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云南墨江M5.9地震前的重力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青华 赵云峰 +2 位作者 陈兆辉 刘芳 祝意青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82-387,共6页
对南北地震带上的绝对重力数据和多期相对重力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得了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M5.9地震前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图,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墨江M5.9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15年9月-2017年9月,震区周边区域重力场变化呈... 对南北地震带上的绝对重力数据和多期相对重力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得了2018年9月8日云南墨江M5.9地震前的区域重力场变化图,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变化及其与墨江M5.9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2015年9月-2017年9月,震区周边区域重力场变化呈现明显的四象限分布特征;②2015年9月-2018年9月,在重力场变化的时空演化上,震区附近重力场变化显示出重力正变化→重力正变化扩展→重力零变化的平静期→重力变化呈四象限分布→重力场反向变化→临震前重力零变化的平静期的过程,反映出地震前震区附近的断层由单个独立活动向多个协同活动的演进过程,与处于亚失稳状态的断层活动具有一致性;③地震前重力场四象限变化形态与震源机制显示的压缩区和拉张区一致,表明地震前震中附近构造应力作用下的物质迁移可能是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江M5.9地震 重力变化 四象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安M_S6.0地震典型重力前兆孕震模型量化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浩哲 申重阳 +1 位作者 谈洪波 吴桂桔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基于闭锁剪力模式与地震位错理论,提出构造"等效位错"来描述地震的震前"闭锁剪力",并建立震前地表重力变化与"等效位错"之间的定量化模型。考虑到粗差干扰,采用稳健-贝叶斯最小二乘方法对姚安M_S6.0地震... 基于闭锁剪力模式与地震位错理论,提出构造"等效位错"来描述地震的震前"闭锁剪力",并建立震前地表重力变化与"等效位错"之间的定量化模型。考虑到粗差干扰,采用稳健-贝叶斯最小二乘方法对姚安M_S6.0地震的"等效位错"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其孕震源为高倾角走滑型,"孕震矩"与USGS给出的矩震级接近,证明该方法可依据震前重力四象限图像对未来震源特性和孕震强度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安地震 重力场 四象限分布 闭锁剪力模式 地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重力场动态变化
3
作者 赵云峰 祝意青 +3 位作者 隗寿春 刘芳 梁伟锋 孙和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7-2351,共15页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中国地震局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开展了多期流动重力观测,并观测到震中附近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我们曾利用震中附近重力场变化信息在地震前对发震地点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测.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绝对重力、...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6.9地震前,中国地震局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开展了多期流动重力观测,并观测到震中附近重力场随时间的变化.我们曾利用震中附近重力场变化信息在地震前对发震地点进行了较为准确的预测.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绝对重力、相对重力资料,对青藏高原东北缘2018—2021年间的重力观测数据进行整体处理,系统分析了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及其与门源M_(S)6.9地震发生的关系.结合地震剪切波分裂、地壳裂隙及饱和度研究成果,进一步研究了区域重力场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1)门源M_(S)6.9地震前2年累积重力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四象限分布特征,震中位于重力变化的四象限中心零等值线附近;(2)地震前重力异常持续时间与震级的关系、地震剪切波分裂产生的慢波时间延迟持续时间与震级的关系显现一致性,这种一致性表明地下流体运移可能是地震前观测到的重力变化的主要成因;(3)本次震中东南侧的显著重力变化延伸到了冷龙岭断裂东段至海原断裂一带,后期仍需要关注该地区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_(S)6.9地震 中期预测 重力变化 四象限分布 流体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