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新证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固也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7-71,共5页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 梁代《魏中经》已佚,阮孝绪述郑默编撰《中经》,所依据的史传没有明言其分类法。郑默校书时主其事者为虞松,处于魏末各项制度"不得妄有改革"之时,不可能改变旧的分类法。晋武帝分秘书图籍为甲乙丙丁四部,使秘书郎四人各掌一部,这可以作为四部分类法起源于荀勖说的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勖 中经新簿 四部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四部分类法的确立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发甦 蒿凤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四部分类法的最终确立以《隋书.经籍志》为标志。其对荀勖、李充之分类学成果,主要从大类目上加以总结、继承与发展,对刘歆、阮孝绪之分类学成果,则主要从小类目上加以继承与发展。《隋志》四部分类的最终形成,是大量目录实践的必然结果... 四部分类法的最终确立以《隋书.经籍志》为标志。其对荀勖、李充之分类学成果,主要从大类目上加以总结、继承与发展,对刘歆、阮孝绪之分类学成果,则主要从小类目上加以继承与发展。《隋志》四部分类的最终形成,是大量目录实践的必然结果,是对以往目录实践的总结,代表了当时的学术水平;唐代文化高度繁荣,目录分类学之成就应是其文化园中奇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 四部分类法 隋书·经籍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十年有关四部分类法起源的论争述评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小梅 周国林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232-236,共5页
四分法究竟由何人所创,至今未有定论。近三十年来,史学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各家对关键性史料的解读上;后一阶段,各家在论证问题时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史料,在... 四分法究竟由何人所创,至今未有定论。近三十年来,史学界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学术争论。这场争论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各家对关键性史料的解读上;后一阶段,各家在论证问题时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史料,在论证方式和文献运用等方面有突破,并对以往研究进行了反思,学术争论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梳理这场学术争论,总结其学术贡献,反思其不足之处,有助于正确划分我国古代目录学史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中经新簿》 目录学史 国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法”视野下戏曲书归类的分歧及其逻辑涵蕴——以明清公私综合书目、书志为中心的考察
4
作者 陈志勇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33,共19页
明清时期戏曲已成为社会各个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官方和私人皆藏有丰富的戏曲类书籍。各家藏书目是否著录戏曲,或在经史子集之内,还是之外另立新目著录,映照出知识精英对戏曲文体特征和书籍性质的认知与判断。在“四部分类法”... 明清时期戏曲已成为社会各个阶层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官方和私人皆藏有丰富的戏曲类书籍。各家藏书目是否著录戏曲,或在经史子集之内,还是之外另立新目著录,映照出知识精英对戏曲文体特征和书籍性质的认知与判断。在“四部分类法”视野下,目录学家依据“因近附类”和“向内识类”两种理路完成戏曲的定位与归类。戏曲在公私书目中从“四部”皆可入到基本固定在“集部·词曲类”的归类变化,是目录学和官学双重知识体系下戏曲文体观念作用的结果,体现出戏曲与图书分类、戏曲与知识管理之间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戏曲书归类 文体观念 藏书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分类是图书分类而非学术分类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晏妤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4-112,共9页
经、史、子、集四部本是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的分类,但现在常将其视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赞成和反对这一看法的多为研究学术史的学者,本文从图书分类学的视角考察这一问题,注重图书分类与学术分类的异同,论证四部分类是图书分类而非... 经、史、子、集四部本是中国古代图书文献的分类,但现在常将其视为中国传统学术的分类。赞成和反对这一看法的多为研究学术史的学者,本文从图书分类学的视角考察这一问题,注重图书分类与学术分类的异同,论证四部分类是图书分类而非学术分类,并简单分析图书分类被一些学者看作学术分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部分类法 图书分类 学术分类 章学诚 郑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部分类顺序的确定者 李充
6
作者 曹淑文 《图书与情报》 1983年第3期84-84,共1页
以经,史,手、集为序的四部分类法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首先确定这一分类顺序的,是东晋著作郎李充.李充,字弘度,江夏人(《通志》卷168:
