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与肌肉力量的相关性研究:基于2024年全国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数据
1
作者 肖辰辉 王成龙 +2 位作者 冯强 范超群 王晶晶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7-633,共7页
目的探索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与肌肉力量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以2024年全国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60~7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ASMI评价其肌肉质量,采用握力、30 s坐站次数反映其... 目的探索老年人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与肌肉力量的剂量效应关系。方法以2024年全国常态化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中60~79岁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ASMI评价其肌肉质量,采用握力、30 s坐站次数反映其肌肉力量。控制年龄与体质量指数,对ASMI与握力、30 s坐站次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并应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进行剂量效应分析。结果共纳入60~79岁老年人68038名,其中女性占比56.3%,平均年龄(68.0±5.4)岁。男性握力[(33.6±7.8)kg比(23.4±5.6)kg,P<0.001]、ASMI[(13.6±1.3)kg/m^(2)比(11.4±1.2)kg/m^(2),P<0.001]显著高于女性。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MI与握力(β=0.940,95%CI:0.930~0.950,P<0.001)及30 s坐站次数(β=0.008,95%CI:0.005~0.011,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性,且此相关性在不同性别中均存在。RCS结果显示,老年男性ASMI对握力影响的临界值为13.55 kg/m^(2)(P<0.001),而对30 s坐站次数未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P=0.090);老年女性ASMI对握力、30 s坐站次数影响的临界值均为11.25 kg/m^(2)(P均<0.001)。当老年人ASMI低于临界值时,其肌肉力量随ASMI减少而快速下降。结论老年人肌肉质量与肌肉力量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当老年男性ASMI低于13.55 kg/m^(2),老年女性ASMI低于11.25 kg/m^(2)时,应为其提供个性化的肌肉健康干预方案,以降低其肌肉力量下降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 握力 30 s坐站次数 肌肉质量 肌肉力量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阻抗法测量18~42岁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的准确性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郑伊迎 程红 +5 位作者 邝玉娴 马振新 陈伟业 卢可缘 米杰 刘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全市招募836名18~42岁成人,采用BIA与双能X... 目的评价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测量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mass,ASM)的准确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全市招募836名18~42岁成人,采用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同步检测ASM。以DXA为标准方法,通过组内相关系数以及在对数变换数据中进行Bland-Altman分析判断BIA与DXA所测值的一致性,以此评价BIA测量ASM的准确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BIA识别低肌肉质量的诊断价值。结果最终纳入774名研究对象。男、女性中两法所测ASM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774和0.667。男、女性中BIA与DXA所测ASM比值均值(一致性限)分别为0.94(0.80~1.10)和0.91(0.78~1.05)。BIA识别男、女性低肌肉质量的曲线下面积分别0.91和0.94。BIA判断男、女性低肌肉质量的Z值最佳界值分别为-0.57和-0.66,男性中BIA识别低肌肉质量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2.5%、86.0%,女性中分别为86.8%、93.8%。结论BIA与DXA所测成人四肢骨骼肌质量的一致性尚可,且BIA识别18~42岁成人低肌肉质量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法 四肢骨骼肌质量 低肌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腿围筛查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振云 钮美娥 +2 位作者 韩燕霞 赵茜 叶烨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小腿围筛查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的效果,为早期识别骨骼肌消耗高危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对116例门诊就诊的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进行小腿围测量,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价患者的骨骼肌消耗情况。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小腿围... 目的探讨小腿围筛查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的效果,为早期识别骨骼肌消耗高危患者提供参考。方法对116例门诊就诊的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进行小腿围测量,并采用生物电阻抗法评价患者的骨骼肌消耗情况。采用ROC曲线下面积确定小腿围的最佳截点值。结果6.90%的男性COPD患者有骨骼肌消耗;116例COPD患者小腿围(34.58±3.03)cm,小腿围与四肢骨骼肌质量、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小腿围预测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的最佳截点值为31.8 cm(灵敏度1.000、特异度0.861、ROC曲线下面积0.963),经调整年龄后,ROC曲线下面积提高为0.973。结论小腿围可作为稳定期男性COPD患者骨骼肌消耗筛查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小腿围 骨骼肌消耗 筛查 四肢骨骼肌质量 生物电阻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张萍 杜益君 +3 位作者 王跃 王艳秋 徐小群 潘天荣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71-1874,1880,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4例住院绝经后老年T2DM患者,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骨密度(BMD)及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SMI=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身高2(kg/m^(2)),按T值... 