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离子与卟啉的嵌入反应动力学研究——邻苯二甲酸缓冲溶液中溴化间-四(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卟啉与Cu(Ⅱ)的配位反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少云 潘志权 任建国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85-788,共4页
Kinetics of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tetrakis(Ncarbomethoxymethyl3pyridyl) porphyrin(abbr. H2TβNACMSPyP) with Cu?ion has been studied in ophthalic acid buffer system in an ionic strength of 0.5mol... Kinetics of the coordination reaction of tetrakis(Ncarbomethoxymethyl3pyridyl) porphyrin(abbr. H2TβNACMSPyP) with Cu?ion has been studied in ophthalic acid buffer system in an ionic strength of 0.5mol·dm-3(KCI) at 35.0±0.1℃.The reaction is catalyzed by ophthalic ion. The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the catalyst, metal ion and pH value of solution was discussed. The kinetics equation of the reaction were obtained as d/dt=16.15{(1.0+3.35×1052)/1.0+1.57×10-42}T. The mechanism of the reaction was proposed. The deformation of the ring of porphyrins is the general condition in the reaction. Keyow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嵌入反应 化学反应动力学 邻苯二甲酸 缓冲溶液 溴化间-(n-乙酸甲酯基-3-吡啶基) Cu(Ⅱ) 配位反应 铜配位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N-甲基-喹啉-6-)卟啉-Cu荧光熄灭体系测定痕量铜 被引量:1
2
作者 喻德忠 谢荣庆 +1 位作者 汪红 陈静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8-29,共2页
利用 TMQ6 P-Cu荧光熄灭体系测定痕量铜 ,控制 p H =10 .3,选用λex/λem=40 0 / 6 0 0 nm时 ,|Δ F|最大 ,加入咪唑可加速反应进行。实验选用咪唑的浓度为 0 .0 0 8% ,TMQ6 P的浓度为 0 .2× 10 - 6 mol/ L。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和十... 利用 TMQ6 P-Cu荧光熄灭体系测定痕量铜 ,控制 p H =10 .3,选用λex/λem=40 0 / 6 0 0 nm时 ,|Δ F|最大 ,加入咪唑可加速反应进行。实验选用咪唑的浓度为 0 .0 0 8% ,TMQ6 P的浓度为 0 .2× 10 - 6 mol/ L。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 SDS)可起到增敏和稳定作用。方法的检测限为 0 .33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6-) 荧光熄灭体系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yP4-PDT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对MCM2和CA-Ⅸ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吕昌帅 张友忠 +2 位作者 丁佰娟 姜侃 刘洪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0-855,F0002,共7页
目的:观察四-(N-甲基-4-吡啶基)卟啉(TMPyP4)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光动力学杀伤作用及其对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碳酸酐酶Ⅸ(CA-Ⅸ)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TMPyP4-PDT(光动力疗法)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杀伤作用机制。方法:体... 目的:观察四-(N-甲基-4-吡啶基)卟啉(TMPyP4)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光动力学杀伤作用及其对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2(MCM2)和碳酸酐酶Ⅸ(CA-Ⅸ)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TMPyP4-PDT(光动力疗法)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的杀伤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卵巢癌A2780细胞株,按不同处理因素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MPyP4组、单纯PDT组和TMPyP4-PDT组。采用CCK-8法检测TMPyP4-PDT对A2780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浓度TMPyP4对A2780细胞株凋亡的影响。