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民族到宗教: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以涉及宗教文学研究的成果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梅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6-96,共11页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 新中国的回族文学研究经历了197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学科建制期、新世纪以来的学术独立期两个阶段。回族文学史在第一阶段服务于建构多民族国家意识,落脚于民族性;宗教因素在第二阶段始受关注。回族文学研究和批评在第一阶段注重学科基本理论建设,回族文学概念的界定偏向于血统,致使研究疏离了文化;新世纪才出现了不以民族性遮盖宗教叙事的专题研究。《回族文学》期刊在新世纪彰显"文化性"的办刊理念,开始突出对宗教内涵的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研究 民族性 宗教描写 文学 文学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回族文学创作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2
作者 马燕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当代回族文学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创作与发展既体现着中国当代文学的某些共性因素,同时也呈现出它所独有的一些民族审美文化内蕴,从而补充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的创作领域。
关键词 当代回族文学 文学创作 审美特征 中国 民族文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学批评的审视与反思——以石舒清《清水里的刀子》文学批评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峰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7-251,共5页
回族作家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作品《清水里的刀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回族文学重要的收获。这部作品发表距今已近20年,但对这部小说的批评与阐释却与日俱增。整合这些评论文章,可以发现,评论者在对小说的解读过程... 回族作家石舒清获得"鲁迅文学奖"的小说作品《清水里的刀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回族文学重要的收获。这部作品发表距今已近20年,但对这部小说的批评与阐释却与日俱增。整合这些评论文章,可以发现,评论者在对小说的解读过程中存在着意义过度阐释、民族身份与民族文化认知错位等问题,这类问题俨然已成为当代回族文学批评实践中的常见问题。要避免当代回族文学批评出现此类问题,提升回族文学批评的学术品质,不仅需要论者谙熟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教的知识背景,更要有批判性的眼光和自觉的理论意识,使回族文学批评更好地成为回族文学发展的助推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里的刀子》 回族文学批评 民族身份 回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斯兰教艺术观与回族文学创作 被引量:1
4
作者 马燕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48-51,共4页
一个民族的文学创作 ,不能不受到该民族宗教信仰的影响。在回族文学中 ,无论是民间文学还是作家文学 ,都体现出了一个共同点 :伊斯兰教艺术观的影响。
关键词 伊斯兰教 艺术观 回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学的萌芽——唐宋回族民间文学
5
作者 吴海鸿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87-92,共6页
唐宋回族民间故事中的胡人识宝等内容 ,凝聚着回族先民的文化信息 ,是富有商业思想的回族先民的原始创作 ,包含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影响的痕迹 。
关键词 回族文学 民间文学 唐代 宋代 阿拉伯文化 伊斯兰文化 艺术风格 思想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回族文学语言形态研究
6
作者 海晓红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4-160,共7页
方言、语言借词及经堂语是当代回族文学语码的特殊构成,它们以镶嵌于汉语之中的方式现身于文学中,成为当代回族文学语言形态的重要特点。纵观当代回族文学语言形态,语言的潜在内涵、特殊构造与创作主体的族群经验互为一体,表征着一种文... 方言、语言借词及经堂语是当代回族文学语码的特殊构成,它们以镶嵌于汉语之中的方式现身于文学中,成为当代回族文学语言形态的重要特点。纵观当代回族文学语言形态,语言的潜在内涵、特殊构造与创作主体的族群经验互为一体,表征着一种文化身份,具有特殊的仪俗指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 嵌入式语言 语言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葩异彩,缕缕心曲──我国回族文学与阿拉伯埃及文学的比较
7
作者 马瑞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奇葩异彩,缕缕心曲─—我国回族文学与阿拉伯埃及文学的比较马瑞瑜中国西北流行一首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容易折取难/拆不到手是枉然。”这首花儿象征西北人民自尊自强,亦象征回族作家奋斗不息的精神。经... 奇葩异彩,缕缕心曲─—我国回族文学与阿拉伯埃及文学的比较马瑞瑜中国西北流行一首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容易折取难/拆不到手是枉然。”这首花儿象征西北人民自尊自强,亦象征回族作家奋斗不息的精神。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回族文学近十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 《三部曲》 阿拉伯民族 《穆斯林的葬礼》 马哈福兹 《心灵史》 伊斯兰教 魔幻现实主义 回族作家 民族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回族文学中阿訇形象的精神流变
8
作者 王继霞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62-67,共6页
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现代文学中的阿訇是承担着振兴族教使命的启蒙者,是伊斯兰传统"创制"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新时期以来的阿訇文学形象,从国家民族意识代言人逐步发展为个体民族精... 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随着时代的不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和内涵:现代文学中的阿訇是承担着振兴族教使命的启蒙者,是伊斯兰传统"创制"精神的载体和象征;新时期以来的阿訇文学形象,从国家民族意识代言人逐步发展为个体民族精神的彰显者,他们凝聚了回族爱国爱教的政治诉求、崇尚清洁的精神旨归;进入新世纪,回族文学中的阿訇形象表现出在圣俗之间或徘徊或坚守的姿态,这标志着在当下多元文化冲击中回回民族不断反观自身、寻求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訇形象 回族文学 精神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
