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介质加载大轨道回旋行波管研究
1
作者 杨锦涛 王峨锋 +5 位作者 雷朝军 赵其祥 雷子涵 高东硕 曾旭 冯进军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5-60,共6页
通过耦合系数、模式竞争和起振条件分析谐波状态下采用大回旋电子注周期性介质加载结构的注波互作用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PIC粒子模拟,优化设计出一支Ka波段大回旋电子注回旋行波管。该回旋行波管处于二次谐波工作状态,互作用结构采用... 通过耦合系数、模式竞争和起振条件分析谐波状态下采用大回旋电子注周期性介质加载结构的注波互作用特点,并通过理论分析和PIC粒子模拟,优化设计出一支Ka波段大回旋电子注回旋行波管。该回旋行波管处于二次谐波工作状态,互作用结构采用周期性介质加载结构,结构简单,工艺成熟。仿真结果表明,在电子注为75 kV、电流为9 A、磁场强度仅为0.51 T的工作条件下,所设计的回旋行波管最大输出功率达到了156 kW,3 dB带宽为4.4 GHz,最大增益为47.18 dB,磁场用常规电磁线圈磁体产生即可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回旋电子注 KA波段 二次谐波 周期性介质加载 高频结构 竞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回旋行波管新型宽带输出窗的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徐勇 罗勇 +2 位作者 李宏福 熊彩东 王建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7-192,共6页
首先利用场匹配理论和传输级联矩阵建立多层介质窗的普遍分析方法,对回旋行波管输出窗进行解析分析,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到回旋行波管宽带输出窗的结构和尺寸;然后利用三维高频分析软件HFSS进行仿真和验证.通过热分析和优化... 首先利用场匹配理论和传输级联矩阵建立多层介质窗的普遍分析方法,对回旋行波管输出窗进行解析分析,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得到回旋行波管宽带输出窗的结构和尺寸;然后利用三维高频分析软件HFSS进行仿真和验证.通过热分析和优化设计,在Ka波段获得了平均功率容量达到50 kW,反射系数小于-20 dB的带宽约为3.6 GHz的高性能新型宽带输出窗.冷测实验表明,冷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输出窗 宽带 高功率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行波管收集极的热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郑志清 罗勇 +1 位作者 蒋伟 唐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1-726,共6页
为解决回旋管行波管收集极的散热问题,保障回旋行波管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利用CST电子仿真软件模拟出电子在回旋行波管中的运动轨迹,并因此确定了进入收集极的电子注的初始条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回旋行波管收集极的散热特性进... 为解决回旋管行波管收集极的散热问题,保障回旋行波管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利用CST电子仿真软件模拟出电子在回旋行波管中的运动轨迹,并因此确定了进入收集极的电子注的初始条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回旋行波管收集极的散热特性进行详细的模拟计算,分析比较了不同热流密度加载方式对收集极温度分布的影响。采用非均匀热流加载方式探究了水温和流速对收集极温度的影响,并对收集极的散热翼片的数目和尺寸进行了优化,最终得出了比较理想的结构。模拟结果优于经验值,说明了所用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收集极 散热特性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毫米波回旋行波管宽带输出窗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徐勇 熊彩东 +3 位作者 罗勇 王建勋 鄢然 王晖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17,共5页
首先利用场匹配理论建立传输级联矩阵对回旋行波管输出窗进行解析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回旋行波管宽带蓝宝石输出窗的初步结构和尺寸,然后利用三维高频分析软件HFSS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大量计算与仿真,为Ka波段TE0... 首先利用场匹配理论建立传输级联矩阵对回旋行波管输出窗进行解析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数值计算得到回旋行波管宽带蓝宝石输出窗的初步结构和尺寸,然后利用三维高频分析软件HFSS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大量计算与仿真,为Ka波段TE01模回旋行波管设计出驻波比小于1.2的输出带宽约为6GHz,相对带宽大于17%的高性能3层窗片结构蓝宝石输出窗。通过冷测实验研究表明仿真计算结果与冷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多层结构输出窗 高功率毫米波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mm回旋行波管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输出窗 被引量:5
