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T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晌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兰 黄秀榕 +3 位作者 祁明信 胡艳红 吴正正 龙儒桃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24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40,20,10μg/L),分别作用6,12,24,48,72h后...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24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40,20,10μg/L),分别作用6,12,24,48,72h后,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于不同时间作用在处于增殖状态的LECs,其增殖抑制率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防止后囊混浊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晶体 上皮样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MTS、WST-1在细胞增殖检测中最佳实验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李红艳 夏启胜 +4 位作者 徐梅 房青 徐波 陈志华 向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MTT、MTS、WST-1三种四唑盐在细胞增殖检测中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用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加入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h,分别加入三种试剂后在450nm、492nm和630nm波... 目的:探讨MTT、MTS、WST-1三种四唑盐在细胞增殖检测中的最佳实验条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用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制成不同浓度的细胞悬液加入96孔培养板中培养24h,分别加入三种试剂后在450nm、492nm和630nm波长处测定OD值,根据不同波长所测OD值的大小确定三种试剂的最佳实验波长。根据细胞浓度与OD值关系曲线确定三种试剂各自的最适细胞浓度。取最适浓度的B16细胞分别加入三种试剂在0.5h、1h、2h和4h四个不同时间点测定吸收值,根据OD值确定最佳的检测时间。结果:MTT、MTS法的最佳波长为492nm,WST-1法为450nm。MTT的最适细胞接种浓度为1.6×103—2.56×104/mL,MTS的最适细胞接种浓度为5×10—6.4×103/mL,WST-1的最适细胞接种浓度为2.5×10—1.6×103/mL。三种方法的最佳测定时间均为4h。结论:MTT、MTS、WST-1分别适用于不同条件下检测细胞的存活与增殖,可为抗病毒及抗癌药物的筛选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单钠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_1对培养猪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卢新政 张晓文 +2 位作者 黄峻 马根山 侯麦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53-354,共2页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骨髓基质细胞 细胞增殖 集落形成 [^3H]TdR 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灵芝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7
4
作者 朱科学 聂少平 +3 位作者 李文娟 余强 张莘莘 谢明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351-354,共4页
目的:研究黑灵芝多糖(PSG-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PSG-1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时间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SG-1单独作用及其与丝裂原共同作用对小鼠T、... 目的:研究黑灵芝多糖(PSG-1)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诱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PSG-1在不同质量浓度、不同时间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检测不同质量浓度PSG-1单独作用及其与丝裂原共同作用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白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PSG-1在20~160μg/mL质量浓度范围能显著促进脾细胞的增殖,且48h效果最佳;PSG-1能显著增强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T淋巴细胞和脂多糖(LPS)诱导的B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并且能显著诱导脾淋巴细胞分泌IL-2和TNF-α。结论:PSG-1能有效的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与ConA、LPS对T、B淋巴细胞的增殖有协同刺激作用,还可以通过IL-2和TNF-α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灵芝多糖 脾淋巴细胞 甲基偶氮(MTT)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白介素-2(IL-2)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瑶药的体外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江海燕 吴思超 +4 位作者 朱家杰 张美英 李药兰 许少玉 岑颖洲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0-504,共5页
对瑶药中蕨类植物药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的筛选.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assay)和细胞病变抑制法(CPE reduction assay),对这4种植物药的水提物、醇提物及醇提物的各萃取部位进行... 对瑶药中蕨类植物药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提取物的体外抗病毒活性进行初步的筛选.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 assay)和细胞病变抑制法(CPE reduction assay),对这4种植物药的水提物、醇提物及醇提物的各萃取部位进行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HSV-1)、柯萨奇B组3型病毒(Cox B3)的活性测定.结果:这4种植物药对HSV-1或Cox B3都有一定的体外抑制作用,其中翠云草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SV-1和Cox B3活性,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12.5和6.25μg/mL,选择性指数(SI)分别为8.3和20;半边旗醇提物的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体外抗HSV-1活性,IC50为6.25μg/mL,SI为61.通过对翠云草、半边旗、白毛蛇、海金沙草的抗病毒筛选,发现翠云草的乙酸乙酯部位和半边旗的石油醚部位具有较好的抗病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云草 半边旗 白毛蛇 海金沙草 单纯疱疹病毒 柯萨奇B组3型病毒 细胞病变抑制 甲基偶氮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