光镜下观察各组细胞HE染色的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CM2和CA-IX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单纯TMPyP4组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增殖抑制率逐渐增加(P<0.05);单纯PDT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增加不明显(P>0.05);TMPyP4-PDT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随着药物浓度及激光能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TMPyP4-PDT可诱导A2780细胞凋亡,在激光能量密度为4J.cm-2的条件下,3、6、15、30和60μmol.L-1 TMPyP4作用4h,A2780细胞凋亡率分别为(9.46±0.04)%、(17.7±0.3)%、(25.4±0.2)%、(30.2±0.2)%和(66.3±0.3)%。光镜下可观察到空白对照组及单纯PDT组贴壁细胞多,无核固缩及核碎裂样改变;单纯TMPyP4组及TMPyP4-PDT组贴壁细胞减少,出现核固缩、空泡及部分胞浆溶解样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在激光能量密度为4J.cm-2的条件下,3、6、15、30和60μmol.L-1TMPyP4作用4h,MCM2和CA-IX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MPyP4-PDT对人卵巢癌A2780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负性调节MCM2和CA-Ⅸ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A2780细胞 -(n-甲基-4-吡啶基) 光动力治疗 微型染色体维持蛋白 碳酸酐酶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PyP4-PDT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杀伤作用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赵运流 高志 许川山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TMPyP4(〔四-(N-甲基-4-吡啶基)〕卟啉)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光动力学杀伤作用。方法:人舌癌Tca8113细胞用浓度分别为0μM、3.3μM、6.5μM、17μM、26μM的TMPyP4孵育4h后,用580nm半导体激光照射,能量密度分别为0 J/cm2、2J/... 目的:探讨TMPyP4(〔四-(N-甲基-4-吡啶基)〕卟啉)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光动力学杀伤作用。方法:人舌癌Tca8113细胞用浓度分别为0μM、3.3μM、6.5μM、17μM、26μM的TMPyP4孵育4h后,用580nm半导体激光照射,能量密度分别为0 J/cm2、2J/cm2、4 J/cm2、8J/cm2、16J/cm2、32J/cm2,24h后用甲基噻唑四唑法(MTT))检测TMPyP4-PDT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并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MPyP4-PDT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随着浓度和光照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光镜、电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坏死和凋亡样改变。结论:TMPyP4-PDT对人舌癌Tca8113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光剂量和浓度剂量依赖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舌癌Tca8113细胞 -(n-甲基-4-吡啶基)〕 光动力治疗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b-SiO_(2)-(Ag)S-Co TPyP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性能研究
5
作者 袁广平 黄冠 +5 位作者 周志富 赵树凯 莫林强 李佩兰 韦柳进 刘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74-1384,共11页
为了提高5,10,15,20-四(4-吡啶基)钴卟啉(Co TPyP)的催化性能,通过模拟细胞色素P 450酶的纳米腔结构和轴向硫配位作用,实现对环己烷的绿色高效催化氧化作用。将Co TPyP通过硫配位作用固载到硫银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多孔棒(npb-SiO_(2)-(Ag... 为了提高5,10,15,20-四(4-吡啶基)钴卟啉(Co TPyP)的催化性能,通过模拟细胞色素P 450酶的纳米腔结构和轴向硫配位作用,实现对环己烷的绿色高效催化氧化作用。将Co TPyP通过硫配位作用固载到硫银改性二氧化硅纳米多孔棒(npb-SiO_(2)-(Ag)S)的纳米腔中,形成仿生催化材料npb-SiO_(2)-(Ag)S-Co TPyP;应用各种表征技术对所制备的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用于研究催化环己烷的氧化。结果表明:npb-SiO_(2)-(Ag)S-Co TPyP是一种良好的催化材料,在最佳催化氧化反应条件下(反应温度160℃,氧气压力0.9 MPa,催化剂量0.5 mg,反应时间4 h)可循环利用6次,平均固载催化剂转化频率为20.2×10^(4) h^(-1),环己烷的转化率为27.8%和醇酮产率是13.5%,表明Co TPyP以轴向硫配位作用方式固载到npb-SiO_(2)-(Ag)S的纳米腔中,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获得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二氧化硅 5 10 15 20-(4-吡啶基)钴 环己烷 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碳链季铵类卟啉钴配合物的合成及其LB膜和气敏性质 被引量:4