5
作者 曾旭 王峨锋 +1 位作者 李莉莉 冯进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4-118,共5页
为了解决目前3mm回旋行波管所使用的蓝宝石输出窗因功率容量不足而发生破裂的问题。从抗热震性和功率容量两个方面出发,对常用的几种窗片材料进行了对比。在国内首次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为窗片材料,利用数值计算及ANSYS软... 为了解决目前3mm回旋行波管所使用的蓝宝石输出窗因功率容量不足而发生破裂的问题。从抗热震性和功率容量两个方面出发,对常用的几种窗片材料进行了对比。在国内首次以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为窗片材料,利用数值计算及ANSYS软件仿真设计了用于3mm回旋行波管的低反射,低吸收,宽带宽,高功率容量的输出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输出窗适用于TE01模式输出,其S11参数小于-20dB的带宽为6GHz。同时,该输出窗具有良好的抗热震性,在自然对流散热条件下具有61kW的功率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输出窗 金刚石 抗热震性 功率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4THz回旋行波管的设计与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胡鹏 朱辉 +3 位作者 蒋艺 雷文强 陈洪斌 孟凡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65-2868,共4页
利用三维粒子模拟仿真软件,对共焦波导结构的0.4THz回旋行波管进行了注波互作用的模拟研究。以共焦波导的冷腔色散以及衍射损耗入手,最终选定HE06模作为互作用工作模式。为了对寄生振荡进行抑制,在互作用结构中引入了截断。在模拟过程中... 利用三维粒子模拟仿真软件,对共焦波导结构的0.4THz回旋行波管进行了注波互作用的模拟研究。以共焦波导的冷腔色散以及衍射损耗入手,最终选定HE06模作为互作用工作模式。为了对寄生振荡进行抑制,在互作用结构中引入了截断。在模拟过程中,通过调节束压、束流、工作磁场、电子束横纵速度比,得到了最优的工作参数。最终,在束压34kV、磁场14.25、束流2A、横纵速度比0.75的工作参数下,当输入信号为1W时,得到了最高2.76kW的功率输出,增益超过34dB,3dB带宽为8GHz,效率达到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回旋行波管 共焦波导结构 色散 注波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波段回旋行波管宽带高平均功率输出窗设计与热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辉 王丽 +2 位作者 徐勇 罗勇 唐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157,共6页
利用场匹配理论建立传输级联矩阵的方法对多层窗片结构输出窗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给出Q波段回旋行波管一种新型中间风冷结构输出窗的参数,然后通过数值计算和HFSS仿真验证,该新型输出窗在46~50GHz范围内,S11反射系数小于-20dB... 利用场匹配理论建立传输级联矩阵的方法对多层窗片结构输出窗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给出Q波段回旋行波管一种新型中间风冷结构输出窗的参数,然后通过数值计算和HFSS仿真验证,该新型输出窗在46~50GHz范围内,S11反射系数小于-20dB.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该输出窗进行热分析,热分析表明:新型输出窗窗片中心与边缘温差与传统输出窗相比大幅下降,热应力大大减小,提高了输出窗的功率容量.回旋行波管工作在TE01模式时,新型输出窗获得的最大饱和功率容量达到90kW,与传统输出窗相比,功率容量提高了21.8k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输出窗 功率容量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回旋行波管电子枪热分析(英文)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寿喜 侯筱琬 +3 位作者 王占东 刘高峰 顾伟 耿志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5-277,283,共4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W波段回旋行波管电子枪进行了热应力分析.在给定热子功率下对阴极组件的温度场分布和热形变分布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测试的温度分布基本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最后,利用EGUN软件对电子枪形变前后进行了模拟.