9
作者 杨继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5-79,共5页
回族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杨继国鲜明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回回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这是回族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要求。文学是情感的形象化表现,情感是文学特有的内容和本质特征。艺术美学告诉我们,艺术情感是... 回族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杨继国鲜明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回回民族的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这是回族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审美要求。文学是情感的形象化表现,情感是文学特有的内容和本质特征。艺术美学告诉我们,艺术情感是一个双向流程的互构活动,作家、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创作 民族精神 民族情感 回族作家 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感情 艺术情感 回回民族 民族作家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文学与民族心理刍议
10
作者 伊言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5-89,67,共6页
回族文学与民族心理刍议伊言无论是把文学看作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还是把文学看作作家的记忆、志趣、感受和体验在语言文字中的自由表现,或是把文学看作人类个体之间进行精神交往的一种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再创造过程,... 回族文学与民族心理刍议伊言无论是把文学看作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还是把文学看作作家的记忆、志趣、感受和体验在语言文字中的自由表现,或是把文学看作人类个体之间进行精神交往的一种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再创造过程,文学活动都可以视作一种心理现象,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创作 民族心理 回族作家 心理素质 《穆斯林的葬礼》 回回民族 民族特色 回族穆斯林 文学欣赏 心理定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灼扬弃中的艰难超越——新时期回族作家文学走向浅析
11
作者 王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80-84,102,共6页
任何具有普遍性的人们的社会心态,都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回族当代作家所存在的焦灼心态,也不能脱离时代而独立存在。因此,我们只有在对其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分析中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认识,而这恰恰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一1907... 任何具有普遍性的人们的社会心态,都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回族当代作家所存在的焦灼心态,也不能脱离时代而独立存在。因此,我们只有在对其历史的考察和现实的分析中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认识,而这恰恰是我们过去所忽视的。一1907年我国回族最早的白话文报纸《正宗爱国报》在北京创刊,提出“保国就是保教,爱国即为正身”。次年,留学日木的回族学生成立了“留东清真教育会”,创办回族刊物《醒回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 留东清真教育会 中华民族大家庭 回族穆斯林 回族学生 民族团结 伊斯兰文化 民族宗教政策 新时期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与出版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树江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5期71-76,共6页
关键词 民间文学 中国回族 民间故事学 回族穆斯林 回族文学 传说故事 美国和日本 中国伊斯兰教 民间传说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回族华人文学的宗教文化色彩
13
作者 杨建军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09-112,共4页
美国回族华人文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色彩,艾骊·马琳的写作以绿色的伊斯兰文化为主色,兼容了其他文化色彩,白先勇、马兰的写作以先天族裔的伊斯兰文化为底色,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美国回族华人文学宗教文化色彩的差异缘于作家的家庭... 美国回族华人文学有明显的宗教文化色彩,艾骊·马琳的写作以绿色的伊斯兰文化为主色,兼容了其他文化色彩,白先勇、马兰的写作以先天族裔的伊斯兰文化为底色,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美国回族华人文学宗教文化色彩的差异缘于作家的家庭影响和文化选择,美国回族华人文学丰富了美国华人文学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华人文学 宗教文化 研究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文学史语境中的回族民间文学史研究——《中国回族民间文学概观》和《回族民间文学史纲》的对比分析
14
作者 孟美玲 王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5-170,共6页
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回族民间文学概观》和《回族民间文学史纲》的异同,可为我国多民族民间文学史的编撰提供三方面的经验:在理论框架上,需要整合多民族文学理论资源和其他相关学科资源,并吸收民间文学批评的成果;在体例编排上,应在共时... 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回族民间文学概观》和《回族民间文学史纲》的异同,可为我国多民族民间文学史的编撰提供三方面的经验:在理论框架上,需要整合多民族文学理论资源和其他相关学科资源,并吸收民间文学批评的成果;在体例编排上,应在共时性和历时性层面考虑客观坐标和主观指标;在研究方法上,可借鉴跨文化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以民族文学研究方法拓展民间文学史的编写深度,创新民间文学的编写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民间文学 中华文学 编撰体例 文学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民间文学的传承与传播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根明 何克俭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7,共6页
