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伦理学理论的人本回归——评韩东屏教授的《人本伦理学》
1
作者 龙静云 熊富标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0,共2页
要写一部伦理学著作很难,而要建构一个新的伦理学体系更难。韩东屏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智慧、深厚的理论功底、巨大的钻研勇气,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拓荒力著《人本伦理学》。该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严密的逻辑结构、新颖的理论体系,给伦理... 要写一部伦理学著作很难,而要建构一个新的伦理学体系更难。韩东屏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智慧、深厚的理论功底、巨大的钻研勇气,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拓荒力著《人本伦理学》。该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严密的逻辑结构、新颖的理论体系,给伦理学界又添一部力作。通观全书,创新之处颇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学理论 人本回归 韩东 理学体系 逻辑结构 智慧 勇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厢记》中崔莺莺的人本回归
2
作者 姜若祥 《贵州农机化》 2006年第6期35-36,共2页
王实甫的《西厢记》通过描写崔莺莺倍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压抑自身的内心情感,几经波折终于获得身心的解放,与张生结为眷属的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人本的回归。
关键词 西厢记 崔莺莺 封建礼教 压抑 人本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与变迁: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人本化回归及战略价值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浦义俊 吴贻刚 辜德宏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8-2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人本化回归及战略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经历历史变迁的德国竞技体育在激荡中逐渐摆脱了政治利益束缚与畸形思维牵制,最终理性选择了符合国家和国民现实利益需要的...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对德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人本化回归及战略价值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经历历史变迁的德国竞技体育在激荡中逐渐摆脱了政治利益束缚与畸形思维牵制,最终理性选择了符合国家和国民现实利益需要的人本化发展方式。其竞技体育人本化回归蕴含四个层面的战略价值诉求:其一,体育层面的战略诉求:促进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协调、均衡、可持续发展;其二,政治层面的战略诉求:契合于德国新时期的国家政治安全观和理性政治思维,摆脱盲目的政治效应追求;其三,经济层面的战略诉求:促进体育产业品牌化、科技化和集群化发展,助推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其四,社会层面的战略诉求:移民化背景下通过体育促进社会融合,提升国家社会凝聚力和国家文化认同感。德国竞技体育的人本化回归在竞技体育社会力量的培育、政府竞技体育职能转变、体育产业深度发展以及竞技体育发展思路转变等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竞技体育 发展方式 人本回归 战略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道德教育“人本回归”的价值维度解读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7年第5期56-58,共3页
实现“人本回归”已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真正把“人本回归”的理念落实到大学德育过程中,必须有机地协调和优化德育内容的各种价值关系:一是要实现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二是要实现德育结构中教育与受教育者... 实现“人本回归”已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真正把“人本回归”的理念落实到大学德育过程中,必须有机地协调和优化德育内容的各种价值关系:一是要实现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二是要实现德育结构中教育与受教育者“双主体”价值的统一,三是要实现大学生现阶段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德育 人本回归 三种价值关系 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技能型社会建设探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陆周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02-106,共5页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与努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困境有: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足;过度重视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缺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关注;没有真正形成尊重技能人才... 技能型社会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与努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技能型社会建设的现实困境有: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足;过度重视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缺乏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关注;没有真正形成尊重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据此从加强多元协同、追寻回归人本、优化发展路径三个方面论述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实践路向,以早日实现人人学习技能、人人拥有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技能型社会 多元协同 回归人本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找寻迷失的人”到“把人实现为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反思与建构 被引量:3
6
作者 曾昭皓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7-180,共4页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之为自由个体有效连接的关节点之根本,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主体性对待和圆融理解之实质所在。在人本文化视阈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与反思,找寻迷失的人,并对思想政治...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是思想政治教育与人之为自由个体有效连接的关节点之根本,以及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主体性对待和圆融理解之实质所在。在人本文化视阈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审视与反思,找寻迷失的人,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体性建构,按照人的方式,把人实现为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应回归幸福本真,实现人的生存与发展内在要求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并由此产生的幸福之终极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人本回归 主体性 终极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合璧,“融”创未来——新时期高等院校声乐教育应当如何实现“以人为本” 被引量:4
7
作者 朱晏锋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3-106,共4页
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与全球教育文化融合是影响当代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以人为本”实现的主要因素。在可行性与必要性突出的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以人为本”过程中,基于民族文化传承下的价值、目标与内涵构建是内在核心,更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 民族艺术文化传承与全球教育文化融合是影响当代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以人为本”实现的主要因素。在可行性与必要性突出的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以人为本”过程中,基于民族文化传承下的价值、目标与内涵构建是内在核心,更是我国高等艺术教育特色目标实现的重要关键;基于全球教育文化融合下的方法、体系与策略构建是外在形式,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声乐教育“以人为本”实施的具体手段,二者合一,方能体现当代高等院校声乐教育的时代奥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化语境 跨文化语境 高等院校声乐教育 人本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