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项制度推进乡村善治的临清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长龙 金鑫 +2 位作者 黑子丹 庞荣昌 郭倩 《农村农业农民》 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宜居 城乡要素流动 党的十九大 乡风文明 产业兴旺 四项制度 生活富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四项”制度规范铁路建设市场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同银 《铁道工程学报》 EI 200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铁路有形建设市场刚刚建立 ,需要规范和完善 ,加强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资质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从完善制度和加强管理角度 ,浅述了铁路建设市场的规范化建设。
关键词 制度 建设 规范化 铁路建设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基于民生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刘俊祥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3-65,261-266,共19页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事业、社会事务、社会秩序和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根本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根据中国特色民生政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从根本上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管理主体对社会事业、社会事务、社会秩序和社会福利等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根本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制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根据中国特色民生政治建设的需要以及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和公平执政的要求,加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基础性制度建设的四项任务,就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加快一体多元的社会管理体制格局建设;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加强依法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健全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依法维稳与依法维权相协调的制度机制,以及加强公平管理制度建设,其重点是推进中国特色的民生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生政治 社会管理 基础性制度 民生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战略 提高巨灾风险防范能力 被引量:23
4
作者 史培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共8页
阐述了国际减灾战略的三个转变,即:从单纯减灾转变为将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减轻灾害转变为减轻灾害风险,从国家减灾转变为全球减灾。回顾和评述了近五年我国加强减灾工作的重大行动,即:初步构建了国家和地方各主要部门与大、中... 阐述了国际减灾战略的三个转变,即:从单纯减灾转变为将减灾与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从减轻灾害转变为减轻灾害风险,从国家减灾转变为全球减灾。回顾和评述了近五年我国加强减灾工作的重大行动,即:初步构建了国家和地方各主要部门与大、中型企业应急管理体系,系统制定了国家"十一五"综合减灾规划,正确引导开办农业保险和实施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及时提出了防范和应对全球变暖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工作方案,全面论证了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的减灾战略方针。初步论述了国家综合减灾战略框架,即完成四个转变:由部门减灾转变为综合减灾,由减轻灾害转变为减轻灾害风险,由国家减灾转变为区域减灾,由加强应急响应能力建设转变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实施四项行动:实施国家"十一五"综合减灾规划,实施"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涉及减灾的各个行业减灾专项规划,实施大型企业综合风险(全面风险)管理工程;建设四个体系:国家综合巨灾风险防范体系,国家高灾害风险地区综合减灾范式体系,国家综合灾害风险防范信息共享体系,国家综合灾害风险防范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创新四项制度:完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综合减灾管理体制,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综合减灾运行机制,整合灾前备灾、灾中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与重建为一体的综合减灾协调机制,规范政府、企业、社区和公民各负其责的综合减灾系统法制。初步阐述了加强国家减灾能力的基本内容,即:制定国家综合减灾战略,加强综合减灾知识普及能力,加强综合减灾科技与学科支撑能力,加强综合减灾制度与组织保障能力,加强减灾物资储备与工程建设能力,加强综合减灾应急响应与信息保障能力,加强综合减灾恢复与重建能力,建立综合减灾范式,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减灾 个转变 行动 个体系 四项制度 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体系的构建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22
5
作者 左其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11,共5页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我国于2009年最早提出并于2011年上升为国家政策的一项新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然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一套完善的、可实施的保障体系来支撑其实施...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我国于2009年最早提出并于2011年上升为国家政策的一项新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然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一套完善的、可实施的保障体系来支撑其实施。本文在对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前期的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体系,包括理论方法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工程建设体系、文化智能体系;在分析2010—2015年的文献资料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体系的建设和研究进展,并重新审视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关键问题,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三条红线"、"四项制度"、理论方法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行政管理体系、政策法律体系、工程建设体系、文化智能体系、科学问题研究与学术交流共9方面阐述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核心内容及保障体系的研究展望,以反映笔者对该问题的一些再思考,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和实施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水资源管理制度 保障体系 “三条红线” 四项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以“三条红线”为基准的流域初始水权配置体系——读《流域初始水权耦合配置方法研究》
6
作者 王冠军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F0002-F0003,共2页
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问题,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实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201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 从根本上缓解水资源问题,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为解决我国日益复杂的水问题,实现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高效利用,2011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四项制度、确立“三条红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条红线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流域初始水权 四项制度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配置方法 水资源问题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