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性审美文本”视野下的《红楼梦》隐语考察——以“[分瓜]瓟斝”“杏犀■”四重意蕴揭示为中心
1
作者 葛云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7,共10页
文章认为《红楼梦》隐语存在“结构性审美文本”的特色。由此裁断第四十一回“杏犀■”异文问题,并剥开“[分瓜]瓟斝”“杏犀■”隐藏的四重意蕴。二茶具名的隐语设计,四重意蕴,两重翻转,两重障眼法,蕴藏着人物的悲凉命运,寄托了作者巨... 文章认为《红楼梦》隐语存在“结构性审美文本”的特色。由此裁断第四十一回“杏犀■”异文问题,并剥开“[分瓜]瓟斝”“杏犀■”隐藏的四重意蕴。二茶具名的隐语设计,四重意蕴,两重翻转,两重障眼法,蕴藏着人物的悲凉命运,寄托了作者巨大的人间悲悯和人生哲学感悟,是带有丰富血管的词语微雕。作者的语言创造达到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美学境界,是不言之言的艺术创造,是包融情智的哲学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隐语 结构性审美文本 [分瓜]瓟斝 杏犀■ 四重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四重意蕴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哲 《湖湘论坛》 CSSCI 2017年第2期66-73,共8页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一条主线。马克思在他的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他的人民主体思想,通过"类主体"的概念悬设了人民主体的内涵意蕴,通过"历史主体"的图景展示廓清了人民主体的现实形态,通过"... 人民主体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一条主线。马克思在他的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完善了他的人民主体思想,通过"类主体"的概念悬设了人民主体的内涵意蕴,通过"历史主体"的图景展示廓清了人民主体的现实形态,通过"阶级主体"的主体存在形式确定了人民主体的实现维度,通过"个体主体"的价值取向明晰了人民主体的终极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人民主体 四重意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