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苗期耐冷性基因座
被引量:
18
1
作者
寻梅梅
江玲
+4 位作者
刘世家
陈平
王茂青
翟虎渠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以98个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家系(BILs)组成的群体为材料,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25℃正常条件下培养水稻幼苗至二叶一心期,6-10℃低温处理7d,之后缓慢升温至25℃,缓苗4...
以98个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家系(BILs)组成的群体为材料,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25℃正常条件下培养水稻幼苗至二叶一心期,6-10℃低温处理7d,之后缓慢升温至25℃,缓苗4d,调查死苗率,并以死苗率作为苗期耐冷性强弱的表型值,分析亲本和98个BILs的苗期耐冷性表现。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1.13a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个苗期耐冷性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3染色体上,命名为qSCT-2和qSCT-3。2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81和2.86,可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的13.69%和9.31%。对苗期冷害具有抗性的2个数量性状基因座均来自苗期耐冷亲本Nipponb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冷性
回交重组自交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
被引量:
75
2
作者
肖应辉
罗丽华
+6 位作者
闫晓燕
高艳红
王春明
江玲
矢野昌裕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4,共7页
利用由98个株系组成的Nipponbare(粳) /Kasalath(籼)∥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倒伏指数与株高、茎粗及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水稻倒伏相关性状QTL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
利用由98个株系组成的Nipponbare(粳) /Kasalath(籼)∥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倒伏指数与株高、茎粗及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水稻倒伏相关性状QTL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单株生物量3性状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达1%显著水平。利用基于性状标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测到与水稻倒伏指数、茎粗、株高和单株生物量有关的QTL共12个,其中与株高有关的3个分别位于第1、5和6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1%~2 4 % ;与单株生物量有关的2个分布于第1和8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9%~14 % ;与茎粗有关的3个分布在第1、3和6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1%~2 5 % ;控制倒伏指数的4个,分别位于第1、3、8和12染色体上,对表型性状变异的解释率为10 %~18%。在第1染色体R2 4 14 C86标记区间同时检测到控制倒伏指数、株高和单株生物量的QTL ,表明该染色体区域在控制水稻倒伏性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株高、单株生物量和倒伏指数的显著相关。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LI 3表现为增强水稻的抗倒能力,抗倒加性效应来自于高秆籼稻品种Kasalath的等位基因,且与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QTL不存在遗传连锁关系,有望用于中、高秆抗倒育种中分子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回交
重组
自交
系
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苗期耐冷性基因座
被引量:
18
1
作者
寻梅梅
江玲
刘世家
陈平
王茂青
翟虎渠
万建民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植物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471120)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5B0204)
+2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创新人才基金项目(BK2003415)
农业部948项目(2004Z24)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文摘
以98个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家系(BILs)组成的群体为材料,进行水稻苗期耐冷性数量性状基因座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25℃正常条件下培养水稻幼苗至二叶一心期,6-10℃低温处理7d,之后缓慢升温至25℃,缓苗4d,调查死苗率,并以死苗率作为苗期耐冷性强弱的表型值,分析亲本和98个BILs的苗期耐冷性表现。采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1.13a软件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共检测到2个苗期耐冷性QTLs,分别位于第2和第3染色体上,命名为qSCT-2和qSCT-3。2个QTL的LOD值分别为3.81和2.86,可解释群体表型变异的13.69%和9.31%。对苗期冷害具有抗性的2个数量性状基因座均来自苗期耐冷亲本Nipponbare。
关键词
水稻
苗期耐冷性
回交重组自交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
Keywords
rice
cold tolerance of seedlings
BIL population
QTL
分类号
S51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
被引量:
75
2
作者
肖应辉
罗丽华
闫晓燕
高艳红
王春明
江玲
矢野昌裕
翟虎渠
万建民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8-354,共7页
基金
国家"8 63"计划 (2 0 0 2AA2 0 70 0 2
2 0 0 3AA2 0 70 2 0 )资助项目。
文摘
利用由98个株系组成的Nipponbare(粳) /Kasalath(籼)∥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倒伏指数与株高、茎粗及单株生物量等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水稻倒伏相关性状QTL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株高、茎粗、单株生物量3性状与倒伏指数的相关系数均达1%显著水平。利用基于性状标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检测到与水稻倒伏指数、茎粗、株高和单株生物量有关的QTL共12个,其中与株高有关的3个分别位于第1、5和6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1%~2 4 % ;与单株生物量有关的2个分布于第1和8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9%~14 % ;与茎粗有关的3个分布在第1、3和6染色体,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1%~2 5 % ;控制倒伏指数的4个,分别位于第1、3、8和12染色体上,对表型性状变异的解释率为10 %~18%。在第1染色体R2 4 14 C86标记区间同时检测到控制倒伏指数、株高和单株生物量的QTL ,表明该染色体区域在控制水稻倒伏性状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株高、单株生物量和倒伏指数的显著相关。在第3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LI 3表现为增强水稻的抗倒能力,抗倒加性效应来自于高秆籼稻品种Kasalath的等位基因,且与株高、单株生物量等性状QTL不存在遗传连锁关系,有望用于中、高秆抗倒育种中分子标?
关键词
水稻
倒伏
回交
重组
自交
系
群体
数量性状基因座
Keywords
Rice
Lodging
Backcross inbred lines population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利用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苗期耐冷性基因座
寻梅梅
江玲
刘世家
陈平
王茂青
翟虎渠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稻品种倒伏指数QTL分析
肖应辉
罗丽华
闫晓燕
高艳红
王春明
江玲
矢野昌裕
翟虎渠
万建民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