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家蚕四龄低温饲育对有关经济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薛卫东
佘柳涛
周勇
-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蚕桑技术指导站
-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0年第3期24-25,共2页
-
-
关键词
家蚕
四龄蚕
低温饲育
经济指标
-
分类号
S88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浅探四龄眠蚕体重与蚕茧产量的关系
- 2
-
-
作者
金山存
-
机构
江苏省海安县农牧渔业局
-
出处
《蚕桑茶叶通讯》
2004年第1期15-15,共1页
-
-
关键词
四龄眠蚕
体重
蚕茧产量
饲养管理
眠蚕体重
-
分类号
S88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四龄起蚕诱导三眠蚕研究初报
- 3
-
-
作者
刘坚
闫西平
-
机构
岚皋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
紫阳县蚕桑站
-
出处
《北方蚕业》
2007年第2期21-22,共2页
-
文摘
用金鹿三眠素在4龄起蚕诱导三眠蚕,通过优化诱导工艺条件,以每头蚕0.1mg,用水稀释2500倍进行添食,效果最好,三眠率100%,全龄经过18d6h,比对照短4d23h,100kg桑产茧量为9.48kg,高于对照2.15kg,茧丝纤度为1.1836~1.2000D。
-
关键词
四龄起蚕
金鹿三眠素
诱导
三眠蚕
-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四川现行主要蚕品种品质成绩比较分析
- 4
-
-
作者
陈秀芳
-
机构
四川省蚕种管理总站
-
出处
《四川蚕业》
2001年第4期46-50,共5页
-
文摘
蚕品种优劣直接影响到茧丝的质量、出口创汇以及品种推广使用寿命的长短.我省素来对品种的选育工作都非常重视,曾先后选育出川一×华十、川蚕二号、川蚕三号、781×782.734、绫3.4×锦5.6、7532×781、夏芳×秋白等品种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我省茧丝绸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781×782.734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仍为我省的春用当家品种,使用20余年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
关键词
蚕品种
茧层量
茧丝长
健蛹率
结茧率
四龄蚕
大蚕
茧丝质
强健性
茧层率
解舒率
杂交种
杂交品种
四川
-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家蚕品种保存中收蚁方法的探讨
- 5
-
-
作者
林昌麒
方琴琴
吴冬秀
陈克平
姚琴
-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出处
《蚕学通讯》
1994年第1期23-26,共4页
-
文摘
我国是世界蚕业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蚕种质资源.据调查,现在全国保存着600多份家蚕品种.随着新的种质资源的不断发现和创造,品种保存任务也越来越大.保存蚕品种,就是要保存品种(或曰基因型)勿使丢失、勿使绝灭,并要求保持品种固有性状勿使退化、勿使混杂.
-
关键词
变异系数
家蚕品种
四龄蚕
收蚁
蚁蚕
种质资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相关系数
蚕业研究所
固有性状
-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现行蚕品种旁系鉴定成绩分析
- 6
-
-
作者
陈秀芳
-
机构
四川省蚕种管理总站
-
出处
《四川蚕业》
1999年第3期42-44,共3页
-
文摘
七字号和苏字号品种在我省已推广使用二十余年,曾为四川蚕桑生产的发展作出贡献。1998年停止推广苏字号,但七字号仍是我省春用当家蚕品种,这对品种虽经过几次选优去劣的换种工作,使品种的优良经济性状得以保持,但由于选择的目标、方法不同,同品种个别场的个别小系发生了变化,781的茧形变成了长椭园。
-
关键词
正反交
鉴定成绩
家蚕品种
杂交组合
四龄蚕
皓月
经济性状
实用孵化率
旁系
五项指标
-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EM在蚕业生产上的应用
- 7
-
-
作者
刘峻伟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0年第8期9-10,共2页
-
文摘
广西横县蚕业指导站磨长寅同志,将EM在蚕业生产上进行了应用试验。他在收蚁后按常规方法饲养至四龄蚕,领饷食后随机将蚕分成16个试验小区。A组在四龄喂第二回桑时添食氯霉素,B、C、D组分别添食1%、2%、3%的EM(有益微生物菌群的英文缩写字。
-
关键词
蚕业生产
有益微生物
应用试验
添食
广西横县
四龄蚕
氯霉素
应用效果明显
试验小区
英文缩写
-
分类号
S883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加强选种 延长品种使用寿命
被引量:1
- 8
-
-
作者
陈秀芳
敖明军
-
机构
四川省蚕种管理总站
-
出处
《四川蚕业》
1996年第3期38-41,共4页
-
文摘
原原种是繁育原种、普种的基础,其种质优劣不仅影响到原种、普种的制种成绩,而且对巩固提高品种的优良特性、延长品种使用寿命、推广优良品种、发挥优良品种的作用关系极大。因此,加强选种工作是提高蚕种质量最基础的工作。七十年代以来,我省先后育成十多个新品种,有的在生产上推广3—5年,有的根本未推开。如781×(782×784)(见表1),从育成至今已推广近20年,累计制种4136.23万张,占总制种量的50%左右,至今仍受普遍欢迎。
-
关键词
经济性状
系统选择
原原种
四龄蚕
健康性
产卵量
使用寿命
蛾区选择
优良品种
四元杂交种
-
分类号
S882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