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两侧耦合作用的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志伟 吴晓鸣 +7 位作者 向阳 王绪利 杨欣 郭汶璋 张辉 王明 刘钊汛 秦亮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5-286,共12页
交直流配电网充分结合并发挥了交流及直流的供电优势,是新型配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针对目前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交直流两侧电能质量耦合作用的综合评估方法。首先,基于交直流配电... 交直流配电网充分结合并发挥了交流及直流的供电优势,是新型配电网的必然发展趋势。针对目前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准确性和全面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交直流两侧电能质量耦合作用的综合评估方法。首先,基于交直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现象,建立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基于源荷特性对配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结合各源荷节点的短路比系数,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计算交、直流两侧电能质量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根据两侧电能质量指标采样数据利用熵权法确定其客观权重,并采样均衡算法结合主客观权重后,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避免依据单一权重进行电能质量评估的片面性,进一步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接着,充分考虑交直流两侧电能质量的耦合作用并进行去耦合处理,并采用去耦合后的交直流两侧电压进行电能质量综合评估。量化分析和分级评估交直流配电网中的电能质量问题,建立一套交直流配电网电能质量综合评估体系,为后续交直流配电网的电能质量问题分析及治理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撑。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验证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配电网 电能质量 耦合作用 综合评估 主客观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双向耦合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世莉 董文杰 +1 位作者 丑洁明 刘昌新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5-342,共8页
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和综合评估模型在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将二者进行双向耦合的必要性,客观分析了综合评估模型耦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系统总结了国际和国内解决耦合难点的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最后... 概述了地球系统模式和综合评估模型在研究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了将二者进行双向耦合的必要性,客观分析了综合评估模型耦合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系统总结了国际和国内解决耦合难点的主要方法和最新进展,最后分析和讨论了双向耦合模式的不确定性来源和解决方法,为我国进行地球系统模式与综合评估模型双向耦合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评估模型 地球系统模式 双向耦合 人类活动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网络耦合模型的舟山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综合社会效益评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琼 周晖杰 +2 位作者 葛春盈 费岳军 李政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0,共7页
模糊网络耦合模型(Fuzzy-ANP)是一种兼顾数理性和系统性的社会效益评价工具,因其对不同评价指标相互影响的深度考量而被广泛运用于复杂社会工程项目的效益评价中。本文引入模糊网络耦合模型对舟山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进... 模糊网络耦合模型(Fuzzy-ANP)是一种兼顾数理性和系统性的社会效益评价工具,因其对不同评价指标相互影响的深度考量而被广泛运用于复杂社会工程项目的效益评价中。本文引入模糊网络耦合模型对舟山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进行评估,通过构建基础模型、优化指标体系、综合系统测评,最终形成对项目的综合社会效益总评(83.53分)。评价结果不仅能对项目整体社会效益作出判断,亦有益于项目后期维护实施及同类项目效益测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综合社会效益评估 模糊网络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矿山采空区失稳风险综合评估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甄智鑫 莫崇诚 +5 位作者 韩顺 王艳超 张英 高爱 张立府 陈婉意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6,共13页
