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的评估在回肠末端病变的病因诊断价值初探
1
作者 赵小静 张丽 +4 位作者 王璐 王舒 林俊杰 张红杰 马晶晶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50,共7页
目的:总结分析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临床、内镜特征及临床转归,探究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 目的:总结分析回肠末端病变患者临床、内镜特征及临床转归,探究患者临床及内镜特征联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疗提供有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21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结肠镜检查发现回肠末端病变的患者,收集患者一般信息、病历资料、内镜及病理报告等,统计并分析所纳入患者的临床、内镜特征及病因诊断。根据诊断结果筛选出CD及非特异性回肠末端溃疡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在初诊时的临床、内镜特征及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共纳入回肠末端病变患者956例,其中93例诊断明确,包括CD、肠结核、良性肿瘤、腺癌等,425例失访,另有438例患者病因诊断不明,诊断不明患者中有293例复查肠镜,其中182例显示病变消失。最终筛选出CD患者22例,非特异性回肠末端溃疡患者73例。与后者相比,CD患者初诊时腹痛发生率更高,且更易表现为回盲瓣受累的内镜特征。血小板、血红蛋白、白蛋白、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等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对于辅助诊断CD有一定价值,5项指标联合诊断价值更高,曲线下面积为0.83。结论:回肠末端病变大多数为非特异性良性病变,且预后较好。对于肠镜下首次发现回肠末端病变尤其是溃疡的患者,需关注其临床症状、内镜下特征,同时结合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改变,有助于回肠末端病变的病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肠末端病变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外周血炎症相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