热管外壁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关联式。回路热管固定床反应器已经成功应用于合成甲基叔丁基醚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反应器 蛇形回路热管 传热 甲基叔丁基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小型数据中心散热用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3
作者 马国远 魏川铖 +1 位作者 张双 周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9-445,共7页
由于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具有低耗能、高能效比(EER)的特点,为了将该机组更好地应用于小型数据中心,对某小型数据中心散热用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拟合出其换热特性曲线,并通过拟合曲线对其进行节能性分析.分析... 由于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具有低耗能、高能效比(EER)的特点,为了将该机组更好地应用于小型数据中心,对某小型数据中心散热用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拟合出其换热特性曲线,并通过拟合曲线对其进行节能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过渡季节及冬季,当室外温度低于15℃时,采用氟泵系统对数据中心机房进行散热能满足室内负荷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与之前的采用空调散热相比节省电能至少达到36.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散热 泵驱动回路热管 换热特性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机房自然冷却用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张双 马国远 +1 位作者 周峰 樊旭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5-150,共6页
设计了一种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用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并介绍该机组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研制的样机搭建实验系统并较全面地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室内外温差为10℃时,机组能效比COP为5.88;当室内外温差为18℃时,机组COP可达10.41... 设计了一种数据中心自然冷却用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并介绍该机组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研制的样机搭建实验系统并较全面地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室内外温差为10℃时,机组能效比COP为5.88;当室内外温差为18℃时,机组COP可达10.41;当系统质量流量在一定范围变化时,即工质气化率在2%~50%范围内,机组换热量没有显著变化,且换热量与室内外温差近似呈线性关系;同时系统阻力越大,蒸发器进出口温差越大,显热换热量所占比例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节能 回路热管 自然冷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气泡泵效应重力辅助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韩晓红 闵旭伟 +3 位作者 李鹏 张玉佳 陈光明 王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14,共6页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及微型化,为了满足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气泡泵效应重力辅助回路热管,并对其传热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加热功率为21~646W,对应热流密度范围为1.67~51.4W/cm2,采用去离子水为工... 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提高及微型化,为了满足高热流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需求,提出了一种利用气泡泵效应重力辅助回路热管,并对其传热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实验中加热功率为21~646W,对应热流密度范围为1.67~51.4W/cm2,采用去离子水为工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气泡泵效应虽然会增大传输过程的传输热阻,但却能有效增强蒸发腔内扰流,进而增强换热,提高临界换热热流密度;加热功率为646 W时,最小热阻为0.11℃/W;对于本装置,存在一个最佳充液高度,通过观察实验流型图可知,当上升管内为环状流时,充液高度比较合理;蒸发段热阻始终占据总热阻主要部分.研究工作为其在芯片冷却领域的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泵效应 回路热管 热阻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照明用大功率LED的回路热管的测试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美静 鲁祥友 华泽钊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43,共5页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点,将成为一种新型固体照明器件,但由于功率大,导致LED芯片结点温度升高,而直接影响着LED的出光效率、峰值波长、器件寿命等,因此解决LED的散热成了近年来大功率LED发展照明...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点,将成为一种新型固体照明器件,但由于功率大,导致LED芯片结点温度升高,而直接影响着LED的出光效率、峰值波长、器件寿命等,因此解决LED的散热成了近年来大功率LED发展照明用的首要问题。探讨了一种用于冷却照明用大功率LED的平板式回路热管散热器。研究表明,在输入功率从5W增加到20W时,热管启动时间从30分钟降低到10分钟左右;在输入功率20W时,模拟LED芯片结点温度稳定地控制在60℃左右,在输入功率30W时,热管热阻0.48K/W,相对于以往LED金属散热体,热阻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大功率LED 回路热管 结点温度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回路热管应用于农村通信基站散热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鲁祥友 肖乐乐 +2 位作者 鲁飞 唐景春 林媛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62,12,共6页