采空区的失稳会造成井下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进而诱发地表沉降塌陷、采场大规模冒顶和井下透水事故,给矿山带来巨大灾难。采空区失稳风险评估是预防采空区灾害的重要手段,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很少... 采空区的失稳会造成井下发生大规模地压活动,进而诱发地表沉降塌陷、采场大规模冒顶和井下透水事故,给矿山带来巨大灾难。采空区失稳风险评估是预防采空区灾害的重要手段,对保障矿山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常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很少考虑安全措施对采空区风险的抵消作用,使得风险评估的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同时,现有的采空区风险评估方法未对事故风险的潜在强度进行考虑。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引入采空区周边塑性区范围内的总弹性应变能指标用于衡量采空区失稳风险的强度。此外,受体的暴露程度在风险评估中很少被关注。因此,紧密耦合采空区失稳风险的可能性、采空区失稳风险的强度、受体暴露特征和治理措施效果有关的独立参数来表征采空区的失稳风险,构建了四重耦合综合评估模型,将其应用于内蒙古某矿山采空区风险评估工作。结果表明:Ⅲ号矿区采空区失稳风险较大,风险等级为Ⅲ级,预警色为橙色。基于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分析了采空区失稳风险的机理,为评估模型结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为指导采空区治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风险 四重耦合综合评估模型 受体暴露程度 治理措施效果 欧式空间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过程中毒事故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若菌 蒋军成 李慧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97-100,共4页
影响化工过程中毒事故风险性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其风险具有相对性且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的特点。为此,笔者建立了化工过程多级多指标中毒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模糊优选理论,提出了中毒事故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 影响化工过程中毒事故风险性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其风险具有相对性且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的特点。为此,笔者建立了化工过程多级多指标中毒事故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根据模糊优选理论,提出了中毒事故风险的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合有关统计数据及工厂实际,对化工过程潜在的中毒事故风险性进行模糊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估 化工过程 事故风险 模糊层次分析法 中毒事故 评估指标体系 模糊优选理论 综合评估模型 不确定因素 指标权 统计数据 综合防治 风险性 模糊性 相对性 多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综合评价模型优化樱桃番茄的灌溉与钙镁肥组合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瑞 贺代伟 +5 位作者 刘杰成 王正 姜煜 王玮 张智 裘莉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82-392,共11页
【目的】钙、镁肥效果既互相影响又受灌溉量影响。尝试用综合评价模型优化包括钙、镁和水等多因子的配施方案,为樱桃番茄高效生产提供指导。【方法】水、氮、钾、钙、镁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微区试验在陕西杨凌大棚内进行... 【目的】钙、镁肥效果既互相影响又受灌溉量影响。尝试用综合评价模型优化包括钙、镁和水等多因子的配施方案,为樱桃番茄高效生产提供指导。【方法】水、氮、钾、钙、镁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1/2实施)微区试验在陕西杨凌大棚内进行,供试樱桃番茄品种为‘粉妹1号’,共36个处理。测定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品质、水肥利用率等共21个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组合评价方法对指标进行分级、综合评价,构建樱桃番茄综合评分对5个因子水平的响应模型。【结果】构建了包含14个指标的樱桃番茄综合评价体系;组合赋权确定了各指标最终权重,其中产量权重(0.2324)最大,净光合速率权重(0.0183)最小,这表明产量是对试验因子变化最敏感的指标。通过整体差异综合评价,发现樱桃番茄的综合评分随灌水量和氮肥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灌水量0水平与–2和+2水平处理之间的差异显著大于氮肥水平之间的差异,随钙肥水平的增加略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随钾和镁肥水平的增加几乎无显著变化。采用降维分析,当水、氮和钾处于0水平(适当水平)时,樱桃番茄的综合评分以钙和镁为0水平附近时最高;考虑5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基于整体差异组合的综合评分最优区间为:灌水量56.26~59.03 L/株、N 6.05~7.03 g/株、K2O 5.97~6.50 g/株、CaO 2.92~3.30 g/株、MgO 0.58~0.64 g/株。【结论】采用综合评价模型可以兼顾生长、产量、品质和资源利用率,提出最优的水肥组合方案。本试验提出的樱桃番茄适宜施肥区间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指标权 水肥耦合 钙肥 镁肥 综合评价模型 整体差异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综合评估指标与方法 被引量:107
7