中国回族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大花园中一枝鲜艳夺目的奇葩,它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发轫于唐宋时期,经千百年来回族人民的创作和传布,分布于中华大地各个回族聚居社区。进入21世纪之后,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回族民间文学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大花园中一枝鲜艳夺目的奇葩,它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发轫于唐宋时期,经千百年来回族人民的创作和传布,分布于中华大地各个回族聚居社区。进入21世纪之后,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深入研究回族民间文学的历史传承和概念、分期与分布,及其传播途径,为回族民间文学的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民间文学 概念界定 历史传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层书写中的乡村、女性与信仰——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小说创作论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白亮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一直生活和工作在"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她的作品植根于民族本土,始终充满着对乡村的温情注视和讲述,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挖掘生老病死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深微的经验,通过灵秀隽永的语言叙写人在琐细的... 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一直生活和工作在"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她的作品植根于民族本土,始终充满着对乡村的温情注视和讲述,并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挖掘生老病死等基本生命活动中深微的经验,通过灵秀隽永的语言叙写人在琐细的日常生活中温润的人性。某种意义上,这些文字可谓是其生命体悟和心路历程的自传式映现。将马金莲的小说放入地域文化传统中进行对读,观察一个作家的乡村经验、精神信仰、底层立场和文学观念之养成,正是本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 女性文学 马金莲 底层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文化书写与生命价值体悟——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创作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清叶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17-120,共4页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域看,马金莲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西海固地理景观,描写了风俗、礼俗、节日等意蕴丰厚的地理文化事象。朴素的现实主义手法和重复叙事在真实再现生活世界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和生活真理的思考。具有鲜明的地理... 从文化地理学的视域看,马金莲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西海固地理景观,描写了风俗、礼俗、节日等意蕴丰厚的地理文化事象。朴素的现实主义手法和重复叙事在真实再现生活世界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价值和生活真理的思考。具有鲜明的地理文化特征是马金莲作品的优长,但更应成为她今后努力超越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回族文学 马金莲 重复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族新文化运动的独特形态——基于发生学视角的考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涛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4-168,共5页
回族新文化运动是回族知识分子鉴于国家的内忧外患和本民族积弱积贫的历史现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双重影响下,开展的一场以教育普及和宗教革新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自觉运动,涉及教育、宗教和文学等诸多... 回族新文化运动是回族知识分子鉴于国家的内忧外患和本民族积弱积贫的历史现状,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现代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双重影响下,开展的一场以教育普及和宗教革新为核心内容的文化自觉运动,涉及教育、宗教和文学等诸多领域。由于回族在多元文化滋养下形成的独特面貌,回族文化中既有儒家文化的烙印,又具伊斯兰文化的痕迹。因此当把回族文化置身于整个中国20世纪的变迁与转型中,特别是放置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去考察,会发现回族新文化运动与主流视野中的新文化运动相比较,其在拥有共性的同时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式教育 宗教维新 现代回族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温暖情怀挖掘生命存在的本真——回族作家冶进海短篇小说主题研究
19
作者 刘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83-85,共3页
冶进海在其回族题材的短篇小说中,不乏对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价值取向、心理世界的成功书写。总体说来,其短篇小说大致有三类主题:站在精英立场为底层人民代言;勇敢描写生的艰难与死的恐怖;塑造多类女性形象并对女性寄予真切关怀。冶... 冶进海在其回族题材的短篇小说中,不乏对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价值取向、心理世界的成功书写。总体说来,其短篇小说大致有三类主题:站在精英立场为底层人民代言;勇敢描写生的艰难与死的恐怖;塑造多类女性形象并对女性寄予真切关怀。冶进海的短篇小说,倾注了自己的全部温情与挖掘生命本真的创作态度,并对回族人民寄托了自己的关注与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文学 底层叙事 生死观 关怀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生活的土地上耕耘与思考──略论回族当代学者王正伟其文其著
20
作者 王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4期9-14,共6页
关键词 回族文学 民俗学 民族地区 回族文化 民俗事象 民族文化 民族经济 民间文艺 民间文学研究 王正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