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族民间儿童歌谣与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研究——以宁夏回族民间儿童歌谣为例
1
作者 邹慧萍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58-62,共5页
宁夏作为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也是我国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聚居地区收集整理的回族民间儿童歌谣就具有了回族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代表了回族民间文化的一个类型。可以说,它从民间的、儿童的视角反映了回族传统... 宁夏作为我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也是我国回族比较集中的地区。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聚居地区收集整理的回族民间儿童歌谣就具有了回族民间文化的基本特征,代表了回族民间文化的一个类型。可以说,它从民间的、儿童的视角反映了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文章从研究归纳宁夏回族民间儿童歌谣的内容出发,探究回族儿童歌谣所反映的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即人际关系、人生态度、生命意识。这样的研究对于宁夏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的研究是有益的补充,也有实证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 人际关系 人生态度 生命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伦理精神的结构 被引量:3
2
作者 樊浩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30,共7页
一、传统伦理精神的三维结构 从中国文化生长发展的过程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道、佛为主干结构,融合兼摄其它文化形式而形成的结构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既体现了这三种文化各自的精神特点,但在总体上更体现了这个结构系统... 一、传统伦理精神的三维结构 从中国文化生长发展的过程看,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由儒、道、佛为主干结构,融合兼摄其它文化形式而形成的结构系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既体现了这三种文化各自的精神特点,但在总体上更体现了这个结构系统形成的整体文化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心 中国传统伦理 道家伦理 城邦 三维结构 传统伦理精神 儒家 社会秩序 道德性 中国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革时期的伦理难题及其突破视角 被引量:7
3
作者 樊浩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3-61,共9页
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伦理困境与伦理危机根源于经济转轨、文化冲突和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中。以家族关系及家族地位的变化为标志的社会转型,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市场经济形成了新的伦理基础与伦理逻辑,文化冲突更使得变革... 现代中国社会面临的伦理困境与伦理危机根源于经济转轨、文化冲突和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之中。以家族关系及家族地位的变化为标志的社会转型,使得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市场经济形成了新的伦理基础与伦理逻辑,文化冲突更使得变革时期的中国伦理处于阵痛之中。于是,寻找转换点便成为现代中国伦理面临的理论课题,具体地说,就是寻找传统与现代的转换点;经济与伦理的转换点;法律与道德的转换点。它们构成现代伦理研究的理论前沿。现代伦理建设的基本矛盾有三方面:伦理与经济的游离;伦理对社会、对人的行为干预的无力;缺乏根源动力。这些矛盾的解决必须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建立论理制度,尤其是企业的伦理制度;二是确立“德得相通”的社会与文化的伦理机制;三是建立“知行合一”的伦理理念。而家庭伦理与企业伦理的建设,就成为变革时期伦理建设的重要的突玻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建设 伦理秩序 中国传统伦理 伦理精神 伦理难题 中国伦理 变革时期 社会转型 伦理道德 文化冲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刘知几伦理主义史学理论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湄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52-57,共6页
本文将《史通》置于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的发展大势之中,指出刘知几以儒家人伦社会思想为历史学确立了一整套的方法和规范,从而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伦理主义 刘知几 史学思想 《史通》 司马迁 史学方法论 纪传体 中国传统史学 历史观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述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维武 《伦理学研究》 2003年第1期108-109,共2页
由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湖北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2月14—15日在湖北省黄石市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 由湖北省孔子学术研究会、湖北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中外德育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儒家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2月14—15日在湖北省黄石市举行。来自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等单位的60多位学者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会议收到大陆和香港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或论文提要近50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伦理思想 学术研讨会 传统文化 公民道德素质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自由与秩序之间:新中国对待“无血缘不伦婚姻”的态度——以最高人民法院及其分院的批复为样本的分析
6
作者 李可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2-42,共11页
