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nfinite integral的四象限探测器光斑位置检测算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苟晔鹏 刘星 +2 位作者 刘强 郭甲崇 邢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49-1256,共8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半主动式激光导引头的目标定位精度,本文以高斯分布的圆形光斑作为入射光斑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Infinite integral拟合方法的改进算法(GII)。在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外部光能和死... 为了进一步提高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半主动式激光导引头的目标定位精度,本文以高斯分布的圆形光斑作为入射光斑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Infinite integral拟合方法的改进算法(GII)。在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的基础上,考虑了外部光能和死区带来的误差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获得最佳拟合的解析表达式。为了简化算法的计算量,对部分解析表达式进行分段式多项式拟合,优化拟合区间,并得到GII算法的解析表达式。GII算法相较于传统Infinite integral拟合算法和8次多项式拟合法,精度大幅度提升。仿真和实验表明,该算法在确保良好实时性的同时,能增加四象限探测器的有效探测范围,提高不同光斑半径下四象限探测器的定位精度,为战场环境下精准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斑位置检测 象限探测器 Infinite integral算法 分段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景光对四象限探测器干扰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匡萃方 冯其波 刘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给出了四象限探测器 (QD)光电探测原理 ,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背景光干扰下对位置探测精度的影响 ,得出位置误差与测量位置存在线性关系、与信噪比几乎存在反比关系 ,并用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最后提出了减小背景光影响的几种措施。
关键词 象限探测器 背景光 误差分析 位置测量 位置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晶CVD金刚石型X射线光束诊断探测器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炳杰 常广才 +2 位作者 刘鹏 李玉晓 李贞杰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2-855,共4页
为满足同步辐射X射线实时位置和强度监测需求,基于多晶的CVD金刚石材料,研制了一种四象限型X射线位置探测器。该探测器暗电流为20pA;在同步辐射Top-up注入模式下,光强的测量精度为0.2%;位置分辨能力为1μm,达到同步辐射装置线站上常规... 为满足同步辐射X射线实时位置和强度监测需求,基于多晶的CVD金刚石材料,研制了一种四象限型X射线位置探测器。该探测器暗电流为20pA;在同步辐射Top-up注入模式下,光强的测量精度为0.2%;位置分辨能力为1μm,达到同步辐射装置线站上常规的光束位置和强度实时测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晶CVD金刚石 同步辐射 象限型X射线位置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振镜的激光追踪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锐 赵忠义 +1 位作者 孙莹 王恩奇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6-250,共5页
为了实现光斑位置的跟踪探测,设计一种利用二维振镜和四象限探测器实现光学跟踪的系统。硬件设计方面,设计了基于精密运放的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四象限探测器捕获的信号并实现可靠精准输出。系统的实现方面,根据振镜光学跟踪系统的特... 为了实现光斑位置的跟踪探测,设计一种利用二维振镜和四象限探测器实现光学跟踪的系统。硬件设计方面,设计了基于精密运放的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四象限探测器捕获的信号并实现可靠精准输出。系统的实现方面,根据振镜光学跟踪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系统程序结构,通过光斑中心算法与硬件系统结合,并经过调试对程序的结构进行优化并对光斑精度进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激光跟踪系统实验平台测试,采集多组数据,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稳定跟踪光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限探测器 二维振镜 光斑位置探测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近红外光斑位置检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吴佳彬 陈云善 +1 位作者 高世杰 吴志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05-211,共7页
为了提高1 550 nm近红外波段光斑位置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积分无穷解算模型。以高斯光斑为入射光模型,深入分析了In Ga As四象限探测器(Quadrant Detector,QD)输出信号与光斑实际位置之间的关系,考虑探测器直径及沟道的影响,通... 为了提高1 550 nm近红外波段光斑位置的检测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积分无穷解算模型。以高斯光斑为入射光模型,深入分析了In Ga As四象限探测器(Quadrant Detector,QD)输出信号与光斑实际位置之间的关系,考虑探测器直径及沟道的影响,通过引入误差补偿因子,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得到有效光斑半径,从而获得新解算模型的解析表达式,最后在搭建的In Ga As QD光斑位置检测系统上对提出模型进行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新模型可有效降低不同半径光斑下的位置检测误差;入射光总能量约为10μW,光斑半径0.75 mm时,在[-0.75~0.75 mm]检测范围内,新模型均方根误差为0.003 mm,最大误差为0.009 mm,较原有模型分别降低了78.6%和52.6%。新模型在激光通信和激光雷达等工程实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50 nm近红外波段 In GA As象限探测器 光斑位置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PD的粒子位移与输出电压的转换系数标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成宇 周哲海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0-53,共4页
在光镊系统中通常利用四象限位置探测器(QPD)进行位移测量,QPD的输出电压-粒子位移标定一直是影响位移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论文研究了一种在光镊中基于QPD的输出电压-粒子位移标定方法,用QPD记录粒子移动时的电压信号,同时用CCD测量粒... 在光镊系统中通常利用四象限位置探测器(QPD)进行位移测量,QPD的输出电压-粒子位移标定一直是影响位移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论文研究了一种在光镊中基于QPD的输出电压-粒子位移标定方法,用QPD记录粒子移动时的电压信号,同时用CCD测量粒子的位移,比较电压峰峰值和位移峰峰值求得电压-位移转换系数。基于该标定的转换系数可快捷、实时的测量光镊系统中的粒子位移。搭建了光镊系统,并测量了放大倍数为120时的QPD输出电压-粒子位移转换系数,Y轴方向的转换系数平均值为0.1186v/μm,不稳定性低于1%,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转换系数标定精度的因素,包括系统放大倍数、粒子光斑大小、粒子纵向深度变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镊 象限位置探测器(qpd) 电压-位移转换系数 位移测量 CCD相关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