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山杉302回交一代的早期选育 被引量:16
1
作者 殷云龙 尹晓明 +2 位作者 於朝广 徐建华 陈永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2-27,共6页
连续3年对中山杉302(Taxodium'Zhongshansha302')回交一代(BackcrossedF1,简称为BCF1)〔中山杉302(T.'Zhongshansha302')×墨杉(T.mucronutumTenore)〕的13个无性系的苗期生长量(株高和地径)、标准木的地上部分生... 连续3年对中山杉302(Taxodium'Zhongshansha302')回交一代(BackcrossedF1,简称为BCF1)〔中山杉302(T.'Zhongshansha302')×墨杉(T.mucronutumTenore)〕的13个无性系的苗期生长量(株高和地径)、标准木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分枝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BCF1102、BCF1118、BCF161和BCF1149的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明显高于亲本中山杉302,可以作为优选出的4个具有潜在推广价值的新无性系:其中BCF1102、BCF1118和BCF1613个无性系树干生物量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例均大于50%,也高于其他无性系,而树枝生物量比例较低,可以作为速生用材类型,BCF1149树叶生物量占地上部分总生物量的比重高达45%,可以作为速生观赏类型。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对标准木的分枝结构与树高生长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分枝数量是树高生长的首要决定因素,这4个速生无性系单株分枝数量高于其他类型。盐碱地造林结果表明:在pH8.5的滨海轻盐上,除BCF161的生长量受到一定抑制外,其他3个无性系BCF1102、BCF1118和BCF1149的生长量仍高于亲本中山杉302。运用RAPD分子标记鉴定了这4个优良无性系的遗传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302 回交一代 早期选育 生长量 无性系 遗传身份 RAPD 落羽杉属 种间杂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泡桐“毛白33”与其回交一代的光合特性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楠 李芳东 +2 位作者 莫文娟 王炜炜 叶金山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56,共6页
为了比较自然条件下杂交泡桐"毛白33"(TF33)和其回交一代(BC1(194)、BC1(192))的光合生理差异,采用Li-6400 XT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其生长季内6—10月份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摩尔分数、蒸腾速率(Tr)等... 为了比较自然条件下杂交泡桐"毛白33"(TF33)和其回交一代(BC1(194)、BC1(192))的光合生理差异,采用Li-6400 XT光合测定系统,分别测定了其生长季内6—10月份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摩尔分数、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的日变化,以揭示参试无性系的光合能力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1)6月份TF33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而BC1(194)和BC1(192)的为单峰型曲线,7—10月份参试无性系均为双峰型曲线且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2)6月份时BC1(192)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光饱和点(PLS)显著高于BC1(194)和TF33,其超亲优势率分别为36.23%和34.49%,平均净光合速率(Pa)超亲杂种优势率为2.90%,光补偿点(PLC)和暗呼吸速率(Rd)差别不大。(3)7、8月份时,BC1(194)较TF33的光补偿点(PLC)和暗呼吸速率(Rd)有显著的负向优势。(4)10月份时BC1(194)和BC1(192)的表观量子效率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TF33,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显著低于TF33,Pa超亲杂种优势率分别为23.85%和5.52%。(5)除10月份TF33和BC1(194)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相关不显著、BC1(192)的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相关外,6—9月份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午间净光合速率的降低可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研究表明,整个生长季杂交泡桐回交一代只在生长初期和末期有显著的光合速率优势,其可能存在光合时间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泡桐 回交一代 光合参数日变化 光合生理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杉302和墨西哥落羽杉及其回交一代的同工酶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尹晓明 殷云龙 陈永辉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59-61,共3页