农村通信基站的能耗已逐年上升,夏热冬冷地区如何利用自然冷源来代替基站空调成为当前农村通信基站节能减排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农村通信基站散热的铜/甲醇回路热管(LHP)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不同充... 农村通信基站的能耗已逐年上升,夏热冬冷地区如何利用自然冷源来代替基站空调成为当前农村通信基站节能减排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农村通信基站散热的铜/甲醇回路热管(LHP)装置,试验研究了不同布置方式、不同充液率以及不同空气流速下LHP的换热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LHP蒸发端布置在机柜3/4处,能有效降低机柜整体散热量,满足基站运行温度30℃界限,同时能优化LHP启动特性和基站换热特性;保证热管运行在最优工况下,热管充液率应为50%;为了提高LHP换热效率,机械送风风速维持在3~5 m/s,能满足LHP换热要求,并且降低了风机能耗;当机柜的设备散热功率为1 k W的时候,热阻达到了0.008 K/W左右,表明回路热管系统运用在基站散热具有良好的传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LHP) 基站 热阻 充液率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温区重力辅助深冷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莫青 梁惊涛 +1 位作者 蔡京辉 周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给出了液氮温区重力辅助深冷回路热管结构设计方案,建立了实验系统,对其启动特性和工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深冷回路热管以高纯氮作为工作液体,工作温区为 90K^126K。实验结果表明,深冷回路热管能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启动,在气体管线高于... 给出了液氮温区重力辅助深冷回路热管结构设计方案,建立了实验系统,对其启动特性和工作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深冷回路热管以高纯氮作为工作液体,工作温区为 90K^126K。实验结果表明,深冷回路热管能在重力作用下快速启动,在气体管线高于液体管线 20mm的情况下,最大可传送的功率为 11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集成技术 深冷回路热管 多孔吸液芯 液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槽道热管在加快低温回路热管主蒸发器降温过程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莫青 蔡京辉 +1 位作者 梁惊涛 周远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17,共4页
介绍液氮温区低温回路热管结构设计的1种方案。首次采用槽道热管作为低温回路热管的次蒸发器,并对其在加快主蒸发器降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尽的实验研究。这种次蒸发器的结构简单,并使低温回路热管的整体设计变得简易。实验表明,经过... 介绍液氮温区低温回路热管结构设计的1种方案。首次采用槽道热管作为低温回路热管的次蒸发器,并对其在加快主蒸发器降温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详尽的实验研究。这种次蒸发器的结构简单,并使低温回路热管的整体设计变得简易。实验表明,经过合理的阻力设计,槽道热管形式的次蒸发器能起到加快主蒸发器降温的作用,为研究低温回路热管的传热特性提供了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回路热管 次蒸发器 槽道热管 高纯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驱动回路热管能量回收装置的工作特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马国远 段未 周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95-1101,共7页
为了有效利用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排风的能量,降低新风处理能耗,设计出一种泵驱动回路热管能量回收装置.搭建实验系统,讨论该装置在8种运行工况、3种不同工质下的工作特性,分析工况和工质对其换热量、温度效率和性能系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 为了有效利用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排风的能量,降低新风处理能耗,设计出一种泵驱动回路热管能量回收装置.搭建实验系统,讨论该装置在8种运行工况、3种不同工质下的工作特性,分析工况和工质对其换热量、温度效率和性能系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公共建筑换气能量回收的要求,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室内外温差增大对其换热量和性能系数有利,对温度效率不利.该装置夏季工况的性能系数可达11.07,冬季工况的性能系数可达23.82;以R32为工质时,该装置的性能优于R22和R15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驱动回路热管 能量回收 换热量 温度效率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路热管性能的地面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红星 林贵平 +1 位作者 曹剑峰 侯增祺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8-472,483,共6页
一倍重力条件下,通过一系列地面实验研究了回路热管的运行机理、温度控制及其传热特性。给出了回路热管温度分布及其随传热功率的变化曲线图。对回路热管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数据描述了工作温度随传热功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 一倍重力条件下,通过一系列地面实验研究了回路热管的运行机理、温度控制及其传热特性。给出了回路热管温度分布及其随传热功率的变化曲线图。对回路热管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实验数据描述了工作温度随传热功率的变化规律并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回路热管热导随传热功率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有两个因素影响系统总热导变化——冷凝器有效冷凝面积(积极因素)和过热度(消极因素)。讨论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方位对系统运行、温度控制特性的影响。得出反重力工作对回路热管的工作温度、温度控制性能、系统热导都会产生消极影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 性能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NDA/FLUINT的低温回路热管整机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成志 杨帆 +1 位作者 董德平 陆燕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3,共4页