关键词 分类顺序 主导地位 四部分类法 目录学史 确定 分法 中经新簿 著作郎 诗赋 书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图法》与经部古籍分类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娟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记载科学文化知识的图书典籍。图书数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增加,人们要整理、利用图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逐渐产生了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的思想,一批学者编制了图书分类法。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记载科学文化知识的图书典籍。图书数量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增加,人们要整理、利用图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就逐渐产生了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的思想,一批学者编制了图书分类法。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出现了很多图书分类法,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七略》及四部分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图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库法 类目 四部分类法 应归入 训诂学 中国古籍 《大学》 中国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库全书总目》简介
8
作者 沈茶英 《现代中文学刊》 1994年第8期41-42,共2页
中国古代文史典籍数量极多,从周秦到近代,古书虽经水、火、兵、虫四厄劫难,所余不过十之一二,但估计现存古书仍有十余万种。如果把各种版本都算进去,那就更多。有志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自学者,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要从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书... 中国古代文史典籍数量极多,从周秦到近代,古书虽经水、火、兵、虫四厄劫难,所余不过十之一二,但估计现存古书仍有十余万种。如果把各种版本都算进去,那就更多。有志于中国古典文学的自学者,面对浩如烟海的古籍,要从中查找自己所需要的书,必须借助各种古典书目。从历代著录的目录下手,了解古代都有些什么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学者 厄劫 余不 四部分类法 辨章学术 余嘉锡 库存目 周秦 经水 馆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古籍和古籍分类 被引量:4
9
作者 杨殿珣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79年第1期73-82,共10页
我所谈的,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点常识,非常肤浅,也不全面。这是限于我的知识水平,请同志们原谅。分四点来谈: 一、有关古籍的几个问题; 二、古籍分类在历史上的两个系统; 三、四部分类法的体系和四部书中的常用书; 四、近来对于四部分... 我所谈的,是中国目录学史上的一点常识,非常肤浅,也不全面。这是限于我的知识水平,请同志们原谅。分四点来谈: 一、有关古籍的几个问题; 二、古籍分类在历史上的两个系统; 三、四部分类法的体系和四部书中的常用书; 四、近来对于四部分类法的修订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全书总目 子目 丛编 丛书 汇刻书 古籍善本 四部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古籍编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13
10
作者 韩锡铎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3-145,共3页
图书馆文献编目多种 ,古籍编目历史最久而现实最落后 ,表现在至今没有统一的“四部分类法” ,没形成统一的著录条例 ,尚有百万册以上的线装书没有编目。因此 ,笔者对这三方面问题的解决 ,均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 图书馆 古籍编目 四部分类法 文献著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中国古代旅游文献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璟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9,共1页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国旅游研究也应该取得更多的成就,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声音,并对旅游业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刊特意组织了主题为"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笔谈,欢迎大家...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在国际上地位的提升,中国旅游研究也应该取得更多的成就,在国际上发出更多的声音,并对旅游业实践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基于上述目的,本刊特意组织了主题为"为中国旅游研究出谋划策"的笔谈,欢迎大家就此话题进行讨论,各抒己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旅游文献 中国古代 历史文化遗存 历史事件 四部分类法 旅游主体 旅游资源 人文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荀勖对我国目录学的贡献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华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6-227,211,共3页
荀勖的《中经新簿》一改汉刘歆《七略》的分类体系,从当时学术、典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著录的图书分为四类,特别是设立史类和佛学类,适应了东汉以来学术思想发展和研究重点的变化,以及各类文献增减的实际情况,是其创新所在,成为... 荀勖的《中经新簿》一改汉刘歆《七略》的分类体系,从当时学术、典籍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著录的图书分为四类,特别是设立史类和佛学类,适应了东汉以来学术思想发展和研究重点的变化,以及各类文献增减的实际情况,是其创新所在,成为四部分类法的奠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录学史 四部分类法 荀勖 中经新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名达在目录学研究中的革新思想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賢中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2期95-97,共3页