The isozymes of peroxidase (POD)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n leaves of Taxodium mucronatum Tenore, T. ’Zhongshansha 302’ and four strains of their hybrids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OD isozyme expr... The isozymes of peroxidase (POD)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in leaves of Taxodium mucronatum Tenore, T. ’Zhongshansha 302’ and four strains of their hybrids were analys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SOD isozyme expressed only in May, POD isozyme had a certain difference among 6 samples in May and July, but notable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eptember, when POD isozyme of every hybrids had three bands from the paternal form, 3-6 bands respectively from the maternal form and a few new bands.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genetic characters of POD isozyme of both parents were stably inherited to their hybrids,but some variations occured in those hybrids and POD isozyme was a suitable enzyme system to distinguish the various hybr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302 墨西哥落羽杉 回交一代 同工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野生种S.demissum与普通栽培品种Katahdin回交一代材料主要产量性状细胞遗传效应分析
4
作者 盛万民 王凤义 +3 位作者 宁海龙 石瑛 邸宏 魏峭嵘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15,共6页
为了研究马铃薯野生种S.demissum与普通栽培品种Katahdin回交一代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细胞效应,以2份回交一代材料、2个栽培品种按GiffingⅢ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应用细胞遗传效应分析方法,对正反交两种组配类型的回交... 为了研究马铃薯野生种S.demissum与普通栽培品种Katahdin回交一代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的细胞效应,以2份回交一代材料、2个栽培品种按GiffingⅢ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1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应用细胞遗传效应分析方法,对正反交两种组配类型的回交一代群体的遗传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的细胞质遗传效应、组合的细胞核效应在所有测试性状上均表现出极显著的差异;组合的细胞质核互作效应在单株结薯数、平均单薯重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在其他4个性状上差异不显著。同一性状的细胞质效应值在不同亲本间差异较大,并且同一性状的细胞核效应值和质核互作效应值在不同组合间差异亦较大。亲本间正反交两种不同回交改良方式对回交后代群体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S.demissum 回交一代 细胞遗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稻、稗草回交一代主茎叶片发生规律及分析
5
作者 赵凤梧 李慧敏 +4 位作者 谢俊良 彭海成 赵明 张桂芳 王美云 《河北农业科学》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水资源紧张与高营养需求对稻米市场提出严重挑战.旱稻(Upland rice)作为一种新兴粮作,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1,2].为进一步提高稻类的抗逆性及增产潜力,遗传育种工作者利用远缘杂交及转基因技术,通过引入(导入)外源基因,培育超高产种质... 水资源紧张与高营养需求对稻米市场提出严重挑战.旱稻(Upland rice)作为一种新兴粮作,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1,2].为进一步提高稻类的抗逆性及增产潜力,遗传育种工作者利用远缘杂交及转基因技术,通过引入(导入)外源基因,培育超高产种质,取得重大研究进展[3~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稗草 回交一代 主茎叶片 发生规律 杂交亲本 去雄 授粉方法 栽培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遗传型罗非鱼的耐盐性和生长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飞 筴金华 +5 位作者 张艳红 任炳琛 梁从飞 赵丽慧 庄青青 赵金良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17-421,共5页
比较了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F2(尼萨F2)以及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F1♂(回交一代)3种不同遗传型罗非鱼群体鱼苗耐盐性能、鱼种与成鱼阶段的生长性能差异。急性致死试验结果显示,尼... 比较了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F2(尼萨F2)以及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F1♂(回交一代)3种不同遗传型罗非鱼群体鱼苗耐盐性能、鱼种与成鱼阶段的生长性能差异。急性致死试验结果显示,尼萨F2平均存活时间、50%存活时间、96h半致死浓度显著高于回交一代和尼罗罗非鱼(P<0.05),回交一代平均存活时间显著高于尼罗罗非鱼,50%存活时间和96h半致死浓度略高于尼罗罗非鱼(P>0.05);慢性致死试验结果显示,尼萨F2、回交一代、尼罗罗非鱼的50%死亡盐度分别为73±5.66、71.67±4.5、58.33±3.68,尼萨F2和回交一代半致死盐度显著大于尼罗罗非鱼(P<0.05)。苗种阶段,盐度为0和15时,尼罗罗非鱼日均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尼萨F2和回交一代(P<0.05),回交一代大于尼萨F2(P>0.05);盐度为20及25时,尼萨F2日均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回交一代和尼罗罗非鱼。成鱼阶段,盐度为0时,尼罗罗非鱼日均质量增加率大于回交一代和尼萨F2(P>0.05);盐度为15、20和25时,尼萨F2日均质量增加率显著大于回交一代和尼罗罗非鱼(P<0.05)。研究结果为耐盐罗非鱼杂交育种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 杂交种 回交一代 耐盐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香料烟杂交后代叶绿素含量及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进文 杨俊仙 +1 位作者 田晓东 魏治中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10期9-10,共2页