"无血缘不伦婚姻"是新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在处理传统伦理与现代法律关系时遇到的一个难题,其具体表现为如何在尊重传统伦理道德与推进个体婚姻自由之间取得平衡。在推进个体自由的道路上,民众的等级制伦理观念起着严重的阻碍作... "无血缘不伦婚姻"是新中国最高司法机关在处理传统伦理与现代法律关系时遇到的一个难题,其具体表现为如何在尊重传统伦理道德与推进个体婚姻自由之间取得平衡。在推进个体自由的道路上,民众的等级制伦理观念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虽然近代法律对传统法律及观念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改造,但从实际发生的案例看,效果并不理想。正因为如此,最高司法机关在民众中植入婚姻自由观念时,极其谨慎。自由、生命是最高司法机关首重的价值,但秩序则是其行动的底线。造成文本上规定的婚姻自由与批复中兑现的婚姻自由之间裂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血缘不伦婚姻 婚姻自由 传统伦理 社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伦理的覆盖与整合——论“十七年文学”的伦理图景
7
作者 刘新锁 《扬子江(评论)》 2010年第3期25-29,共5页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百废待举的社会形势下,如何将全国民众心中奔涌着的道德和理想激情迅速引渡到继续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途中,将执政者对革命与建设的整体筹划与系统工程付诸实践。
关键词 家庭伦理 伦理秩序 十七年文学 新中国 人民大众 道德伦理 社会主义建设 革命者 传统伦理观念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华民族的重德传统
8
作者 刘乃昌 崔海正 《齐鲁学刊》 CSSCI 1991年第1期106-114,共9页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某些集群的人们文明行为的共同准则,是处理人和人、个体和集体、一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不可缺少的约制力量,它通过一定阶级的社会舆论、传统影响和思想信念对人的行为起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大...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某些集群的人们文明行为的共同准则,是处理人和人、个体和集体、一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不可缺少的约制力量,它通过一定阶级的社会舆论、传统影响和思想信念对人的行为起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大体说来,伦理道德是为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级的文明水平服务的。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一切已往的道德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恩格斯《反杜林论》)。然而,任何时代的阶级和社会集团都不是单独的孤立的存在,它必然同其他社会集群势力处于一个特定的统一体中,并且其自身又是不断流驶的历史长河的一个特定的段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 精神文明 社会集团 社会经济状况 伦理道德 社会生活 道德传统 社会秩序 人类社会 重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女人的瑜亮情结——评魏微的小说《姊妹》 被引量:1
9
作者 翁礼明 《当代文坛》 CSSCI 2007年第5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小说 魏微 情结 女人 伦理本位 文化传统 社会秩序 集体无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孩子们都很好》中的道德规训
10
作者 路庆梅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6-117,共2页
2010年的美国电影《孩子们都很好》试图演绎一个同性恋家庭的正常生活。但是传统异性恋婚姻家庭的剧情模式实际上将同性恋家庭拘囿在传统社会性别秩序和家庭伦理道德的规训之下,以一种隐秘的方式传达了异性恋相对于同性恋在家庭伦理关... 2010年的美国电影《孩子们都很好》试图演绎一个同性恋家庭的正常生活。但是传统异性恋婚姻家庭的剧情模式实际上将同性恋家庭拘囿在传统社会性别秩序和家庭伦理道德的规训之下,以一种隐秘的方式传达了异性恋相对于同性恋在家庭伦理关系上的道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子们都很好》 同性恋婚姻 传统社会性别秩序 家庭伦理道德 规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子道德认识论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齐彦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4期25-31,共7页
先秦儒学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不仅对个体道德认识作了合乎孔孟创立的儒家传统的论述,而且对社会道德规范“礼”作了认识发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道德认识理论,代表着先秦道德认识论的最高水平。尽管他的影响不如孔孟那样一贯数... 先秦儒学的最后一位大师——荀子,不仅对个体道德认识作了合乎孔孟创立的儒家传统的论述,而且对社会道德规范“礼”作了认识发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道德认识理论,代表着先秦道德认识论的最高水平。尽管他的影响不如孔孟那样一贯数千年,却是传统伦理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值得我们今天去发掘、改造和发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认识 荀子 圣人 传统伦理文化 社会道德规范 道德真理 社会生活秩序 社会伦理关系 孔孟 社会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具有目的性
12
作者 王利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20,共1页
法治是依照法律进行治理的社会状态,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因此,法治本身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是法家传统还是儒家传统,都将法律视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只不过法家强调法律具有... 法治是依照法律进行治理的社会状态,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因此,法治本身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无论是法家传统还是儒家传统,都将法律视为实现特定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只不过法家强调法律具有的富国强兵的作用,而儒家则强调"礼法合一",更加注重法律维护伦理秩序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 目的性 法律维护 儒家传统 社会状态 社会秩序 富国强兵 伦理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