基于热流分析软件SINDA/FLUINT,对低温回路热管进行了仿真模型分析,得到了它的工作温度、漏热、压降等随热负载的变化关系。将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在一定的热负载范围内,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分析... 基于热流分析软件SINDA/FLUINT,对低温回路热管进行了仿真模型分析,得到了它的工作温度、漏热、压降等随热负载的变化关系。将计算结果与实验进行对比,在一定的热负载范围内,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为以后低温回路热管的设计和实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DA FLUINT 低温回路热管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主动控制工作温度的低温回路热管 被引量:5
13
作者 闫涛 梁惊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18-2222,共5页
低温回路热管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航天器热控设备。为了利用低温回路热管实现航天器低温部件的主动控温,进行了低温回路热管传热性能试验,并对试验中发现的低温回路热管控温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对现有低温回路热管的结构进行了改... 低温回路热管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航天器热控设备。为了利用低温回路热管实现航天器低温部件的主动控温,进行了低温回路热管传热性能试验,并对试验中发现的低温回路热管控温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对现有低温回路热管的结构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低温回路热管能够在全功率范围内保持系统温差(主蒸发器与冷凝器温差)恒定,并能通过调节储液器上的加热功率,实现一定温度范围内的主动温度控制,使低温回路热管具有了毛细泵回路的控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 主动控温 低温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涡轮-泵驱动式回路热管设计及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小平 丁信伟 喻健良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95-498,共4页
针对热管在逆重力条件下工作时冷凝液回流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涡轮-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该系统利用蒸汽驱动涡轮和与之连在一起的机械泵,机械泵直接驱动冷凝液返回到蒸发器而实现系统循环,其传热能力由蒸发段的沸腾... 针对热管在逆重力条件下工作时冷凝液回流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涡轮-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该系统利用蒸汽驱动涡轮和与之连在一起的机械泵,机械泵直接驱动冷凝液返回到蒸发器而实现系统循环,其传热能力由蒸发段的沸腾极限确定,极限热流密度可达到70~80W·cm^-2以上,大大超过了毛细泵回路热管由毛细力所确定的传热能力.热力学分析表明,蒸发段和冷凝段的温差达到10℃以上,涡轮-泵装置即可为冷凝液提供足够的回流驱动力.对于高热流密度耗能设备的热传输问题,该回路热管系统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 驱动力 涡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替代R22在泵驱动回路热管自然冷却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国远 王绚 周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1-388,共8页
为研究R32替代R22用于泵驱动回路热管的换热特性,搭建了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的实验机组,围绕2种工质在不同室内外温差和不同工质流量下换热量和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的变化情况展开实验,研究对比了二者的性能优劣.结果表... 为研究R32替代R22用于泵驱动回路热管的换热特性,搭建了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的实验机组,围绕2种工质在不同室内外温差和不同工质流量下换热量和能效比(energy efficiency ratio,EER)的变化情况展开实验,研究对比了二者的性能优劣.结果表明:在全部实验工况下,泵驱动回路热管使用R32时的换热量和EER都高于R22,进行节能性分析发现,R32在启动温度、可运行时间和平均EER上都要全面超越R22,节能性更好.但与此同时,R32机组又存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工质泵低频供液不足、液体断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驱动回路热管 自然冷却 R32 数据中心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通道冷凝器低温回路热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跃勇 芮骥才 +1 位作者 韩娜丽 董德平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3-46,共4页
设计了一套以乙烷作为工质,使用微通道冷凝器的低温回路热管原理样机,并对样机的降温过程、传热性能以及再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 W的驱动功率下该低温回路热管可实现快速降温,在降温过程中通过增大蒸发器的加热功率可... 设计了一套以乙烷作为工质,使用微通道冷凝器的低温回路热管原理样机,并对样机的降温过程、传热性能以及再启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5 W的驱动功率下该低温回路热管可实现快速降温,在降温过程中通过增大蒸发器的加热功率可以加速回路热管的降温;该样机可以在200 K时能够稳定传输50 W的热量,并且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回路热管的热阻不断减小;在回路热管停止工作后,重新施加热量,该样机仍能够正常启动;该样机在本实验中的最大传热功率为54W,此时的热阻为0.46 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冷凝器 回路热管 低温 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泵驱动回路热管能量回收装置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7