6
作者 文珂 李朝辉 +3 位作者 曹锡章 顾长志 张彤 孙良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四-(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卟啉(TDMAPP)与溴代正十六烷反应得到溴化四-(4-N,N,N-二甲基,十六烷基氨基苯基)卟啉(TDMHAPPBr),并制得其钴的配合物,两者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电子吸收光谱表明LB膜与成膜前固体物分子排列规整性不同。钴配... 四-(4-N,N-二甲基氨基苯基)卟啉(TDMAPP)与溴代正十六烷反应得到溴化四-(4-N,N,N-二甲基,十六烷基氨基苯基)卟啉(TDMHAPPBr),并制得其钴的配合物,两者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电子吸收光谱表明LB膜与成膜前固体物分子排列规整性不同。钴配合物对氨气有较好的敏感性和良好的选择性,其响应和恢复时间都较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膜 气敏性 溴化-(4-N N n-甲基 十六烷基氨基苯) 钴配合物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酸基卟啉的电化学发光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王艳凤 罗荻 +1 位作者 陕多亮 卢小泉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7-315,共9页
以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TSPP)为发光体,过硫酸钾(K_2S_2O_8)为共反应剂,构建了一个新的电化学发光(ECL)体系.在扫描范围为0^-1.5 V时,该体系出现两个阴极ECL峰,分别为TSPP的还原峰(-0.8 V)和K_2S_2O_8的还原峰(-1.2 V),亚甲基蓝能有效... 以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TSPP)为发光体,过硫酸钾(K_2S_2O_8)为共反应剂,构建了一个新的电化学发光(ECL)体系.在扫描范围为0^-1.5 V时,该体系出现两个阴极ECL峰,分别为TSPP的还原峰(-0.8 V)和K_2S_2O_8的还原峰(-1.2 V),亚甲基蓝能有效猝灭四(4-磺酸基苯基)卟啉的电化学发光.本文根据猝灭效率与亚甲基蓝浓度的线性关系,建立了一种测定亚甲基蓝含量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4-磺酸基苯基) 阴极 K2S2O8 甲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与T_(γNPN)P_YP嵌入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王娟 范进伟 +1 位作者 彭慧 程时远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10期19-21,24,共4页
以KCl、KBr、KI、KNO3为支持电解质,在pH值为1.5~3.0范围内,设计两种模型,研究了Cu(Ⅱ)与水溶性中位-四(4-N-氰乙基吡啶基)卟啉(TγNPNPγP)的反应动力学,利用计算机线性回归拟合,得出了其表现速率常数的一般表达式。研... 以KCl、KBr、KI、KNO3为支持电解质,在pH值为1.5~3.0范围内,设计两种模型,研究了Cu(Ⅱ)与水溶性中位-四(4-N-氰乙基吡啶基)卟啉(TγNPNPγP)的反应动力学,利用计算机线性回归拟合,得出了其表现速率常数的一般表达式。研究表明,Cu(Ⅱ)与TγNPNPγP嵌入反应速率顺序为KCl介质〉KBr介质〉KI介质〉KNO3介质,这与Cu(Ⅱ)和Cl^-、Br^-、I^-、NO3^-形成配合物时的稳定性是一致的,表明平衡阴离子也参与了配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位-(4-n-氰乙基吡啶基) 速率常数 动力学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Ag2S固载锰卟啉催化氧化环己烷性能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鹏 黄冠 +2 位作者 李佩兰 赵树凯 彭舒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0-428,共9页
为了充分发挥5,10,15,20-四(4-吡啶基)锰卟啉(Mn TPyP)的催化活性和效率,用介孔硫化银对Mn TPyP进行轴向配位,形成了介孔硫化银固载5,10,15,20-四(4-吡啶基)锰卟啉(Mn TPyP/mp-Ag2S)纳米孔仿生催化材料,用多种光谱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催... 为了充分发挥5,10,15,20-四(4-吡啶基)锰卟啉(Mn TPyP)的催化活性和效率,用介孔硫化银对Mn TPyP进行轴向配位,形成了介孔硫化银固载5,10,15,20-四(4-吡啶基)锰卟啉(Mn TPyP/mp-Ag2S)纳米孔仿生催化材料,用多种光谱技术对其进行表征.催化材料中S2-与阳离子Mn3+之间有很强的轴向配位作用,这使得催化材料催化氧化环己烷的活性大幅提高,环己烷转化率和醇酮产率分别提高了46.9%和29.6%.催化材料使用了5次后,其催化性能几乎没有下降,这归因于催化材料中强的轴向配位作用和纳米空腔结构功能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硫化银 5 10 15 20-(4-吡啶基)锰 环己烷 催化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