关键词 热分析 回旋行波管 阴极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波段回旋行波管新型盒型输出窗的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陈辉 王丽 +1 位作者 罗勇 唐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利用等效电路理论,初步设计了窗片厚度为1.32mm的回旋行波管盒型输出窗,再加入感性膜片,更改窗片形状,最终设计出了能承受25kW平均功率、相对带宽达到14%、窗片厚度达到1.7mm的Q波段新型宽频带回旋行波管盒型输出窗;采用高频软件HFSS与... 利用等效电路理论,初步设计了窗片厚度为1.32mm的回旋行波管盒型输出窗,再加入感性膜片,更改窗片形状,最终设计出了能承受25kW平均功率、相对带宽达到14%、窗片厚度达到1.7mm的Q波段新型宽频带回旋行波管盒型输出窗;采用高频软件HFSS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协同仿真的新方法对回旋行波管盒型窗进行热特性研究表明,盒型窗理论上功率容量达到62kW平均功率,说明输出窗窗片承受25kW平均功率的可行性,窗片中心与边缘的温差为66℃,没有达到陶瓷窗片的临界温差158℃,验证了新型盒型窗设计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盒型输出窗 ANSYS 临界耗散功率 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来国军 贾云峰 刘濮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865-1869,共5页
绝对不稳定性是制约回旋行波管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回旋行波管色散方程,详细分析了W波段基波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形成和特征,提出了采用多段损耗波导来抑制绝对不稳定性的方法。分析表明,绝对不稳定性的起振存在一定阈值,起... 绝对不稳定性是制约回旋行波管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回旋行波管色散方程,详细分析了W波段基波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形成和特征,提出了采用多段损耗波导来抑制绝对不稳定性的方法。分析表明,绝对不稳定性的起振存在一定阈值,起振电流对电子注参数和电路参数极其敏感,确定起振电流是稳定器件工作的前提条件。通过PIC模拟,给出了采用无损耗波导结构,且工作电流为25 A和10 A条件下的放大器频谱图和功率图,结果表明绝对不稳定性的出现与否主要由工作电流是否超过起振的阈值电流决定,损耗波导是抑制绝对不稳定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回旋返波振荡 绝对不稳定性 起振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u波段回旋行波管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蒲友雷 罗勇 +2 位作者 鄢然 刘国 蒋伟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
设计了用于Ku波段的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阐述了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采用均匀介质加载的结构来抑制回旋行波管的自激振荡,降低了回旋行波管的起振电流,同时提高了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设计了线极化输入耦合器。设计的回旋行波管工作... 设计了用于Ku波段的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阐述了磁控注入电子枪的设计,采用均匀介质加载的结构来抑制回旋行波管的自激振荡,降低了回旋行波管的起振电流,同时提高了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设计了线极化输入耦合器。设计的回旋行波管工作电压为70kV,工作电流为10A,最大峰值功率210kW,最大功率处增益为35dB,3dB带宽为1.8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KU波段 磁控注入电子枪 介质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稳定性的超高增益回旋行波管放大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杜朝海 刘濮鲲 +2 位作者 薛谦忠 徐寿喜 张世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7-1720,共4页
该文结合线性理论和自洽非线性理论对Ka波段TE11模超高增益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揭示了回旋行波管中前向波绝对不稳定性和返向波振荡之间的区别,以及分布损耗技术对这两种自激振荡的抑制作用,并首次提出通过渐变磁... 该文结合线性理论和自洽非线性理论对Ka波段TE11模超高增益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揭示了回旋行波管中前向波绝对不稳定性和返向波振荡之间的区别,以及分布损耗技术对这两种自激振荡的抑制作用,并首次提出通过渐变磁场技术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基于该分析方法设计的Ka波段超高增益回旋行波管,采用电压100kV,电流7A,速度零散5%的电子注,获得了-1dB的饱和功率带宽约5GHz,最高增益约8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毫米波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高功率回旋行波管输出窗的优化设计和功率容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辉 王丽 +2 位作者 徐勇 唐勇 罗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4-479,共6页
