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回归文学的审美本质与重建文本的诗学——评贺仲明《当代乡土小说审美变迁研究(1949—2015)》
1
作者 郝璐 雷鸣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5,共7页
茨维坦·托多洛夫把文学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三种:投射、评论和诗学。投射是批评家透过文学作品对作者、对社会、或对他感兴趣的其他某个批评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竭力贯穿并超越作品;评论则自始至终在作品内部进行,对作品进行详... 茨维坦·托多洛夫把文学研究的方法归纳为三种:投射、评论和诗学。投射是批评家透过文学作品对作者、对社会、或对他感兴趣的其他某个批评对象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竭力贯穿并超越作品;评论则自始至终在作品内部进行,对作品进行详细解释;诗学探寻特定作品中所体现的一般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托多洛夫 批评对象 审美本质 审美变迁 回归文学 当代乡土小说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文学本体性与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反思 被引量:22
2
作者 许庆红 戚涛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6,96,共6页
英美文学一直是大学英语专业的核心知识课程和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文学教学和研究被边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这种现象背后的症结进行分析,提出要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成为实现大... 英美文学一直是大学英语专业的核心知识课程和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文学教学和研究被边缘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对这种现象背后的症结进行分析,提出要让文学回归其原有的位置,成为实现大学人文理想与精神的重要环节。本文认为,文学教学和研究需要紧扣文学本体性,即文学话语的本质及其背后的发生机制。文学教学和研究需要兼顾文本内外,既强调文本内部的内容、形式和审美,又不忽视外部的作家、历史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两者互动互补,糅合作品、作家与现实等多元因素进行创新,传播人文思想与知识,加强理论思辩,提高审美情趣,进行与文学形态本身一样充满生机和智性的文学教学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回归 文学本体性 英美文学教学和研究 人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到五四,回归文学,立足文本——评田建民《启蒙先驱心态录:<野草>解读与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阎浩岗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96,共4页
由于内容隐晦、表达曲折、语言陌生化程度高,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最难解的作品。虽然只有薄薄一册,连同卷首题辞不过24篇短文,解读它的论著却有很多,专门解读《野草》的国内外专著就不下十几种。有关论文则达一千多篇。其解读方... 由于内容隐晦、表达曲折、语言陌生化程度高,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是其最难解的作品。虽然只有薄薄一册,连同卷首题辞不过24篇短文,解读它的论著却有很多,专门解读《野草》的国内外专著就不下十几种。有关论文则达一千多篇。其解读方式,主要有以政治革命标准臧否的,有以生命哲学思想解析梳理的,有就个人情感与人际关系索隐的,也有套用西方最新理论框架以西方术语诠释的。这些解读都各有其道理,也有一说服力,能给读者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散文诗集 语言陌生化 解读方式 思想解析 个人情感 生命哲学 回归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3
4
作者 曾艳兵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9-147,共9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在后现代、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工具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我们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亦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的研究兴趣、研究领域、表述方法,乃至关键词、术语,也随之发...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在后现代、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工具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我们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评价体系和标准亦在悄然发生变化,我们的研究兴趣、研究领域、表述方法,乃至关键词、术语,也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首先,我们的研究一定具有国际视域,但仍然应当保持和坚守中国立场或本土立场;其次,我们在学术研究的符号游戏大潮中不能丧失人文关怀或人文精神;再次,我们所倡导的文学回归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应该更多地付诸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 中国立场 人文关怀 文学回归 文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位东戏曲理论与实践的文学意义
5
作者 李惊涛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1-96,共6页
苏位东戏曲理论与实践的文学意义李惊涛苏位东是有剧作成就和理论建树的剧作家。近年来,当潮汐不止的文学将戏曲剧本这一亚类悄悄送上沙滩晾晒起来,而没有将它继续卷入文学发展的波谷浪峰时,苏位东戏曲理论的忧患意识与剧作中表现出... 苏位东戏曲理论与实践的文学意义李惊涛苏位东是有剧作成就和理论建树的剧作家。近年来,当潮汐不止的文学将戏曲剧本这一亚类悄悄送上沙滩晾晒起来,而没有将它继续卷入文学发展的波谷浪峰时,苏位东戏曲理论的忧患意识与剧作中表现出的自省精神,开始日益明显地显露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位东 理论与实践 戏曲文学 剧作家 祥林嫂 文学 剧本 戏曲理论 回归文学 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重建 被引量:4
6
作者 李自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27,共8页
对于"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的建设发展,尽管目前有所谓"回归文学论"和"回归传统论"的重建思路与主张,但两种思路与主张都存在着理论构建的封闭取向及误区,并远离了具体的文学实践,而这也使它们终... 对于"强制阐释"之后的当代中国文论的建设发展,尽管目前有所谓"回归文学论"和"回归传统论"的重建思路与主张,但两种思路与主张都存在着理论构建的封闭取向及误区,并远离了具体的文学实践,而这也使它们终究没能走出强制阐释的理论困境。当代中国文论的重建要走出强制阐释的理论困境,就必须从其认识论根源入手,回归到实践这个根本出发点上来,从当代中国具体的文学实践活动出发,坚持应有的学科性质与中国话语构建,并处理好与其他学科理论和西方文学理论的关系,从而既克服张江先生批判的当代西方文论那样直接征用场外理论而造成的文学研究对象的偏离和当代中国文论话语自身构建的不足,又避免所谓"回归文学论"和"回归传统论"的重建思路与主张将文学视为自足的研究对象和在自我封闭中与西方文学理论对立起来而出现的重建误区,以推动当代中国文论的建设发展与理论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制阐释 当代中国文论重建 回归文学论 回归传统论 回归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故事诗学 被引量:22
7
作者 刘守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2-110,F0003,共10页
故事诗学是故事学研究的新方向。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七十年,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总体而言,多学科参与形成了方法论的多样性,促使故事研究跨学科发展,从中国文学领域拓展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广阔天地。从“求好运”故事(AT461)的研究... 故事诗学是故事学研究的新方向。新中国民间故事研究七十年,积累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总体而言,多学科参与形成了方法论的多样性,促使故事研究跨学科发展,从中国文学领域拓展到了人文社会科学的广阔天地。从“求好运”故事(AT461)的研究历程和《中国民间故事》的编选案例出发,立足学科新时代背景,反思学科研究方法论,走向故事诗学将成为一种新的学术取向:一是民间故事研究需回归文艺美学方法,二是民间故事的文选原则应突出经典文本及其诗学价值,以期对民间故事研究有新的启示。另外,中国民间故事多在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和作家文学“三位一体”的格局中发育成熟,进行诗学探索,有助于发掘其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的优良基因。走向故事诗学,将为民间故事回归文学、回归大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中华精神文化家园开创新的理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间文学 故事诗学 文艺美学方法 诗学价值 回归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