作者 段未 马国远 周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146-4152,共7页
提出一种泵驱动回路热管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排风的能量,降低处理新风的能耗,并搭建实验平台,测试该装置在两种工况下的性能,分析工质质量流量、换热器换热面积和换热器迎面风速3种因素对装置换热量、温度效率和性能... 提出一种泵驱动回路热管能量回收装置,用于回收公共建筑空调系统排风的能量,降低处理新风的能耗,并搭建实验平台,测试该装置在两种工况下的性能,分析工质质量流量、换热器换热面积和换热器迎面风速3种因素对装置换热量、温度效率和性能系数的影响,得出质量流量、换热面积和迎面风速的最优值。结果表明,夏季工况下,质量流量250 kg·h-1,换热面积58.0 m2,迎面风速1.8 m·s-1时,装置的换热量为4.09 k W,性能系数为9.26;冬季工况下,质量流量300 kg·h-1,换热面积58.0 m2,迎面风速1.8 m·s-1时,装置的换热量为6.63k W,性能系数为1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驱动回路热管 能量回收 质量流量 换热面积 迎面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路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段未 马国远 周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为提高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的温度效率,探讨多回路系统替代单回路系统用于空调系统排风能量回收的技术可行性,制作了单回路和三回路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样机,搭建实验测试平台,研究单回路和三回路系统在夏、冬季运行工况下的换热特性,并... 为提高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的温度效率,探讨多回路系统替代单回路系统用于空调系统排风能量回收的技术可行性,制作了单回路和三回路泵驱动回路热管系统样机,搭建实验测试平台,研究单回路和三回路系统在夏、冬季运行工况下的换热特性,并基于换热温差均匀性原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回路系统,三回路系统的性能更优,冬季工况下室内外温差为31.9℃时,换热温差均匀性明显改善,系统温度效率提高22.6%,夏季工况下系统温度效率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驱动回路热管 回路系统 温度效率 温差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蒸发器低温回路热管的运行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鲁得浦 谢荣建 文佳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35-1244,共10页
回路热管(LHP)是柔性高效的两相流换热部件,通过工质的相变以及毛细芯的吸附作用实现高效传热。多蒸发器回路热管(MeLHP)是在其基础上通过多个蒸发器并联实现对多个热源的高效热收集与排散,适用于空间探测技术中多阵列红外探测器的制冷... 回路热管(LHP)是柔性高效的两相流换热部件,通过工质的相变以及毛细芯的吸附作用实现高效传热。多蒸发器回路热管(MeLHP)是在其基础上通过多个蒸发器并联实现对多个热源的高效热收集与排散,适用于空间探测技术中多阵列红外探测器的制冷。本文试验样机采用包含三个蒸发器的多蒸发器回路热管结构,管路以气耦合方式并联,管线非对称布置,工作温区为170K,采用乙烷为相变换热工质。以单蒸发器回路热管的数据为参考,在不同的加热功率及加热方式下对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进行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并从补偿器工作特性出发研究其充液率对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该MeLHP样机运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热分享特性,负载热量在各蒸发器间互相分享,且该特性有方向性,与两相流的流动特性相关,表现为低流阻回路向高流阻回路分享为有效分享,反之会引起高流阻性能变差而容易失效,因而低流阻回路分配更多热负载,有利于热管运行;MeLHP的传热极限与单蒸发器回路热管相当,并且实验还验证了MeLHP补偿器的工作方式为单一补偿器工作,因而对MeLHP充装时应适当提高充液率,以获得与单回路热管一致的性能。该研究有助于多蒸发器回路热管运行规律的掌握,对实际应用的推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蒸发器回路热管 热分享特性 两相流 低温 气液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质回路热管负载功率变化下的质量流量特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超 谢荣建 董德平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80-2988,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回路热管仿真精度并丰富回路热管实验研究方法,本文对回路热管瞬态传质进行实验研究。使用高精度质量流量计分别对以丙酮、乙醇、丙烯为工质的回路热管进行不同负载功率下的质量流量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启动阶段,热负载10... 为了进一步提高回路热管仿真精度并丰富回路热管实验研究方法,本文对回路热管瞬态传质进行实验研究。使用高精度质量流量计分别对以丙酮、乙醇、丙烯为工质的回路热管进行不同负载功率下的质量流量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启动阶段,热负载10W时,丙烯回路比丙酮回路热管启动快,且两者的温度稳定均滞后于质量流量;稳定阶段,随着热负载功率增大,不同工质的回路热管的平均质量流量均线性增长,而瞬态质量流量则持续波动,其质量流量波动幅度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质量流量波动幅度会受到气体工质的可压缩性与作用在毛细芯内部上的热量的共同影响。通过频谱分析发现,液相质量流量波动还会受到冷凝器两相区的影响。高热负载下,作用在毛细芯内部上的热量占主导地位,质量流量波动加剧,同时出现周期性大幅波动,且其波动频率随着热负载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热管 工质 热负载 质量流量 蒸发 流动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