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分析报告,全球不孕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相关风险因素,对降低造影剂逆流的发生率及治疗女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缺乏预评估输卵管...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分析报告,全球不孕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相关风险因素,对降低造影剂逆流的发生率及治疗女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缺乏预评估输卵管造影逆流子宫肌层的有效指标,判断标准主要依赖于医生经验和患者症状。本研究旨在运用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来评价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诺模图(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不孕症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5日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1274例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HyCoSy)手术检查的不孕症女性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将发生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不孕症患者设为逆流组(n=234),未发生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不孕症患者设为未逆流组(n=1040)。对研究的基线变量与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结局依次采用单因素Logistic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分析进行内部验证,重复抽样次数为500。结果:未逆流组与逆流组的年龄分别为(30.66±4.83)和(31.82±5.2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未逆流组的不孕症类型以原发性不孕为主(50.96%),逆流组则以继发性不孕为主(76.50%),且72.65%的患者存在妇科手术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逆流组出现月经量异常和主观不适情况的患者比例高于未逆流组,而未逆流组则较逆流组使用造影剂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6、P<0.001、P<0.001)。在影像学方面,未逆流组与逆流组在内膜厚度、输卵管管壁光滑程度和卵巢周围造影剂弥散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表现为未逆流组内膜厚度更厚,输卵管管壁更光滑、更通畅。Nomogram预测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54,提示预测性能较好。模型内部验证的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的AUC为0.737,当患者发生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阈值概率为0.05~0.95时,净收益最高达0.18;应用nomogram预测模型的净收益水平高于全干预和全不干预的附加效益,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效能。结论:基于不孕症类型、内膜厚度、造影剂量和主观不适等影响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四维HyCoSy术后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临床医生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造影剂内渗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VS 4D-Hy Co 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TVS 4D-Hy Co Sy后1个月内行腹腔镜手术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造影结果与腹腔镜美蓝通液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7例患...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VS 4D-Hy Co 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TVS 4D-Hy Co Sy后1个月内行腹腔镜手术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造影结果与腹腔镜美蓝通液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7例患者共显影105条输卵管,TVS 4D-HyCo Sy显示输卵管通畅52条,通而不畅13条,阻塞40条,与腹腔镜通液检查结果比较,符合80条,不符合25条。TVS 4D-Hy Co Sy诊断输卵管阻塞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87.7%,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85.1%,阳性似然比6.1,阴性似然比0.3,约登指数0.63。57例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VS 4D-Hy Co Sy是一种有效、安全地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筛查方法。展开更多
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比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方法系统搜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维普数据库...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比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方法系统搜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今有关4D-HyCoSy和/或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分别计算4D-HyCoSy和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及诊断比值比(DO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并以Medcalc 19.1.1统计软件比较AUC。结果最终纳入19篇文献、1358例疑似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患者,其中4篇同时采用4D-HyCoSy及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10篇仅以4D-HyCoSy评估,5篇仅以HSG评估。Meta分析结果显示,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SEN、SPE及DOR分别为0.92[95%CI(0.91,0.94)]、0.91[95%CI(0.89,0.93)]及115.06[95%CI(54.23,224.10)];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SEN、SPE及DOR分别为0.84[95%CI(0.81,0.87)]、0.80[95%CI(0.76,0.83)]及28.64[95%CI(10.08,81.35)]。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AUC为0.98[95%CI(0.96,0.99)],HSG为0.93[95%CI(0.90,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7,P<0.01)。结论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高于HSG。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分析报告,全球不孕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相关风险因素,对降低造影剂逆流的发生率及治疗女性不孕症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临床上缺乏预评估输卵管造影逆流子宫肌层的有效指标,判断标准主要依赖于医生经验和患者症状。本研究旨在运用四维超声子宫输卵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来评价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危险因素,并构建诺模图(nomogram)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不孕症的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5日在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就诊的1274例行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HyCoSy)手术检查的不孕症女性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将发生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不孕症患者设为逆流组(n=234),未发生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不孕症患者设为未逆流组(n=1040)。对研究的基线变量与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结局依次采用单因素Logistic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通过Bootstrap分析进行内部验证,重复抽样次数为500。结果:未逆流组与逆流组的年龄分别为(30.66±4.83)和(31.82±5.2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未逆流组的不孕症类型以原发性不孕为主(50.96%),逆流组则以继发性不孕为主(76.50%),且72.65%的患者存在妇科手术史,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逆流组出现月经量异常和主观不适情况的患者比例高于未逆流组,而未逆流组则较逆流组使用造影剂更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6、P<0.001、P<0.001)。在影像学方面,未逆流组与逆流组在内膜厚度、输卵管管壁光滑程度和卵巢周围造影剂弥散程度等方面存在不同,表现为未逆流组内膜厚度更厚,输卵管管壁更光滑、更通畅。Nomogram预测模型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54,提示预测性能较好。模型内部验证的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的AUC为0.737,当患者发生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阈值概率为0.05~0.95时,净收益最高达0.18;应用nomogram预测模型的净收益水平高于全干预和全不干预的附加效益,提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预测效能。结论:基于不孕症类型、内膜厚度、造影剂量和主观不适等影响因素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四维HyCoSy术后造影剂逆流子宫肌层的发生风险,有助于临床医生尽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造影剂内渗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
文摘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TVS 4D-Hy Co 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TVS 4D-Hy Co Sy后1个月内行腹腔镜手术的5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造影结果与腹腔镜美蓝通液结果进行对照。结果:57例患者共显影105条输卵管,TVS 4D-HyCo Sy显示输卵管通畅52条,通而不畅13条,阻塞40条,与腹腔镜通液检查结果比较,符合80条,不符合25条。TVS 4D-Hy Co Sy诊断输卵管阻塞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87.7%,阳性预测值为78.9%,阴性预测值为85.1%,阳性似然比6.1,阴性似然比0.3,约登指数0.63。57例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TVS 4D-Hy Co Sy是一种有效、安全地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筛查方法。
文摘目的采用Meta分析对比四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4D-HyCoSy)与子宫输卵管造影(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方法系统搜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及维普数据库中建库至今有关4D-HyCoSy和/或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文献。由2名研究人员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信息;分别计算4D-HyCoSy和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敏感度(SEN)、特异度(SPE)及诊断比值比(DOR),绘制综合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AUC),并以Medcalc 19.1.1统计软件比较AUC。结果最终纳入19篇文献、1358例疑似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患者,其中4篇同时采用4D-HyCoSy及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10篇仅以4D-HyCoSy评估,5篇仅以HSG评估。Meta分析结果显示,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SEN、SPE及DOR分别为0.92[95%CI(0.91,0.94)]、0.91[95%CI(0.89,0.93)]及115.06[95%CI(54.23,224.10)];HSG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合并SEN、SPE及DOR分别为0.84[95%CI(0.81,0.87)]、0.80[95%CI(0.76,0.83)]及28.64[95%CI(10.08,81.35)]。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AUC为0.98[95%CI(0.96,0.99)],HSG为0.93[95%CI(0.90,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97,P<0.01)。结论4D-HyCoSy评估输卵管通畅性的效能高于H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