作者 陈柏森 廖清芬 +3 位作者 刘涤尘 王文怡 王志义 陈思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4-182,共9页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既为多元能源耦合利用提供了平台,又使得用户多样化的能源需求成为可能。首先分析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与优势,考虑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部能源之间的耦合关系,系统描述了不同环节中能量的转换、流通、分配及存储...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既为多元能源耦合利用提供了平台,又使得用户多样化的能源需求成为可能。首先分析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结构与优势,考虑了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内部能源之间的耦合关系,系统描述了不同环节中能量的转换、流通、分配及存储等情况。以配电系统为核心,耦合分布式能源、天然气、地热能、交通等多元能源系统,分别从能源环节、装置环节、配电网环节和用户环节提炼出具有普遍适应性的指标,进而对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展开综合评估,并采用网络分析法(ANP)—反熵权等方法确定了指标的权重和评分函数,解决了指标之间含义交叉、互相影响导致权重计算失准的问题,并在实际算例中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准确地评估中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水平,并为中国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能源耦合 能量流动 综合评估 指标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灾害风险的应急避难服务供需评估与规划干预——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艾合麦提·那麦提 曾坚 蒋飞阳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2-100,共9页
基于应急避难服务供需视角,以应急避难场所人口容量密度反映供给能力,以综合灾害风险反映应急避难需求,构建了完整的技术框架,并根据应急避难服务供需评估结果进行应急避难规划干预优先级划分。基于此,以天津市为例,借助多源数据和GIS平... 基于应急避难服务供需视角,以应急避难场所人口容量密度反映供给能力,以综合灾害风险反映应急避难需求,构建了完整的技术框架,并根据应急避难服务供需评估结果进行应急避难规划干预优先级划分。基于此,以天津市为例,借助多源数据和GIS平台,采用AHP-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耦合激励模型复合出多灾种危险性,并定量测度“地震地质-洪涝”灾害综合风险的应急避难服务需求;利用核密度法统计应急避难服务供给能力。最后,采用优先级指数进行供需程度评估,并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规划干预优先级,明确了应急避难规划建设的优先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综合灾害风险 耦合激励模型 供需评估 规划干预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货-车-轨耦合动力学分析的重车重心高度及管控规则研究
9
作者 杨能普 周苗 +2 位作者 王文昆 黄全 韩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6-46,共11页
我国现行重车重心高度管控规则已凸显限制铁路货运系统运输能力的矛盾。针对此问题,通过深度剖析货物-车体耦合机制,建立货-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动态Nadal限度评估车辆运行脱轨风险,基于模型仿真分析我国铁路通用货车在正常速度... 我国现行重车重心高度管控规则已凸显限制铁路货运系统运输能力的矛盾。针对此问题,通过深度剖析货物-车体耦合机制,建立货-车-轨耦合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动态Nadal限度评估车辆运行脱轨风险,基于模型仿真分析我国铁路通用货车在正常速度运行时应限制的重车重心限制高度,以及重心高度超过该限值时的相应限速规定。研究结果表明:针对货物装载参数影响车辆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动态Nadal限度可有效减小脱轨误判率,相比于经典Nadal限度更适宜作为脱轨风险的评判依据;基于动态Nadal限度判定车辆脱轨风险,我国铁路通用货车的重车重心限制高度可提升至2400 mm;在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重心超高时的区间限速规定可以合理地适当放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物运输 心高度 货-车-轨耦合模型 车辆运行安全 脱轨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室低频噪声次级传递路径分析及降噪控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启国 周龙龙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20年第1期80-85,共6页
通过车室低频噪声次级传递路径板件贡献量的分析,提出板件综合贡献量系数来分析与控制车室噪声。阐述传递路径分析理论及车室噪声产生的机理,通过网格映射法建立车室声固耦合模型,预测分析车室低频噪声的特性。在Virtual.Lab中计算得到... 通过车室低频噪声次级传递路径板件贡献量的分析,提出板件综合贡献量系数来分析与控制车室噪声。阐述传递路径分析理论及车室噪声产生的机理,通过网格映射法建立车室声固耦合模型,预测分析车室低频噪声的特性。在Virtual.Lab中计算得到车身板件贡献量与目标点的声学幅值及相位,结合目标点位置权重和相对噪声水平系数,计算车室噪声的板件综合贡献量系数,得到贡献量较大的板件为车室左下挡板、车室右上壁板、车室左上壁板。通过模态应变能法分析粘弹性阻尼材料特性,基于板件敷设阻尼材料,仿真得到车室低频噪声取得良好的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传递路径分析 声固耦合模型 位置权 板件综合贡献量系数 模态应变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