以不同香料烟和药用植物杂交一代、及回交一代为实验材料,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药用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比香料烟高,而且杂交一代的叶绿素含量介于亲本之间,回交一代比杂交一代又有一定的提高;杂交一代与回交一代的... 以不同香料烟和药用植物杂交一代、及回交一代为实验材料,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药用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比香料烟高,而且杂交一代的叶绿素含量介于亲本之间,回交一代比杂交一代又有一定的提高;杂交一代与回交一代的化学成分中,烟碱中低,总氮的含量偏高,氯的含量偏高,钾的含量中低,糖的含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香料烟 杂交一代 回交一代 叶绿素含量 化学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基因型差异的遗传行为研究
8
作者 汪李平 向长萍 王运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42-446,共5页
对硝酸盐含量有明显差异的2个小白菜品种江苏矮脚黄(P1)、上海青(P2)及其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B2)6个群体共计460株进行了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并采用联合尺度检验法分析其硝酸盐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白... 对硝酸盐含量有明显差异的2个小白菜品种江苏矮脚黄(P1)、上海青(P2)及其杂交一代(F1)、杂交二代(F2)和回交一代(B1、B2)6个群体共计460株进行了硝酸盐含量的检测,并采用联合尺度检验法分析其硝酸盐含量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属于数量性状,其遗传表现符合加性 显性遗传模型,小白菜高硝酸盐含量对低硝酸盐含量性状为部分显性,显性度为0.45。通过对遗传力的估计值计算结果表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广义遗传力为56.1%,狭义遗传力为21.6%,显性作用和环境影响都较大。因此,选育低硝酸盐含量的品种,应注重在高世代(如F5或F6)进行选择,不宜采用个体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硝酸盐含量 品种 江苏矮脚黄 上海青 杂交一代 杂交二代 回交一代 群体 数量性状 遗传表现 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洛麦一号栽培技术
9
作者 王玉洁 《河南农业》 2004年第10期17-17,28,共2页
洛麦一号系洛阳农科所用周麦8832早与太谷核不育基础材料回交,其回交一代再与南阳756配制杂交组合,然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倒、抗病于一身,是目前农民朋友最受... 洛麦一号系洛阳农科所用周麦8832早与太谷核不育基础材料回交,其回交一代再与南阳756配制杂交组合,然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02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倒、抗病于一身,是目前农民朋友最受欢迎的小麦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小麦 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 回交一代 太谷核不育 系谱法选育 农民 农科所 河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沧玉7S选育及栽培技术
10
作者 毕俊昌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12期106-106,共1页
沧玉7S是河北沧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选育出的早熟、多抗紧凑型玉米品种。于201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4018号。1亲本来源母本K106是以美国杂交种78599中的二环系1096为母本,郑58为父本杂交,再以郑58为母... 沧玉7S是河北沧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选育出的早熟、多抗紧凑型玉米品种。于201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14018号。1亲本来源母本K106是以美国杂交种78599中的二环系1096为母本,郑58为父本杂交,再以郑58为母本回交一代,自交5代选育而成。该自交系株型紧凑,株高175cm,穗位78cm,根系发达,茎秆坚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凑型玉米 二环系 亲本来源 河北省审定 回交一代 栽培技术 浅紫色 区域试验 半马齿型 耐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披碱草和野大麦杂种F_1与BC_1F_1代的生物学及农艺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造哲 于卓 +1 位作者 马青枝 王俊杰 《中国草地》 CSCD 2004年第5期9-14,共6页
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与BC1F1代的生物学及农艺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亲本野大麦生长发育节律较快,较早地开花结实,果后营养期较长,生育期74d,生长天数达206d,具有很强的分蘖能力;披碱草生长发育节律较慢,生育期124d,生... 对披碱草和野大麦及其杂种F1与BC1F1代的生物学及农艺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亲本野大麦生长发育节律较快,较早地开花结实,果后营养期较长,生育期74d,生长天数达206d,具有很强的分蘖能力;披碱草生长发育节律较慢,生育期124d,生长天数193d;杂种F1的生长天数介于双亲之间,生长动态偏向亲本披碱草,分蘖能力介于双亲之间;BC1F1代生长发育节律较F1代提早,不同株系生长天数不同,生长动态偏向轮回亲本野大麦,分蘖能力有较大的变异。杂种F1代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BC1F1代产草量较F1代有所降低,不同株系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总体上,BC1F1代的生产性能倾向于轮回亲本野大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披碱草 野大麦 杂种F1 回交一代(BC1F1) 生物学特性 农艺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