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回回文”的历史演进
- 1
-
-
作者
丁士仁
马斌
-
机构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0-115,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北少数民族伊斯兰文献的挖掘与研究"(项目编号:13XMZ034)
-
文摘
"回回文",是我国回族及其先民在历史发展中曾经使用过的文字,伴随着回回人语言和身份的转变,它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变化。"回文"从唐宋时期的阿拉伯文字到蒙元时期的波斯文,再经过一段时期的混合语到最后的"小经",见证了回回从"蕃客"到臣民,再到本土少数民族的变迁。随着回族的本土化,"回回文"也以"小经"的形式最终确定了它的形态。"小经"是我国回族在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字母的基础上创造出来拼写汉语的一种独立而完整的文字体系,它属于汉语的范畴,是我国回族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语言和文字转化过程中文化创新的结晶。尽管它的使用范围不断萎缩,但它迄今仍是一个活的语言,而且还丰富和发展了汉语言文化。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应该得到保护和挖掘。
-
关键词
回回文
小经
阿拉伯文
波斯文
混合语言
-
Keywords
Huihui script, Xiao Jing, Arabic, Persian, lingua franca
-
分类号
H289
[语言文字]
-
-
题名略论“回回文化”
- 2
-
-
作者
冯增烈
-
出处
《宁夏社会科学》
1984年第1期21-28,共8页
-
文摘
一、问题的提出一般认为:回族缺乏其构成为民族的经济、地域和语言的显著特征,而维系其存在与发展的只是它的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有人说:“回族离开了伊斯兰教就不成其为回族。”似乎回族文化即集中反映为伊斯兰教。也有人说回族根本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回族文化就是汉文化,只不过是“汉族信奉回教”而已。我们认为,一个民族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回族也肯定有其民族文化的,无妨就叫做“回回文化”。因为这种文化既有其具体的内涵,也有其来源和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因素。笔者曾提出了一个“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论点。本文拟就这几个方面加以探讨,以就教于研究回族的专家和读者。
-
关键词
伊斯兰教
回回文
回族社会
汉文化
伊斯兰文化
回族文化
中国化
民族与宗教
穆斯林
汉族人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