目的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SMI)与骨质疏松(O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64例住院绝经后老年T2DM患者,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骨密度(BMD)及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ASMI=四肢骨骼肌肌肉质量/身高2(kg/m^(2)),按T值分为OP组和非OP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ASMI并进行Logistic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与非OP组比较,OP组肌少症(SAC)患病率高(P<0.05);两组年龄、ASMI、体质指数(BMI)、雌二醇(E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SMI[OR=0.133,95%CI(0.029~0.611)]、BMI[OR=0.785,95%CI(0.625~0.985)]、E2[OR=0.967,95%CI(0.942~0.993)]是OP的保护因素。ROC曲线提示,ASMI对OP患病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52[95%CI(0.632~0.872),P<0.001],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47.8%,最佳诊断值为5.52 kg/m^(2)。结论ASMI、BMI、E2减少与OP发生呈正相关,ASMI是OP的重要保护因素,对老年绝经后T2DM患者应早期进行OP筛查及危险因素评估,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降低跌倒、骨折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肌少症 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评估生物电阻抗法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颉相君 王霞 +4 位作者 熊静帆 董虹孛 程红 肖培 米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8-354,共7页
背景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准确性存在争议,且缺乏不依赖于BIA仪器型号的校正公式。目的评价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一致性。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至2023年中国生... 背景生物电阻抗法(BIA)测量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准确性存在争议,且缺乏不依赖于BIA仪器型号的校正公式。目的评价BIA与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量6~19岁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的一致性。设计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3至2023年中国生命周期体成分研究,选取使用同一型号BIA和DXA仪器检测的6~19岁儿童青少年。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相对误差频率(RE)、Bland-Altman分析评价BIA和DXA方法间测量脂肪质量(FM)、非脂肪组织质量(FFM)、四肢骨骼肌质量(ASM)的一致性。以DXA测量值为因变量,电阻指数(RI)为自变量,建立BIA校正预测模型。主要结局指标ICC、RE、Bland-Altman分析。结果1841名6~19岁儿童青少年纳入本研究分析。在不同性别中,相较于DXA,BIA低估男、女生F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60、2.27 kg,P<0.05),低估男、女生AS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2、0.91 kg,P<0.05),高估男、女生FFM(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07、2.66 kg,P<0.05),且男、女生的FM、FFM、ASM均ICC>0.90(P<0.05)。随年龄增加,FM的ICC及RE绝对值<15%的占比呈逐渐增大的趋势,ASM的ICC及RE绝对值<15%的占比先增大后减小。随BMI增加,FM的ICC及RE绝对值<15%占比逐渐增大。BIA校正预测模型为:FM=2.336+0.871×RI_(50)-1.739×RI_(500)+0.517×性别-0.478×年龄+0.753×体重(R^(2)=0.940);FFM=2.795-1.406×RI_(50)+2.177×RI_(500)-0.329×性别+0.471×年龄+0.243×体重(R^(2)=0.985);ASM=-1.937-0.697×RI_(50)+1.132×RI_(500)-0.389×性别+0.119×年龄+0.095×体重(R^(2)=0.976)。结论BIA测量学龄儿童青少年ASM、FFM与DXA一致性良好,所测FM与DXA一致性差。BIA测量FM、FFM和ASM的校正模型拟合效果好,可适用于不同型号多频BIA仪器评估学龄儿童青少年身体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阻抗法 双能X线吸收法 脂肪质量 四肢骨骼肌质量 一致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肌量减少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丁扬 凌琰 +1 位作者 成金罗 叶新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08-1012,共5页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erum uric acid,SUA)与肌量减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检...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serum uric acid,SUA)与肌量减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电阻抗法检测四肢骨骼肌含量并计算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肌量减少组(n=366)与非肌量减少组(n=1754),收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BMI、SUA等指标,通过t检验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ASMI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SUA对肌量减少的影响。结果 肌量减少组BMI、SUA均显著低于非肌量减少组,年龄高于非肌量减少组;ASMI与SUA、BMI显著正相关,与年龄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分别校正年龄、BMI后,SUA与ASMI仍存在正相关性;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后,SUA每增加1umol/L,肌量减少风险降低0.5%。结论 SUA水平升高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肌量减少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 肌少症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