利用场匹配理论建立传输级联矩阵的方法对高功率Ka波段双窗片结构输出窗进行分析优化计算,再通过高频电磁软件HFSS进行验证,设计出了相对带宽大于11%的双层窗片输出窗。用HFSS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协同仿真的新方法对双窗片输出结构进... 利用场匹配理论建立传输级联矩阵的方法对高功率Ka波段双窗片结构输出窗进行分析优化计算,再通过高频电磁软件HFSS进行验证,设计出了相对带宽大于11%的双层窗片输出窗。用HFSS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协同仿真的新方法对双窗片输出结构进行热分析,研究了Ka波段回旋行波管工作模式分别为TE01和TE11两种不同模式时双窗片结构输出窗在不同频点的功率容量。研究表明:工作模式为TE01时输出窗片的功率容量比工作在TE11模式下大约高8 k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匹配理论 回旋行波管 双窗片输出窗 功率容量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FIA计算螺旋型回旋行波管色散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霖 陈怀璧 +2 位作者 许州 郑曙昕 何小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51-1054,共4页
为了给回旋行波放大器中螺旋管的设计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计算和优化方法,构建了特定的螺旋型回旋管模型,并用色散特性方程和MAFIA软件计算了其色散特性.采用MAFIA软件计算时,由于周期条件,相移从-180°到180°,每30°计算一... 为了给回旋行波放大器中螺旋管的设计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计算和优化方法,构建了特定的螺旋型回旋管模型,并用色散特性方程和MAFIA软件计算了其色散特性.采用MAFIA软件计算时,由于周期条件,相移从-180°到180°,每30°计算一次,对应的传递常数从-0.837 8 cm-1变化到0.837 8 cm-1.由于在准周期条件中相应的相移对应相应的传递常数,求解出对应的基模频率,通过模式识别,得出耦合以后的模式频率,即可以得出色散曲线.结果表明:在8.3~10.6 GHz的工作频率范围内,两者的计算结果吻合较好,相对偏差小于0.5%.色散曲线趋于斜率为正的直线,该特性说明了螺旋型回旋行波管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较宽的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散特性 MAFIA软件 回旋行波管 螺旋波导 模式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宽带大功率毫米波回旋行波管发射机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荣棣 黄军 栾镝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4-86,共3页
介绍了大功率毫米波雷达和应用于毫米波段微波管的特点。阐述了回旋管的分类和宽带大功率毫米波回旋行波管的工作原理、超导磁场的实现方法和Marx调制器等毫米波雷达发射机中的关键技术。根据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工作特点,给出宽带大功... 介绍了大功率毫米波雷达和应用于毫米波段微波管的特点。阐述了回旋管的分类和宽带大功率毫米波回旋行波管的工作原理、超导磁场的实现方法和Marx调制器等毫米波雷达发射机中的关键技术。根据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工作特点,给出宽带大功率毫米波发射机系统方案及关键技术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毫米波 发射机 回旋行波管 全固态调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旋行波管分布式介质加载高频结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晖 李宏福 +2 位作者 鄢然 罗勇 邓学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共7页
利用线性理论对Ka波段工作模式为TE01模的回旋行波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工作和寄生模式的传播损耗,以及不同传播损耗下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对不同介质加载条件和工作电流,给出了3个主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确定了介... 利用线性理论对Ka波段工作模式为TE01模的回旋行波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工作和寄生模式的传播损耗,以及不同传播损耗下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对不同介质加载条件和工作电流,给出了3个主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确定了介质加载厚度以及相对介电常数等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在优化得到的介质加载条件下,寄生模式在其各自振荡频点的单位长度传播损耗大于抑制各寄生模式返波振荡所需最低损耗值要求;工作模式起振电流大于设计所需工作电流;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大于设计的介质加载段和未加载段长度;设计的介质加载参数能够满足抑制工作和寄生模式自激振荡的要求。利用优化设计的高频结构及介质加载参数,进行了整管热测实验,得到了输出功率160kW,饱和增益40dB,效率22.8%以及3dB带宽5%的回旋行波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线性理论 绝对不稳定性 分布式介质加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波段TE_(01)模回旋行波管宽带输入耦合器的设计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勇 熊彩东 +5 位作者 罗勇 王建勋 鄢然 蒲友雷 王晖 李宏福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8-213,共6页
