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白海豚回声定位信号自动识别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宸 陶毅 吴剑明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5-429,共5页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以往研究表明不同海域中华白海豚的回声定位(click)信号存在差异。文章以回声定位信号为识别标准,使用三种机器学习方法(K近邻法,决策树-分类回归树法和朴素贝叶斯法)识别中华白海豚。首先使用Teager-Kai... 中华白海豚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以往研究表明不同海域中华白海豚的回声定位(click)信号存在差异。文章以回声定位信号为识别标准,使用三种机器学习方法(K近邻法,决策树-分类回归树法和朴素贝叶斯法)识别中华白海豚。首先使用Teager-Kaiser能源算子(Teager-Kaiser Energy Operator, TKEO)方法和Gabor滤波器进行中华白海豚click信号的自动检测,然后通过倒谱的方法提取click信号的特征,最后利用3种机器学习方法识别中华白海豚。实验数据采集于雷州湾的中华白海豚以及厦门湾的中华白海豚和宽吻海豚的发声信号。实验中将厦门湾中华白海豚和雷州湾中华白海豚设为第一组,进行同种海豚识别;将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和宽吻海豚设为第二组,进行不同种海豚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组实验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分别可以达到98%和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海豚 回声定位信号 机器学习 种类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里兹湾虎鲸回声定位信号脉冲间隔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黄龙飞 吕连港 +2 位作者 姜莹 刘宗伟 杨春梅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根据2017年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期间获取的普里兹湾虎鲸声信号观测资料,采用Teager能量算子法对虎鲸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脉冲间隔的统计特征。对115段回声定位信号的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脉冲间隔的范围为10.5~183.5 ms,均... 根据2017年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期间获取的普里兹湾虎鲸声信号观测资料,采用Teager能量算子法对虎鲸回声定位信号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其脉冲间隔的统计特征。对115段回声定位信号的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脉冲间隔的范围为10.5~183.5 ms,均值与标准差分别为67.5和27.6 ms。进一步分析,发现脉冲间隔数值的变化具有显著的规律性,根据拟合表达式可以将信号分成5种类型:加速型、减速型、匀速型、先减速后加速型、先加速后减速型。其中减速型的总体占比最高,为58.3%;其次为匀速型与加速型,分别为20.0%,14.8%;其余2类占比最低,均仅为3.5%。普里兹湾虎鲸回声定位信号脉冲间隔规律性变化可能是虎鲸调节其信号以适应活动海域多海冰环境的结果。此外,加速型、减速型、匀速型与先减速后加速型、先加速后减速型的脉冲间隔参数存在较大差异,且后2种类型的-3 dB带宽以及峰值频率与脉冲间隔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表明虎鲸在发出后两种类型的回声定位信号时处理的情况与前3种类型相比可能更为复杂与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虎鲸 回声定位信号 TEAGER能量算子 脉冲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回声定位信号检测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段德鑫 姜莹 +2 位作者 刘宗伟 杨春梅 吕连港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5-153,共9页
鲸豚类海洋哺乳动物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是一种频率较高的短时脉冲信号,研究回声定位信号检测方法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检测海洋哺乳动物发声,进而更好地保护海洋哺乳动物。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鲸豚类动物回声定位信号检测方法。... 鲸豚类海洋哺乳动物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是一种频率较高的短时脉冲信号,研究回声定位信号检测方法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检测海洋哺乳动物发声,进而更好地保护海洋哺乳动物。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鲸豚类动物回声定位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帧,计算每帧信号的时频图;使用Frangi滤波器对时频图进行滤波,以降低背景噪声并凸显线条状信号;然后根据鲸豚类海洋哺乳动物回声定位信号在时频图中类似直线的特点,使用直线检测获得时频图像中检出线条状信号的精确位置,进而提取出其图像特征;最后根据信号特征训练随机森林分类器生成检测模型以检测区分出回声定位信号。使用柏氏中喙鲸、领航鲸、露脊鲸和伊洛瓦底海豚四种动物的声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能量算子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方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有着更高的召回率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取得更好的检测效果。本文方法能够为鲸豚类海洋哺乳动物的声学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Frangi滤波 直线检测 随机森林分类器 回声定位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被动声学监测系统的海豚回声定位信号快速检测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薛睿超 牛富强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3-740,共8页
被动声学监测仪已成为海豚的声信号研究的重要手段。为解决监测系统计算速度慢、检测正确率低等问题,满足低功耗长期工作的需求,文章结合海豚回声定位信号的时域特征,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该算法不需要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频域分析... 被动声学监测仪已成为海豚的声信号研究的重要手段。为解决监测系统计算速度慢、检测正确率低等问题,满足低功耗长期工作的需求,文章结合海豚回声定位信号的时域特征,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该算法不需要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和频域分析,因此大大提高了计算速度并有效降低了系统算力需求,进而延长被动声监测系统的工作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使用野外和室内采集的中华白海豚以及宽吻海豚声信号数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检测速度大幅提高,且检测正确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声学监测 快速检测 海豚回声定位信号 click信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海豚滴答声的仿生换能器设计
5
作者 夏飞 许延峰 胡青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2-968,共7页
海豚回声定位信号具有宽带窄脉冲特性,能够精确分辨水中目标,为了使换能器模拟海豚发射回声定位信号,本文采用等效电路法分析了匹配层参数对换能器谐振频率和对应模态强弱的影响,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同时从频域和时域对换能... 海豚回声定位信号具有宽带窄脉冲特性,能够精确分辨水中目标,为了使换能器模拟海豚发射回声定位信号,本文采用等效电路法分析了匹配层参数对换能器谐振频率和对应模态强弱的影响,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同时从频域和时域对换能器展开优化设计,根据海豚回声定位信号的特点,设计了一款能模拟海豚发声的双匹配层宽带仿生换能器。该换能器工作频带为50~145 kHz,基本覆盖了海豚回声定位信号的频率范围,单个脉冲发射持续时间不超过22μs,时域波形与频谱能量分布与海豚滴答声信号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豚 回声定位信号 仿生 宽带窄脉冲 匹配层 等效电路 谐振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