姚名达①所著的《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三本书,在我国目录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录学基本理论方面,在我国目录学史的研究方面,在目录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姚名达都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 姚名达①所著的《目录学》、《中国目录学史》和《中国目录学年表》三本书,在我国目录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在目录学基本理论方面,在我国目录学史的研究方面,在目录学的研究方法方面,姚名达都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姚名达在中国目录学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目录学思想。姚名达坚决反对目录学界那种因循守旧、不图进取的陈腐风气,这首先表现在他对四部分类法的批判方面。我国曾经是一个长期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封建传统意识根深蒂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名达 目录学家 目录学思想 四部分类法 中国目录学史 研究方法 图书 传统意识 库提要 闭关自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图法》类分古籍图书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桂兰 《高校教育管理》 1996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关键词 《中图法》 四部分类法 古籍图书 分类体系 现代化图书馆 类目设置 类分 图书资料分类 科学分类 图书馆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书馆析
15
作者 孙芸芸 《大学图书馆通讯》 1985年第2期54-54,共1页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我国的藏书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商朝就设立了保管典册的职官.西周时,著名的道学家老子曾任"守藏室之史"...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传播和利用图书情报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科学、教育、文化机构.我国的藏书事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商朝就设立了保管典册的职官.西周时,著名的道学家老子曾任"守藏室之史",藏室,就是藏书机构.随着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书籍更加丰富,封建藏书楼有了极大发展.图书目录学、四部分类法也先后形成和推广.直到晚清,封建经济崩溃了,封建文化没落了,封建藏书楼才随之解体,向近代图书馆转化.一九一○年京师图书馆成立,至今七十多年过去了,现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师图书馆 封建藏书楼 图书情报资料 四部分类法 大发展 藏书事业 科学文化事业 藏书机构 文化机构 图书目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汉唐间农家文献的源流关系
16
作者 徐双 《农业考古》 2017年第4期208-214,共7页
农家是我国先秦时期九流十家之一,其主要人物、学说以及相关文献见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农家部分。总的来看,先秦农家与其余诸子一样,其学说重心在于阐述"以农立国""农本思想"等政治经济纲领... 农家是我国先秦时期九流十家之一,其主要人物、学说以及相关文献见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农家部分。总的来看,先秦农家与其余诸子一样,其学说重心在于阐述"以农立国""农本思想"等政治经济纲领。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诸子学说并立的格局被打破,儒家学说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由此,农家学说从探讨社会问题逐渐转入种植、饲养、栽培、烹饪等农业以及相关技能领域。因此,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下,农业技能类文献构成了子部农家类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 农业技术 四部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魏晋时期的出版业
17
作者 陈昌文 陈世象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49,共3页
关键词 魏晋时期 《晋中经簿》 《七略》 《后汉纪》 书籍 四部分类法 著作郎 雕版印刷术 晋书 出版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知识结构的嬗变--以书籍史为中心
18
作者 耿相新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84,共13页
从书籍史和目录学的视角观察中国知识生产的源头和流变,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出发点,能够得出中国古代知识结构以“六分法”为主流的观点,并理出一条古代知识发展的线索,厘清经、史、子、集、释、道的知识、思想和学术源流。
关键词 书籍分类法 知识结构 四部分类法 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古代文学目录的发展与演变
19
作者 张君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4期80-88,共9页
文学目录是文学书籍发展的产物,它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所制约的,随着文学发展变化而转移,也伴随图书分类体系的变革而演变。文学目录分类,就是赋予文学书籍一定的学术属性而归于一定的类别,它通过概括文学书... 文学目录是文学书籍发展的产物,它是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学术思想的发展变化所制约的,随着文学发展变化而转移,也伴随图书分类体系的变革而演变。文学目录分类,就是赋予文学书籍一定的学术属性而归于一定的类别,它通过概括文学书籍的源流和学术派别的区分,揭示、报导和推荐文学书籍,成为人们阅读文学书籍、研究文学的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目录 文学类目 我国古代 文学著作 分类体系 四部分类法 文学作品 诗赋略 文集录 著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检索性目录的质量评价
20
作者 周迅 《国家图书馆学刊》 1988年第4期9-14,共6页
用什么标准来评价文献目录的质量,这是一个由来已久又仍然新鲜的问题。有许多文章讨论过它,却直到如今似乎还不十分清楚。建国以后,我国的目录事业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据统计,建国后出版的目录数量超过建国前几千年的总和。
关键词 质量评价 检索性 图书资料 考镜源流 古典目录学 辨章学术 情报职能 四部分类法 传统目录学 中国目录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