Ka波段TE01模回旋行波管的输入耦合器将矩形波导中输入的TE10模转化为圆波导中TE01模的行波场,以实现对回旋电子注角向速度的调制。本文首先对Ka波段TE01模回旋行波管的输入耦合器进行了解析分析和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输入耦合... Ka波段TE01模回旋行波管的输入耦合器将矩形波导中输入的TE10模转化为圆波导中TE01模的行波场,以实现对回旋电子注角向速度的调制。本文首先对Ka波段TE01模回旋行波管的输入耦合器进行了解析分析和数值计算。通过数值计算得到输入耦合器的初步结构和尺寸,然后利用三维高频分析软件HFSS进行精确的模拟和修正。通过优化设计在Ka波段获得了3 dB带宽约为3 GHz,1 dB带宽大于2GHz的高性能TE1□0-TE4◎11-TE0○1输入耦合器和3 dB带宽约为3.5 GHz,1 dB带宽约为3 GHz的高性能TE1□0-TE5◎11-TE0○1输入耦合器。冷测实验研究表明优化设计结果与冷测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输入耦合器同轴谐振腔宽带冷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焦波导结构回旋行波管的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2
18
作者 蒋艺 陈洪斌 +1 位作者 马国武 雷文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03-406,共4页
针对0.14THz大气窗口,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和3维粒子模拟软件,对共焦波导结构的太赫兹回旋行波管进行了冷腔色散和注波互作用的模拟研究。以TE06模式作为互作用工作模式,在电压为35kV、电流为2A、横纵速度比为0.85的电子束参数下,当输入... 针对0.14THz大气窗口,利用CST微波工作室和3维粒子模拟软件,对共焦波导结构的太赫兹回旋行波管进行了冷腔色散和注波互作用的模拟研究。以TE06模式作为互作用工作模式,在电压为35kV、电流为2A、横纵速度比为0.85的电子束参数下,当输入信号为1W时,得到最高2kW的微波功率输出,3dB带宽为3.5GHz,增益为3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回旋行波管 共焦波导 色散 注波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高稳定性的模式选择电路回旋行波管放大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杜朝海 刘濮鲲 +1 位作者 薛谦忠 张世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986-1991,共6页
该文基于线性理论和自洽非线性理论,对具有模式选择特性的损耗陶瓷和金属环交替加载的Ka波段TE01模回旋行波管放大器进行理论建模和稳定性分析。分析表明损耗陶瓷加载波导具有模式选择特性,其传输特性类似于光滑圆波导;稳定性分析揭示... 该文基于线性理论和自洽非线性理论,对具有模式选择特性的损耗陶瓷和金属环交替加载的Ka波段TE01模回旋行波管放大器进行理论建模和稳定性分析。分析表明损耗陶瓷加载波导具有模式选择特性,其传输特性类似于光滑圆波导;稳定性分析揭示了互作用系统自激振荡的内反馈机制。将理论分析与美国海军实验室的实验工作进行了比较,证明了该文理论模型的可靠性。该文的理论模型对回旋行波管放大器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行波管 损耗陶瓷 模式选择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加载回旋行波管小信号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鄢然 罗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7-930,共4页
应用分析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Briggs-Bers相碰判据与小信号色散方程,结合介质加载波导的冷场分析,数值计算并比较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与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改变加载介质的特性参数可以增加行波损... 应用分析回旋行波管绝对不稳定性的Briggs-Bers相碰判据与小信号色散方程,结合介质加载波导的冷场分析,数值计算并比较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工作模式的起振电流与寄生模式的起振长度。改变加载介质的特性参数可以增加行波损耗从而显著提高工作模式起振电流,并抑制掉寄生模式的返波振荡。结合介质加载波导冷场分析与回旋行波管小信号色散方程,分析了介质加载条件下回旋行波管小信号增益,计算得出了不同介质加载条件下的回旋行波管的小信号增益带宽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回旋行波管 绝对不稳定性 自激振荡 介质加载 小信号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