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提升地方政府回应能力问题探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慧军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29,共6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在处理与社会公众关系问题上必须有较高的回应能力。良好政府回应能够有效推动现代民主品质的提升。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回应意识薄弱...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政府在处理与社会公众关系问题上必须有较高的回应能力。良好政府回应能够有效推动现代民主品质的提升。目前,我国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回应意识薄弱、回应动力不足,回应渠道不通畅、回应过程缺乏透明度,回应制度化程度低、回应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地方政府回应机制是回应能力的基础和保障,提高地方政府回应能力要形成良好的回应机制。网络时代公共舆论话语权被不断解构,网络话语权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对提高地方政府回应能力提出巨大挑战,地方政府必须在搞好官民互动中不断提升回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回应 回应能力 回应机制 官民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政务舆情回应的偏差与回应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冀翠萍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00-103,共4页
政务舆情回应是有效化解舆情危机的重要手段。当前在舆情回应的量的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但是部分舆情回应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呈现出"公众质疑—政府回应—公众再质疑—政府再回应"的失序节奏,造成舆情态势的升级与恶化。政府... 政务舆情回应是有效化解舆情危机的重要手段。当前在舆情回应的量的指标上有较好的表现,但是部分舆情回应效果上不尽如人意,呈现出"公众质疑—政府回应—公众再质疑—政府再回应"的失序节奏,造成舆情态势的升级与恶化。政府与公众在突发事件的信息公开、关注焦点和情绪表达上存在偏差,究其原因是政府与公众未建立起对核心议题的共同关注,双方关系存在相互对抗的风险,无法形成对关切点的情绪共鸣,还存在价值排序的冲突。政务舆情回应要主动聚焦公众的核心议题,注重关照公众的情绪情感,致力寻求社会共识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务舆情 政府 领导干部 偏差 回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差距补救的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系及其动态回应能力的实现
3
作者 杨薇钰 李元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56-60,共5页
技术创新过程模式的演进说明,创新涉及诸多组织内外因素,复杂性增加,要求对创新过程实施更有效的管理。围绕技术创新过程面临的主要差距,本文对技术创新补救管理任务体系,及其动态回应能力的增强途径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技术刨新过程 差距补救 动态回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信息传播中的政务新媒体回应能力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3年以来90个公共危机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24
4
作者 章昌平 钱杨杨 +1 位作者 黄欣卓 宋小金 《现代情报》 CSSCI 2020年第7期104-113,共10页
[目的/意义]政务新媒体是政府与公众的有效对话工具,但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其回应也面临着挑战。在以往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有的当地政府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公开信息、回应民众诉求,有的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回应能力会存在如此差... [目的/意义]政务新媒体是政府与公众的有效对话工具,但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其回应也面临着挑战。在以往的公共危机事件中,有的当地政府积极运用政务新媒体公开信息、回应民众诉求,有的却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回应能力会存在如此差异,其原因是什么?本文将探索厘清影响政务新媒体回应能力的因素。[方法/过程]收集90个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务微博回应的相关数据,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政务新媒体的回应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政务新媒体的运用愈发受到重视,其总体回应能力处于较好水平,但在不同政府层级和上级政府是否施压等方面上表现出较大差异;上级政府压力与回应政府层级对政务新媒体回应能力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管理 信息传播 回应能力 政务新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回应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基于数字治理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坤胜 杨润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52-54,共3页
政府回应能力的强弱是国家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互联网催生的新媒体环境对传统的政府回应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回应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基于数字治理理论的视角,从传播互动、媒介建设及互动性话语体系构建等... 政府回应能力的强弱是国家治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互联网催生的新媒体环境对传统的政府回应模式形成了巨大挑战,新媒体环境下的政府回应模式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基于数字治理理论的视角,从传播互动、媒介建设及互动性话语体系构建等维度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回应的问题,即强被动性和弱互动性。以数字治理理论的SMART模式为目标,在此基础上提出渠道整合、人才培养、创新回应媒介、形成跨部门回应机制及构建互动性话语体系等提升政府回应能力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政府回应能力 数字治理理论 提升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舆情回应能力何以提升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芮婷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42-43,共2页
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舆情对于政治的影响远胜过去,这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政府亟须加强政务信息公开能力、舆情危机处置能力以及舆情回应机制建设能力,切实保障社会舆情发展的可预料、可控制。
关键词 政府舆情 回应能力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回应能力的培养策略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新华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年第3期26-29,共4页
