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anbu切线模量沉降计算方法及参数取值初探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国平 付佰勇 +1 位作者 张志刚 陈虎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04-808,共5页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埋置深度较深,地基回弹再压缩沉降及其变化的准确评估对结构受力安全尤为重要。隧道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开展了大量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CPTu)和室内固结试验。如何利用这些原位和室内试验数据准确评估隧道的回...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埋置深度较深,地基回弹再压缩沉降及其变化的准确评估对结构受力安全尤为重要。隧道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阶段,开展了大量的原位孔压静力触探(CPTu)和室内固结试验。如何利用这些原位和室内试验数据准确评估隧道的回弹再压缩沉降及其变化规律,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综合比较各类沉降计算方法基础上,采用了改进的Janbu切线模量法进行沉管隧道的沉降计算,推导了不同土层、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土体竖向应变计算公式。并依据室内固结试验和原位CPTu试验对该方法的计算参数(模量数m、回弹再压缩模量数mr、应力指数j和回弹再压缩应力指数jr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方法的计算过程。Janbu切线模量法具有公式形式简单、反映围压影响及卸载再加载特性等优点。但由原位试验获取计算参数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bu切线模量法 沉管隧道 回弹再压缩沉降 固结试验 CPTU 参数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超补偿的干坞地基变形研究——上海外环隧道的浦东干坞开挖工程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锡宏 李侃 +1 位作者 李蓓 杨国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131,共7页
对一个大型干坞沉管制作的珍贵沉降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运用20多年来对回弹与再压缩研究成果,采用综合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进一步运用有关理论与经验的综合,对本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有益的结论,以期填补上海地区该类岩土工程... 对一个大型干坞沉管制作的珍贵沉降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运用20多年来对回弹与再压缩研究成果,采用综合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进一步运用有关理论与经验的综合,对本课题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有益的结论,以期填补上海地区该类岩土工程问题的空白,为类似工程积累宝贵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坞 地基变形 回弹再压缩 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工程技术发展综述 被引量:28
3
作者 滕延京 宫剑飞 李建民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6-140,161,共16页
城市化进程和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给我国基础工程技术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在对国内外基础工程技术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在同一大面积整体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 城市化进程和地下空间开发的需求,给我国基础工程技术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在对国内外基础工程技术分析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在同一大面积整体基础上建有多栋高层建筑或多层建筑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基础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深大基础回弹以及再压缩变形特征及计算方法、基础结构抗浮设计、桩基工程新技术、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工作性状及工程应用方法、地铁交通枢纽工程的地基基础加固改造等技术成果进行介绍。这些成果体现出我国基础工程技术的特点和技术先进性。结合国外技术的发展,提出我国基础工程技术应在大跨地下结构的设计理论、方法和按变形控制设计、深基坑施工引起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工程措施、深大地下建筑建设对已有周边建筑设计条件以及使用条件改变引起的基础设计评价方法及加固技术、基础工程的抗浮稳定性的设防水平及抗浮构件设计、地下交通线路施工或穿越工程以及地下使用功能实现引起的有关基础工程技术研究、基础耐久性问题的研究、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使用以及绿色施工技术的研发、基础工程技术发展应进行的试验研究工作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和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变刚度调平设计 以及再压缩变形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的工作性状 地基基础加固改造 按变形控制设计 基础耐久性 绿色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