几年前的一幕教学情景一直铭刻在笔者的脑海里:一天,我一走进教室,便说;“I am very tired today.”随后,我停止讲话,以等待的眼光看着学生,期待他们有所反应,可学生仍静静地坐着,以同样的目光等着老师讲课。停顿了一会儿后... 几年前的一幕教学情景一直铭刻在笔者的脑海里:一天,我一走进教室,便说;“I am very tired today.”随后,我停止讲话,以等待的眼光看着学生,期待他们有所反应,可学生仍静静地坐着,以同样的目光等着老师讲课。停顿了一会儿后我继续说:“It’s so difficult for me to give you a lesson today.”随后,我又停止讲话,学生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生 英语课堂教学 培养策略 回应能力 LESSON 教学情景 very GIV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动力学视角下政府回应网络舆情的能力提升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陈福集 叶萌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127,共7页
我国政府对网络舆情日益重视,但在回应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政府回应网络舆情的效果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构建了政府回应网络舆情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 我国政府对网络舆情日益重视,但在回应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鉴于政府回应网络舆情的效果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构建了政府回应网络舆情能力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采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提高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响应速度及政府自身公信力,能有效提升政府的回应能力。同时,网络舆情服务机构应及时准确地为政府供应其回应公众所需的知识,从根本上提升政府回应的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舆情 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政府回应能力 网民传媒网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党政领导干部的能力需求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华涛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6,共5页
为了有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强化与服务型政府内涵相适应的领导能力,即整合能力、法治能力和回应能力。整合能力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政府的服务资源;法治能力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致力于规范和约束... 为了有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党政领导干部需要强化与服务型政府内涵相适应的领导能力,即整合能力、法治能力和回应能力。整合能力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政府的服务资源;法治能力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致力于规范和约束政府权力,确保政府的法治化;回应能力强调党政领导干部要努力实现政府的高效和责任,满足公众的需求。党政领导干部同时强化并有效发挥这三方面的能力,必将有效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型政府 党政领导干部 整合能力 法治能力 回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回应机制的创新:从回应性到回应力 被引量:32
10
作者 晏晓娟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5年第4期13-17,共5页
政府回应是政府吸纳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起点。缺乏回应性的政府就会失去官民互动的契机,就会损害政府的形象,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对其建设的要求不能止步于此,政府应以回应性为回应型政府建设的起点,以提高政府回... 政府回应是政府吸纳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的起点。缺乏回应性的政府就会失去官民互动的契机,就会损害政府的形象,难以得到民众的支持。随着时代的发展,政府对其建设的要求不能止步于此,政府应以回应性为回应型政府建设的起点,以提高政府回应能力为其建设的关键,探寻政府回应研究的新路径,以价值内涵、法律措施、制度建设与技术推进四个方面探寻政府回应机制建设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回应 回应能力 政府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触官”舆情回应弹性影响机制与调适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芬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9-12,共4页
政府“触官”舆情是指由政府官员言行引发的舆情事件与舆论态度。政府“触官”舆情事件中政府回应速度与回应质量不匹配,会影响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政府“触官”舆情回应弹性受到内外部环境压力、舆情注意力分配、多元主体博弈、... 政府“触官”舆情是指由政府官员言行引发的舆情事件与舆论态度。政府“触官”舆情事件中政府回应速度与回应质量不匹配,会影响政府形象,降低政府公信力。政府“触官”舆情回应弹性受到内外部环境压力、舆情注意力分配、多元主体博弈、政府回应能力等多维度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政府应通过借助内外双重环境压力、合理配置舆情注意力、完善主体博弈策略、提升舆情回应能力等调适“触官”舆情回应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触官”舆情 政府官员 回应弹性 环境压力 舆情注意力 回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思想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达秋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2,共5页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思想精华,它吸取了俄罗斯人民独特的历史经验,又吸取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西方文化特别是德国哲学是俄罗斯思想的主要精神源泉,而东正教是俄罗斯思想的重要来源。对共同性的尊崇和信奉,全世界回应... 俄罗斯思想是俄罗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思想精华,它吸取了俄罗斯人民独特的历史经验,又吸取了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西方文化特别是德国哲学是俄罗斯思想的主要精神源泉,而东正教是俄罗斯思想的重要来源。对共同性的尊崇和信奉,全世界回应能力、不同文化的民族能够和平共处、面对灾难的积极的末日论,是俄罗斯思想中具有现代意义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思想 共同性 回应能力 和平共处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良性互动中寻求“善治”
13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8-18,共1页
今天的中国,民众的诉求日益多元,舆论质疑时有耳闻。各级政府的回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执政水平、检验执政理念的重要标杆。近年来,正是在中央“公开及时、准确透明”的明确要求下,在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中,不少领导干部逐步形成共识... 今天的中国,民众的诉求日益多元,舆论质疑时有耳闻。各级政府的回应能力,已经成为衡量执政水平、检验执政理念的重要标杆。近年来,正是在中央“公开及时、准确透明”的明确要求下,在与公众的良性互动中,不少领导干部逐步形成共识:对批评或质疑,不必过于敏感,甚至将其视为不和谐声音,能捂则捂,能压就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治” 回应能力 执政水平 执政理念 领导干部 质疑 政府 公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